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海市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卷***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4KB
约21页
文档ID:202728792
上海市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1/21

上海市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记录公报上海市静安区记录局.2.26,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本区实际,积极抢抓发展机遇,沉着应对困难挑战,全力突破瓶颈制约,发明性地开展工作,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迅速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社会重要指标达到了年初提出的预期目的一、经 济 发 展经济总量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全年实现增长值82.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产业构造调节不断优化,综合服务功能继续提高全年第二产业实现增长值13.11亿元,比上年增长4.8%,占全区增长值的比重达15.9%;第三产业实现增长值69.23亿元,增长16%,比重达84.1%商业、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等支柱产业作用明显全年商业增长值、现代服务业增长值、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增长值占全区增长值的比重分别为33.2%、28%和10.3%财政收支财政收入迅速增长全年完毕财政总收入64.7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区级财政收入30.85亿元,增长31.8%,增幅在全市名列前茅。

在全区税收总收入中,增值税13.1亿元,比上年增长25%;营业税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公司所得税7.52亿元,增长21.3%;涉外公司所得税5.07亿元,增长44.7%;个人所得税14.44亿元,增长21.5%;房产税2.72亿元,增长32.4%全年区级财政支出39.12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其中,用于基本建设支出7.66亿元,增长8.98%;公司更新改造支出5.73亿元,增长17.9%;都市维护支出3.3亿元,增长28.2%;科教文卫体事业支出7.42亿元,增长14.5%;行政管理支出1.46亿元,增长27.7%;公检法支出2.37亿元,增长11.6%;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4735万元,增长13.1%其她支出9.57亿元,增长84.9%现代商业商业公司以提高功能、打造品牌形象为重点,市场销售进一步扩大全年实现商业增长值2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市场流通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560.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消费品市场销售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7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46.4亿元,增长34.9%;穿的商品零售额38.5亿元,比上年下降5.3%;用的商品零售额53.8亿元,比上年增长4.1%。

至年末,全区商业面积达到240万平方米静安南京路地区商业布局与构造调节进一步加快,国际品牌高度集聚作为上海商业国际化制高点的梅龙镇、中信泰富、恒隆、九百都市广场等四大广场的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年末沿线入驻的国际品牌达800多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7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3.4%年内,完毕静安南京路沿街门店的商业功能升级换代,日本的无印良品、美国的锐步、欧米茄全球最大的旗舰店、可口可乐中国首家旗舰店等彰显个性、文化、潮流特性的品牌相继落户静安南京路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全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长值2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79亿元,增长16.7%,占全区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28.5%;实现营业收入147.9亿元,增长45.8%全年新增现代服务业公司386个,引进公司注册资金8.53亿元以专业服务业、房地产服务业、计算机开发与应用业、投资征询业和文化娱乐业五个行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9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阿克苏诺贝尔公司中国总部和辉瑞制药研发中心、摩根斯坦利中国投资公司等3家世界500强公司年内入驻区内。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的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年实现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增长值8.47亿元,比上年增长8.9%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全年完毕房地产开发投资额52.2亿元,比上年增长8.2%;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区级财政收入达到9.97亿元,占区级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40.1%按照“双高”区建设规定,房地产开发品质不断提高,特别是住宅用房的开发在规划和设计理念上逐渐形成了静安特色的高品位物业全年商品房预售1909套,比上年下降63.5%;预售面积26.4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6.2%;预售金额54.08亿元,比上年下降24.2%商品房销售688套,下降52.6%;销售面积8.51万平方米,下降51.7%;销售金额9.92亿元,下降50.8%全年存量房成交4590套,下降20.5%;成交面积60.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6%;成交金额79.26亿元,增长21.6%楼宇经济增势强劲,成为吸引总部经济发展的磁场至年末,全区11幢楼宇税收收入超亿元,其中,排名前3位的恒隆广场、中华公司大厦、中信泰富广场税收分别达到5.6亿元、4.3亿元和3.5亿元,50幢重点楼宇的税收收入占全区总税收的52.6%。

走出去”战略获得新突破区属房地产公司在区外开发房地产项目成效明显,年内完毕对区地产集团、锦迪公司、城建配套公司、兴海公司四个“走出去”项目的审批,占地面积49.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34万平方米工业与都市型园区全年实现工业增长值10.59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全年完毕工业总产值5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公司产品销售率达到99.2%工业“小巨人”公司不断壮大,全年完毕工业总产值3.0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创意产业蓬勃兴起,都市园区注入新内涵各类商务楼宇特别是运用老厂房所兴建的一批都市产业园区,汇集大量生产型服务业和创意产业公司,增进了区域经济构造的调节优化,激活了现代服务业的创新活力全年都市工业园区的销售(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了86%,公司上缴税收增长1.04倍年末,全区有12个都市工业园区,建筑面积达8.28万平方米现代产业大厦、明圭与窗钩园区、同乐坊分别被市经委授牌并命名为“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现代产业园”、“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传媒文化园”、“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同乐坊”旅游业旅游基本实行不断完善至年末,全区旅游星级饭店已达21家。

其中五星级饭店4 家,四星级饭店4家,三星级饭店6家,二星级饭店7家建筑总面积60.73万平方米,客房5714间,床位8612张;旅行社达6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4家,国内旅行社52家;社会旅馆成为旅游公司队伍的新成员,年内全区有社会旅馆73家,客房2964间,床位5625张年内完毕了云峰大饭店、上海锦康酒店的评星工作和上海宾馆的升星工作致力哺育优质品牌,发展都市特色旅游,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全年全区旅游星级饭店及国际、国内旅行社营业收入总额达48.05亿元,比上年增长31.6%;接待中外游客145.2万人次,增长17.9%;旅游星级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达69.2%,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旅游星级饭店平均房价达918.71元,比上年增长7.1%,为各区之最;上缴国家税收1.62亿元,增长30.5%年内波特曼、希尔顿、锦沧文华、四季、贵都5家旅游饭店成为静安区纳税50强公司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年内成功地举办了“上海市新春大联展”、“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博览会”、“上海汽车销售节”、“上海航空旅行服务展”、“缤纷世界轻松畅赏----大型国际旅游征询展”、“第二届上海香港工展会”、“南非旅游活动推介展示活动”、“中国国际潜水展”等特色会务和会展活动。

充足发挥区位优势,会务会展业发展不断加快年内全区共举办各类会展291场次,参展人次达到830万余人次;承办各类会议5057场次,参会人次达到21万余人次会展会议营业收入合计达到1.71亿元年内,出名会展公司上海锦江国际JTB会展有限公司落户静安二、改 革 开 放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年内,完毕了静安新城置业公司和梅龙镇集团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国有资产2.65亿元;完毕市容环卫系统“政事分开、管养分开”改革,组建了区卫生事业投资管理中心和静安环境建设有限公司;完善了粮油公司改革方案;推动了九百集团所属新风玻璃五金有限公司、鼎日有食品有限公司的改革加强国资监管,维护国资权益全年审理各类股权转让7笔,金额5298万元;审批各项对外担保11笔,金额7.61亿元;审理资产评估项目17项,总资产62.36亿元年内,区委组织部与国资委完毕了对新监事会主席的专业培训,国资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工商登记服务与投资环境不断完善至年末,全区既有公司注册总数8192户其中,国有公司608户,集体公司599户,股份合伙制公司459户,有限责任公司1281户,私营公司4071户,港澳台商投资公司213户,外商投资公司333户,在本地区注册的港澳台和外商投资公司分支机构和办事机构648家。

国内合伙与招商引资国内合伙获得新进展年内全区新增国内各地来沪投资公司738户,注册资本总额11.28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公司203户,注册资本1.43亿元;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3户,注册资本0.15亿元;现代服务业公司386户,占新增国内各地来沪投资公司总数的52.3%,注册资本总额8.53亿元对宜昌夷陵等地区的援助力度不断加大,全年投入帮扶资金300万元,组织41名夷陵区干部来上海参与专项培训,并向培训中心捐赠20台电脑;今年与江苏盐都市、重庆市南岸区签订了和谐合同;成立了和谐地区驻沪办事机构主任联谊会,并初次尝试与齐齐哈尔市两地联运发展增进会议至年末,全区与18个省市的27个地区签订了和谐合同吸引外资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拓展全年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33个,比上年增长26.7%;合同运用外资总额4.33亿美元,增长近1倍;实到外资总额2.01亿美元,增长21.3%;全年现代服务业吸取外商投资公司达73家,比上年下降14.1%,占全区吸取外商投资公司总数的54.9%,合同外资总额7429万美元,占全区引进合同外资总额的17.2%,创历年新高总部型经济磁场效应显现年内,区内新落户跨国地区总部2个,研发中心1个,在全市九个中心城区中位列前茅。

年内成功审批了克丽丝汀迪奥商业销售、阿尔弗雷德登喜路商业销售、万宝龙商业销售、普瑞达时装商业公司、芬迪商业销售、JTB会展、日报广告、凸版广告等世界出名项目,实现商业、会展业、广告业吸取外资在全市各区的领先外贸出口以优先发展加工贸易,支持公司自营出口为重点,不断调节出口商品构造,外贸出口保持持续增长全年完毕外贸出口总额2.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全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公司完毕出口总额350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3.9%,占全年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1.9%全年加工贸易完毕出口811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0.5%;一般贸易完毕出口2.38亿美元,增长30.1%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至年末,全区对外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00多种,重要出口商品为纺织品、服装、机电产品、箱包鞋帽等国际合伙与交流国际和谐城区间交流合伙活动有新进展年初,静安区代表团访问了韩国首尔市钟路区根据区人事局与钟路区行政管理局签订的《互派公务员合同书》,静安区1名公务员在钟路区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研修活动年内,美国加州库比蒂诺市市长郭树培率该市和谐代表团一行回访静安区,考察了区内的商业、教育、文化、房地产等行业,为开展进一步合伙打下了基本。

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活动频繁牙买加总理帕特森访华代表团一行参观了新福康里社区古巴、俄罗斯等国驻沪总领事夫妇参与了迎春招待会区政府和上海美国商会成功举办了“政府论坛——静安简介”活动激情创意法国精品展”获得圆满成功,增强了静安南京路在世界潮流界的影响力由美国加州明德图书基金会捐赠的英文图书馆在民立中学建成民立中学和德国玛琳塔中学开展了年度交往;培明中学与新加坡达善中学、威三小学与新加坡百德小学也进行了校际交流活动三、都市建设与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年完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57.03亿元,比上年增长8.8%,增幅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商品房投资52.2亿元,增长8.2%;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4.84亿元,增长14.7%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效控制,重大重点建设项目继续推动,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较好地保持一致重大工程与市政建设重大工程建设获得新进展年内相继完毕各项重大项目和实事工程至年末,静安南京路地区建设以恒隆广场二期为代表的重点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01万平方米静安寺核心圈开发初显成效,九百都市广场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市重大工程苏州河二期静安区段新昌平泵站及调蓄池建设项目年内完毕动迁;越洋海德广场等六个重点项目也所有正在加快施工。

市政道路和基本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全区既有属都市路网的道路64条,其中横向道路34条,纵向道路30条都市道路总长度62.9公里,道路面积121.8万平方米区域道路环境品质全面提高年内相继完毕了淮安路、陕西北路道路下水道改造和康定路道路改造工程以及常德路等十多种路段重点养护工程和延安中、西路的车行道专项整治年内人行道板三年更新筹划全面完毕,更新人行道板面积7万平方米地铁M7号线静安寺站建设如期动工,年内曹家渡110KV余姚变电站建成投入运营,500KV世博地下变电站建设实现动工,昌平路排水系统管网改造三年行动筹划启动,南京路、华山路架空线入地实行规划推动,区市政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系统GIS完毕建设住宅建设与旧区改造住宅建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区既有居住房屋面积807.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8%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达到16.7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8平方米全年住宅施工面积140.2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2.4%;住宅竣工面积47.85万平方米,下降50.4%;新动工面积20.24万平方米,下降14.8%旧区改造突出重点,动拆迁保持合理规模至年末,全区共拆除房屋建筑面积4.9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1%。

动搬家民858户,比上年增长5.8%;动迁单位49家,比上年下降19.7%整治与保护并举,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全年完毕“平改坡”工程31.17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完毕“平改坡”任务;完毕23个旧式里弄住宅社区房屋与环境综合整治和改造;四和花园、江宁大楼等11幢大楼18万平方米大楼外立面、大堂和22台电梯实行了综合整治;沿街空调室外机整治12685台;一街多点综合整治面积16.9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881户;整治老式住宅楼公用部位和厨房1.1万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力度加大至年末,全区拥有优秀历史保护建筑82处,历史文化风貌区3处,保护保存建筑总量154.99万平方米年内成功举办了“繁华静处的老房子----上海静安历史文化风貌区照相画册续集”的首发典礼环境整治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年内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筹划”全面完毕全年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85%以上;区域降尘平均值达到7.83吨/平方公里,比上年下降24.5%;道路降尘平均值为13.55吨/平方公里,下降38.2%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为58.1分贝,噪声控制达标覆盖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都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处在全市领先水平。

以“一流、优美、舒服”为发展目的,美化城区市容环境,构建和谐城区全年完毕区内威海路、茂名北路、陕西路(北京西路---长乐路)、铜仁路、大沽路为重点的6条道路以店招店牌和户外广告管理为重点的沿街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使其成为景观道路整治“样板路”;南京西路街道整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毕;年内,改建垃圾箱(房)170只、倒粪站46座;完毕中凯和鲜乐两家原则化菜场建设,使重要路段和重点地区的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年内建成区空气质量持续自动监测站,区环境监察支队通过国家一级原则化建设验收,区环境监测站通过国家实验室承认的监督评审都市绿化以“迎世博,创优美环境”为抓手,大力推动城区景观建设,城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毕各类绿化建设4.33万平方米,其中,建成公共绿地1.04万平方米,建成专用绿地2.09万平方米,建成屋顶绿化1.2万平方米调节公园绿地1.54万平方米,种植各类乔灌木7.98万株年内完毕了7个新建项目的绿化街面化建设和36个旧式居住社区的绿化环境整治全区绿化覆盖率由上年的15.2%提高到15.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上年的0.85平方米提高到0.92平方米绿色单位”创立成效明显年内,全区共创立绿色单位34家。

其中,市级绿色社区1家,市级绿色学校2所四、社会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科技与人才实行科教兴区战略,科技实力继续增强全年区级财政用于科学事业费的支出达333.07万元,比上年增长22.2%年内引进科技型公司200家,全区民营科技公司技工贸总收入114.5亿元,其中10户科技型公司进入全市科技公司百强行列上海文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被授予“上海市静安区科技进步型公司”称号全年完毕技术合同登记701份,实现技术合同交易2.45亿元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公司7家,各类科技项目38项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加强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605件,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发明专利180件,比上年增长73%年内新建1个科普教育基地、5个市级科普示范单位、2个市级科技特色学校17台电子科普宣传屏安放在社区不同地点,使科学知识在全区得到更好普及引进优秀人才,增进区域经济发展全年全区引进各类人才741人,其中,高档职称8人、中级职称56人、研究生34人教育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年区级财政用于教育事业费的支出达6.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区级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5.9%积极调节教育布局,基本教育整体质量不断提高。

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和3-6岁小朋友入园(班)率均达到100%至年末,全区共有幼儿园15所,小学13 所,一般中学16所,职业学校1所,业大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总数41046人,其中,幼儿园学生4245人,小学生9153人,中学生19363人,职校学生2124人,业余大学学生6094人,特殊教育学生67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7.8%,一般高校录取率87.7%四名工程”建设获得成效年内,4位教师被命名为区教育系统名师,3位教师获得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24位教师被命名为区青年教育名星年内市西中学和华模中学分别被被命名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市西中学“数学学科”、“育才中学”“语文学科”等9个中小幼教研组被命名为区内首批名学科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城区建设不断推动南西和曹家渡社区学院学院正式启用区教育局获得“全国十都市全民终身学习周上海揭幕式专场活动”突出奉献奖至年末,全区社会力量办学90所,就读人数8.98万人,比上年增长50%文化文化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全年区级财政用于文化事业费的支出达987.1万元,比上年增长15.9%至年末,全区共有区属文化单位13个;区级图书馆1个,接待读者49.7万人次、参与公益讲座6200人次;区内共有电影院、影剧场11个,接待观众143万人次,放映(表演数)达1.57万场次。

区内有线台平均每周播出时间达3.5小时《静安时报》全年出版77期,平均印数3.5万份/期社区文化设施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区文化设施总面积5.77万平方米全区有4个社区文化中心、5个街道文化站,78个社区活动达标室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全区拥有集邮、照相、书画、舞蹈、合唱、戏剧等各类群文团队400余支全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88场次,参与人数11.7万人次,年内成功举办了第三届PARAMOUNT静安文化艺术周---社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等大型文化活动挖掘文化资源、打造名人文化年内,“四明邨----文化名人邨”、张爱玲故居、阮玲玉、来楚生故居揭牌,以“百乐门”文化品牌为龙头,组建了百乐门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百乐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全年检查各类经营场合1.32万个,备案惩罚257件,没收各类非法光盘(图书出版物)10.18万张(本)卫生全面推动“健康城区”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进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区级财政用于卫生事业费的支出达6754.76万元,比上年增长5.6%至年末,区内共有卫生机构120个,其中:公立医疗机构18家,民营医疗机构21家,个体18家;医疗机构实有床位4508张,医生2514人。

社会力量办医获得新进展,年内,新审批民办医疗机构4家,个体诊所2家依法开展食品卫生监督,疾病避免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全年共出动卫生监督员4848人次,监督检查2866户次全年食品采样519件,合格率81.5%,食品监督4335户次全区常住人口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10.19/10万,传染病发病率处在全市较低水平加强对药物市场的管理,全年受理违法案件202起,备案105件,涉案金额124.37万元,没收货值11.21万元健康都市建设全面开展,“健康社区示范点”、“健康单位”、“健康社区”与“健康家庭”创立率均为各市之首年内,完毕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面积配备和10个原则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静安区被国家卫生部首批命名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体育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区财政用于体育事业的支出达1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突出重点,哺育特色项目出成效全年区内共向市运动队输送各类运动员58.5名年内,击剑、排球、游泳、射击四个项目正式被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在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亚洲水球锦标赛和亚洲击剑锦标赛女子花剑上,区内输送的运动员分别获得集体和个人4项冠军;第十届全运会上,我区培养的40名运动员出征上海代表团获得三枚金牌五枚银牌七枚铜牌。

年内,拟定育才中学、华模中学等5所学校为静安特色体育学校倡导科学健身,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年内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商务楼宇运动会和首届星级宾馆运动会、全区乒乓球单打排名赛、上海市第十七届木兰拳比赛、上海静安世界杯攀岩比赛、“东丽杯”国际马拉松赛健身跑等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年内各街道身体素质测试站对全区范畴内的2512名市民和900多名公务员进行了身体素质测试引进社会资源增进体育产业发展年内,已与六家体育服务业公司签约,其中两家已在年内开业;体育馆改建工程正在加快施工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应用建设继续推动全年新建信息化项目24个其中基本数据库2个,MIS系统11个,GIS系统3个,部门专业网站8个信息资源的共享整合和集约化建设成效明显年内全区基本建成实有人口基本数据库和基本单位基本数据库门户网站运营良好全年网站首页访问量为900次/天,网站点击数达到平均每天9.11万次,已有栏目806个,实行网上办事事项667项,发布各类信息达1.5万条全年门户网站收到网上征询1070件,网上信访1049件,准时办理率均为90%以上网上办事获得实质性进展,年内6个部门105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了受理、状态查询和成果反馈,全年共办结事项346件。

政府信息公开不断深化全年全区公开政府信息645条,其中积极公开信息616条,依申请公开信息29条全年受理依申请公开信息184件,重要波及房屋动拆迁、都市规划和劳动保障方面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页面访问总量达23.39万人次,接受市民各类征询7269人次信息公开逐渐向社区延伸年内在全区5个街道办事处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开设了政府信息公开社区查阅点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稳步推动全年完毕社保卡发放7294份,完毕补、换卡6851份,发放高中学生学籍卡1772份,完毕70岁以上老人发放社保卡(附卡)9375份办理“市民信箱”1100个居住证制度全面推广,全年向来沪人员发放居住证1.41万张,其中临时居住证1.33万张,居住证830张信息化知识不断普及全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化知识讲座和专项培训40多场,培训人数达1229人次精神文明建设城区文明限度明显提高年内,区内有5个街道建成市文明社区,实现了文明社区全覆盖至年末,全区共建成市级文明社区61个,区级文明社区15个,市级文明单位53个,市级文明示范标志区域2个,区级文明单位233个,区级文明行业8个,规范服务达标行业1个五、人 民 生 活人口与筹划生育至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4.49(按原口径)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1万人,流动人口3.66万人。

全年出生人数1382人,出生率为4.41‰,死亡人口2734人,死亡率为8.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2‰区域人口密度为4.53万人/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筹划生育率99.96%,流动人口筹划生育率89.3%劳动就业健全就业责任体系,积极增进就业全年新增劳动就业岗位3.68万个,城乡登记失业人数为7293人优化创业环境,努力缓和开业场地缺、资金少、能力弱等瓶颈问题全年受理开业贷款申请63笔,实际放贷41笔计286万元,新开发石二、曹家渡两个创业园辨别区,新增面积1970平方米至年末,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1010家,从业人员9535人;公益性劳动组织11家,从业人员1882家加强培训管理,积极开发中高层次职业培训项目,全年参与职业技能培训1.22万人次,其中,中高层次培训占71%加强万人就业项目长效管理,积极开发静安就业项目至年末,全区万人就业项目从业人员达1171人,其中就业项目14个,从业人员946人职业简介模式不断转变,具有区域特色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加快形成初步形成了总服务台、个人自助求职区、查询区、预约式职业指引区等一系列职业简介新模式全年举办小型代理招聘71场,职业简介成功2822人次。

开展“双困”人员就业援助,年内全区533名经认定的“双困”人员得到提前安顿,年末实际安顿人数达747人社会福利与救济社会福利和救济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区内各类社会福利院共有床位373张,共收养老人293人年内,为1069户家庭安装了无障碍设施,其中残疾人567户,老年人502户福利彩票销售稳步上升全年福利彩票销售2855万元,比上年增长11%全年市慈善基金会静安分会共接受社会各界捐款132.71万元,捐衣被18.5万件年末,全区有14.4万人次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发放金额2072.9万元,其中有2.32万人次的协保人员享有到生活困难补贴,发放金额326.8万元;有0.43万人次享有政府临时补贴和医疗救济,发放金额237.73万元;有2.7万人次享有春节、元旦社会化帮困,发放金额631万元年内,建成4个残疾人日托机构、1个社区康复训练站,成立了“静安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暨静安区社区康复培训基地,共培训残疾康复人员216人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全年配租721户,补贴资金744.39万元其中,实物配租8户,租金配租713户,配租率达到100%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至年末,全区有21.15万职工参与城乡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有16.31万退休职工享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年支付养老保险金21.1亿元,比上年增长9.4 %年末,全区参与外来综合保险单位3978户,参保人员2.6万人全年受理申领失业保险金6.1万人次,发放金额2190万元注:公报数据为初步记录数,正式数据以记录年报汇编发布为准。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