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道床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摘要:以某城市地下线的工程概况,编制长枕埋入式具体的施工方案,详细叙述施工方法及 控制要点,并对施工提出质量保护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关键词:长枕埋入式道床控制要点施工方案措施一、施工方案概述长轨枕整体道床施工步骤如下:轨排基地进行轨排组装,通过道车将组装好的25m轨 排运输至施工现场,通过现场小龙门吊吊到位,再按照已埋设好的铺轨基标进行轨道状态调 整,调整完毕经查合格后立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然后进行下一段轨排施工,形流水作业二、详细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1.施工工艺流程图 1 施工工艺流程图2.各工序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1) 基底清理 在整体道床施工前要按设计要求对道床基底混凝土接触面进行凿毛处理,凿毛点按梅花点部设,凿毛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凿除的杂物要清理干净,不得有浮渣、集水等现象控制要点:特别重视基底的凿毛点和结构伸缩缝位置的凿毛,严防漏水,不得漏凿要 彻底清除底板顶的各种污物脏水,不得有浮渣、集水等现象2) 铺轨基标设置铺轨基标设置于距线路中心外侧 1.46m 处,直线地段设置路基本轨一侧,曲线段 基标设置于曲线内侧基标由线路一侧变化为另一侧时,在相应位置加设一个控制基标,保 持基标具有连续性。
3) 浇筑垫层混凝土 矩形区间一般不需浇筑垫层混凝土,在盾构圆形隧道地段,因轨道结构高度为 735mm,在其下部需浇筑垫层混凝土,标号为C30,与道床混凝土标号一致4) 道床钢筋的绑扎、防迷流焊接施工 在轨排就位前铺设道床底层钢筋网片,采用在底板顶面弹墨线,以控制钢筋位置,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进行绑扎或搭接焊接;上层纵向钢筋要穿过轨枕预留孔,轨排就位后进行纵 向钢筋焊接,并根据设计要求设立伸缩缝位置并进行防迷流钢筋焊接5) 轨排拼装 陈太路停车场铺轨基地和铜川路铺轨基地均设置有轨排组装场及轨料堆放场,轨料通过龙门吊直接吊运,轨排在拼装台座上完成拼装长轨枕轨排主要采用DTIII2扣件和ZB型扣件轨排组装前由项目部技术室对作业班组 进行轨排组装技术交底,作业班组须严格按技术交底作业轨排拼装技术要点:一是配轨,事先丈量钢轨,将长度误差标注在钢轨上,并进行统计, 配轨时合理选择左右股钢轨,消除左右股误差影响,曲线地段根据曲线设计要素选取合理的 缩短轨,保证钢轨接头符合规范要求二是控制钢轨接头与长轨枕的位置关系,由于长轨焊接时每根25m焊接轨的长度将减 少,采用工具轨铺设时,其接头位置与换铺后长轨的焊头位置不一致,要保证长轨焊头位置 符合规范要求,在轨排拼装时进行计算,调整长轨枕位置,使换铺长轨时少量锯轨调整,避 免浪费。
工具轨根据线路的要素选择合适的缩短轨与标准轨配合,保证钢轨接头符合规范要 求三是轨距和扣件扭紧力矩在组装轨排时轨距是关键,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调整轨距,保 证轨距的正确扭紧力矩关系到线路成型后的状态,要确保扭紧力矩符合设计要求6)铺设铺轨小龙门吊临时走行轨道 整体道床施工时,所需轨排、钢筋、混凝土都是依靠铺轨小龙门吊从道床完工地段搭接 运送的铺轨小龙门吊走行轨采用P24钢轨提前安装在隧道结构的底板的两侧,轨距为3.1m, 其轨顶标高高出道床钢轨顶面轨下采用钢支墩点支承,间距小于2m钢支墩顶部为槽钢 加工的承轨台,并用螺拴和扣板将钢轨固定,中部为100钢立柱,下部为钢板底座,钢支墩 用膨胀螺栓紧固在结构底板上控制要点:保证龙门吊走行的安全性,必须保证走行轨的质量,采用加强支承,加强检 查的方法保证走行轨安装牢固、轨距控制在3100mm,在曲线地段要加横向支撑,防止倾覆 在钢轨接头处,增加钢支墩,以提高接头强度7) 轨排运输、轨排调整 采用龙门吊将轨排通过预留的轨排井吊运到线路上的轨道平板车上,用轨道车连接平板车顶送至施工作业面附近已成型的道床地段,利用铺轨龙门吊将轨排搭接吊运到设计安装位 置。
轨排就位后,用接头夹板将钢轨与前一段钢轨联接,安装钢轨支撑架,在钢轨支撑架的 丝杠外圆周围套上PVC管,PVC管须高于道床面,管的底部与上部用胶带纸密封,防止打灰 时混凝土进入经调整就位的轨排要经质量检查人员对线路中线、钢轨高程、轨距、曲线正矢和超高等 用三角道尺、万能道尺和10米长弦线量测,误差控制在施工规范要求内控制要点:轨排装车时,将轨排有效固定经常检查转向架的性能,并在轨排的前后端 的平车上安装端头挡板装置,以限制轨排在坡道地段的前后串动,保证车辆及人员安全;轨 排现场连接时保证钢轨接头相对;保证每节轨排布置11 个钢轨支承架,在小半径曲线地段 增加1〜2个支承架;线路轨道状态调整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执行,保证曲线的正矢合格8) 道床混凝土施工 浇筑道床混凝土前清理道床内的混凝土碴质和垃圾,调整钢筋位置,立道床边模,并进行道床浇筑前隐蔽检查与轨道状态的最终检查,经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浇筑道床混凝土前对钢轨及扣件进行覆盖,作好施工现场对成品半成品的保 护;浇筑混凝土道床前检查预留孔洞标志和预埋件;浇筑道床混凝土过程中严格按混凝土施 工规范要求进行;加强混凝土道床的养护,防止道床出现裂纹。
9) 拆除支撑架及道床侧模当道床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以上时,拆除支撑架和侧模 控制要点:支撑架不得过早拆除,以免因强度不足而使轨道沉落,拆除模板时,注意保 护道床混凝土,不得损坏10) 水沟混凝土施工 拆除道床模板和小龙门吊轨道支墩后,清理水沟部位的各种污物,然后立水沟模板浇筑水沟混凝土水沟模为特制的半圆型钢模,用特制吊架固定在钢轨轨底,用调节螺栓调整模 板高度模板支立好后,灌注与道床同级的混凝土灌注时加强振捣,确保其密实度水沟 抹面时,要注意其顶面和道床面的一致性,保证横向排水坡的坡度特别注意水沟纵坡与线 路纵坡不一致地段的沟底标高,确保纵坡平顺,排水流畅四、质量保证措施1.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所用材料、配件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出厂合 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2.轨排组装质量控制措施 轨排组装前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交底以会议形式进行,必须保证使每个作业人员 掌握施工方法,并由项目部技术员对每副组装好的轨排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运输到施 工现场3.轨道状态质量控制措施① 所用的测量仪器、检测仪器保证在校验有效期内,保证不因仪器误差影响施工质量。
② 严格控制加密基标精度,加密基标布设完成后采取混凝土包封的形式予以保护,避 免损坏③ 严格检查轨道状态包括轨距、水平、方向、高低、曲线正矢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经 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④ 在立模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碰撞轨道,如有碰撞,应立即通知项目部人员进 行复查及整改4.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① 混凝土浇筑前要做好隐蔽工程(主要为钢筋绑扎、焊接工程)和轨道状态的检查确 认② 混凝土下料口选择在合适的车站端头井,设置专人与混凝土搅拌站进行联系,保证 混凝土运送及时,保证不因运送问题出现混凝土早凝等情况发生③ 混凝土浇筑前,要用塑料布对钢轨、扣件进行覆盖,避免浇注过程中污染钢轨及扣 件,对于浇筑完成后少量污染的,要在混凝土凝固前及时清理④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以混凝土表面不泛浆冒泡为宜⑤ 混凝土初凝后,要及时进行抹平压光,使道床表面平整,横坡平顺、线条清晰整齐 混凝土终凝后喷洒养护液或洒水进行养护5.隐蔽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每道工序在覆盖前,需要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覆盖对于整体 道床,隐蔽工程主要包括两项:一是钢筋的现场绑扎、焊接,二是预埋管道。
6.成品保护质量控制措施 对于已浇筑地段的整体道床,在混凝土浇注后一天内严禁上人以及物料堆放,在混凝土 强度未达到 70%前禁止拆除模板和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