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的有为和无为 无为胜有为,极柔克极刚

枕***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39KB
约3页
文档ID:138065266
教育的有为和无为 无为胜有为,极柔克极刚_第1页
1/3

教育的有为和无为 无为胜有为,极柔克极刚   教育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太多,而且看似极其复杂、难以处理我们为教育做的不可谓不多,然而,别说大家质疑诺大一个中国竟然出不了一个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只一个“高分低能”就让中国教育十分尴尬我们不能不认可现在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失败的  老子有句名言:“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的“无为”主张,一直全部没有得到中国人的重视,这和中国人其实没有领悟“无为”的实质、精髓相关系,被中国人看成一个“消极”的世界观而实际上被抛弃真是可惜,我试用“无为”主张来浅读一下中国的教育  我们经常认为教育是万能的,其实教育真不是万能的人的很多能力,是无师自通的,比如我们常说“社会教人”就是这个道理,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经历,你让学生走进社会,去经历,去历练,就能形成部分能力  我们更错误地认为只有学校教育才是教育实际上人的很多能力,是无须由学校来传授的,家庭、社会全部有对应的教育功效,而且会做得比学校教育更加好可学校却不遗余力地妨碍甚至剥夺学生取得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又不相信学生能够正确地“自我教育”单一的学校教育使我们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品格全部极端片面、狭窄,“高分低能”“有才无德”就是这么炼成的。

  假如我们能够遵从老子的教导,知道“无为”,最少我们也应该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我们在教育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消除  据报道,4月13日晚上7时30分左右,胜利油田第一中学13岁初三女生莹莹从家中五楼跳下,14日早上7时许,因经抢救无效,莹莹永远离开了人间莹莹父母称孩子跳楼和学校要求学生剪短发有直接关系,胜利油田第一中学甄校长表示留短发是校园文化,发生这么的事儿学校不负担责任……  类似的悲剧一再发生,问题只在于这么一个教育行为,它站在学校德育万能的角度,进行严格的养成教育,用一个审美标准来要求学生,忽略和扼杀学生的个性化追求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我并不主张完全无所作为,学校德育能够做很多工作,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除此之外,能够无为矣假如学校不采取管制方法,不强迫女学生剪短发,还会发生这么的悲剧吗?  我们再看近期发生的另一个悲剧据报道,4月8日19点20分左右,江西省新余市渝水一中晚自习期间,高一班学习委员廖某因维持课堂纪律和同班男生李某发生口角,李某用水果刀往廖某身上捅一刀,随即逃离现场20分钟后,廖某抢救无效死亡  还原事件经过,可能李某属于那种不能专注于学习的同学,影响了班上的纪律,廖某出于班干的职责进行了干涉。

这种现象,天天在全国的中小学校频繁地发生着,所幸这种悲剧还只是部分假如学校在学习时间安排上,没有统一的晚自习,没有双休日的所谓的补课,那些在学习上没有优势的同学,不至于被捆绑在学校,不至于那么无聊,就不可能发生这么的悲剧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休息理所当然,因此,休息的时间就不应该用来学习而能够用来学习的时间,也不能全部被学校占领无为,从时间的角度看,就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时间我们经常担心学生不能正确地利用自由时间,但你认为学生只会把时间用来做坏事吗?你认为学生全部不会妥善安排好这些时间吗?  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会不会全部学生全部适当地利用好时间,这倒不一定但喜爱读书的同学,一定会用来多读书,有其它兴趣或理想的同学,也一定会利用好这个时间来圆自己的梦那些所谓没有理想的同学,把她赶到学校来不仅对其学习没有益处,反而对其身心发展是有害的  想想看,我们的教育做了多少不该做的事情,我们还有哪些地方能够“无为”呢?  责任xx 邹韵文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