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湖南省疾控中心慢病防治科湖南省疾控中心慢病防治科 2012年年01月月08日日2内内 容容123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服务内容服务内容 管理流程管理流程145 管理要求管理要求 考核与评估指标考核与评估指标3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v糖尿病简介糖尿病简介v糖尿病流行现状糖尿病流行现状v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的危害v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v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v糖尿病的治疗原则糖尿病的治疗原则4(一)糖尿病简介(一)糖尿病简介v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引起血糖升高性疾病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机制是胰岛素分的病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作用缺陷v降糖激素降糖激素 胰岛素胰岛素 抑制糖吸收抑制糖吸收 促进骨骼肌摄取葡萄糖促进骨骼肌摄取葡萄糖 抑制肝糖原降解、促进糖抑制肝糖原降解、促进糖原合成原合成v升糖激素升糖激素 皮质激素皮质激素 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 生长激素生长激素v药物的作用药物的作用 促进胰岛分泌促进胰岛分泌 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敏感性 抑制糖吸收抑制糖吸收 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增敏剂5v糖尿病:糖尿病:涉及多方面因素的慢性复杂疾病涉及多方面因素的慢性复杂疾病“一病多因一病多因”;v胰岛素抵抗是造成肥胖、胰岛素抵抗是造成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因素脑血管疾病等基础因素“一因多果一因多果”;v强调综合防治:一些因素互为因果,如肥胖可以引强调综合防治:一些因素互为因果,如肥胖可以引起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又可以加起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又可以加重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促使动脉硬化;重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促使动脉硬化;v综合防治:综合防治:减少费用的投入而提高效益。
减少费用的投入而提高效益一)糖尿病简介(一)糖尿病简介6v糖尿病:累及多个组织、器官的糖尿病:累及多个组织、器官的全身性疾病全身性疾病 共同关怀共同关怀(shared care)(shared care)的概念十分重要的概念十分重要v高质量的多学科合作的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多学科合作的医疗服务 -糖尿病并发症早发现糖尿病并发症早发现 -提高医疗和科研的效益提高医疗和科研的效益 -减少医疗费用减少医疗费用(一)糖尿病简介(一)糖尿病简介7(一)糖尿病简介(一)糖尿病简介8糖尿病的特点糖尿病的特点v 终身性疾病终身性疾病 患者自身处理问题的知识与能力患者自身处理问题的知识与能力 良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 系统的长期的随访系统的长期的随访(临床资料的完整)(临床资料的完整)v 全身性疾病全身性疾病 多学科协作多学科协作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 全面达标全面达标v 可防可治的疾病可防可治的疾病 早发现、早治疗、治疗须达标早发现、早治疗、治疗须达标(一)糖尿病简介(一)糖尿病简介9(一)糖尿病简介(一)糖尿病简介糖尿病的典型表现糖尿病的典型表现糖尿病的其他症状糖尿病的其他症状10(二)糖尿病的流行现状(二)糖尿病的流行现状v截至截至2007200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为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为2.462.46亿,患病亿,患病率率5.95.9。
预计到预计到20252025年,全球将有年,全球将有3.83.8亿人受到亿人受到糖尿病的困扰糖尿病的困扰v2 2型糖尿病由于发病的隐匿性,相当多的患者因为型糖尿病由于发病的隐匿性,相当多的患者因为出现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而被确诊有糖尿病,糖尿出现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而被确诊有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也是经济负担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也是经济负担的主要原因的主要原因 大血管并发症:心血管、周围血管、脑血管疾病;大血管并发症:心血管、周围血管、脑血管疾病; 微血管并发症: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微血管并发症: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1 Diabetes Atlas Third Edition, IDF, 200711v20072007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达达40004000万万1 1,每年新增,每年新增120120万患者万患者2 2,v所有糖尿病患者中所有糖尿病患者中76%76%未获未获得诊断,被诊断出的患者得诊断,被诊断出的患者中一半未接受治疗中一半未接受治疗3 3,v接受治疗的患者仅有一半接受治疗的患者仅有一半治疗达标治疗达标4 4,占全部糖尿病,占全部糖尿病患者的患者的6%6%。
所有糖尿病患者获得诊断的患者接受治疗的患者治疗达标的患者6% 6%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治疗达标治疗达标1 Diabetes Atlas Third Edition, IDF, 2007(国际糖尿病联盟)2 Peoples Daily Online. 3 Gu D, et al. Diabetologia, 2003,46:1190.4 Pan C, et al. Diabetologia, 2007, 50(suppl1): s422.(二)糖尿病流行现状(二)糖尿病流行现状12 18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大城市大城市 中小城市中小城市 农村农村 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主要受害人群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主要受害人群 与与1996年相比,人群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年相比,人群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二)糖尿病流行现状(二)糖尿病流行现状13(三)糖尿病的危害(三)糖尿病的危害14v近期直接近期直接 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昏迷高渗性昏迷 乳酸酸中毒乳酸酸中毒 低血糖低血糖 远期潜在远期潜在 感染感染 肾损害肾损害 眼病眼病 神经病变神经病变 外周血管病变外周血管病变 心血管病变心血管病变 脑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三)糖尿病的危害(三)糖尿病的危害15并发症患病情况并发症患病情况v并发症:超过并发症:超过1/31/3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v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v病程的延长而增高病程的延长而增高 病程病程0-60-6年的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约年的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约34%34% 病程病程7-137-13年为年为75%75% 病程病程1414年以上约年以上约77%77%v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最常见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最常见 53%53%的城市的城市2 2型糖尿病患者型糖尿病患者 77%77%住院冠心病患者同时合并血糖异常住院冠心病患者同时合并血糖异常16v 从从20012001年起,连续年起,连续5 5年,每年年,每年1111月月1414日的世界糖尿病日都日的世界糖尿病日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上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上 20012001年为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年为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20022002年为糖尿病与眼病年为糖尿病与眼病 20032003年为糖尿病与肾脏疾病年为糖尿病与肾脏疾病 20042004年为糖尿病与肥胖年为糖尿病与肥胖 20052005年为糖尿病与足部护理年为糖尿病与足部护理 世界糖尿病日世界糖尿病日v 20062006年底联合国:每年的年底联合国:每年的1111月月1414日为日为“联合国糖尿病日联合国糖尿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广泛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工作。
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广泛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工作 17中国城市糖尿病的直接医疗费用0.00%50.00%100.00%直接医疗费用直接医疗费用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 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18.9%81.1%陈兴宝等陈兴宝等: 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经济, 2003, 22(12): 21医医疗疗费费用用百百分分比比18改变糖尿病的治疗模式改变糖尿病的治疗模式 预防预防 筛检筛检就医就医 诊断诊断 改变生改变生活方式活方式 口服糖尿口服糖尿病药物病药物GLP1/胰岛素胰岛素治疗治疗强化强化治疗治疗晚期并发晚期并发症症并发症治并发症治疗疗 终止流行终止流行预防预防/延缓并发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的发生 昂贵的治疗昂贵的治疗 便宜的治疗便宜的治疗 ?将糖尿病的大量医疗费用化在治疗并发症上是目前主要的错误治疗策略 (Martha Emneus 2007)19 新开铺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新开铺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 各项指标均值呈下降趋势各项指标均值呈下降趋势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餐后血糖20管理半年后,各项临床指标良好控制率显著上升管理半年后,各项临床指标良好控制率显著上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舒张压收缩压21(四)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四)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v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WHOWHO(19991999)诊断标准:)诊断标准: 依据临床症状、空腹、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依据临床症状、空腹、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2 2小时血糖值小时血糖值v 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且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且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11.1mmol/l可诊断。
可诊断v 如果空腹血浆葡萄糖(如果空腹血浆葡萄糖(FPGFPG)水平)水平7.0mmol/l7.0mmol/l,或,或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中)中2 2小时血糖(小时血糖(PGPG)水平水平11.1mmol/l11.1mmol/l也可诊断为糖尿也可诊断为糖尿病22(四)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四)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v糖尿病症状指急性或慢性糖、脂肪、蛋白质代糖尿病症状指急性或慢性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表现谢紊乱表现 23(四)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四)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4(四)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四)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v病因分型病因分型 1 1型糖尿病(型糖尿病(2 2个亚型)个亚型) 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8 8个亚型)个亚型) 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 2型糖尿病占全部糖尿病的型糖尿病占全部糖尿病的90%95%25(四)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四)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6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减低糖尿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减低糖尿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五)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五)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27l可靠的、快捷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可靠的、快捷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l新发新发1 1型糖尿病应在发病型糖尿病应在发病5 5年后每年筛查一次年后每年筛查一次l2 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即进行筛查: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即进行筛查: 无糖尿病并发症者,每年筛查一次无糖尿病并发症者,每年筛查一次 有并发症者,视情况进一步检查或决定复查时间有并发症者,视情况进一步检查或决定复查时间(五)糖尿病并发症筛查(五)糖尿病并发症筛查28参加筛查的人员:参加筛查的人员: 糖尿病并发症通常影响到多个系统,如:糖尿病并发症通常影响到多个系统,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肾脏、脑、眼底等多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肾脏、脑、眼底等多个系统或脏器,因此参加筛查的人员应来自多个系统或脏器,因此参加筛查的人员应来自多个学科人员组成,如个学科人员组成,如糖尿病专科、眼科、心脏糖尿病专科、眼科、心脏科、肾脏内科、神经内科等科、肾脏内科、神经内科等(五)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五)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29筛筛 查查 内内 容容 查视力、晶状体、眼底查视力、晶状体、眼底 以了解有否糖尿病眼底病变及是否需要积极处理以了解有否糖尿病眼底病变及是否需要积极处理 查心电图和立卧位血压查心电图和立卧位血压 以了解有无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和高血压、心脏病变以了解有无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和高血压、心脏病变 查足的外形、血管搏动查足的外形、血管搏动 以了解有无糖尿病足病变以了解有无糖尿病足病变 尿的白蛋白尿的白蛋白 以了解有无糖尿病肾脏病变以了解有无糖尿病肾脏病变 查有关血液的生化指标查有关血液的生化指标 以了解高血糖、高血脂控制情况和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以了解高血糖、高血脂控制情况和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检查口腔检查口腔 以了解糖尿病牙周病变以了解糖尿病牙周病变 其他其他 营养学调查、治疗调查、糖尿病知识程度调查营养学调查、治疗调查、糖尿病知识程度调查30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效益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效益 及时发现并发症的一种手段及时发现并发症的一种手段 及时得到科学的综合治疗的前提及时得到科学的综合治疗的前提 观察治疗是否有效观察治疗是否有效 是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是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 (无)放下思想包袱,更好地工作、生活或学习(无)放下思想包袱,更好地工作、生活或学习 -(有)及时治疗可避免残废和死亡,节省(有)及时治疗可避免残废和死亡,节省医疗费用;医疗费用; 糖尿病眼底并发症筛查糖尿病眼底并发症筛查 糖尿病防盲的主要措施糖尿病防盲的主要措施 防盲只是体现筛查临床价值的一个方面防盲只是体现筛查临床价值的一个方面31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效益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效益 通过筛查还可发现通过筛查还可发现 - - 在并有在并有高血压高血压的患者中,很多不知道的患者中,很多不知道 - - 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但并未控制好血压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但并未控制好血压及时的加强降压治疗,将得到良好控制效果及时的加强降压治疗,将得到良好控制效果32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基本目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基本目标v通过筛查,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应该能够回答以下问题通过筛查,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应该能够回答以下问题 我是否有糖尿病,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是否有糖尿病,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我是什么类型的糖尿病我是什么类型的糖尿病 我的糖尿病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合并其它的代谢异我的糖尿病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合并其它的代谢异常或病变,如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常或病变,如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 我是否已经有糖尿病的并发症,如眼底病变、神经我是否已经有糖尿病的并发症,如眼底病变、神经病变、肾脏病变等病变、肾脏病变等 我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案,目前的治疗是否有我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案,目前的治疗是否有效,是否应该有所改变效,是否应该有所改变 我应多长时间该复查一次,复查什么我应多长时间该复查一次,复查什么33糖尿病治疗的现状糖尿病治疗的现状v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超过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超过9090的患者为的患者为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v初次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已经并有多种异常初次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已经并有多种异常v约有约有1/31/32/32/3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合并高血压v我国高血压一高二低我国高血压一高二低(发病率高,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发病率高,治疗率低,控制率低)v约约1/21/2的的2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紊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紊乱v糖尿病患者对血脂紊乱的认识不足糖尿病患者对血脂紊乱的认识不足v部分医务人员对血脂紊乱纠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医务人员对血脂紊乱纠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六)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六)糖尿病的治疗原则34v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给予糖尿病患者终身的密切医疗关注给予糖尿病患者终身的密切医疗关注 治疗的治疗的近期目标近期目标是控制糖尿病,防止急性并发症是控制糖尿病,防止急性并发症 远期目标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应建立较完善的糖尿病教育管理体系应建立较完善的糖尿病教育管理体系 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指导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指导(六)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六)糖尿病的治疗原则35v三级预防的概念三级预防的概念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为开展群众性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为开展群众性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提倡健康的,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糖尿病生活方式,防止糖尿病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是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中筛选是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中筛选并并发现无症状发现无症状的的及及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找出早期干预治疗的有效方,找出早期干预治疗的有效方法;法;强调糖尿病的综合治疗达标,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强调糖尿病的综合治疗达标,防止糖尿病并发症 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在糖尿病患者中积极控制血糖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纠正脂、血压和纠正脂代谢异常代谢异常,努力使治疗达标,努力使治疗达标,预防预防延缓延缓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症,降低,降低糖尿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糖尿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六)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六)糖尿病的治疗原则36糖尿病治疗的五项基本措施糖尿病治疗的五项基本措施v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教育v饮食控制饮食控制v运动治疗运动治疗v药物治疗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 2、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v血糖监测血糖监测(六)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六)糖尿病的治疗原则37口服降血糖药物适应征口服降血糖药物适应征 首次确诊的首次确诊的2 2型糖尿病患者型糖尿病患者 2 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4-64-6周效果周效果不好时使用不好时使用 约有约有20%20%的的2 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单纯靠饮食和运动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单纯靠饮食和运动治疗而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治疗而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对于部分血糖高尤其是肥胖的患者,确诊后即可对于部分血糖高尤其是肥胖的患者,确诊后即可在饮食、运动治疗同时,给予口服二甲双胍在饮食、运动治疗同时,给予口服二甲双胍 对于部分起病即发现严重高血糖者,可实行胰岛对于部分起病即发现严重高血糖者,可实行胰岛素治疗(最好在医院进行)素治疗(最好在医院进行)(六)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六)糖尿病的治疗原则38 1 1型糖尿病型糖尿病 2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无法控制高血糖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无法控制高血糖 2 2型糖尿病并发严重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型糖尿病并发严重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糖尿病合并急性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糖尿病合并急性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感染等感染等 糖尿病患者中等以上手术糖尿病患者中等以上手术 糖尿病妊娠、分娩糖尿病妊娠、分娩口服降血糖药物禁忌症口服降血糖药物禁忌症(六)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六)糖尿病的治疗原则39全面达标的重要性全面达标的重要性v 控制高血糖控制高血糖v 调整血脂调整血脂v 控制高血压控制高血压v 尽可能使体重正常或接近正常尽可能使体重正常或接近正常v 心理状态良好心理状态良好(六)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六)糖尿病的治疗原则40糖尿病治疗的控制目标糖尿病治疗的控制目标41二、服务内容二、服务内容v 糖尿病患者的筛查糖尿病患者的筛查 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v 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v 分类评估分类评估v 健康体检健康体检v 非药物治疗42(一)患者的发现(一)患者的发现v目的目的早诊断、早治疗和及早纳入管理早诊断、早治疗和及早纳入管理尽早通过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尽早通过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 对工作中发现的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43(一)患者的发现(一)患者的发现v发现渠道发现渠道n机会性筛查:机会性筛查:通过问诊、检测血糖,在就诊者中发现或诊断通过问诊、检测血糖,在就诊者中发现或诊断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 n高危人群筛查:高危人群筛查:对符合高危人群条件的对象进行血糖筛查对符合高危人群条件的对象进行血糖筛查n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通过以往建立的人群健康档案,收集糖尿病通过以往建立的人群健康档案,收集糖尿病患者n健康体检:健康体检:通过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职工健康检查检出糖尿通过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职工健康检查检出糖尿病患者n主动检测:主动检测:通过健康教育,促使居民主动检测血糖,发现糖通过健康教育,促使居民主动检测血糖,发现糖尿病患者尿病患者n收集社区确诊患者信息:收集社区确诊患者信息:利用家庭访视等机会,收集不在社利用家庭访视等机会,收集不在社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44(一)患者的发现(一)患者的发现v筛查方法筛查方法n空腹血浆葡萄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FPG) 空腹血浆葡萄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FPG)水平水平7.0mmol/L7.0mmol/L是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如果诊断糖尿病的指标如果FPGFPG7.07.0mmol/Lmmol/L并并 高度怀疑糖尿病,要进行高度怀疑糖尿病,要进行OGTTOGTT确诊n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l晨晨7 79 9时开始,受试者空腹取血后,口服溶于时开始,受试者空腹取血后,口服溶于200200300ml300ml水内的无水葡萄糖水内的无水葡萄糖75g, 75g, 如用如用1 1分子水葡萄糖则分子水葡萄糖则为为82.5g82.5g;儿童则予每公斤体重;儿童则予每公斤体重1.75g1.75g,总量不超过,总量不超过75g75g,糖水在,糖水在5 5分钟内服完。
分钟内服完l从服第一口糖开始计时,从服第一口糖开始计时,2 2小时取血小时取血45(二)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二)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v糖尿病高危人群界定标准:糖尿病高危人群界定标准:n年龄年龄4545岁,岁,BMI24BMI24,以往有糖耐量低减(,以往有糖耐量低减(IGTIGT)或空)或空腹血糖受损(腹血糖受损(IFGIFG)者;)者;n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n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HDL-CHDL-C)和(或)高甘油三)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酯血症(TGTG)者;)者;n有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有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n年龄年龄30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经分娩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经分娩巨大胎儿的妇女;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巨大胎儿的妇女;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合征的妇女;n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n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46(二)高危人群管理(二)高危人群管理v高危人群管理内容高危人群管理内容(1 1)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宣传糖尿病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宣传糖尿病预防等相关知识,让高危人群知晓自身存防等相关知识,让高危人群知晓自身存在的糖尿病危险因素,了解危险因素和在的糖尿病危险因素,了解危险因素和疾病的关系。
疾病的关系2 2)为高危人群提供合理膳食、运动、)为高危人群提供合理膳食、运动、控制体重、戒烟等生活方式指导控制体重、戒烟等生活方式指导47(二)高危人群管理(二)高危人群管理 (3 3)每年至少检测)每年至少检测1 1次空服血糖和次空服血糖和1 1次餐后次餐后2 2小时血糖小时血糖血糖值正常者,每年监测血糖值正常者,每年监测1 1次血糖血糖值为糖调节受损者,告诉患者患糖尿病的危险血糖值为糖调节受损者,告诉患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较高,性较高,3 3个月个月随访血糖值高于正常者,去除可能引起血糖升高原因后血糖值高于正常者,去除可能引起血糖升高原因后3 3天内天内复查,如果再次测量血糖结果仍然高于正常,复查,如果再次测量血糖结果仍然高于正常,建议并协助患者向上级医院转诊,在建议并协助患者向上级医院转诊,在2 2周内周内随访,若随访,若未被确诊,嘱其未被确诊,嘱其3 3个月后个月后再测再测1 1次血糖48(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三)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v随访管理的目的随访管理的目的n掌握血压、血糖、行为危险因素以及并存相关掌握血压、血糖、行为危险因素以及并存相关疾病的变化疾病的变化n促进健康行为和规范治疗促进健康行为和规范治疗n促进血压和血糖的有效控制促进血压和血糖的有效控制n充分发挥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自充分发挥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自的优势,使患者既可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照顾,的优势,使患者既可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照顾,又能减轻就医负担又能减轻就医负担 服务对象:辖区内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型糖尿病患者49随访管理流程随访管理流程确定管理对象确定管理对象测量血糖、血压等,评估是否存在危险情况测量血糖、血压等,评估是否存在危险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类干预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类干预预约下次随访日期预约下次随访日期50(三)患者随访管理(三)患者随访管理v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1)测量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测量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 出现以下危险情况之一,须在紧急处理后立即转诊:出现以下危险情况之一,须在紧急处理后立即转诊: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16.7mmol/L16.7mmol/L或或3.9mmol/L3.9mmol/L; 收缩压收缩压180mmHg180mmHg和或舒张压和或舒张压110mmHg110mmHg; 有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有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 持续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超过持续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超过100100次);次);51(三)患者随访管理(三)患者随访管理v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 体温超过体温超过3939度;度; 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眼痛;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眼痛; 妊娠期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妊娠期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 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
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52v转诊目的转诊目的 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最大限度的发挥社区医生和专科医生各自的优势和协最大限度的发挥社区医生和专科医生各自的优势和协同作用同作用 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三)患者随访管理(三)患者随访管理53(三)患者随访管理(三)患者随访管理v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2)询问)询问 症状: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的症状症状: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的症状 疾病史及用药情况疾病史及用药情况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 包括饮食、运动、控制体重、吸烟包括饮食、运动、控制体重、吸烟、饮酒、睡眠、心理状态等情况饮酒、睡眠、心理状态等情况54(三)患者随访管理(三)患者随访管理v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3)进行体格检查)进行体格检查 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心率、脉博,计算体质指数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心率、脉博,计算体质指数(BMIBMI),), BMI= BMI=体重体重(Kg)/(Kg)/身高身高(m)(m)2 2 ; BMIBMI值意义:值意义:18.5-23.9 18.5-23.9 正常,正常,24.0-27.9 24.0-27.9 超重,超重,28 28 肥胖肥胖 腰围:男性腰围:男性85cm85cm,女性,女性80cm80cm,提示向心性肥胖。
提示向心性肥胖 检查足背动脉博动,如触摸不到足背动脉博动,应转诊检查足背动脉博动,如触摸不到足背动脉博动,应转诊 (4)记录检查结果)记录检查结果 记录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记录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实验室检查结果55(三)患者随访管理(三)患者随访管理v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5)干预)干预 告诉患者及家属如异常情况须立即复诊告诉患者及家属如异常情况须立即复诊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进行非药物治疗: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主要是进行非药物治疗: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主要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治疗、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控制体重、戒烟、心理指导等运动治疗、控制体重、戒烟、心理指导等 56(三)患者随访管理(三)患者随访管理v患者随访管理内容患者随访管理内容分类干预:分类干预:l 血糖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血糖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在满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在满3 3月时月时随访l 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的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患者,2 2周时周时随访。
随访l 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转诊,建议转诊,2 2周内周内主动随访主动随访57(三)患者的随访管理(三)患者的随访管理v随访管理的方式与频次随访管理的方式与频次随访方式随访方式 门诊随访:门诊随访:门诊就诊时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门诊就诊时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 家庭随访:家庭随访:有条件的社区,医生上门服务开展随访管理;有条件的社区,医生上门服务开展随访管理; 随访:随访:适用于能进行自我管理且随访无检查项目者;适用于能进行自我管理且随访无检查项目者; 集体随访:集体随访:在社区设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时集体随访在社区设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时集体随访随访频次随访频次 对确诊的对确诊的2 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提供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提供4 4次次面对面的随访面对面的随访58(四)患者的年度健康检查(四)患者的年度健康检查v频次与方式频次与方式n每年至少应进行每年至少应进行1 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n年度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进行。
年度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进行v内容内容n一般体格检查;一般体格检查;n血压、空腹血糖,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背动脉检查;血压、空腹血糖,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背动脉检查;n有条件时增加有条件时增加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尿常规、血脂、眼、尿常规、血脂、眼底、心电图、胸部底、心电图、胸部X X片、片、B B超等检查;超等检查;n老年患者建议进行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初筛检查老年患者建议进行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初筛检查59 与血糖区别与血糖区别:血糖是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而来的血液中的单糖,通常仅指葡萄糖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反映某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反映某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检测前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检测前120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了新版的亚太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规定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金标准” 监测意义:监测意义: 与血糖值相平行。
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能反映出血糖控制水平生成缓慢每次抽血只能反映当时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逐渐生成的,短暂的血糖升高不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反之亦然由于吃饭不影响其测定,故可以在餐后进行测定一旦生成就不易分解糖化血红蛋白相当稳定,能很好地反映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程度,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采血前2个月之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较少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是指其在总血红蛋白中的比例糖化血红蛋白是指其在总血红蛋白中的比例,所以不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HbA1C)60 控制标准控制标准: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6.5%,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HbA1CHbA1C 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控制情况4%4% 6%6%正常正常6%6% 7% 7%比较理想比较理想7%7% 8% 8%一般一般8%8% 9%9%不理想(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调整治疗方案9%9%很差(很差(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健康人糖化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大约是健康人糖化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大约是4%5.9%糖化血红蛋白(HbA1C)61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发现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监测血糖都显示控制较好,而糖化血红蛋白偏高,则需考虑是否平时监测血糖不够全面(如只测空腹血糖而忽略了餐后血糖),或者可能血糖仪测出的数值不够准确(如机器老化,试纸受潮、过期等) 糖化血红蛋白受红细胞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受红细胞的影响,在合并影响红细胞质和量的疾病(如肾脏疾病、溶血性贫血等)时,所测得的糖化血红蛋白也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水平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在临床治疗中,如能同时测定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更好地全面判断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普及糖尿病知识,更新治疗理念普及糖尿病知识,更新治疗理念,监测并保持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更早、更合理地使用胰岛素等药物治疗,对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未达到目标或治疗方案调整后,应每3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达到目标后也应每年至少检查血糖控制达到目标后也应每年至少检查2 2次糖化血红蛋白次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62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直接决定将来各种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直接决定将来各种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生和发展。
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帮助患者改善血糖控制水平,促进患者的血糖达标,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从根本上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化血红蛋白增高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糖化血红蛋白增高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改变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使组织与细胞缺氧,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形成;可引起肾小球增厚,诱发糖尿病肾病(DN);还可引起血脂和血粘滞度增高,是心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临床医务工作者不能仅局限在对血糖的认识上来管理血糖,应综合糖化血红蛋白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血糖控制满意且稳定的糖尿病患者至少糖尿病患者至少1 1年测年测2 2次糖化血红蛋白次糖化血红蛋白;若血糖控制不满意且需调整方案者,应一年测4次应该注意各种贫血,出血性疾病,或用心得安、吗飞、双氢克脲塞等药物可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而用大量阿司匹林、维生素c肾功不全,甲亢者可使其增高糖化血红蛋白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也不能取代糖耐量试验,可作为糖尿病的普查和健康检查的项目同时测定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更好地全面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同时测定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更好地全面判断病情,指导治疗。
63v 调查者首先说出三件物品名称(如铅笔、卡车、书),然后调查者首先说出三件物品名称(如铅笔、卡车、书),然后嘱被调查者立即重复,嘱被调查者立即重复,1 1分钟以后分钟以后再嘱被调查者重复该三件再嘱被调查者重复该三件物品如被检查居民无法立即重复或物品如被检查居民无法立即重复或1 1分钟以后无法完整回分钟以后无法完整回忆三件物品的名称为粗筛阳性忆三件物品的名称为粗筛阳性v 需计时工具需计时工具v “我现在想检查一下您的记忆力我现在想检查一下您的记忆力首先我会说三件物品的名称,首先我会说三件物品的名称,说完后会要求你立即重复我说过说完后会要求你立即重复我说过的物品名称,看你能记住哪些的物品名称,看你能记住哪些好,现在我们开始,我要()好,现在我们开始,我要说的三件物品是:铅笔、卡车、说的三件物品是:铅笔、卡车、书请问我刚才说过的三件物品书请问我刚才说过的三件物品是什么?(一分钟以后),请问是什么?(一分钟以后),请问刚才我提到过的三件物品是什么刚才我提到过的三件物品是什么?”v 确认被调查者明白你的意思确认被调查者明白你的意思v 要向被检查者本人直接询问要向被检查者本人直接询问,不要让其他人(如家属),不要让其他人(如家属)干扰检查;老年人容易灰心干扰检查;老年人容易灰心放弃,应注意适当鼓励。
放弃,应注意适当鼓励64(五)非药物治疗(五)非药物治疗v定义定义n非药物治疗是通过指导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生活方式非药物治疗是通过指导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控制可改、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控制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达到预防控制糖尿病的目的变的危险因素,达到预防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v非药物治疗的原则非药物治疗的原则n是治疗的基础,应终身进行除急症、严重并发症外,是治疗的基础,应终身进行除急症、严重并发症外,均应在药物治疗前首先应用或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均应在药物治疗前首先应用或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n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要具体化、个体化;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要具体化、个体化;n循序渐进,逐步改善,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逐步改善,持之以恒;n定期随访,以提高效果定期随访,以提高效果 65v非药物治疗的内容非药物治疗的内容膳食指导膳食指导运动治疗运动治疗控制体重控制体重戒烟戒烟心理指导心理指导66 膳膳 食食 指指 导导67 饮食和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饮食和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治疗的基础成部分,是所有治疗的基础 对饮食和营养不予以足够的重视,糖尿对饮食和营养不予以足够的重视,糖尿病就不能得到理想的控制病就不能得到理想的控制 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还可能导致相关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还可能导致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等的出现或加重和肥胖等的出现或加重膳食指导膳食指导68v营养治疗的原则营养治疗的原则 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各种营养物质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各种营养物质v营养治疗的目标营养治疗的目标 获得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获得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 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 维持合理体重维持合理体重膳食指导膳食指导69膳食指导的主要内容膳食指导的主要内容 平衡膳食平衡膳食 总热量平衡总热量平衡 结构平衡结构平衡 食物多样化食物多样化特殊膳食特殊膳食减少食盐的摄入减少食盐的摄入严格限制饮酒严格限制饮酒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增加鱼、豆、奶的摄入增加鱼、豆、奶的摄入70少量多餐少量多餐禁烟酒禁烟酒 控制总热量控制总热量向红丁,自己战胜糖尿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3-125. 合理配餐合理配餐高纤维饮食高纤维饮食口味清淡口味清淡71膳食指导膳食指导v控制总热量控制总热量n糖尿病人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应比正常人少糖尿病人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应比正常人少500500千千卡左右。
总热量摄入多少应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卡左右总热量摄入多少应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具体计算具体计算n计算方法是先算标准体重,计算方法是先算标准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kg)=身高身高(cmcm)-105-105,理想体重理想体重= =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10%;超过;超过标准体重标准体重20%20%为肥胖,低于标准体重为肥胖,低于标准体重20%20%为消瘦为消瘦;再根据成人糖尿病患者每日热能供给量表计;再根据成人糖尿病患者每日热能供给量表计算每日所需热量算每日所需热量 72膳食指导膳食指导73v 举例举例 患者赵某某,男性,患者赵某某,男性,5555岁,身高岁,身高175cm,175cm,体重体重88kg88kg,职业是会,职业是会计,计算其每日所需总热量计,计算其每日所需总热量 第一步:第一步: 计算标准体重计算标准体重:175-105=70175-105=70(kgkg),实际体重),实际体重88kg88kg,超过标,超过标准体重的准体重的20%20%,属肥胖,职业会计属轻体力劳动属肥胖,职业会计属轻体力劳动 第二步:第二步: 计算每日所需热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按照上表,每日应摄入热能标准为:按照上表,每日应摄入热能标准为202025 kcal /25 kcal /(kg/dkg/d),则每天所需总热量),则每天所需总热量=70=70(20202525)kcal/kcal/(kg/dkg/d)=1400=14001750 kcal1750 kcal。
膳食指导膳食指导74v平衡膳食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膳食,能达到平衡膳食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膳食,能达到总热量平衡、结构平衡、食物多样化三总热量平衡、结构平衡、食物多样化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达到:碳水化合物占每大营养素的供能比达到: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总热量的日总热量的50%50%60%60%、脂肪占、脂肪占20%20%30%30%、蛋白质占蛋白质占12%12%15%15%膳食指导膳食指导75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76减少脂肪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减少脂肪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总总 脂脂 肪:肪: 总热量的 30%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人群目标 10%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C升高或心血管病人 7%膳食指导膳食指导 LDL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重要因素之一 LDL经化学修饰作用或氧化后后,易和清道夫受体结合,被巨噬细胞摄取,形成泡沫细胞,并停留在血管壁内,从而沉积了大量的胆固醇,尤其是胆固醇酯,促使动脉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高脂、高热量饮食、运动少和精神紧张等也可使LDL-C水平升高77减少食盐的摄入减少食盐的摄入 避免食用加工过的食物(如土豆片,避免食用加工过的食物(如土豆片,罐头食品,咸肉等)罐头食品,咸肉等) 用其他调味品代替盐用其他调味品代替盐 了解食品含盐量及烹调用盐量了解食品含盐量及烹调用盐量 制作低盐食品,制作低盐食品, 如低钠盐如低钠盐 多食钾多食钾 每人每日食盐摄入小于每人每日食盐摄入小于6 6克克78介绍几种食物含盐量1小平勺盐小平勺盐 6克克1个咸鸡蛋个咸鸡蛋 2克克1片火腿肠片火腿肠 1克克二两油饼二两油饼 0.8克克一袋方便面一袋方便面 5.4克克一片配餐面包一片配餐面包 0.8克克 二两榨菜二两榨菜 11.3克克两片酱萝卜两片酱萝卜 0.8克克79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蛋黄一个250毫克猪肉二两肥 113毫克瘦 75毫克猪腰二两368毫克猪脑二两3100毫克鲢鱼二两58毫克蔬菜水果、豆腐0毫克猪肝二两368毫克 300 300毫克毫克/ /天天牛奶牛奶全脂40毫克脱脂 4毫克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减少胆固醇的摄入80 水果: 中等大苹果、橘子等1-2个 蔬菜: 8两-1斤1斤斤增加蔬菜与水果的摄入增加蔬菜与水果的摄入膳食指导膳食指导81v适量食用鲜奶、鱼类、禽类、鱼类、禽类、 瘦肉等动物性食品;瘦肉等动物性食品;v多吃豆类及其制品多吃豆类及其制品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适量增加优质蛋白 膳食指导膳食指导优质食物不仅能提供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还能减少热量的摄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素的缺乏已不多见,控制热量的摄入尤为突出82100克猪肉含 60克脂肪10克蛋白质相当于 580千卡热量100克鸡肉含 2.5克脂肪22克蛋白质相当于110千卡热量猪肉(肥瘦)猪肉(肥瘦) 100克鱼肉 含 5.1克脂肪 18克蛋白质 相当于115 千卡热量鸡肉膳食指导原则:具体化膳食指导原则:具体化 以食物为基础进行指导以食物为基础进行指导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83限 酒最 好 不 饮 酒!如饮,每日饮用量折合白酒少于1两 膳食指导膳食指导 酒精有扩张血管作用,饮酒后血压暂时降低,但酒精长期作用可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最终导致血压升高84 运运 动动 治治 疗疗85运动治疗运动治疗v作用作用 n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n 减轻体重,增强患者的体力和心肺功能;减轻体重,增强患者的体力和心肺功能;n 规律运动还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胰岛素规律运动还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胰岛素 血症、中心性肥胖和血脂异常有改善作用血症、中心性肥胖和血脂异常有改善作用86运动指导的关键运动指导的关键安全性:安全性: 严格掌握禁忌症。
严格掌握禁忌症下列情况不适宜运动治疗:冠心病下列情况不适宜运动治疗:冠心病伴有心功能不全、增殖性视网模病变、临床蛋白尿性肾伴有心功能不全、增殖性视网模病变、临床蛋白尿性肾病、糖尿病严重神经病变、足部溃疡、急性代谢并发症病、糖尿病严重神经病变、足部溃疡、急性代谢并发症期、血糖控制很差期、血糖控制很差 运动前要体检,发现潜在疾病,减少意外发生;运动前要体检,发现潜在疾病,减少意外发生; 重视运动感觉,出现不适应停止运动;重视运动感觉,出现不适应停止运动; 注意环境变化和身体变化,适当调整运动注意环境变化和身体变化,适当调整运动运动治疗运动治疗87运动锻炼存在哪些问题运动锻炼存在哪些问题运动治疗运动治疗88 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8形式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个人喜好和实际条件,多样化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个人喜好和实际条件,多样化 一般以适量、全身性、有节奏性的有氧运动为宜一般以适量、全身性、有节奏性的有氧运动为宜 每周至少锻炼每周至少锻炼5 5次,每次次,每次3030分钟左右分钟左右 健康人运动时的适宜心率可参考下面公式来推算:健康人运动时的适宜心率可参考下面公式来推算:运动时的适宜心率运动时的适宜心率= 170 = 170 年龄。
年龄 运动治疗运动治疗89v高强度的体力活动高强度的体力活动 短期内高强度运动短期内高强度运动 主要以消耗体内碳水化合物(肌糖原、肝糖主要以消耗体内碳水化合物(肌糖原、肝糖原)提供的能量为主,而不是首先消耗脂肪原)提供的能量为主,而不是首先消耗脂肪v中低强度体力活动中低强度体力活动 持续时间长持续时间长 动员脂肪分解提供能量,消耗的脂肪比高强动员脂肪分解提供能量,消耗的脂肪比高强度体力活动多度体力活动多运动治疗运动治疗90几种常见活动的能量消耗几种常见活动的能量消耗(体重(体重65公斤男子活动公斤男子活动30分钟为例)分钟为例)活动量活动量活动项目活动项目能量消耗能量消耗运动时心率运动时心率极轻极轻睡眠、静卧睡眠、静卧3580卧位看电视、看书、写字、玩牌、聊天卧位看电视、看书、写字、玩牌、聊天、编织、修鞋、编织、修鞋49家务家务烹调、扫地烹调、扫地94购物、擦地、熨衣服购物、擦地、熨衣服12180-100轻度轻度台球、立位、跳舞(慢)台球、立位、跳舞(慢)82-119乒乓球、游泳(乒乓球、游泳(20米米/秒)秒)133太极拳、走(中速)、跳舞(剧烈)太极拳、走(中速)、跳舞(剧烈)168172羽毛球羽毛球146-178中度中度慢跑、爬山、网球、旱冰、少林拳慢跑、爬山、网球、旱冰、少林拳224240100-120 运动治疗运动治疗91自自 我我 感感 觉觉 判判 定定 法法 运动治疗运动治疗92 运运 动动 的的 方方 式式 运动治疗运动治疗93 运动治疗运动治疗运动类型运动类型少 做避免坐式活动,如看电视、上网、长时间使用计算机等;按时做从事娱乐性运动,如快走、门球、骑车、举重、打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