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宝宝情商教育三大陷阱要避开

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98KB
约3页
文档ID:136919581
宝宝情商教育三大陷阱要避开_第1页
1/3

宝宝情商教育 三大陷阱要避开   误区1、智商为王拒绝其它教育  过去,我们经常会看见这么的教育方法:孩子只需要学习好什么全部不用管了,好像读好书就等于以后有一个好的未来,在这么的观念影响下,父母也就只重视孩子的智商发展,对于智商发展以外的一切东西全部列为“以后孩子慢慢就懂”的范围这么做能够说是不小心就耽搁了孩子的一生了  假如说智商关键反应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律动的能力等那么情商关键反应一个人感受、了解、利用、表示、控制和调整自己情感的能力,和处理自己和她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能力  智商和情商亲密结合,共同组成儿童愉快成长和未来成功的基石宝宝只有具有了语言、思维和基础的关系认知能力,才能更加好地在同龄伙伴交往中培养人际关系能力,学会认知自己和她人的情绪离开智商谈情商或离开情商谈智商全部是谬误,尤其在早期教育阶段更应该以综合培养为主,切莫从智商教育的极端走向情商教育的极端  误区2、单纯枯燥的行为模拟  很多家长在进行情商教育用得最多的方法可能就是“说教”吧,告诉宝宝这不能做,那不能碰,你应该怎么怎么做,不应该怎么怎么其实,在这么单纯地让孩子模拟顺从,而她根本不能在心中形成认同,那么完全不算是一个成功的情商教育。

  因为0-6岁的儿童在语言、思维、社会认知等方面还处于不停发展的阶段,极难构建心理和行为的一致性关系单纯的情商培养体系轻易让儿童陷入行为模拟和习惯性反应,而没有从心理上认同父母们应远离单纯的行为模拟,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中体验并提升  比如一个2岁的宝宝在情商课堂上学习“分享”,她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把蛋糕分给其它儿童,不过她不明白为何也无法用语言和其它儿童沟通,那么“分享”对她而言就是一个详细的行为,不是从内心体验到喜悦感和认同感情商教育要充足尊重儿童的自主性,和语言、思维等课程相结合,切莫陷入灌输式传授  在对宝宝进行情商教育的时候,不妨试一下在和宝宝的互动游戏中慢慢培养,一样是“分享”,家长们不妨试一下这么说:“宝宝有这么多的蛋糕,而母亲一个蛋糕全部没有,宝宝你能够怎么做呢?”  误区3、越早教越好教得越多越好  有部分爸妈却在情商教育这一块十分看中,以为宝宝能够越早接收这方面教育越好,恨不适当宝宝一出生就告诉她一切然而教授告诉我们,情商教育的最好年纪是4-6岁,而情商教育的关键内容是情绪、情感  不论是自我情绪的感受、表示、调控,还是自己和她人情感关系的维系,全部需要在儿童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关系认知的基础上。

  宝宝还不能用语言熟练地表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又怎样调控自我的情绪,到头来自信、愉快只能流于表面,成为单纯的行为模拟0-3岁的儿童,需要从音乐、语言、思维等各个层面进行综合性培养,促进身心健康和综合智能发展  等宝宝具有一定的语言、思维和社会认知能力的时候,通常在4-6岁,经过合适的情商课程,才能引导宝宝正确定识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用社会性手段处理实际问题。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