441帧中继基本原理帧中继(Frame Relay,FR)技术是在OSI第二层上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换数据单 元的一种技术帧中继技术是在分组技术充分发展,数字与光纤传输线路逐渐替代已有 的模拟线路,用户终端日益智能化的条件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帧中继 仅完成OSI物 理层和链路层核心层的功能,将流量控制、纠错等留给智能终端去 完成,大大简化了节 点机之间协议;同时,帧中继采用虚电路技术,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因而帧中继具有 吞吐量高、时延低、适合突发性业务等特点作为一种新的承载业务,通过RFC1490 协议,把网络层的IP数据包封装成数据链路层的帧中继帧,帧中继的用户接口速率最 高为34Mbit/s,它目前在中、低速率网络互 联的应用中被广泛使用帧中继技术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1)用户需要数据通信,其带宽要求为 64kbit/s-34Mbit/s,而参与通信的各方多于两个的时候使用帧中继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 案;(2)当数据业务量为突发性时,由于帧中继具有动态分配带宽的功能,选用帧中继 可以有效地处理突发性数据1帧中继业务帧中继业务是在用户-网络接口 (UNI)之间提供用户信息流的双向传送,并保持 原 顺序不变的一种承载业务。
用户信息流以帧为单位在网络内传送,用户-网络接口之间 以虚电路进行连接,对用户信息流进行统计复用帧中继网络提供的业务有两种:永久虚电路和交换虚电路永久虚电路是指在 帧中 继终端用户之间建立固定的虚电路连接,并在其上提供数据传送业务交换 虚电路是指 在数据传送前,两个帧中继终端用户之间通过呼叫建立虚电路连接,网络在建好的虚电 路上提供数据信息的传送服务,终端用户通过呼叫清除操作终 止虚电路目前已建成的 帧中继网络大多只提供永久虚电路业务帧中继永久虚电路业务模型如图2-1所示FR网络LANFR网络PVCFRADFR网络FRM由器/ 网桥非FR终端IE FR舆端FRADPVCFRAD倡FR终端FRAD :帧中继组装和拆分PVC :永久虚电路图2-1永久虚电路业务模型LAN :局域网2帧中继的基本功能帧中继在OSI第二层以简化的方式传送数据,仅完成物理层和链路层核心层的功 能,智能化的终端设备把数据发送到链路层,并封装在LAPD帧结构中,实施以帧为 单位的信息传送网络不进行纠错、重发、流量控制等帧不需要确认,就能够在每个交换机中直接通过,若网络检查出错误帧,直接将其丢弃;一些第二、三层的处理,如纠错、流量控制等,留给智能终端去处理, 从而简化了节点机之间的处理过程。
帧中继承载业务有下列特点:全部控制平面的程序在逻辑上是分离的;第二层第一层IS- 1上层用户 UNI 网络 UNI物理层的用户平面程序使用1.430/1.431建议,链路层的用户平面程序使用Q.922建 议的核心功能,能够对用户信息流量进行统计复用,并且可以保证在两个S或T参考 点之间双向传送的业务数据单元的顺序上层Q.922核心层物理层用户图2-2帧中继的协议结构3帧中继论坛标准FRF.1用户--网络接口实施协定;FRF.2网络--网络接口实施协定;FRF.3多协议包封实施协定;FRF.4 SVC用户--网络接口实施协定;FRF.5帧中继与ATM PV (网络互通实施协定;FRF.6帧中继业务用户网络管理实施协定;FRF.7帧中继PVCt播业务和协议描述实施协定;FRF.8帧中继与ATM业务互通实施协定4.4.2帧中继的协议结构和核心功能 1关于协议结构B B B B B BEEE EEEC用用 U用用 U用用 C用用Q933.用团用用用 用用用用Q.933Q.922 用用用用0,921Q.921Q.922 用用用用1.430 用 1.4311.430 ffl 1.431图1-3用户一网络接口帧中继的设计对OSI七层模型的二、三层实行了结合和简化。
帧中继协议的参考 模型在用户终端侧除了完成物理层和链路层的功能之外,仍需要实现数据通信高层协议 的功能,但在网络侧仅需实现低层功能帧中继业务和控制平面(C平面)及用户平面(U平面)有关,他们都是ISDN协 议参 考模型的一部分控制平面用于交换控制信息,用户平面用于交换和控制用 户信息C 平面和U平面的接口有两种类型:用户一网络接口 (UNI)、网络一网络接口( NNI)图1-3是用户一网络接口 2帧中继的核心功能帧中继的核心功能基于ITU-T Q.921和ANSI T1602-1988包括:帧的定界、定 位和透明性;虚电路的复用和解复用;检测帧长是不是整数字节;检测帧长,不能太长 或太短;阻塞控制443帧中继的协议1数据链路层帧方式接入协议(LAPF)1) LAPF基本特性LAPF (Li nk Access Procedures to Frame Mode Bearer Services)是帧方式承 载业务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和规程,包含在ITU-T建议Q.922中LAPF的作用是在 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B、D或H通路上为帧方式承载业务,在用户平面上的数据链路(DL)业务用户之间传递数据链路层业务数据单元(SDU)。
LAPF使用I.430和I.431支持的物理层服务,并允许在ISDNB/D/H通路上统计复用多 个帧方式承载连接LAPF也可以使用其它类型接口支持的物理层服务LAPF的一个子集,对应于数据链路层核心子层,用来支持帧中继承载业务这个 子集 称为数据链路核心协议(DL-CORELAPF的其余部分称为数据链路控制协议(DL- CONTROL)LAPF提供两种信息传送方式:非确认信息传送方式和确认信息传送方式)2) LAPF帧结构LAPF的帧由5种字段组成:标志字段F、地址字段A、控制字段C、信息字段I和 帧检验序列字段FCSFACIFCSF比特填充区比 特 填 充 区F:标志A :地址C :控制I :信息FCS:帧校验序列图1-4 LAPF的帧结构标志字段(Flag)是一个特殊的八比特组01111110 (7E),它的作用是标志一帧的开 始和结束)在地址标志之前的标志为开始标志,在帧校验序列(FCS)字段之后的标 志 为结束标志)地址字段A的主要用途是区分同一通路上多个数据链路连接, 以便实现帧的复用/分路地址字段的长度一般为2个字节,必要时最多可扩展到4个字节地址字段通 常包括地址字段扩展比特EA命令/响应指示C/R,帧可丢失指示比特DE前 向显式拥 塞比特FECN后向显示拥塞比特BECN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和DLCI扩展/控制知 识比特D/C等7个组成部分)87 654321字节DLCI(高阶比特)C/REA01DLCI(低阶比特E~H^iL」FECNBECNDEEA12图1-5两特字节的地址字段控制字段C分3种类型的帧:信息帧(I帧)用来传送用户数据,但在传用户数据的 同时,I帧还捎带传送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信息,以保证用户数据的正确传送;监视 帧(S帧)专门用来传送控制信息,当流量和差错控制信息没有I帧可以“搭乘”时,需 要用S帧来传送;无编号帧(U帧),有两个用途:传送链路控制信息以及按非确认方式 传送用户数据。
信息字段I包含的是用户数据,可以是任意的比特序列,它的长度必须是整数 个字节,LAPF信息字节的最大默契长度为260个字节,网络应能支持协商的信息字段 的最大字节数至少为1598,用来支持例如LAN互联之类的应用,以尽量减少用户设备 分段和重装用户数据的需要帧校验序列字段FCS是一个16比特的序列它具有很强的检错能力,它能检测 出在任何位置上的3个以内的错误、所有的奇数个错误、16个比特之内的连续 错误 以及大部分的大量突发错误3) LAPF帧交换过程LAPF的帧交换过程是对等实体之间在D/B/H通路或其它类型物理通路上传送 和 交换信息的过程,进行交换的帧有I帧、S帧和U帧采用非确认信息传送方式时,LAPF的工作方程十分简单,用到的帧只有一种,即 无编号信号帧UI°UI帧的I段包含了用户发送的数据,UI帧到达接收端后,LAPF实体 按FCS字段的内容检查传输错误,如没有错误,则将I字段的内容送到第3层实体,如 有错误,则将该帧丢弃,但不论接收是否正确,接收端都不给发送端任何回答采用确认信息传送方式时,LAPF的帧交换分为3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 送和 连接释放1) 连接建立任何一端都可以通过发送一个SABM帧来申请一条逻辑连接,这通常是对来自一 个第3层实体的申请的响应。
SABME帧含有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LAPF实体 接收该SABM帧,并发送一个连接申请指示给合适的第3层实体;如果该第3层实体 以接受连接来响应,则该LAPF实体发送一个UA帧返回给对方当对方的LAPF实体 收到表示接受的UA帧时,就向上送一个证实信息给提出申请的用户如果终点用户 拒绝该连接申请,其LAPF实体就回送一个DM帧,接收DM的LAPF实体则通知其 用户对方拒绝建立连接2) 数据传递当连接请求已被接受和证实,就建立起该连接,双方就可以在I帧中发送用户 数据,并以序号0开始,I帧中的N(S)及N(R)两个字段用于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一 个发送I帧序列的LAPF将对这些帧编制序号(模128),并将顺序号放进N(S)中,N(R) 是已接收的I帧的捎带确认,它使LAPF实体能够指示它期望接收的下一个I帧的序号3) 连接释放任何一方LAPF实体均可启动一次切断(操作),可以是出于它本身的原(例如出了 某种故障),或者根据它的第3层用户的请求LAPF实体通过发送一个DISC帧给对 等的实体来切断连接对方的LAPF实体必须通过回答一个UA而接受该切断,并通知 第3层用户连接已经终止。
在途中的任何还未被确认的I帧均会被丢失,由较高层负 责恢复4) LAPF管理功能LAPF的管理功能体现在对DLCI管理和参数管理两个方面⑴DLCI管理当使用帧方式承载业务时,DLCI值或者通过应用Q.933呼叫建立规程在控制 平面协商,或者通过应用永久虚电路,在预订时,由管理部分来分配一旦有DLCI值 可用于分配,层管理实体向用户平面数据链路层实体发送一个MDL-ASSIG请求原 语,这个原语包含将要分配的DLCI值和相关联的DL-CEIo(2)管理参数下表列出了 LAPF的全部系统参数及其默契值,除参数N200之外,其它参数都 可以由LAPF通过交换XID帧来协商和修改表2-1默契值LAPF的系统参数参数默契值定义T2001.5s对1帧或P=1的帧等待响应的 时间N20330s没有帧交换的最大允许时间N2003一个帧重发的最多次数N201260八比特组信息字段的最大长度K对于16kbit/s链路,k为3,对于64kbit/s链路,k 为7,对于384kbit/s链路,k为32,对 于 1920kbit/s 链路,k 为 40未得到确认的最大1帧数目2数据链路层核心协议帧中继承载业务使用Q.922协议的“核心”协议作为数据链路层协议,并透明地 传递DL-COR服务用户数据。
1)帧中继的帧结构帧中继的帧结构由4种字段组成,如图2-6o1byte2-4byte1-4096byte2byte1byteFA (地址字 段)I (用户数 据)FCSF图2-6帧中继的帧结构标志字段F,由一个字节构成01111110它的作用是标志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为 了防止在其他数据信息中随机出现的01111110序列影响同步,一般采用逢5插1的技 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即对连续5个1位之后插入一个0位在接收端再予以去除地址字段A,在帧中继中地址字段主要作用是寻址,同时还兼有拥塞管理功能一 般地址字段由2字节组成如图1 - 7如果2字节的地址字段不够用,因为10位的 DLCI最多可支持1023个PVC如所需PVC数超过此限,则可扩展到3字节或4字节 目前我国未用87 654321Byte1DLCI(高阶)C/REA0Byte2DLCI(低阶)FECNBECNDEEA1图1-7 2字节A地址字段DLC: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由10位构成,可提供1023个PVCEA 扩充地址位,可将地址字段扩充到3或4字节,目前未用最后一个字节的EA置1,前面字节的EA置0C/R:命令响应指示位,被透明的从一个终端传到另一个终端。
它的用途是 标识该帧是命令帧还是响应帧命令帧的C/R位置0,响应帧的C/R位置1,目前 未 用FECN前向显示拥塞通知,置1表示前向有可能发生拥塞BECN后向显示拥塞通知,置1表示后向有可能发生拥塞DE 可丢弃位DE置1,说明该帧在网络拥塞时可考虑丢弃1(用户数据)----信息字段应由整数个字节组成FCS—帧校验序列一个二字节的序列,用于检验帧是否有差错在帧中继网中, 如传输产生差错,则该帧丢弃,由终端用户通知发端,重发此帧2) 数据链路层核心协议在ISDN协议结构中的位置在ISDN环境中,数据链路层核心协议(DL-CORE的位置如图2-8帧中继协议 分 为用户(U)平面和控制(C)平面两部分,其中U平面第二层又可分为下列两个子层:DL 控制子层(DL-CONTRO和DL核心子层(DL-CORE)系统理,第2层第1层3) 数据链路层核心业务的数据传送功能数据链路层核心业务的数据传送功能是通过原语的形式来描述的 只使用一种原语类型DL-CORE-DATA用来允许核心业务用户之间传送核心用户数据数据传 送业 务不证实服务,因此只有两种原语可供使用:DL-CORE-DATA请求和DL-CORE-DAT 指示。
4) 帧中继层管理功能DL-COR子层实体与其它实体之间的通信是通过原语来实现的在永久帧中继承载连接的情况下,与 DL-CORE协议操作有关的信息均由DL-COREB管理实体负责维护对于即时的(on-demand)帧中继承载连接,建立和释 放DL-CORE!接均由第三层来实现与DL-CORE协议操作有关的信息均通过第 三层 管理和DL-COR子层管理之间进行协调来管理的3 DLCI值的分配和帧中继的寻址机制对于二字节的DLCI可以有1024个取值,而对于三字节和四字节的DLCI则分别有65536和8388607个取值表1-2列出二、三和四字节的DLCI值的分配表2-2二、三和四字节的DLCI值的分配功能二字节DLCI值三字节DLCI值四字节DLCI值通路内信令000保留1~151~10231~1310711用帧中继连接程序指定16 〜9911024〜63487131072-8126463帧中继承载业务第二层 管理992〜100763488〜645118126464-8257535保留1008〜102264512〜655348257536〜8388606通路内层的管理1023655358388607帧中继网中利用DLCI值完成寻址。
而在帧中继的标准中有两种DLCI的定义方式第一种方式DLCI值只有本地意义,即一个DLCI值只识别用户和接入交换节 点以 及交换节点之间的逻辑连接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由于相同DLCI值在整个帧中继网 中可以重复使用因此在确定的DLCI取值范围内能给出最大数目的虚电路 连接应注 意的是由于每段定义了不同的DLCI值,它只有本地的路由意义第二种DLCI值的定 义方式称为全网地址方式,此时 DLCI值具有全网意义它的优点是地址管理简单,为了增加可用的DLCI值可将地址字段扩到3至4字节在帧中继网中,每一个交换节点内都有路由表存在当用户需要建立端到端的永久 虚电路连接(PVC时,实际上是建立一条由多段DLCI的连接而成的端到端的逻辑连 接当携带着用户数据信息的帧进入节点机后,根据该帧地址字段中的DLCI值查找路 由表以确定下一段逻辑连接的DLCI值,这样一站一站下去,直至目的地节点由于DLCI值是预先映射到目的节点上去的,这就简化了路由处理过程节点 机只 需要关心路由表,在表中察看DLCI值,然后将业务内容路由到按照这个地址确定的输 出端口上在帧中继网中,一般不要求保持严格的 PVC路由,可以是无连接的工作方式,允许在节点机间执行动态的路由,唯一的要求是确保帧到达由DLCI 指定的目的端口。
LAN128.42-9利用DLCI寻址的实例图1— 9是一个寻址的实例,阐明了在帧中继网中地址变换的过程在这个例 子 中,终端用户在一个局域网上,路由器的IP地址为128.1终端用户设备发出的业务 信息内容包含着目的地址128.2和目的主机地址3.4路由器1执行查表并 决定将地 址128.2.3.4映射到DLCI 43然后将用户业务内容放到帧中继的帧中并将地址字段 的DLCI值定为43交换节点A收到此帧,在路由表上将DLCI 43交换为DLCI 76, 并决定下一个接收此帧的节点为B节点B收到此帧后,将DLCI 76变换为DLCI 84,并将此帧传递给路由器2路由器查看到目的地址128.2.3.4后 将业务信息内容 传递给终端用户3.4上面叙述的是建立PVC的过程帧中继也可提供SVC业务有关SVC的标准可 见之于ANSI的T1.617和ITU-T的Q.933帧中继论坛也有相应的SVC标准,但它 和Q.933及T1.617的规定有些不同帧中继论坛规定的建立呼叫的过程是这样的:主叫用户发出一个Q.933 SETUP肖息到帧中继网,这个消息包含与此呼叫相关的 DLCI值和明确的被叫地址,例如E.164地址,而对于专用网可用其他的编号方 案,如 X.121或IP地址。
SETUI包含着以下有关帧中继的信息:DLCI 值明确的地址要求的端到端传送时延 要求的吞吐量(进和出)要求的Bc (进和出)要求的BE (进和出)SETUP消息送到网络,同时网络发送一个CALLPROCEEDING主叫用户,在此期间 网络考察SETUP消息所要求的服务是否能被支持如果行,这个 SETUP消息就传 送给远端用户,远端用户响应了一个CALLPROCEEDING如果这次呼叫被认可,被叫 用户发一个CONNEC信息给网络,这个信息通过网络送到主叫方,然后主叫用户送一 个CONNECT ACKNOWLED网络,同时被叫方在UNI上发了 CONNEC后,要求网 络发一个CONNECT AC给主、被叫双方当这个过程成功完成以后,就可 以在UNI 上发送业务信息4.4.4虚电路的带宽控制和拥塞控制帧中继网络通过为用户分配带宽控制参数,对每条虚电路上传送的用户信息进 行 监视和控制,实施带宽管理,以合理地利用带宽资源1虚电路带宽控制帧中继网对网内带宽资源是实行动态分配的,其带宽控制通过三个控 制参数(Bc、Be、CIR)实现同时,每隔Tc时间间隔对虚电路上的数据流量进行 监视和控制Tc值是通过计算得到的,Tc=Bc/CIR。
CIR (承诺的信息速率):是帧中继网的运营部门与用户约定的信息传送速率当用户 以等于或小于CIR速率传送信息时,在正常情况下应能传送通过Be (承诺的突发量):是指在Tc时间间隔内,网路允许用户传送的突发数据量Be (超过的突发量):是指在Tc时间间隔内,网路允许用户传送的超过Be的数据量Tc的值可在10s内选取Tc取值越小,越适应突发性低的应用业务,Tc取值 越 大,越适应突发性高的应用业务从图1 — 10中可以看出,在Tc时间间隔内:当传送数据量小于等于Be时,继续传送收到的帧当传送数据量大于等于Be,但小于等于Be+Be时,若网络未发现严重拥塞,则将Be范 围内传送帧的DE位置1后继续传递;若有严重阻塞,则将这些帧丢弃当传送数据量大于等于Be+Be时,将超过范围的帧丢弃每个帧中继用户在使用业务以前,应与运营部门约定一条虚电路上的Bc、Be和CIR 值用用rm m m m m m 田田田田田田R +B"-^Cr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m m m m mm m m m m ,B田田田田田 m m m m m Mj rij rij rij rne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n n n n n n 田^田田^田田^田用用DE=1田田田田田田m m m m m mDE=0Te TO+TC图4.21帧中继的带宽管理2网络容量配置在网络运行初期,网络运营部门为保证CIR范围内用户数据信息的传送,在提供 可靠服务的基础上积累网管经验,使中继线容量等于经过该中继线的所有 PVC的CIR之和,为用户提供充裕的数据带宽,以防止拥塞的发生。
同时,还可以多提供 一些CIR=0的虚电路业务,充分利用帧中继动态分配带宽资源的特点,降低拥护通信 费用,以吸引更多用户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在运营过程中,随着经 验的积累,可逐 步增加PVC数量,以保证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CIR=0的业 务应尽量提供给那 些利用空闲时间(例如夜间)进行通信的用户,对要求较高的用户应尽量提供有一定 CIR值的业务,以防止因发生阻塞而造成用户信息的丢失3拥塞控制帧中继技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网内带宽动态复用,这样虽然大大提高了带宽的 利用率,但当用户同时发送数据,或多个用户超过 CIR发送,或中继带宽不够大 的情况下往往会发生拥塞现象如果对网内发生的轻微拥塞不予以有效的处理,则可能 致使拥塞现象渐趋严重甚至造成局部或全网受阻,后果严重网络产生拥 塞后对用户产 生的影响也是逐渐加重的主要是吞吐能力降低、时延增大、服务 质量下降,甚至不能 通信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可能发生的拥塞进行控制前面在叙述帧中继帧头的地址字段时提到有三个参数是用于拥塞控制的,它们 是FECN BECN和DE具体的拥塞控制措施是:1) 在发生轻微拥塞的情况下,采取如下措施防止进一步恶化;1)终点控制策略:将前向传递的帧的FECN:匕特置1。
2)源点控制策略:将后向传递的帧的BECN:匕特置12) 控制恢复策略 在发生严重拥塞的情况下,将DE=1的帧丢弃3)终端的拥塞控制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拥塞通知后,应降低收信或发信的信息量,以减少因拥塞而造成 的帧的丢失使用FECN BECN参数处理拥塞的设想虽然很好,但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 是因为用户设备往往不理会或不能理会网络发给它的拥塞通知,所以不采取必 要的降低或暂停发送数据的措施,这样依然会引发网络的拥塞和数据的丢失网络在发生拥塞情况下丢弃数据应遵守公平原则首先要尽量保证用户的 CIR得以通过,对于不同优先级的用户信息,应先丢弃优先级低的,后丢弃优先级高的用户信 息同时对各用户同等优先级别的数据应是基本均等的丢弃ANSI的CLLM (综合链路层管理)也支持拥塞管理CLLM在DLCI 1023上传递控制 信息,在发生拥塞时通知用户445帧中继用户的接入规程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称为用户-网络接口( UNI),在UNI接口的用户侧是帧中 继接入设备,用于将本地用户设备接入到帧中继网帧中继接入设备可以是标 准的帧中 继终端、帧中继装/拆设备,以及提供LAN接入的网桥或路由器等等在UNI接口网络 侧的是帧中继网络设备,帧中继网络设备可以是电路交换的,也可以是帧交换的或是 信元交换的。
用户接入规程是指帧中继接入设备接入到帧中继网络设备应具有的或实现的 规程协 议对于用户接入规程,ITU-T、ANSI和帧中继论坛各自制订了其有关UNI接口的标 准,如表1-3所示用户设备接入帧中继时,应符合其中之一的要求,并与帧中继网络 设备支持的标准相兼容由于这三种标准之间差别并不大,大多数生产厂商都支持这些 标准用户接入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ITUANSIFR FORUMQ.922T1.617FRF.1Q.933 T1.618 FRF.4表2-3用户接入规程主要内容1物理层接口规程 用户设备与帧中继网之间的物理层接口,通常提供下列之一的接口规程:X系列接 口,例如X.21接口等;V 系列接口,例如 V.35, V.36, V.10,V.11, V.24 接口等;G 系列接口,例如 G.703,速率可为 2Mbit/s、8Mbit/s、34Mbit/s 等; I系列接口,例如支持ISDN基本速率接入的I.430接口和支持ISDN 一次群速率接 入的 I.431 接口等 2数据链路传输控制用户接入规程必须支持Q.922附件A规定的帧中继数据链路层协议,包括帧中继 帧结构、地址格式、寻址方式以及传输方面的规定。
3 SVC信令对于支持帧中继SVC业务的用户设备,其接入规程必须提供帧中继交换虚电路 控 制使用的信令,该信令在ITU-T Q.933建议中规定 4业务参数和服务质量 帧中继承载业务的服务质量由以下一些参数来表示:接入速率( AR)、承诺信息速率(CIR)、承诺突发尺寸(Be)、超过的突发尺寸(Be)、承诺时间间隔 (Tc)、中转时延(transit delay),以及一些误传、丢失、失步、错帧数等参数AR也 等效于端口速率,对一条虚连接,CIR是再正常网络条件下网络向用户承诺的数据 吞吐 量,Be是在Tc时间内,网络试图转发高于Be的最大允许,但并非承诺的数 据量网 络通过确定上述参数对全网的带宽进行控制和管理在 UNI接口,服务质量参数值管理根据帧中继连接方式 (PVC和SVC的不同而不同对于PVC来说, 用户在申请入网时,需与网络运营者共同协商,确定上述参数此外,还应协调 帧长 度、DLCI等参数对于SVC来说,上述这些参数以及丢帧率、帧长度等应在 呼叫建立 阶段在UNI接口处交换,或者使用默认值5 PVC管理规程当帧中继设备接入到帧中继网络时,在PVC管理时,需要PVC的附加程序。
这 些 PVC1理规程描述 UNI接口如何相互交换有关链路连接整体性、 PVC当前状态、PVC的增加或删除等一些信息在UNI接口,PVC管理的信息通常采用无编号信 息帧传递采用单向或双向周期性地用STATUS ENQUIR和STATUS肖息交换链 路 及PVC状态信息在采用单向方式时,由用户设备发送 STATUS ENQUIR肖息,网络设备用STATU肖息来响应6拥塞控制UNI接口处拥塞控制管理在Q.922建议附件A和1.370建议中规定帧中继在处 理拥塞方面采用显示拥塞通知和隐式拥塞检测所谓显示拥塞通知是 在Q.922帧中使 用FECN和BECNb匕特,网络可对用户帧中的这两个比特置位,以通知端用户在业务 量同向或反向上发生了拥塞所谓隐式拥塞是依赖端用户设备的智能检测拥塞状态的存 在,当发生网络拥塞时,网络可以丢弃DE比特置为“ 1”的帧用户端到端高层协议 一旦检测出数据丢失,则表明网络发生拥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