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度山东省临沂市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高中物理物 理 试 题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刻 100分钟本卷须知: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代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终止后,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 I 卷〔选择题共 40分〕一、此题共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 >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下讲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能够是接触力,也能够是非接触力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合力为零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差不多上同种性质的力,且同时产生,同时消逝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可产生不同的作用成效2.以下关于惯性的各种讲法中,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 〔 〕A.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不推它们,那么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B.在完全失重的情形下,物体的惯性将消逝C.把手中的球由静止开释后,球能竖直加速下落,讲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缘故D.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3.竖直上抛一球,球又落回原处,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球的速度,下述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B.上升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C.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D.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最大瞬时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最大瞬时功率4.如图 1 所示,是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三颗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关于各物理量的关系,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依照 v gr ,要知 vA vB vCB.依照万有引力定律,可知 F A>F B>F CC.角速度 A B CD.向心加速度 a A aB aC5.如图 2 所示,一质量为 M 的赛车,在某次竞赛中要通过一段凹凸起伏的圆弧形路面,假设圆弧半径差不多上 R,汽车在到达最高点〔含最高点〕之前的速率恒为 v gR ,那么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在凸起的圆弧路面的顶部,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为零B.在凹下的圆弧路面的底部,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为 2MgC.在通过凸起的圆弧路面的顶部后,汽车将做平抛运动D.在凹下的圆弧路面的底部,汽车的向心力为 Mg6.如图 3 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 . 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 〔拉力或压力〕 ,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长度的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 3 乙〕 . 那么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 〔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B.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200N/m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7.如图 4 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 斜面倾角为 30物体质量为 m,假设想使物体沿斜面从静止开始下滑,至少需要施加平行斜面向下的推力 F=0.2mg ,那么〔 〕A.假设 F 变为大小0.1mg 沿斜面向下的推力,那么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是0.1mgB.假设 F 变为大小0.1mg 沿斜面向上的推力,那么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是0.2mgC.假设想使物体沿斜面从静止开始上滑,F 至少应变为大小 1.2mg 沿斜面向上的推力D.假设 F 变为大小0.8mg 沿斜面向上的推力,那么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是0.7mg8.用两辆拖拉机拉一辆陷入泥坑的卡车,如图5 所示,一辆沿与卡车前进方向成45角用大小为 1414N 的力拉卡车,另一辆沿与卡车前进方向成30角用大小为 2103N 的力拉卡车,卡车开动后自身向前提供的动力是4103N. 三车同时工作,刚好使卡车脱离泥坑,那么卡车受到的阻力约为〔〕A. 8.2 103N B. 6.0 103N C. 5.6 103N D.6.7 103N9.如图 6 所示,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为 d,当对其加上电压后, A、 B 两板的电势分不为 + 和- ,下述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电容器两极板间可形成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 E= /dB.电容器两极板间各点的电势,有的相同,有的不同;有正的,有负的,有的为零C.假设只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 d,该电容器的电容 C 要增大,极板上带的电荷量 Q 也会增加D.假设有一个电子穿越两极板之间的电场,那么电子的电势能一定会减小10.示波管的结构中有两对互相垂直的偏转电极 XX ′和 YY′,假设在 XX′上加上如图 7 甲所示的扫描电压,在 YY′上加如图 7 乙所示的信号电压,那么在示波管荧光屏上看到的图形是图 7 丙中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二、实验题: 11 题 8 分, 12 题 7 分,共 15 分 .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8 分〕一低年级同学依照自己的所学所想,总结了一篇科学生活报告,以下是报告中的部分内容, 该内容中有部分认识是不科学或不正确的, 请你依据所把握的知识, 将不合适的内容标号填入题后空格,并讲明理由或加以修正 .〝在我们周围有好多产生静电或放电的现象:①冬天,空气干燥时,人们穿在身上的化纤服装通过摩擦可产生静电, 当脱衣时会看到火花放电; ②汽车在长途行驶时, 车身与空气摩擦也会产生静电, 为了安全, 车内一样都有一个〝尾巴〞 —— 导电的金属吊链,将电荷随时导入地下;③冬天,放学回家,用手推金属门时,也会产生放电,这是人体与金属门之间的温差所致; ④云彩中的微尘常常带有大量的静电, 当不同电性的云块遇到一起, 或带电云块与地面之间遇上潮湿的空气时, 都容易发生放电, 引起闪电和雷声; ⑤避雷针能够将云彩中的电荷及时导入地下, 从而幸免发生雷击灾难现象; ⑥因此,下雨天为防止遭到雷击,人能够躲避到有避雷针的大树下、铁塔下或建筑物邻近;⑦也能够自制一根长的金属杆,在下雨天时竖直握在手中作避雷针使用 .一些工厂的 内往往存在大量的 浮 , 防止静 多 生放 , 引起火灾;⑧能 采 在 两端的 壁上, 加上两个大 极, 形成 , 通 吸附 浮 来排除静 ;⑨也能 常 洒水 ,增加空气湿度,防止 生静 ;⑩或者增加厂房的干燥程度,使空气 , 的粉 就不能放 了 . ⋯⋯〞以上所述,不科学或不正确的有:A. 号 ,理由或修正 B. 号 ,理由或修正 C. 号,理由或修正 D. 号,理由或修正 〔例: 号⑦不正确理由或修正金属杆放 , 大的 流会把人 .〕12.〔 7 分〕某学 小 , 研究物体平抛运 律的 行了改革,采 数 照相机 拍照, 在有坐 的背景屏前, 拍下了小球在作平抛运 程中的多 照片,合成后,照片如 8 所示, O 不是抛出点, O、 A 、B 、 C、D 五次拍下的小球位置, 照相机 拍照的 刻 隔是 0.10s,照片大小如 中坐 所示,又知 照片的 度与 背景屏的 度之比 1:20,那么:经〔 1〕由 片能 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是 m/s;〔 2〕借助 片,能 推算出 地的重力加速度 m/s.三、此 共 4 小 ,共 45 分 . 解承 写出必要的文字 明、 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 .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 运算的 ,答案中必 明确写出数 和 位 .13 10刻后,又接着做匀减速运 直到最后停止 . 下表中 出了雷达 出的各个 刻 的汽 速度数 .求:〔1〕汽 匀加速和匀减速两 期的加速度 a1、 a2 分不是多少?〔2〕汽车在该区域行驶的总位移x 是多少?时刻 /s01.02.3.04.05.06.07.08.09.010.0速度 /ms-103.06.09.012.010.08.06.04.02.0014.〔 10 分〕在临沂市某一旅行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 . 该山坡可看成倾角 θ =30 的斜面,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 m=80kg ,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 在时刻 t=5s内沿斜面滑下的位移 x=50m. 〔不计空气阻力,取 g=10m/s2,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咨询:〔 1〕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F 为多大?〔 2〕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为多大?15.〔 11 分〕假设宇航员完成了对火星表面的科学考察任务,乘坐返回舱返回围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舱,如图 9 所示 . 为了安全,返回舱与轨道舱对接时,必须具有相同的速度 . :该过程宇航员乘坐的返回舱至少需要获得的总能量为 E〔可看作是返回舱的初动能〕,返回舱与人的总质量为 m,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火星半径为 R,轨道舱到火星中心的距离为 r,不计火星表面大气对返回舱的阻力和火星自转的阻碍 . 咨询:〔 1〕返回舱与轨道舱对接时,返回舱与人共具有的动能为多少?〔 2〕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返回舱与人共需要克服火星引力做多少功?16.〔 14 分〕如图 10 所示,质量为m 可看作质点的小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由A 点滑到 B 点后,进入与斜面圆滑连接的1竖直圆弧管道 BC ,管道出口为 C,圆弧半径 R=15cm ,4AB 的竖直高度差 h=35cm. 在紧靠出口 C 处,有一水平放置且绕其水平轴线匀速旋转的圆筒〔不计筒皮厚度〕 ,筒上开有小孔 D ,筒旋转时, 小孔 D 恰好能通过出口 C 处 . 假设小球射出 C 口时,恰好能接着穿过 D 孔,同时还能再从 D 孔向上穿出圆筒,小球返回后又先后两次向下穿过 D 孔而未发生碰撞 . 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 取 g=10m/s2,咨询:〔 1〕小球到达 C 点的速度 vC 为多少?〔 2〕圆筒转动的最大周期 T 为多少?〔 3〕在圆筒以最大周期 T 转动的情形下,要完成上述运动圆筒的半径 R′必须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