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程定额原理,一、工程定额概述 二、工作研究 三、人工消耗定额 四、机械消耗定额 五、材料消耗定额 六、工期定额,一、工程定额概述,(一)定额的概念 (二)定额与劳动生产率 (三)定额的分类 (四)企业定额 (五)定额的特性,(一)定额的概念,定额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定的额度,是一种对事、对人、对物、对资金、对时间、空间,在质和量上的规定 建筑工程定额是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为完成一定量的合格产品所规定的消耗标准二)定额与劳动生产率,定额水平指规定消耗在单位产品上的劳动、机械和材料数量的多少,是按照一定施工程序和工艺条件下规定的施工生产中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水平 定额反映某一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定额对劳动生产率起保证作用,它反映劳动生产率 高, 低, 高 低 高 低,定额水平,则消耗,从而劳动生产率,(三)定额的分类,1、按适用范围分 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补充定额 2、按工程造价的构成因素分 建筑工程定额,设备安装工程定额,工、器具定额,建设工程其他费用定额 3、按其内容和用途分 企业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等 4、按专业性质分 土建、市政、园林、公路、铁路定额等。
5、按反映的物质消耗内容分 人工消耗定额、机械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四)企业定额,企业定额是施工单位根据本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以及有关工程造价资料制定的,供本企业使用的消耗量企业定额的内容丰富,它反映企业的个别劳动水平 企业定额是施工单位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建设工程定额体系中的基础,在企业内部,其作用表现为: 1 企业定额是施工项目计划管理的依据; 2 企业定额是组织和指挥施工生产的有效工具; 3 企业定额是计算工人劳动报酬的根据; 4 企业定额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 5 企业定额是编制施工预算,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和经济核算的基础,时间定额以工日为单位,便于统计总工日数、核算工人工资、编制进度计划如我国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规定:砌筑10M3砖基础,需用5236块普通粘土砖,12.36 M3砂浆,12.18工日,200L砂浆搅拌机0.39台班 产量定额以产品数量的计量单位为单位,便于施工小组分配任务,签发施工任务单,考核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如:某抹灰班组有13名工人,抹住宅楼混砂墙面,施工25天完成任务,已知产量定额为10.2m2/工日则13名工人施工25天的总工日数为:1325325工日;抹灰面积为:10.23253315m2。
五)定额的特性,1 科学性:真实地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消费的客观规律,在理论、方法和手段上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2 系统性:由多种定额结合而成的有机的整体,它的结构复杂、层次鲜明、目标明确 3 统一性:按照其影响力和执行范围来看,有全国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和行业统一定额等;按照定额的制定、颁布和贯彻使用来看,有统一的程序、统一的要求和统一的用途 4 指导性:原有的法令性特点逐渐弱化,而对整个建设市场和具体建设产品交易具有指导作用一方面定额在建设产品定价过程中起到相应的参考性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定额的编制和完善离不开统一定额的指导 5 稳定性与时效性: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长期范围内是变化的二、工作研究,(一)施工过程及其分类 (二)工人工作时间消耗的分类 (三)时间消耗的测定方法计时观察法,(一)施工过程及其分类,施工过程就是在建设工地范围内所进行的生产过程,它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三要素每个施工过程的结束,都会获得一定的产品,其产品是“分项工程 ”,施工过程的消耗就是分项工程的消耗 1.按完成方法不同分手动、机动、机手并动 2.按劳动分工的特点不同分个人完成、工人班组完成和施工队完成 3.按工艺特点,分为循环和非循环施工过程,(一)施工过程及其分类,4.按组织上的复杂程度分 (1)工序:是组织上分不开和技术上相同的施工过程。
它的主要特征是工人班组、工作地点、施工工具和材料均不发生变化 从劳动的观点看,工序又可以分解为操作和动作从技术操作和组织的观点看,工序是工艺方面最简单的施工过程;动作是工序中最小的可以测算的部分;操作是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的综合 测定定额只是分解和标定到工序;若进行某项先进技术或新技术的工时研究,就要分解到操作甚至动作为止 (2)工作过程:是技术操作上相互关联的工序的总和 (3)综合工作过程:是获得同一个产品的工作过程的总和,(二)工人工作时间消耗的分类,,,必需消耗的时间,(定额时间),损失时间,(非定额时间),,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多余和偶然工作时间,停工时间,违背劳动纪律损失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多余工作的工作时间,偶然工作的工作时间,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考虑),(考虑),接计时观察方法,接劳动定额,(三)时间消耗的测定方法计时观察法,1 计时观察的主要内容: 对施工过程进行观察、测时 计算实物和劳务产量 记录施工过程所处的施工条件和确定影响工时消耗的因素 2 利用计时观察法编制时间定额的步骤: 确定计时观察的施工过程熟悉了解有关技术和资料 划分施工过程的组成部分(一般划分到工序)确定定时点和产品的计量单位 选择正常施工条件符合有关的技术规范;正确的施工组织和劳动组织条件;已经推广的先进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操作。
选择观察对象根据测定的目的选择 计时观察方法(测时法、写实记录法、工作日写实法) 整理和分析观察资料 编制定额考虑测时时的影响因素(技术、组织、自然因素),到人工消耗定额,计时观察方法,测时法主要测定基本工作时间,适用于测定循环工作的工时消耗,精确度较高 (1)选择法测时 (2)连续法测时 写实记录法测定各种性质的工时消耗 (1)数示法 (2)图示法:适用于观察对象3人 (3)混合法:适用于观察对象3人 工作日写实法测定定额时间中各种消耗的百分比,例:混凝土搅拌机(500)搅拌时间连续测定 1 2 3 (10次) 工序 时间 分秒 分秒 分秒 合计 平均 装料 终止 0 15 2 16 4 20 延续 15 13 13 148 14.8 搅拌 终止 1 45 3 48 5 55 延续 90 92 95 915 91.5 出料 终止 2 03 4 07 6 13 延续 18 19 18 191 19.1 125.4,整理和分析观察资料,观察次数和延续时间 (1)确定要求的精确度E (2)计算测时数列的稳定系数kp (3)确定必需的观察次数 整理观察资料平均修正法(在删除明显错误和误差极大的数值后求算术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接定额测定方法,三、人工消耗定额,(一)人工消耗定额的概念和表达形式 (二)人工消耗定额的制定,(一)人工消耗定额的概念和表达形式,人工消耗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技术条件和合理劳动组织下为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工作时间,或在一定的工作时间中应该生产的产品数量。
1 时间定额单位:工日(8小时) 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1/每工的产量 或 =小组成员工日数总和/小组的班产量 2 产量定额单位:产品的计量单位 每工的产量定额=1/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 每班的产量定额=小组成员工日数总和/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 如现行建筑安装工程劳动定额规定:人工挖土方工程的工作内容包括挖土、装土、修整底边等全部操作过程,挖1M3较松散的二类土壤的时间定额是0.192工日,每工产量定额是1/0.192=5.2M3二)人工消耗定额的制定,1 计时观察法 定额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其他各项时间所占百分比) 例:人工挖土方,经测定,挖1M二类潮湿粘性土需消耗基本工作时间60分钟,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分别占工作班延续时间的2%、2%、1%和20%,试确定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 解:各项工作时间之和为: 60/1-(2%+2%+1%+20%)=80(分钟) 时间定额为:80/60/8=0.166(工日) 产量定额为:1/0.166=6.02(M3),2 比较类推法:已经制订了一个典型项目的定额,推算同类其他项目的定额 例:已知挖一类土地槽在1.5m以内槽深和不同槽宽的时间定额及各类土耗用工时的比例(见表),推算挖二、三、四类土地槽的时间定额。
解:挖三类土、上口宽度为0.8m以内的时间定额为: 2.50.167=0.417(工日/m3) 其余计算结果如表所示3 统计分析法:将以往施工当中累积的同类项目的工时消耗量加以科学的分析、统计 例:有工时消耗统计数组:30,40,70,50,70,70,40,50,40,50,90试求平均先进值 解:数组中90是明显偏高的数,应删去 删去90后,得算数平均值为: (30+40+70+50+70+70+40+50+40+50)/10=51 选数组中小于算数平均值51的数求平均先进值: (30+340+350)/7=42.9 或 平均先进值=(30+340+350+351)/10=45.3 4 经验估计法:凭借经验估计工时消耗量,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拟定人工消耗定额 (1)拟订基本工作时间 ...测时法 (2)拟订辅助工作时间和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拟订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拟订休息时间 以上应用写实记录法和工作日写实法 (3)拟订时间定额 在计时观察法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类推法、统计分析法、经验估工法,四、机械消耗定额,(一)机械消耗定额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二)机械消耗定额的制定,(一)机械消耗定额的概念及表达方式,机械消耗定额是指, 在正常施工技术条件和合理劳动组织下为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工作时间,或在一定的工作时间中应该生产的产品数量。
1、时间定额 机械作业时间定额:1/机械台班的产量 人工配合机械工作时间定额:班组总工日数/一个机械台班的产量 2、产量定额 机械作业机械台班产量定额:1/机械时间定额 人工配合机械工作机械台班产量定额:一个机械台班的产量/班组总工日数 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 机械消耗定额以1台机械工作一个8小时工作班为计量单位台班 机械连续工作24小时为工作3个台班,停置24小时为停置1个台班,(二)机械消耗定额的制定,1 拟定施工机械工作的正常条件 施工现场的合理组织 拟定合理的工人编制 2 确定机械纯工作1小时正常生产率 (1)循环作业机械 确定各循环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 计算机械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S):(各循环组成部分的正常延续时间) 重叠时间 计算机械纯工作1小时的正常循环次数:3600/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 计算循环机械纯工作1小时的正常生产率:机械纯工作1H正常循环次数一次循环生产的产品数量 (2)连续作业机械 连续作业机械纯工作1小时正常生产率=工作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工作时间(H),,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械的性能,,保持机械的正常生产率和工人正常的劳动效率,3 确定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 机械正常利用系数=机械在一个工作班内纯工作时间/一个工作班延续时间(8H) 4 制定施工机械定额 (1)产量定额=机械纯工作1小时正常生产率工作 班纯工作时间 或 =机械纯工作1小时正常生产率工作班 延续时间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 (2)时间定额=1/产量定额,例:某工程现场采用出料容量500L的混凝土搅拌机,每一次循环中,装料、搅拌、卸料、中断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3、1、1分钟,机械正常利用系数为0.9,求该机械的台班产量定额。
解:该搅拌机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 =1+3+1+1=6分钟 该搅拌机纯工作1h循环次数=10次 该搅拌机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10500=5m3 该搅拌机台班产量定额=580.9=36m3/台班,例:有4350m3土方开挖任务要求在11天内完成采用挖斗容量为0.5m3的反铲挖掘机挖土,载重量为5t的自卸汽车将开挖土方量的60%运走,运距为3km,其余土方量就地堆放经现场测定的有关数据如下: (1)假设土的松散系数为1.2,松散状态容重为1.65t/m3; (2)假设挖掘机的铲斗充盈系数为1.0,每循环一次时间为2分钟,机械时间利用系数为0.85; (3)自卸汽车每一次装卸往返需24分钟,时间利用系数为0.80 问题:所选用的挖掘机、自卸汽车的台班产量(产量定额)是多少? 需要挖掘机、自卸汽车各多少台班? 至少需要挖掘机、自卸汽车各多少台?,解:(1)挖掘机台班产量计算: 60/20.51.080.85=102( m3/台班 ) (2)自卸汽车台班产量计算: 60/245/1.6580.8=48.51( m3/台班 ) (3)完成土方任务所需要的机械台班计算: 挖掘机:4350/102=42.65( 台班 ) 自卸汽车:435060%1.2/48.51=64.51( 台班 ) (4)完成土方任务所需要的机械数量计算: 挖掘机:42.65/11=3.88( 取为4台 ) 自卸汽车:64.56/11=5.87(取为6台),五、材料消耗定额,(一)材料消耗定额概述 (二)主体材料消耗量的确定 (三)周转性材料消耗量的计算,(一)材料消耗定额概述,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质量合格的建筑产品,必需消耗一定品种、规格的建筑材料的数量。
按性质、用途、用量大小可分为: (1)主要材料 (2)辅助材料 (3)周转性材料 多次使用,但不构成工程实体 (4)其他材料 估算,以“元”计,,必需消耗的材料,损失材料,,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量,,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场外损耗,,场内堆放损耗,加工制作损耗,施工操作损耗,,构成工程实体,材料的消耗,(二)主体材料消耗量的确定,材料总耗用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量 =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 1、现场观测法主要编制材料损耗定额 2、实验室试验法主要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 3、统计法 4、理论计算法计算材料净用量,理论计算法,(1)1M标准砖墙材料净用量计算公式 1M砌体标准砖净用量=12砌体厚度的砖数/砌体厚(标准砖长+灰缝厚)(标准砖厚+灰缝厚) 1M砌体砂浆净用量=10.0014628砖净用量 (2) 100M一层卷材净用量计算公式 100M一层卷材净用量=100每卷卷材面积/(卷材长-顺向搭接宽)(卷材宽-横向搭接宽) (3)100M块料面层的材料净用量计算公式 块料净用量=100/(块料长+缝宽)(块料宽+缝宽) 结合层材料净用量=100结合层厚度 嵌(勾)缝材料净用量=(100块料长块料宽块料净用量)缝深,例:1:1水泥砂浆贴1501505mm瓷砖墙面,灰缝为1mm,结合层厚度10mm,试计算100m墙面瓷砖和砂浆的消耗量。
瓷砖、砂浆损耗率分别为1.5%和1%) 解:块料净用量=100/(0.15+0.001)(0.15+0.001) =4386(块) 结合层材料净用量=1000.01=1m3 嵌缝材料净用量=(1000.150.154386)0.005 =0.007m3 瓷砖的消耗量=4386(1+0.015)=4452(块) 砂浆的消耗量=(1+0.007)(1+0.01)= 1.017(块),(三)周转性材料消耗量的计算摊销量,模板接触面积S 根据混凝土构件与模板的接触面按照图纸计算 含模量模板接触面积S/混凝土构件体积V 例:bh圈梁的含模量计算 S2hL, VbhL, S/V2/b 对于240180圈梁: S/V2/0.248.3(M2/M3) 1、现浇构件既考虑补损,又考虑回收 2、预制构件既不考虑补损,又不考虑回收,1 现浇构件,(1)一次使用量(一次投入量)的计算根据施工图计算 (2)周转使用量的计算 周转使用量=投入使用总量/周转次数 =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1)损耗率/周转次数 =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损耗率/周转次数 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K1 (3)周转回收量的计算 周转回收量=回收总量/周转次数 =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周转次数 (4)摊销量的计算 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周转回收量回收折价率 =一次使用量K1(1损耗率)回收折价率/周转次数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K2,周转使用系数K1,,,摊销量系数K2,2 预制构件,摊销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 如:钢模板的周转次数n为50,木模板为 5,例:某工程有钢筋砼方形柱10m3,经计算其砼模板接触面积为119m2,每10m2模板接触面积需木模板板枋材0.525m3,操作损耗为5。
已知模板周转次数为5,每次周转补损率为15试计算模板的摊销量六、工期定额,(一)工期的有关概念 (二)工期定额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一)工期的有关概念,1、建设工期:建设项目中构成固定资产的单项或单位工程从正式破土动工到按设计文件全部建成能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所需的全部时间 2、建设周期:建设总规模与年度建设规模的比值 建设周期(年)=总投资额/年度投资额 或 建设周期(年)=项目总个数/年建成项目个数 3、合理建设工期:建设项目在正常的建设条件、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管理下,建设过程中对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下,使项目的投资方和各参建单位均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的工期 4、定额工期:体现了合理建设工期 5、合同工期:在定额工期的指导下,又工程建设的承发包双方根据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经招投标或协商一致后,在承包合同书中确认的建设工期二)工期定额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1 建设工期建设项目,以“月”计 2 施工工期单项工程(建安工程),以“日”计 工期按地区类别(三类,根据气温)划分 定额项目单项工程按建筑物用途、结构类型、建筑面积、层数等划分;专业工程按专业施工项目、用途、安装设备的规格、能力、工程量等划分。
复习思考题,1、建筑工程定额的概念是什么? 2、施工过程的概念和分类是什么? 3、劳动定额有哪两种形式?计量单位是什么? 4、计时观测法有那些具体方法? 5、定额时间是根据什么拟订的? 6、循环作业机械产量定额计算方法是什么? 7、主要材料净用量的理论计算法是什么? 8、材料的定额损耗量是怎样考虑的? 9、周转材料摊销量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