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2019-2020年中考试理科政治试题政治试题(理工)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3. 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作图时,可用2B铅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在文化生活中,我们要讲的“文化”是A. 广义上的“文化”,与“文明”的含义相近 B. 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C. 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是狭义上的“文化”D.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2.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3.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恩格斯这段话说明了A.文化就是对社会经济的反映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文化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其实经济并不能决定文化4. 温家宝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表明读书 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5.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 “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6.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7.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东晋画家顾恺之《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8.在全国少儿畅销书排行榜上,哈里波特系列的6部作品分别占据前三甲及第五、七、八的位置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的比例为10∶1,即引进10本,输出1本输出图书集中在武术、中医和古典文学等传统文化及汉语学习、普及性读物上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传统文化 ②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③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文化的民族性等同于文化的世界性④对外文化交流,不仅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还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⑤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大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9.从xx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 2011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依法保护,重在传承” 保护文化遗产①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③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0.下列说法属于文化创新基本途径的是:①社会实践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 荀子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与之体现的道理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 ②郑人买履 ③东施效颦 ④耳濡目染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12.自xx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音乐鉴赏、美术基础等课程陆续开设起来,同学们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的机会和次数增加了参加这些健康有益的活动①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化欣赏水平 ② 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③能直接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 是塑造健康人格的过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A.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共同发展B.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要发展好、培育好本民族文化15.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
这类诗句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A.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6.春节期间,各地举行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如北方的社火、广东的花市等这些不同的活动与各地的实践活动相关,又体现出群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文化、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之间内在联系的是 A.不同的文化影响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B.不同的文化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立和行为的选择C.不同的文化影响人们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D.思维方式是在认识和实践中,在一定的文化作用下形成的,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17.在每一次的救灾过程中,不同文化素养的人所作出的行为与选择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其中__________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理想信值念价 B.道德文化法律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科学观、社会观、道德观18.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加快,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这主要是因为 A.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D.大众传媒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19.《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意志战胜宿命、光明战胜黑暗的颂歌每当人们听到这首乐曲,总会给人以极大振奋和力量这表明优秀文化作品能够A.丰富人的精神境界 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促使人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20.奥运圣火的传递,实质上就是不同文化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可以说,奥运圣火是促进世界和平的引子——只有和平友好的交流,才能让世界真正大同当你看到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写一篇读后感,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A.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提升文化实力 B.尊重差异 平等协商 认同外来文化 C.加强交流 文化共享 汲取各国文化 D.理解个性 积极创新 舍弃传统文化21.历史上,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和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西欧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和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等,都曾经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这些推动文化发展的因素属于A.社会制度变革 B.思想运动 C.科学技术发展 D.教育变革22.文化传播有多种途径,其中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的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互联网 D.教育活动23.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能彻底改变民族的传统文化 ②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量的增加 ③会促进新的文化创造 ④影响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4.在当代社会各种文化传播方式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是 A.人际传播 B.报刊、杂志、书籍 C.电视 D.短信25.“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表明中华文化具有 的基本特征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C.异彩纷呈D.民族凝聚力 26.山东文化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不仅已成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地域文化,更是在多个领域引导着时代新潮流山东文化要保持这一优势.就必须 ①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坚持文化创新 ②继承传统,保持地方特色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A .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7.几千年来,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变迁,炎黄子孙对春节激情不退、期待不减、祝福不变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28.作家余秋雨在其著作《文化苦旅》中写道,“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说明文化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永恒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的特点 D.积极主动的特点29.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启示我们 A. 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B.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C.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D.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30.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明显下列观点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①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②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第II卷(共40分)二.简要回答题共15分)31.简要说明文化和经济的关系(8分)32.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8分)33.我们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应该采取和坚持什么样的态度和原则?(9分)三.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5分)34. 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2011-xx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政治试题(理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0分)1-5 D D B B D 6-10 A A B A B 11-15 A B D C B 16-20 D C D B A 21-25 B C B A A 26-30 D C A D D 二.简要回答题共25分)31、⑴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⑵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4分)⑶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分)32、(1)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文化创新既是一个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3)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的过程,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
充分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有益成果,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植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化创新4)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一是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倾向;二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8分)33、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正确原则是: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9分) 三.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5分)34.(1)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2)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3)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