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解读

大***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50KB
约7页
文档ID:169824766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解读_第1页
1/7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解读 - 教育文库 指标解读 1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一、关于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一些常识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的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下简称“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教育部针对2000年以来未参加过院校评估的各类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的评估,体现了国家在高等学校管理上的分类指导、分类评价的指导思想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属于认证评估模式,所有新建本科院校在规定期限内必须参加,通过评估引导并促进这批院校合理定位,改善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完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保证教学质量 2.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结论分类 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经专家委员会审议和教育部审定: (1)“通过”并且认真落实了整改计划的院校,直接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式评估; (2)“暂缓通过”的院校,根据《整改计划》切实整改,一年内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申请整改验收复评复评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式评估; (3)“未通过”的院校,整改期一般为两年,同时将给予一定的招生限制措施两年后重新接受评估中心组织的全面评估重新评估仍然未获通过的院校,教育部将采取停止招生等限制措施。

3.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单位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由教育部领导,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简称“评估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委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学校的评建工作进行指导和支持 2 4.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依据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简称“高等教育法”)为依据,具体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22】2号)进行 5.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指导方针 指导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以评促建”就是以评估工作带动学校各项建设和发展;“以评促改”就是通过评估工作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创新;“以评促管”就是要通过评估更新学校的管理观念,促进管理规范; “评建结合”就是将评估工作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及长远的建设目标一并考虑,统筹兼顾,以评估促进建设,以建设提升评估,评建共进 “重在建设”指评估只是一个手段,而建设是关键,提高教学质量才是最终的目的 6.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与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促使学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7.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主要目的 努力实现“四个促进”:促进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达到“三个基本”: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体现“两个突出”:一是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突出为地方(行业)经3 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有效进行“一个引导”: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8.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对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作用 一是促进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二是确保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三是加强对高校的宏观管理和规划;四是确立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五是促进高校教学建设;六是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七是摸索和建立高校评估指标体系和操作经验;八是鼓励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9.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评估方法 采用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学校上传自评报告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审阅自评报告、分析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进校考察等方法 二、合格评估指标有关说明 (一)新方案研制的总体界定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合格评估方案”)适用于未参加过上一轮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新建本科学校(以下简称“新建院校”)。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以“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为重点通过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新建院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推动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新建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3.合格评估方案的制定从新建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需要出发,努力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对新建院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反映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走势与发展方向合格评估方案强调新建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强调重视培养学生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要树立“办学以教师为4 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对学生的指导服务;强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认真开展评建工作 4.评估指标中“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或“基本要求”均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22]2号)文件规定的限制招生的要求。

5. 二级指标的主要观测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评价某二级指标时除考察主要观测点所列内容外,还要结合与其相关的其它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新方案研制的总体思路 1.妥善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保持评估方案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新方案继续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统筹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规范、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关系 2.以“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为重点,建立适应新建院校需要的评估指标体系新建本科院校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条件达标和管理规范的问题因此,新方案通过建立以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为重点的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新建院校教学工作宏观管理与指导,使新建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3.引导新建院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方案强调学校应主动适应和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与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的合作育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一系列环节上突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新方案的调整和变化 1.注重考察领导能力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把原“办学指导思想”改为“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增加“领导作用”和“人才培养模式”两个二级指5 第 7 页 共 7 页。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