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把科技馆搬进课堂

daj****d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55KB
约4页
文档ID:168812753
把科技馆搬进课堂_第1页
1/4

把科技馆搬进课堂创意背景:镜头一:学生把手放入一个圆筒,可以“克隆”出一只长得一样的手,并可以 和自己握手;力量弱小的同学和力量大的同学“比腕力”,却能战胜力量大的同学; 神奇的铁疙瘩竟能“抵抗”重力的作用,不往下滚,反而向上跑„„2009 年 9 月 10 日,温三中新教学大楼内的科技探究实验室投入使用,学生们在实验室内见 识到百余件神奇的科技“装备”„„镜头二:2009 年 9 月的某一天,温州市第三中学新建成的科技馆内开了一场 特殊的“演奏会”,不过学生们演奏用的不是传统的乐器,而是无皮鼓和驻波琴 无皮鼓没有鼓皮,却依然能奏出充满节奏感的鼓声,因为它应用了光电控制技术; 驻波琴让学生们看到了声音的能量,一件件新奇的科技展件,学生们兴奋不 已„„镜头三:学校科技馆建成一个学期后,走进科技馆的学生对着展件摆弄几 下,对产生的现象不问不究,几分钟出来了,摆在走廊里的科技展件很少有人问 津,慢慢地学生对这些充满神奇的科技“装备”冷漠了偶然一次,叫了一位学 生来操作一下共振鼓,学生拿着鼓锤敲了后,什么也说不上„„发现问题校园科技馆刚建立时门庭若市,不久后门口罗雀,学生对于科技展件蕴含的 科学原理模棱两可,对于有些展件甚至不会操作。

我想起,科普活动周学生去当 地的科技馆,走马看花式地玩一下展件,问其原理大多哑口无言,更谈不上去探 究其中的科学奥秘;对于有些“动口不动手”的学生,面对展件甚至懒得去操作, 就站在边上看一下一个精心设计的科技馆,如何让学生利用这些来之不易的科 技展件,成为探究科学的敲门砖?一篇《让“科学探究”从课堂开始》的文章给 了我很大的启发,能否把科技展件搬进课堂呢?课堂一直是我国实施教学活动的 主战场,把科技展件搬到课堂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展件进行探究创意思路:根据“学与做”科技项目以“做”为前提,以“学“为核心,“学”与“做” 融合并进,体现“先做后学、边做边学、做后再学”的学生学习方式围绕“学 与做”项目资源建设,把科技馆搬进课堂创意项目,立足校园科技资源,开发《走 进校园科技馆》系列课例,以科学小课题研究为活动主题,展开一系列的科学技 术探究活动内容包含“声光体验”、“电磁探秘”、“运动旋律”、“科技表演”、 “科学史话”五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体验科学的情境,探索科学奥秘的激情,让 学生能在体验中产生兴趣,在探索中提出疑问,在发现中了解原理,在思考中启 迪智慧科技馆搬进课堂创意项目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学校科技教育的补充,将抽象 的课本知识以生动、直观、互动的形式展示出来,有效弥补原有的高初中科学领 域课程趣味性探究性的不足,解决科学课堂不易解决的问题。

例如学生在科技馆 馆内看到鱼洗展件,极少数的学生会去摆弄、摩擦产生波纹,体验共振的科技现 象,几乎没有学生去利用它探究共振这种科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其中的奥秘, 课例《神奇的鱼洗》让学生观察了解鱼洗的构造及其特点,探究鱼洗发出“嗡嗡” 声和产生飞溅水珠现象的原理,描述鱼洗内水的运动状态;在了解古代科技成就 的同时,了解生活中的共振现象,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使之 了解认识事物的一般方法再如课例《看得见的声音》利用生动的趣味实验,展 示声音发生传播的机制,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科 学的神奇实施程序:科技馆搬进课堂创意项目按照“学与做”校本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制度与 策略、校本课程的自主选择、校本课程的分类走班)、“学与做”校本课程的评价 (课程实施的过程性评价、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等等;建 立相关的课程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确保课程有序运行1、确定目标体系:一是形成由动手操作、技术制作类内容到思维探究类、小课题研究类内容的 整体构建在七、八年级段,初步形成“学与做”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建立与之 配套的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单、学生课堂活动记录册、活动课的学案等;二是以学校“学与做”科学探究实验室的展件为资源载体,以“科技创新乐 园”整体资源为载体,开发科技类校本教材或者读本,完善《走进校园科技馆》 教材2、构建实施内容:开发走进校园科技馆课例,以科学小课题研究为活动主题,展开一系列的科 学技术探究活动。

校园科技馆由探究类专题实验室和科技走廊两部分整合而成 “声光体验”、“电磁探秘”、“运动旋律”、“科技表演”、“科学史话”五部分的 40 余件展件与科学探索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体验科学的情境,探索科学奥秘 的激情,让学生能在体验中产生兴趣,在探索中提出疑问,在发现中了解原理, 在思考中启迪智慧1)声光体验 声音和光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其客观规律的认知、探 索和思考声光体验”展件通过展示声音和光的现象与特性,启发学生认知现 象背后的规律,增加对声音与光特性的认知与规律的探索,探索展件中蕴含的科 学原理和科学知识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探索声、光奥妙的兴趣和热情2)电磁探秘 电磁现象奇异而美妙,很早便吸引着人类对其进行着不辍的探索,电磁的研 究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磁探秘”展件通过展示电与磁 奇妙的现象,引领学生探寻现象背后的奥秘,感悟电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启发 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的兴趣,达到培养科学思想和方法的目的3)运动揭秘 人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运动世界里,对各种运动规律的认知使人们的生 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飞机天上飞、轮船水中行,这些都得益于对运动规律的探索 与发现。

运动揭秘”展件通过对重心与稳度、转动、振动和流体运动等规律的 展示,使学生在互动体验中,体会展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规律和思想,感受探 索过程的快乐,提高动作制作的水平4)科学史话弗兰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让我们回望已逝的文明,能让我 们取之精华科学史话使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从人类对科学问题的不停探 索中发现科技的力量,“科学史话”通过模拟科学家走过的探索历程,动作制作 各种科技模型,通过一些奇特现象的展示,启发学生探寻现象背后的科学规律, 感悟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乐趣5)科技表演 科学表演是走进科技馆中非常受学生喜爱的一种科普教育形式,精彩、奇妙 的科学现象常常使得学生流连忘返集体互动的方式也会引发学生学习科技的热 情,科学表演台,进行有趣的科学表演和实验,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科学的乐趣3、完善目标达成 充分发挥科技展件的使用价值,通过学生学会操作使用每个科技展件,通过 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相对应科技展件蕴含科学知识,通过科技展件开发为“科技 馆活动进校园”有效资源,达到稳定科技资源的使用价值科学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具体表现:a.通过“声光体验”展示声音和光的现象与特性,启发学生认知现象背后的 规律,增加对声音与光特性的认知与规律的探索,探索展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和 科学知识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探索声、光奥妙的兴趣和热情。

b通过“电磁探秘”展件展示电与磁奇妙的现象,引领学生探寻现象背后 的奥秘,感悟电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启发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的兴趣,达到培养 科学思想和方法的目的c、 通过“运动揭秘”展件对重心与稳度、转动、振动和流体运动等规律的 展示,使学生在互动体验中,体会展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规律和思想,感受探 索过程的快乐,提高动作制作的水平d、 通过“科学史话”模拟科学家走过的探索历程,动作制作各种科技模型, 通过一些奇特现象的展示,启发学生探寻现象背后的科学规律,感悟用科学思维 解决问题的乐趣e、 通过“科技表演”集体互动的方式也会引发学生学习科技的热情,科学表演台,进行有趣的科学表演和实验,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科学的乐趣效果评析:科技馆搬进课堂创意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体验科学的情境,探索科学奥秘的激 情,让学生能在体验中产生兴趣,在探索中提出疑问,在发现中了解原理,在思 考中启迪智慧对七八年级学生,提出若干有趣而令人印象深刻的科技创新实验, 一方面补充教科书的不足,丰富教学之内容,增添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希望 一般学生也能学着做,动手做一做科技创新实验,享受探索科学奥秘的乐趣科技馆搬进课堂创意项目是科技馆资源和学校科技教育的整合,是科技馆的 资源在学校科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根开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科技馆资源真正进入 校园,成为学校科技教育活动的有效支撑,推动学校科技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 为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模式。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