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4次月考(七八单元考测)附答案(一)-小学RJ

lil****n0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8KB
约5页
文档ID:43592877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4次月考(七八单元考测)附答案(一)-小学RJ_第1页
1/5

部编五年级上册考试卷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次月考测试题附答案(一)(适用课文: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拼写乐园15分)1.根据音序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的汉字3分)暝 寇 甸 栩 聒 凛 2.读拼音,写汉字12分)y y tǎ pāo kunɡ l合 飘 灯 弃 课 明chǐ ku hnɡ wi kān suǒ辱 探 永 称 报 繁 二、词语乐园14分)1.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3分)A斩首 凯旋 水浒 B传记 煞气 敌冠 C派遣 书藉 呻吟2.下面词语与“囫囵吞枣”构成近义词的的是( )2分)A 不求甚解 B心安理得 C 一丝不苟 D 呕心沥血3.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是( )。

2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A.晓得,明了 B. 学识,学问 C.彼此了解 D.同“智”,智慧 4.辨析词义,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面目:①人的长相 ②面子,脸面 ③事物或局势的情况1)完不成任务,我有何面目去见我的父老乡亲 ( )(2)几个面目狰狞的日本鬼子端着枪闯进了他的家 ( )(3)船渐渐逼近榕树,我有机会看清他的真面目 ( )5.词语解码4分)(1)随意春芳歇 ( )(2)聒碎乡心梦不成 ( )三、句子广角12分)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并解释整个句子8分)(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2.按要求,写句子4分)(1)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缩句)(2)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仿写句子)四、课内阅读15分)1.“鸟的天堂”其实就是指 ,它之所以能成为鸟的天堂是因为 、 、 作者写大榕树主要抓住了它的 、 的特点整篇文章采取 结合的方式写的7分)2.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一个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欣赏----( ) 思考-----( )(2)下列对第二自然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对《红楼梦》的理解不一样B说明“我”不喜欢《红楼梦》这本书C“我”不喜欢贾宝玉和林黛玉,因为他们的性格不好3)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三自然段的意思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语文实践5分)在读书的时候你一定积累了一些好的句子或段落,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段落,写下来与大家交流六、课外阅读14分)夜游雁荡山暮色浓浓,景物朦胧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的黑纱;那朦胧,又使人感到神秘我站在灵峰招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现在更出奇了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你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灵峰寺右角看它像一只雄鹰,再看它那锋利的嘴,假如有人去偷神殿的圣器,它一定会扑过去啄他;它那剑翅的神态,仿佛丢一块石头过去,它就会展翅向你扑来。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如果不是暮色那山峰所化成的形象就不会这样逼真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人们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向西看,山峰像一个梳了发髻的老妇,那眉毛、眼睛、鼻子和没有牙齿的干瘪的嘴巴都十分逼真她仿佛要与我诉说家务,讲讲儿媳妇的贤惠,儿子的孝顺,邻居的和睦;要与我讲讲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还想多活几十年再向东南方走过去,老妇隐去了,出来一位老头这是一位蓄了长须的老头,他立在高山上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月亮出来了,云有时把月亮遮得忽明忽暗的,光线的变化使老头的胡须仿佛微微飘动了顺着山坡下去,老头归去了,出来一个老僧,在拱着手拜月故而当地人称这“三景”是婆婆峰、老头峰、僧拜峰‖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破坏了这朦朦胧胧的美我去看金鸡峰峰的形状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头探脑地窥视对面的山峰,仿佛在和谁捉迷藏又走了几步,只见一只犀牛正伸长脖子在望月亮,这就是犀牛峰了‖我意犹未尽,只听见有人大叫:“回去了,回去了!”就不自觉地跟了过去,见许多人上了车,我看看车头上的字,都是温州市、乐清县几个单位的他们特地来夜游雁荡山的,我本是因为时间紧才不得已夜游雁荡山,想不到雁荡山的夜景是这么的迷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敛翅:窥视:2.概括第二段的段意2分) 3.作者夜游雁荡山时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3分)4.作者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为什么山峰一会儿像老妇,一会儿像老头,一会儿像老僧?(3分)5.“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七、妙笔生花25分)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位好朋友请把你读过的一本好书推荐个大家要把理由写具体,并注意分段来写题目自拟参考答案:一、1. 甸 聒 寇 凛 暝 栩 2. 愈 逸 塔 抛 旷 黎 耻 窥 恒 谓 刊 琐二、1.A 2.A 3.D 4. ②① ③ 5.(1)尽 (2)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雷声三、1. (1)勤勉 以……为耻 勤勉而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问问题为耻2)智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呀3)曾经 我曾经说过:读书要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2.(1) 天空飘着彩云。

2)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风景也是不一样的四、1.大榕树 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 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 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 大 美 动静2. (1)观赏 思索 (2)A (3)总结读书的好处六、1.敛翅:收起翅膀窥视:躲在一边偷偷的看2细致地描写了暮色下双笋峰在不同的明暗光线下不同的美景变化3.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4.因为暮色,看山峰的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因而光线不同下便看到了不同的形象5.月色朦胧下的景色实在太美,作者唯恐破坏了这自然的美景,珍惜小心的心情语文专递提升考练(答案)。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