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隧道施工技术现代隧道施工技术新奥法(新奥法(NATM)应用与发展)应用与发展现代隧道施工技术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一.新奥法简介新奥法简介二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四四.新奥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新奥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三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主要内容一.新奥法简介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四.新奥法2一一.新奥法简介新奥法简介一.新奥法简介3一一.新奥法简介新奥法简介1.1.新奥法的基本概念新奥法的基本概念新奥法的基本概念新奥法的基本概念全全全全称:称:称:称: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英文名称:英文名称:英文名称:英文名称:NewAustrianTunnelingMethodNewAustrianTunnelingMethod(NATMNATM)创创创创 始始始始 人:人:人:人:奥地利学者奥地利学者奥地利学者奥地利学者L.V.RabcewiczL.V.Rabcewicz从岩体力学的观点出发,采用喷锚支护、施工测试从岩体力学的观点出发,采用喷锚支护、施工测试从岩体力学的观点出发,采用喷锚支护、施工测试从岩体力学的观点出发,采用喷锚支护、施工测试等手段并与岩体力学的理论构成的一个体系而形成的一种等手段并与岩体力学的理论构成的一个体系而形成的一种等手段并与岩体力学的理论构成的一个体系而形成的一种等手段并与岩体力学的理论构成的一个体系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施工方法。
新的施工方法新的施工方法新的施工方法一.新奥法简介1.新奥法的基本概念全称:新42.2.新奥法的基本思想新奥法的基本思想新奥法的基本思想新奥法的基本思想一一.新奥法简介新奥法简介应用岩体力学原理,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为基点应用岩体力学原理,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为基点应用岩体力学原理,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为基点应用岩体力学原理,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为基点将锚杆和喷射砼集合在一起作为支护的主要手段(锚喷支护)将锚杆和喷射砼集合在一起作为支护的主要手段(锚喷支护)将锚杆和喷射砼集合在一起作为支护的主要手段(锚喷支护)将锚杆和喷射砼集合在一起作为支护的主要手段(锚喷支护)及时进行支护,以便控制围岩的变形与松弛,使围岩成为支及时进行支护,以便控制围岩的变形与松弛,使围岩成为支及时进行支护,以便控制围岩的变形与松弛,使围岩成为支及时进行支护,以便控制围岩的变形与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的组成部分,形成以锚杆、喷射砼和围岩为三位一体的承护的组成部分,形成以锚杆、喷射砼和围岩为三位一体的承护的组成部分,形成以锚杆、喷射砼和围岩为三位一体的承护的组成部分,形成以锚杆、喷射砼和围岩为三位一体的承载结构,共同支承山体压力载结构,共同支承山体压力载结构,共同支承山体压力载结构,共同支承山体压力对围岩和支护进行现场监测,及时反馈围岩支护复合体的对围岩和支护进行现场监测,及时反馈围岩支护复合体的对围岩和支护进行现场监测,及时反馈围岩支护复合体的对围岩和支护进行现场监测,及时反馈围岩支护复合体的力学动态及其变化状况,为二次支护提供合理的架设时机,力学动态及其变化状况,为二次支护提供合理的架设时机,力学动态及其变化状况,为二次支护提供合理的架设时机,力学动态及其变化状况,为二次支护提供合理的架设时机,从而指导设计与施工从而指导设计与施工从而指导设计与施工从而指导设计与施工2.新奥法的基本思想一.新奥法简介应用岩体力学原理,以维护5一一.新奥法简介新奥法简介3.3.新奥法的基本要点新奥法的基本要点新奥法的基本要点新奥法的基本要点传统工法:应用厚壁混凝土结构支护松动围岩理论传统工法:应用厚壁混凝土结构支护松动围岩理论传统工法:应用厚壁混凝土结构支护松动围岩理论传统工法:应用厚壁混凝土结构支护松动围岩理论新新新新 奥奥奥奥 法:连续介质理论(粘弹、塑性理论)法:连续介质理论(粘弹、塑性理论)法:连续介质理论(粘弹、塑性理论)法:连续介质理论(粘弹、塑性理论)根据开挖后,从围岩发生变形到岩体破坏的时间效应,适时根据开挖后,从围岩发生变形到岩体破坏的时间效应,适时构筑柔性、薄壁且能与围岩紧贴的喷射混凝土和锚杆的支护结构构筑柔性、薄壁且能与围岩紧贴的喷射混凝土和锚杆的支护结构来保护围岩的天然承载力,转变围岩本身为支护结构的重要组成来保护围岩的天然承载力,转变围岩本身为支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围岩和支护结构共同形成坚固的支承环,共同形成长期部分,使围岩和支护结构共同形成坚固的支承环,共同形成长期稳定的支护结构。
稳定的支护结构一.新奥法简介3.新奥法的基本要点传统工法:应用厚壁混凝土6一一.新奥法简介新奥法简介3.3.新奥法的基本要点新奥法的基本要点新奥法的基本要点新奥法的基本要点开挖作业多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并尽量采用大断面或开挖作业多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并尽量采用大断面或开挖作业多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并尽量采用大断面或开挖作业多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并尽量采用大断面或较大断面开挖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较大断面开挖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较大断面开挖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较大断面开挖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开挖后,尽量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支开挖后,尽量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支开挖后,尽量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支开挖后,尽量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支护作用;护作用;护作用;护作用;根据围岩特征根据围岩特征根据围岩特征根据围岩特征/类别采用不同的支护类型及参数,及时施作密类别采用不同的支护类型及参数,及时施作密类别采用不同的支护类型及参数,及时施作密类别采用不同的支护类型及参数,及时施作密贴于围岩的柔性喷射混凝土和锚杆初期支护,以控制围岩的贴于围岩的柔性喷射混凝土和锚杆初期支护,以控制围岩的贴于围岩的柔性喷射混凝土和锚杆初期支护,以控制围岩的贴于围岩的柔性喷射混凝土和锚杆初期支护,以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变形和松弛;变形和松弛;变形和松弛;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使断面及早闭合,以有效发挥支护体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使断面及早闭合,以有效发挥支护体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使断面及早闭合,以有效发挥支护体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使断面及早闭合,以有效发挥支护体系的作用,保证开挖稳定;系的作用,保证开挖稳定;系的作用,保证开挖稳定;系的作用,保证开挖稳定;一.新奥法简介3.新奥法的基本要点开挖作业多采用光面爆破和7一一.新奥法简介新奥法简介3.3.新奥法的基本要点新奥法的基本要点新奥法的基本要点新奥法的基本要点二次衬砌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筑,二次衬砌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筑,二次衬砌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筑,二次衬砌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筑,围岩与支护结构形成一个整体,提高支护结构的安全度;围岩与支护结构形成一个整体,提高支护结构的安全度;围岩与支护结构形成一个整体,提高支护结构的安全度;围岩与支护结构形成一个整体,提高支护结构的安全度;尽量使断面周边轮廓圆顺,避免棱角突变处的应力集中;尽量使断面周边轮廓圆顺,避免棱角突变处的应力集中;尽量使断面周边轮廓圆顺,避免棱角突变处的应力集中;尽量使断面周边轮廓圆顺,避免棱角突变处的应力集中;通过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的动态观察、量测,合理安排施工通过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的动态观察、量测,合理安排施工通过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的动态观察、量测,合理安排施工通过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的动态观察、量测,合理安排施工程序,进行设计变更和日常的施工管理;程序,进行设计变更和日常的施工管理;程序,进行设计变更和日常的施工管理;程序,进行设计变更和日常的施工管理;应用岩体动态性质的完整力学概念,科学性很强;不应用岩体动态性质的完整力学概念,科学性很强;不应用岩体动态性质的完整力学概念,科学性很强;不应用岩体动态性质的完整力学概念,科学性很强;不能单纯看成一种施工方法或支护方法;不能将仅用锚喷或能单纯看成一种施工方法或支护方法;不能将仅用锚喷或能单纯看成一种施工方法或支护方法;不能将仅用锚喷或能单纯看成一种施工方法或支护方法;不能将仅用锚喷或应用新奥法部分原理就认为是新奥法施工。
锚喷支护不完应用新奥法部分原理就认为是新奥法施工锚喷支护不完应用新奥法部分原理就认为是新奥法施工锚喷支护不完应用新奥法部分原理就认为是新奥法施工锚喷支护不完全等价于新奥法全等价于新奥法全等价于新奥法全等价于新奥法一.新奥法简介3.新奥法的基本要点二次衬砌是在围岩与初期支8一一.新奥法简介新奥法简介4.4.新奥法的设计程序新奥法的设计程序新奥法的设计程序新奥法的设计程序一.新奥法简介4.新奥法的设计程序9一一.新奥法简介新奥法简介5.5.新奥法的应用范围新奥法的应用范围新奥法的应用范围新奥法的应用范围 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地铁、地下贮库、地下厂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地铁、地下贮库、地下厂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地铁、地下贮库、地下厂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地铁、地下贮库、地下厂房、水电站输水隧洞、矿山巷道等房、水电站输水隧洞、矿山巷道等房、水电站输水隧洞、矿山巷道等房、水电站输水隧洞、矿山巷道等跨跨跨跨度:可宽达度:可宽达度:可宽达度:可宽达3030mm以上;以上;以上;以上;埋埋埋埋深深深深:几米的浅埋结构几千米的深埋结构;几米的浅埋结构几千米的深埋结构;几米的浅埋结构几千米的深埋结构;几米的浅埋结构几千米的深埋结构;地面状况地面状况地面状况地面状况:山岭隧道山岭隧道山岭隧道山岭隧道/隧洞城市地下结构;隧洞城市地下结构;隧洞城市地下结构;隧洞城市地下结构;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硬岩、软岩、膨胀地层、湿陷性土层、软硬岩、软岩、膨胀地层、湿陷性土层、软硬岩、软岩、膨胀地层、湿陷性土层、软硬岩、软岩、膨胀地层、湿陷性土层、软弱砂土地层、偏压地带、高地应力区等;弱砂土地层、偏压地带、高地应力区等;弱砂土地层、偏压地带、高地应力区等;弱砂土地层、偏压地带、高地应力区等;一.新奥法简介5.新奥法的应用范围铁路隧道、公路隧10一一.新奥法简介新奥法简介5.5.新奥法的应用范围新奥法的应用范围新奥法的应用范围新奥法的应用范围 具有较长自稳时间的中等岩体;具有较长自稳时间的中等岩体;具有较长自稳时间的中等岩体;具有较长自稳时间的中等岩体;弱胶结的砂和石砾以及不稳定的砾岩;弱胶结的砂和石砾以及不稳定的砾岩;弱胶结的砂和石砾以及不稳定的砾岩;弱胶结的砂和石砾以及不稳定的砾岩;强风化的岩石;强风化的岩石;强风化的岩石;强风化的岩石;刚塑性的粘土泥质灰岩和泥质灰岩;刚塑性的粘土泥质灰岩和泥质灰岩;刚塑性的粘土泥质灰岩和泥质灰岩;刚塑性的粘土泥质灰岩和泥质灰岩;坚硬粘土,也有带坚硬夹层的粘土;坚硬粘土,也有带坚硬夹层的粘土;坚硬粘土,也有带坚硬夹层的粘土;坚硬粘土,也有带坚硬夹层的粘土;微裂隙的,但很少粘土的岩体;微裂隙的,但很少粘土的岩体;微裂隙的,但很少粘土的岩体;微裂隙的,但很少粘土的岩体;在很高的初应力场条件下,坚硬的和可变坚硬的岩石;在很高的初应力场条件下,坚硬的和可变坚硬的岩石;在很高的初应力场条件下,坚硬的和可变坚硬的岩石;在很高的初应力场条件下,坚硬的和可变坚硬的岩石;在下述条件下应用新奥法必须与一些在下述条件下应用新奥法必须与一些在下述条件下应用新奥法必须与一些在下述条件下应用新奥法必须与一些辅助方法相配合辅助方法相配合辅助方法相配合辅助方法相配合有强烈地压显现的岩体;有强烈地压显现的岩体;有强烈地压显现的岩体;有强烈地压显现的岩体;膨胀性岩体(要与仰拱与底部锚杆相配合);膨胀性岩体(要与仰拱与底部锚杆相配合);膨胀性岩体(要与仰拱与底部锚杆相配合);膨胀性岩体(要与仰拱与底部锚杆相配合);在一些松散岩体中,要与钢背板与之配合;在一些松散岩体中,要与钢背板与之配合;在一些松散岩体中,要与钢背板与之配合;在一些松散岩体中,要与钢背板与之配合;在蠕动性岩体中,要与冻结法或预加固法等在蠕动性岩体中,要与冻结法或预加固法等在蠕动性岩体中,要与冻结法或预加固法等在蠕动性岩体中,要与冻结法或预加固法等配合;配合;配合;配合;在下列场合中应用应慎重:在下列场合中应用应慎重:在下列场合中应用应慎重:在下列场合中应用应慎重:大量涌水的岩体;大量涌水的岩体;大量涌水的岩体;大量涌水的岩体;由于涌水会产生流砂现象的由于涌水会产生流砂现象的由于涌水会产生流砂现象的由于涌水会产生流砂现象的围岩;围岩;围岩;围岩;极为破碎,锚杆钻孔、安装极为破碎,锚杆钻孔、安装极为破碎,锚杆钻孔、安装极为破碎,锚杆钻孔、安装都极为困难的岩体;都极为困难的岩体;都极为困难的岩体;都极为困难的岩体;开挖面完全不能自稳的岩体开挖面完全不能自稳的岩体开挖面完全不能自稳的岩体开挖面完全不能自稳的岩体等。
等一.新奥法简介5.新奥法的应用范围具有较长自稳时间的中11一一.新奥法简介新奥法简介5.5.新奥法的应用范围新奥法的应用范围新奥法的应用范围新奥法的应用范围目前已成功应用新奥法施工的著名地下结构有:目前已成功应用新奥法施工的著名地下结构有:目前已成功应用新奥法施工的著名地下结构有:目前已成功应用新奥法施工的著名地下结构有:下坑、西坪、大瑶山、军都山等铁路隧道;下坑、西坪、大瑶山、军都山等铁路隧道;下坑、西坪、大瑶山、军都山等铁路隧道;下坑、西坪、大瑶山、军都山等铁路隧道;中梁山、缙云山、华蓥山、二郎山、西山坪等公路隧道;中梁山、缙云山、华蓥山、二郎山、西山坪等公路隧道;中梁山、缙云山、华蓥山、二郎山、西山坪等公路隧道;中梁山、缙云山、华蓥山、二郎山、西山坪等公路隧道;以及大多数地铁隧道的联络通道等以及大多数地铁隧道的联络通道等以及大多数地铁隧道的联络通道等以及大多数地铁隧道的联络通道等一.新奥法简介5.新奥法的应用范围目前已成功应用新奥法施工12一一.新奥法简介新奥法简介6.6.新奥法的优点新奥法的优点新奥法的优点新奥法的优点(1 1)经济、快速经济、快速经济、快速经济、快速若以面积若以面积若以面积若以面积A A为为为为100100,设计衬砌量,设计衬砌量,设计衬砌量,设计衬砌量B B和超挖量的面积和超挖量的面积和超挖量的面积和超挖量的面积C C。
可以可以可以可以看出,由于采用控制爆破、柔性薄衬砌,新奥法的开挖量为老看出,由于采用控制爆破、柔性薄衬砌,新奥法的开挖量为老看出,由于采用控制爆破、柔性薄衬砌,新奥法的开挖量为老看出,由于采用控制爆破、柔性薄衬砌,新奥法的开挖量为老方法的方法的方法的方法的7373(110/151110/151),衬砌量为老方法的),衬砌量为老方法的),衬砌量为老方法的),衬砌量为老方法的2020此外,还此外,还此外,还此外,还可省去全部木模和可省去全部木模和可省去全部木模和可省去全部木模和4040以上的混凝土,降低支护成本以上的混凝土,降低支护成本以上的混凝土,降低支护成本以上的混凝土,降低支护成本3030以以以以上2 2)安全、适应性强)安全、适应性强)安全、适应性强)安全、适应性强 一.新奥法简介6.新奥法的优点(1)经济、快速13一一.新奥法简介新奥法简介6.6.新奥法的优点新奥法的优点新奥法的优点新奥法的优点老方法老方法老方法老方法新奥法新奥法新奥法新奥法有效使用面积有效使用面积有效使用面积有效使用面积A A100100100100混凝土衬砌面积混凝土衬砌面积混凝土衬砌面积混凝土衬砌面积B B36367 7超挖面积超挖面积超挖面积超挖面积C C15153 3B B+C C51511010一.新奥法简介6.新奥法的优点老方法新奥法有效使用面积1014一一.新奥法简介新奥法简介7.7.新奥法的缺点新奥法的缺点新奥法的缺点新奥法的缺点 实施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也要求技术人实施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也要求技术人实施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也要求技术人实施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也要求技术人员和量测人员都十分熟练,没有这一点就易于发生错误;作业员和量测人员都十分熟练,没有这一点就易于发生错误;作业员和量测人员都十分熟练,没有这一点就易于发生错误;作业员和量测人员都十分熟练,没有这一点就易于发生错误;作业质量都与每一个人的仔细操作有关。
质量都与每一个人的仔细操作有关质量都与每一个人的仔细操作有关质量都与每一个人的仔细操作有关开挖暴露出的地质会立即改变其状态,因此要求施工地开挖暴露出的地质会立即改变其状态,因此要求施工地开挖暴露出的地质会立即改变其状态,因此要求施工地开挖暴露出的地质会立即改变其状态,因此要求施工地质人员要亲临现场,以便发现问题;质人员要亲临现场,以便发现问题;质人员要亲临现场,以便发现问题;质人员要亲临现场,以便发现问题;用于控制的施工量测,往往给施工带来不便;用于控制的施工量测,往往给施工带来不便;用于控制的施工量测,往往给施工带来不便;用于控制的施工量测,往往给施工带来不便;干喷射带来的灰尘以及由于易受化学药品的损害必须加干喷射带来的灰尘以及由于易受化学药品的损害必须加干喷射带来的灰尘以及由于易受化学药品的损害必须加干喷射带来的灰尘以及由于易受化学药品的损害必须加强防护,尤其是对眼睛的防护,湿喷虽然可以避免此缺点,但强防护,尤其是对眼睛的防护,湿喷虽然可以避免此缺点,但强防护,尤其是对眼睛的防护,湿喷虽然可以避免此缺点,但强防护,尤其是对眼睛的防护,湿喷虽然可以避免此缺点,但在同样条件下,不如干喷那样有效的支护岩体。
在同样条件下,不如干喷那样有效的支护岩体在同样条件下,不如干喷那样有效的支护岩体在同样条件下,不如干喷那样有效的支护岩体一.新奥法简介7.新奥法的缺点实施不仅要求有良15二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16二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采用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锚杆喷射混凝采用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锚杆喷射混凝采用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锚杆喷射混凝采用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锚杆喷射混凝土或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在毛洞开挖后及时地对地层土或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在毛洞开挖后及时地对地层土或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在毛洞开挖后及时地对地层土或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在毛洞开挖后及时地对地层进行加固的结构进行加固的结构进行加固的结构进行加固的结构1.1.锚喷支护的概念锚喷支护的概念锚喷支护的概念锚喷支护的概念锚喷支护(锚喷支护(锚喷支护(锚喷支护(ShotcreteandBoltingShotcreteandBolting)是喷射混凝土支是喷射混凝土支是喷射混凝土支是喷射混凝土支护与锚杆支护的简称护与锚杆支护的简称护与锚杆支护的简称。
护与锚杆支护的简称一种一种一种一种“设计、施工、监测相结合设计、施工、监测相结合设计、施工、监测相结合设计、施工、监测相结合”的科学作业方法的科学作业方法的科学作业方法的科学作业方法喷射混凝土、锚杆和现场监控量测被认为是新奥法的喷射混凝土、锚杆和现场监控量测被认为是新奥法的喷射混凝土、锚杆和现场监控量测被认为是新奥法的喷射混凝土、锚杆和现场监控量测被认为是新奥法的三大支柱三大支柱三大支柱三大支柱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采用喷射混凝土、钢筋网171.1.锚喷支护的概念锚喷支护的概念锚喷支护的概念锚喷支护的概念外拱外拱外拱外拱:锚杆、喷层和围岩共同组成承载环,支承围岩:锚杆、喷层和围岩共同组成承载环,支承围岩:锚杆、喷层和围岩共同组成承载环,支承围岩:锚杆、喷层和围岩共同组成承载环,支承围岩压力,形成新奥法初期支护结构压力,形成新奥法初期支护结构压力,形成新奥法初期支护结构压力,形成新奥法初期支护结构内拱内拱内拱内拱:二次衬砌(通过监测了解外拱变形情况,待支:二次衬砌(通过监测了解外拱变形情况,待支:二次衬砌(通过监测了解外拱变形情况,待支:二次衬砌(通过监测了解外拱变形情况,待支护抗力与围岩压力相适应时进行外拱封底,使护抗力与围岩压力相适应时进行外拱封底,使护抗力与围岩压力相适应时进行外拱封底,使护抗力与围岩压力相适应时进行外拱封底,使变形收敛,围岩趋于稳定,随后复喷混凝土或变形收敛,围岩趋于稳定,随后复喷混凝土或变形收敛,围岩趋于稳定,随后复喷混凝土或变形收敛,围岩趋于稳定,随后复喷混凝土或现浇混凝土)现浇混凝土)现浇混凝土)现浇混凝土)二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1.锚喷支护的概念外拱:锚杆、喷层和围岩共182.2.锚喷支护的优点锚喷支护的优点锚喷支护的优点锚喷支护的优点vv节省、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加快施工进度;vv符合岩体力学原理的积极支护方法符合岩体力学原理的积极支护方法符合岩体力学原理的积极支护方法符合岩体力学原理的积极支护方法;vv柔性好,它能与围岩变形一致,从而与之构成一个共同工柔性好,它能与围岩变形一致,从而与之构成一个共同工柔性好,它能与围岩变形一致,从而与之构成一个共同工柔性好,它能与围岩变形一致,从而与之构成一个共同工作的承载体系作的承载体系作的承载体系作的承载体系;vv锚喷支护技术不再把围岩仅仅视作荷载(松散压力),同锚喷支护技术不再把围岩仅仅视作荷载(松散压力),同锚喷支护技术不再把围岩仅仅视作荷载(松散压力),同锚喷支护技术不再把围岩仅仅视作荷载(松散压力),同时还把它视为承载结构的组成部分。
锚喷支护结构承受荷时还把它视为承载结构的组成部分锚喷支护结构承受荷时还把它视为承载结构的组成部分锚喷支护结构承受荷时还把它视为承载结构的组成部分锚喷支护结构承受荷载的性质为围岩的形变压力载的性质为围岩的形变压力载的性质为围岩的形变压力载的性质为围岩的形变压力二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2.锚喷支护的优点节省、加快施工进度;符合岩体力学原理的积193.3.锚喷支护的适用条件锚喷支护的适用条件锚喷支护的适用条件锚喷支护的适用条件v配合光面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使开挖断面轮廓平整、配合光面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使开挖断面轮廓平整、配合光面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使开挖断面轮廓平整、配合光面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使开挖断面轮廓平整、准确,便于锚喷成型,并减少回弹量;准确,便于锚喷成型,并减少回弹量;准确,便于锚喷成型,并减少回弹量;准确,便于锚喷成型,并减少回弹量;v减轻爆破对围岩的松动破坏,维持围岩强度和自承能减轻爆破对围岩的松动破坏,维持围岩强度和自承能减轻爆破对围岩的松动破坏,维持围岩强度和自承能减轻爆破对围岩的松动破坏,维持围岩强度和自承能力二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3.锚喷支护的适用条件配合光面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使开挖断204.4.锚喷支护与新奥法的关系锚喷支护与新奥法的关系锚喷支护与新奥法的关系锚喷支护与新奥法的关系&不能将新奥法等同于锚喷支护;不能将新奥法等同于锚喷支护;不能将新奥法等同于锚喷支护;不能将新奥法等同于锚喷支护;&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原则区别;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原则区别;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原则区别;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原则区别;&锚喷支护的快速有效的支护施工手段,才有可能使新锚喷支护的快速有效的支护施工手段,才有可能使新锚喷支护的快速有效的支护施工手段,才有可能使新锚喷支护的快速有效的支护施工手段,才有可能使新奥法的基本原则得以实现。
奥法的基本原则得以实现奥法的基本原则得以实现奥法的基本原则得以实现不把围岩看成自承结构,不充分发挥围岩本身的作用,不把围岩看成自承结构,不充分发挥围岩本身的作用,不把围岩看成自承结构,不充分发挥围岩本身的作用,不把围岩看成自承结构,不充分发挥围岩本身的作用,即使大量采用锚喷支护,也不能认为是应用了新奥法即使大量采用锚喷支护,也不能认为是应用了新奥法即使大量采用锚喷支护,也不能认为是应用了新奥法即使大量采用锚喷支护,也不能认为是应用了新奥法二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4.锚喷支护与新奥法的关系不能将新奥法等同于锚喷支护;二215.5.锚喷支护的作用原理锚喷支护的作用原理锚喷支护的作用原理锚喷支护的作用原理v喷射混凝土的力学作用喷射混凝土的力学作用喷射混凝土的力学作用喷射混凝土的力学作用1.1.防护加固围岩,提高围岩强度防护加固围岩,提高围岩强度防护加固围岩,提高围岩强度防护加固围岩,提高围岩强度 2.2.改善围岩和支护的力学状态改善围岩和支护的力学状态改善围岩和支护的力学状态改善围岩和支护的力学状态 密闭开挖暴露面,隔绝水和空气,防止潮解风化而剥密闭开挖暴露面,隔绝水和空气,防止潮解风化而剥密闭开挖暴露面,隔绝水和空气,防止潮解风化而剥密闭开挖暴露面,隔绝水和空气,防止潮解风化而剥落或膨胀;砼浆液渗入裂隙或节理,起胶结和加固作业。
落或膨胀;砼浆液渗入裂隙或节理,起胶结和加固作业落或膨胀;砼浆液渗入裂隙或节理,起胶结和加固作业落或膨胀;砼浆液渗入裂隙或节理,起胶结和加固作业改变围岩和支护的受力状态从二向到三向,提高了围改变围岩和支护的受力状态从二向到三向,提高了围改变围岩和支护的受力状态从二向到三向,提高了围改变围岩和支护的受力状态从二向到三向,提高了围岩的强度岩的强度岩的强度岩的强度二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5.锚喷支护的作用原理喷射混凝土的力学作用1.防护加固围225.5.锚喷支护的作用原理锚喷支护的作用原理锚喷支护的作用原理锚喷支护的作用原理v锚杆的力学作用锚杆的力学作用锚杆的力学作用锚杆的力学作用吊吊吊吊悬悬悬悬作作作作用用用用减减减减跨跨跨跨作作作作用用用用组组组组合合合合作作作作用用用用 挤挤挤挤压压压压加加加加固固固固作作作作用用用用二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5.锚喷支护的作用原理锚杆的力学作用吊悬作用减跨作用组合作23围岩特性曲线支护特性曲线支护支护时间时间刚度刚度早早晚晚刚刚柔柔二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围岩特性曲线支护特性曲线支护时间刚度早晚刚柔二.新奥法锚喷支24三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25三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一)一)一)一)量测在新奥法设计施工中的意义和作用量测在新奥法设计施工中的意义和作用量测在新奥法设计施工中的意义和作用量测在新奥法设计施工中的意义和作用新奥法特点:借助现场量测对围岩进行动态监测,并据以新奥法特点:借助现场量测对围岩进行动态监测,并据以新奥法特点:借助现场量测对围岩进行动态监测,并据以新奥法特点:借助现场量测对围岩进行动态监测,并据以指导开挖作业和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指导开挖作业和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指导开挖作业和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指导开挖作业和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量测的目的:量测的目的:量测的目的:量测的目的:(1)(1)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量测结果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量测结果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量测结果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量测结果修改设计,指导施工;修改设计,指导施工;修改设计,指导施工;修改设计,指导施工;(2)(2)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3)(3)积累资料,为以后的新奥法设计提供类比资料;积累资料,为以后的新奥法设计提供类比资料;积累资料,为以后的新奥法设计提供类比资料;积累资料,为以后的新奥法设计提供类比资料;(4)(4)为确定结构安全提供可靠信息;为确定结构安全提供可靠信息;为确定结构安全提供可靠信息;为确定结构安全提供可靠信息;(5)(5)量测数据经分析处理和必要的计算和判断后,进行预测量测数据经分析处理和必要的计算和判断后,进行预测量测数据经分析处理和必要的计算和判断后,进行预测量测数据经分析处理和必要的计算和判断后,进行预测和反馈,以保证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
和反馈,以保证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和反馈,以保证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和反馈,以保证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一)量测在新奥法设计施工中的意义和作26二)二)二)二)量测项目及其分类量测项目及其分类量测项目及其分类量测项目及其分类必测项目必测项目必测项目必测项目洞内目测观察洞内目测观察洞内目测观察洞内目测观察内空变形量测内空变形量测内空变形量测内空变形量测拱顶下沉量测拱顶下沉量测拱顶下沉量测拱顶下沉量测锚杆拉拔力量测锚杆拉拔力量测锚杆拉拔力量测锚杆拉拔力量测选测项目选测项目选测项目选测项目对一些具有特殊意义和具有代表性的区对一些具有特殊意义和具有代表性的区对一些具有特殊意义和具有代表性的区对一些具有特殊意义和具有代表性的区段进行补充测试,以求更深入地了解围岩的段进行补充测试,以求更深入地了解围岩的段进行补充测试,以求更深入地了解围岩的段进行补充测试,以求更深入地了解围岩的松动范围和稳定状态以及未开挖区段的设计松动范围和稳定状态以及未开挖区段的设计松动范围和稳定状态以及未开挖区段的设计松动范围和稳定状态以及未开挖区段的设计与施工积累现场资料与施工积累现场资料与施工积累现场资料与施工积累现场资料。
三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二)量测项目及其分类必测项目洞内目测观察内空变形量测拱顶下271.1.洞内目测观察洞内目测观察洞内目测观察洞内目测观察目测观察目的目测观察目的目测观察目的目测观察目的:(1):(1)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2)(2)为判断围岩、结构的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为判断围岩、结构的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为判断围岩、结构的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为判断围岩、结构的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3)(3)根据喷层表面形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支根据喷层表面形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支根据喷层表面形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支根据喷层表面形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支护结构的可靠程度护结构的可靠程度护结构的可靠程度护结构的可靠程度目测观察内容目测观察内容目测观察内容目测观察内容:(1):(1)对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进行目测;对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进行目测;对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进行目测;对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进行目测;(2)(2)开挖后已支护段的目测;开挖后已支护段的目测;开挖后已支护段的目测;开挖后已支护段的目测;(3)(3)观测时间观测时间观测时间观测时间目测中围岩破坏状态分析:目测中围岩破坏状态分析:目测中围岩破坏状态分析:目测中围岩破坏状态分析:(1)(1)危险性不大的破坏;危险性不大的破坏;危险性不大的破坏;危险性不大的破坏;(2)(2)危险性较大的破坏危险性较大的破坏危险性较大的破坏危险性较大的破坏(3)(3)塌方征兆的破坏;塌方征兆的破坏;塌方征兆的破坏;塌方征兆的破坏;利用目测结果修改设计、指导施工利用目测结果修改设计、指导施工利用目测结果修改设计、指导施工利用目测结果修改设计、指导施工三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1.洞内目测观察目测观察目的:(1)预测开挖面前方282.2.收敛位移量测收敛位移量测收敛位移量测收敛位移量测收敛位移量测目的收敛位移量测目的收敛位移量测目的收敛位移量测目的:(1)(1)为判断空间稳定性提供可靠信息;为判断空间稳定性提供可靠信息;为判断空间稳定性提供可靠信息;为判断空间稳定性提供可靠信息;(2)(2)根据变位速度判断围岩的稳定程度,为二次衬根据变位速度判断围岩的稳定程度,为二次衬根据变位速度判断围岩的稳定程度,为二次衬根据变位速度判断围岩的稳定程度,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3)(3)指导现场设计与施工。
指导现场设计与施工指导现场设计与施工指导现场设计与施工监测断面的设置:监测断面的设置:监测断面的设置:监测断面的设置:vv应距开挖面应距开挖面应距开挖面应距开挖面2 2mm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保证爆破后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保证爆破后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保证爆破后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保证爆破后2424h h内或下一次爆破内或下一次爆破内或下一次爆破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次读数前测读初次读数前测读初次读数前测读初次读数围岩条件围岩条件洞口附近洞口附近埋深小埋深小于于2B施工进度施工进度前前200m施工进度施工进度200m后后硬岩地层(断层破碎带除外)硬岩地层(断层破碎带除外)10102030软岩地层(不产生大的塑性地压)软岩地层(不产生大的塑性地压)10102030软岩地层(产生大的塑性地压)软岩地层(产生大的塑性地压)10102030三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2.收敛位移量测收敛位移量测目的:监测断面的设置:应距292.2.收敛位移量测收敛位移量测收敛位移量测收敛位移量测o o 侧线布置侧线布置侧线布置侧线布置115115天天天天1212次次次次/天天天天16163030天天天天1 1次次次次/2/2天天天天31319090天天天天1 1次次次次/1/1周周周周9191120120天天天天1 1次次次次/2/2周周周周120120天以上天以上天以上天以上1 1次次次次/月月月月o o 测试频度测试频度测试频度测试频度位移速度位移速度位移速度位移速度距开挖面距离距开挖面距离距开挖面距离距开挖面距离量测频度量测频度量测频度量测频度1010mm/mm/天以上天以上天以上天以上0 01 1B B1 12 2次次次次/天天天天10105 5mm/mm/天天天天1 12 2B B1 1次次次次/天天天天5 51 1mm/mm/天天天天2 25 5B B1 1次次次次/2/2天天天天1 1mm/mm/天以下天以下天以下天以下5 5B B以上以上以上以上1 1次次次次/周周周周三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2.收敛位移量测侧线布置115天12次/天1630302.2.收敛位移量测收敛位移量测收敛位移量测收敛位移量测o o 拱顶下沉量拱顶下沉量拱顶下沉量拱顶下沉量三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2.收敛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313.3.地表下沉量测地表下沉量测地表下沉量测地表下沉量测量测目的量测目的量测目的量测目的:(1):(1)地表下沉的范围以及下沉量的大小;地表下沉的范围以及下沉量的大小;地表下沉的范围以及下沉量的大小;地表下沉的范围以及下沉量的大小;(2)(2)地表下沉量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地表下沉量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地表下沉量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地表下沉量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3)(3)地表下沉稳定的时间;地表下沉稳定的时间;地表下沉稳定的时间;地表下沉稳定的时间;o o 地表沉降量测的重要性地表沉降量测的重要性地表沉降量测的重要性地表沉降量测的重要性埋深埋深重要性重要性量测与否量测与否3Dh小小不必要不必要2Dh3D一般一般最好量测最好量测Dh2D重要重要必须量测必须量测H2D2050Dh2D1020hD510三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3.地表下沉量测量测目的:(1)地表下沉的范围以及下323.3.地表下沉量测地表下沉量测地表下沉量测地表下沉量测对于浅埋隧洞对于浅埋隧洞对于浅埋隧洞对于浅埋隧洞/道,距离地表较近,一般采用台阶法施工。
则纵道,距离地表较近,一般采用台阶法施工则纵道,距离地表较近,一般采用台阶法施工则纵道,距离地表较近,一般采用台阶法施工则纵向断面布置测点的超前距离为隧道向断面布置测点的超前距离为隧道向断面布置测点的超前距离为隧道向断面布置测点的超前距离为隧道/洞距地表的深度洞距地表的深度洞距地表的深度洞距地表的深度h h与上台阶高度与上台阶高度与上台阶高度与上台阶高度h1h1之和,整个纵向量测区间的长度为之和,整个纵向量测区间的长度为之和,整个纵向量测区间的长度为之和,整个纵向量测区间的长度为(h+h1)+(25)D+hh+h1)+(25)D+h;对于全对于全对于全对于全断面开挖,则应从工作面前方断面开挖,则应从工作面前方断面开挖,则应从工作面前方断面开挖,则应从工作面前方2 2D D处开始量测地表下沉处开始量测地表下沉处开始量测地表下沉处开始量测地表下沉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开挖面距量测断面d2D:1d2D:12 2次次次次/d d2Dh5D:12Dh5D:1d5D:1次次次次/周周周周三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3.地表下沉量测对于浅埋隧洞/道,距离地表较近334.4.锚杆拉拔力量测锚杆拉拔力量测锚杆拉拔力量测锚杆拉拔力量测(略略略略)5.5.锚杆轴力量测锚杆轴力量测锚杆轴力量测锚杆轴力量测(略略略略)6.6.钢拱架荷载量测钢拱架荷载量测钢拱架荷载量测钢拱架荷载量测(略略略略)7.7.围岩内变形量测围岩内变形量测围岩内变形量测围岩内变形量测(略略略略)8.8.喷射混凝土应力量测喷射混凝土应力量测喷射混凝土应力量测喷射混凝土应力量测(略略略略)9.9.二次衬砌应力量测二次衬砌应力量测二次衬砌应力量测二次衬砌应力量测(略略略略)三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4.锚杆拉拔力量测(略)5.锚杆轴力量测(略)6.钢拱34三)现场量测的规划三)现场量测的规划三)现场量测的规划三)现场量测的规划1.1.量测项目的确定和量测手段的选择量测项目的确定和量测手段的选择量测项目的确定和量测手段的选择量测项目的确定和量测手段的选择2.2.施测部位的确定和测点的布置施测部位的确定和测点的布置施测部位的确定和测点的布置施测部位的确定和测点的布置3.3.实施计划的制定实施计划的制定实施计划的制定实施计划的制定4.4.量测管理工作量测管理工作量测管理工作量测管理工作实例:中梁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实例:中梁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实例:中梁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实例:中梁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三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三)现场量测的规划1.量测项目的确定和量测手段的选择2.35四)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四)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四)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四)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三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1.1.量测数据的处理量测数据的处理量测数据的处理量测数据的处理q 围岩变形时间的关系曲线围岩变形时间的关系曲线围岩变形时间的关系曲线围岩变形时间的关系曲线q 量测数据的回归分析量测数据的回归分析量测数据的回归分析量测数据的回归分析 量测数据的散点图和曲线量测数据的散点图和曲线量测数据的散点图和曲线量测数据的散点图和曲线四)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1.量测数据36四)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四)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四)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四)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三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2.2.量测数据的应用量测数据的应用量测数据的应用量测数据的应用q 利用量测结果修改设计、指导施工利用量测结果修改设计、指导施工利用量测结果修改设计、指导施工利用量测结果修改设计、指导施工q 位移反分析位移反分析位移反分析位移反分析初期变形速度与最终变形量的关系、容许位移速率等初期变形速度与最终变形量的关系、容许位移速率等初期变形速度与最终变形量的关系、容许位移速率等初期变形速度与最终变形量的关系、容许位移速率等根据内空变形速率预报险情、修改设计;根据最终变形修改开挖断面根据内空变形速率预报险情、修改设计;根据最终变形修改开挖断面根据内空变形速率预报险情、修改设计;根据最终变形修改开挖断面根据内空变形速率预报险情、修改设计;根据最终变形修改开挖断面尺寸;根据内空变形速度确定二衬构筑时机;提高围岩类别节约投资;降尺寸;根据内空变形速度确定二衬构筑时机;提高围岩类别节约投资;降尺寸;根据内空变形速度确定二衬构筑时机;提高围岩类别节约投资;降尺寸;根据内空变形速度确定二衬构筑时机;提高围岩类别节约投资;降低围岩类别,加强支护确保工程质量等低围岩类别,加强支护确保工程质量等低围岩类别,加强支护确保工程质量等低围岩类别,加强支护确保工程质量等q 围岩最终位移的预测围岩最终位移的预测围岩最终位移的预测围岩最终位移的预测四)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2.量测数据37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四四.新奥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新奥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q 究竟是原理还是方法究竟是原理还是方法究竟是原理还是方法究竟是原理还是方法奥地利国家地下空间工程委员会正式命名过奥地利国家地下空间工程委员会正式命名过奥地利国家地下空间工程委员会正式命名过奥地利国家地下空间工程委员会正式命名过“新奥地利隧道施新奥地利隧道施新奥地利隧道施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工方工方工方”(”(NATM),NATM),这里明确说是方法。
但解释方法时又强调要遵循这这里明确说是方法但解释方法时又强调要遵循这这里明确说是方法但解释方法时又强调要遵循这这里明确说是方法但解释方法时又强调要遵循这样一个原理样一个原理样一个原理样一个原理,即通过发挥围岩承载环的主动作用使洞室周围的围岩即通过发挥围岩承载环的主动作用使洞室周围的围岩即通过发挥围岩承载环的主动作用使洞室周围的围岩即通过发挥围岩承载环的主动作用使洞室周围的围岩(岩体或土层岩体或土层岩体或土层岩体或土层)成为承载结构部件成为承载结构部件成为承载结构部件成为承载结构部件,此时又强调的是原理此时又强调的是原理此时又强调的是原理此时又强调的是原理米勒教授来华讲学及他发表的系列文章均详细阐述过应遵循的米勒教授来华讲学及他发表的系列文章均详细阐述过应遵循的米勒教授来华讲学及他发表的系列文章均详细阐述过应遵循的米勒教授来华讲学及他发表的系列文章均详细阐述过应遵循的2222条原则他还说过条原则他还说过条原则他还说过条原则他还说过“隧道工程不仅是一门科学隧道工程不仅是一门科学隧道工程不仅是一门科学隧道工程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艺术要学好隧道工程这门艺术要学好隧道工程这门艺术要学好隧道工程这门艺术要学好隧道工程这门艺术,决不是短时间的事决不是短时间的事决不是短时间的事决不是短时间的事,要经过多年的学习。
要经过多年的学习要经过多年的学习要经过多年的学习这里强调的是原则和艺术这里强调的是原则和艺术这里强调的是原则和艺术这里强调的是原则和艺术,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具体方法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具体方法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具体方法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具体方法对对对对“原理原理原理原理”和和和和“方法方法方法方法”名词的争论并非无聊的咬文嚼字游戏名词的争论并非无聊的咬文嚼字游戏名词的争论并非无聊的咬文嚼字游戏名词的争论并非无聊的咬文嚼字游戏原理原理原理原理”可用在很多场所可用在很多场所可用在很多场所可用在很多场所,具有普遍意义具有普遍意义具有普遍意义具有普遍意义方法方法方法方法”使用条件较具使用条件较具使用条件较具使用条件较具体体体体,具有局限性具有局限性具有局限性具有局限性,原理可渗透到方法之中把各种方法取得的成就统原理可渗透到方法之中把各种方法取得的成就统原理可渗透到方法之中把各种方法取得的成就统原理可渗透到方法之中把各种方法取得的成就统统归结于某一具有普遍意义原理之下是不公道的统归结于某一具有普遍意义原理之下是不公道的统归结于某一具有普遍意义原理之下是不公道的统归结于某一具有普遍意义原理之下是不公道的。
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四.新奥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究竟38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四四.新奥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新奥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q 学者们争论的焦点问题学者们争论的焦点问题学者们争论的焦点问题学者们争论的焦点问题vv 把岩石作为承载结构早已存在把岩石作为承载结构早已存在把岩石作为承载结构早已存在把岩石作为承载结构早已存在,并不是奥地利学者的功劳并不是奥地利学者的功劳并不是奥地利学者的功劳并不是奥地利学者的功劳vv 岩体变形曲线和支护特性曲线是否存在?岩体变形曲线和支护特性曲线是否存在?岩体变形曲线和支护特性曲线是否存在?岩体变形曲线和支护特性曲线是否存在?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四.新奥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学者39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四四.新奥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新奥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q 难以界定的几个问题难以界定的几个问题难以界定的几个问题难以界定的几个问题vv NATMNATM的设计结果会因人而异的设计结果会因人而异的设计结果会因人而异的设计结果会因人而异vv 对变形的判别难于掌握对变形的判别难于掌握对变形的判别难于掌握对变形的判别难于掌握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四.新奥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难以40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四四.新奥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新奥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q 难以界定的几个问题难以界定的几个问题难以界定的几个问题难以界定的几个问题vv“释放释放释放释放”和和和和“约束约束约束约束”的界限难于掌握的界限难于掌握的界限难于掌握的界限难于掌握vv 二次衬砌是否受力二次衬砌是否受力二次衬砌是否受力二次衬砌是否受力,受多大力受多大力受多大力受多大力,该不该受力该不该受力该不该受力该不该受力一)对新奥法的理解存在争论四.新奥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难以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