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沈***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13.50KB
约92页
文档ID:152619543
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_第1页
1/92

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第三章第三章 成本制度、费用分配与成本归集成本制度、费用分配与成本归集 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 第二节第二节 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 的归集和分配的归集和分配 第三节第三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 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一、企业成本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和种类一、企业成本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和种类二、成本对象与成本追溯二、成本对象与成本追溯(一)(一)相关概念(二)(二)成本分配的原则(三)成本分配的追溯方法三、成本核算基本要求三、成本核算基本要求(一)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一)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二)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二)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三)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组织成本核算,(三)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组织成本核算,确定确定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方法四、费用的分类四、费用的分类五、产品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及一般程序五、产品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及一般程序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四、费用的分类四、费用的分类(一)按经济性质分类(一)按经济性质分类 1 1、外购材料、外购材料 2 2、外购燃料、外购燃料 3 3、外购动力、外购动力 4 4、人工费用、人工费用 5 5、折旧费、折旧费 6 6、利息支出、利息支出 7 7、税金、税金 8 8、其他、其他(二)按经济用途分类(二)按经济用途分类 1 1、生产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生产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制造费用)。

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制造费用)2 2、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五、产品成本核算的账户五、产品成本核算的账户 设置及一般程序设置及一般程序(一)账户设置(一)账户设置(二)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二)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 1、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2 2、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程序图见下页程序图见下页 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企业成本制度的设计 成本会计制度设计的成本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原则:效益大于成本:效益大于成本 成本会计制度设计的成本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目的:存货计价、收益确:存货计价、收益确定,以及为预测、决策、管理、控制等服务定,以及为预测、决策、管理、控制等服务不同的企业应采用不同的成本会计制度不同的企业应采用不同的成本会计制度:1 1、分批法:建筑业、船舶制造业、印刷业等、分批法:建筑业、船舶制造业、印刷业等一般是按客户定单要求组织生产的企业一般是按客户定单要求组织生产的企业2 2、分步法:原油提炼、造纸业、纺织业、钢、分步法:原油提炼、造纸业、纺织业、钢铁冶炼业等连续式、大批量生产企业。

铁冶炼业等连续式、大批量生产企业3 3、作业成本法:服装业、汽车制造业、计算、作业成本法:服装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终端业等可采用分批与分步相结合的方法,机终端业等可采用分批与分步相结合的方法,即作业成本法即作业成本法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相相 关关 概概 念念1 1、成本对象、成本对象需对其成本进行计量和分配的项目如产品、顾客、部门、工程和作业等2 2、成本追溯、成本追溯:指从成本到成本对象的实际分配过程3 3、可追溯性、可追溯性:指企业采用某一经济可行的方法并遵循其因果关系将成本分配至各成本对象的可能性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成本分配的原则成本分配的原则 1、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准确性并不绝对强调真实,而是强调成本分配方法的合理性、逻辑性2、成本分配的可追溯性可追溯性成本的可追溯性越强,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就越高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成本分配的追溯方法成本分配的追溯方法1 1、直接追溯、直接追溯将与某一成本对象存在特定或实物关系将与某一成本对象存在特定或实物关系的成本直接确认分配至该成本对象的过程的成本直接确认分配至该成本对象的过程2 2、动因追溯、动因追溯首先,找出与资源耗费成因果关系的动首先,找出与资源耗费成因果关系的动因,按各作业耗用动因数量的多少将所耗用的资源费因,按各作业耗用动因数量的多少将所耗用的资源费用分配至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按各成本对用分配至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按各成本对象耗用作业数量的多少,将作业成本分配至各成本计象耗用作业数量的多少,将作业成本分配至各成本计算对象。

一般的动因是: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一般的动因是: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3 3、分摊、分摊成本与成本对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但为了成本与成本对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但为了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需要将有关的间接费用分配至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需要将有关的间接费用分配至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这时的分配一般建立在简便原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这时的分配一般建立在简便原则和假设联系的基础上则和假设联系的基础上从准确性来看,从准确性来看,直接分配直接分配最准确最准确其因果关系可实际其因果关系可实际观察;观察;动因分配动因分配次之次之按动因来分配;按动因来分配;分摊分摊最不准最不准确确但简便,成本低但简便,成本低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资源动因:资源动因:是指资源消耗量与作业量之间的关是指资源消耗量与作业量之间的关系,即作业消耗资源,作业量的多少决定着资源系,即作业消耗资源,作业量的多少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它反映了作业中心对资源的耗费情况,的耗用量它反映了作业中心对资源的耗费情况,是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是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作业动因:作业动因:是指作业消耗量与最终产出之间的是指作业消耗量与最终产出之间的关系,即产品消耗作业,它是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关系,即产品消耗作业,它是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也是资源消耗与最终产品相产品或劳务的标准,也是资源消耗与最终产品相沟通的中介。

沟通的中介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一、正确划分应计入成本费用与不应计入一、正确划分应计入成本费用与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界限成本费用的界限二、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二、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的界限三、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三、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四、正确划分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四、正确划分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五、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五、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限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一、健全定额管理,加强对生产费用的事一、健全定额管理,加强对生产费用的事前审核、控制前审核、控制二、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计量工作二、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计量工作三、制定和修订内部转移价格三、制定和修订内部转移价格四、完善清查、盘点制度四、完善清查、盘点制度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组织成本核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组织成本核算,确定成本计算方法算,确定成本计算方法 一、集中核算形式一、集中核算形式 概念:概念:是指成本会计工作中的核算、分析等各是指成本会计工作中的核算、分析等各方面工作,主要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集中进行;方面工作,主要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集中进行;车间等其他单位中的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只负车间等其他单位中的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只负责登记原始记录和填制原始凭证,对他们进行责登记原始记录和填制原始凭证,对他们进行初步的审核、整理和汇总,为厂部成本会计机初步的审核、整理和汇总,为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进一步工作提供资料。

构进一步工作提供资料优点:优点:可以相应减少核算层次,节约时间可以相应减少核算层次,节约时间缺点:缺点:不便于车间及时考核和分析成本、费用不便于车间及时考核和分析成本、费用的升降情况的升降情况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小型企业以及内部经济责任不要求:小型企业以及内部经济责任不要求单独考核车间制造成本的企业续单独考核车间制造成本的企业续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二、分散核算形式二、分散核算形式 概念:概念:指成本会计工作中的核算、分析等各方指成本会计工作中的核算、分析等各方面工作,分散由车间等其他单位的会计人员分面工作,分散由车间等其他单位的会计人员分别进行;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负责对各下级成本别进行;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负责对各下级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督,并会计机构或人员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督,并对全厂成本进行综合核算、分析等工作对全厂成本进行综合核算、分析等工作优点:优点:便于车间及时了解其费用成本的情况,便于车间及时了解其费用成本的情况,控制费用的支出控制费用的支出缺点:缺点:但却相应地增加了核算层次和核算人员但却相应地增加了核算层次和核算人员适用范围: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大中型企业主要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制造业生产成本核算应设置的账户制造业生产成本核算应设置的账户1 1、“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账户账户用途:核算企业制造各种产品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用途:核算企业制造各种产品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结构:费用发生或分配时记入借方;完工转出时记入结构:费用发生或分配时记入借方;完工转出时记入贷方;余额在借方,表示在产品成本贷方;余额在借方,表示在产品成本2 2、“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账户用途:核算生产部门为管理和组织车间生产所发生的用途:核算生产部门为管理和组织车间生产所发生的费用结构:发生数额记入借方;分配转出数记入贷方,月结构:发生数额记入借方;分配转出数记入贷方,月末一般无余额末一般无余额注意:账页的格式注意:账页的格式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总账总账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明细账(三栏式)明细账(三栏式)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明细账(数量金额式)明细账(数量金额式)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明细账(多栏式)明细账(多栏式)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第二节第二节 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一、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应付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三)应付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四)折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四)折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五)其他支出的归集与分配(五)其他支出的归集与分配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 1、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 2 2、顺序分配法、顺序分配法 3 3、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法 4 4、计划分配法、计划分配法 5 5、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三、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制造费用的归集(一)制造费用的归集(二)制造费用的分配(二)制造费用的分配 1 1、常年生产的企业,按实际发生费用分配。

主要方、常年生产的企业,按实际发生费用分配主要方法包括以下五种:法包括以下五种: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时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直接费用比例法直接费用比例法标准产量比例法标准产量比例法2 2、季节性生产的企业,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季节性生产的企业,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即年度计划分配率法即年度计划分配率法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四、废品损失及停工损失四、废品损失及停工损失(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1、废品损失的涵义废品损失的涵义 2 2、废品损失的核算、废品损失的核算 (1 1)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2)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二)停工损失的核算(二)停工损失的核算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五、五、期间费用的核算期间费用的核算(一)管理费用的归集和结转(一)管理费用的归集和结转(二)财务费用的归集和结转(二)财务费用的归集和结转(三)销售费用的归集和结转(三)销售费用的归集和结转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第三节第三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月初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从上面的公式可看出,要确定完工产品成本有两种从上面的公式可看出,要确定完工产品成本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求得完工产品成本;一是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求得完工产品成本;二是将两项费用之和按一定的比例在本月完工产品二是将两项费用之和按一定的比例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同时求得完工产品成本与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同时求得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首先取得在产品收、发、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首先取得在产品收、发、存的数量资料,他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工作存的数量资料,他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工作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一、在产品数量的核算一、在产品数量的核算(一)在产品的涵义(一)在产品的涵义(二)建立和完善在产品的原始记录和交接手续(二)建立和完善在产品的原始记录和交接手续(三)在产品的清查(三)在产品的清查 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配(一)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法(一)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法(二)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法(二)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法(三)约当产量法(三)约当产量法(四)定额比例法(四)定额比例法(五)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五)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六)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六)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七)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七)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材料费用的归集材料费用的归集 材料主要包括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外购半成品等。

平时领料时,应填制领料单月末,根据领料单,按领料部门及用途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可采取多种成本计算方法,如先进先出、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等;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对发出材料,应该计算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和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材料费用的分配材料费用的分配 材料费用在分配时,应该按照不同用途分别计入不同的成本或费用账户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如果可以直接认定属于某种产品单独耗用的材料,应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如果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应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具体分配方法如下:(1)定额耗用量比例法(2)定额成本比例法(3)重量比例法(4)产量比例法(5)标准产量比例法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定额耗用量比例法 概念概念:是以定额耗用量为分配标准,将材料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的一种分配方法优点优点:可以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缺点:缺点:当几种产品共同耗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采用该方法分配就显得很烦琐习题一【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原材料费用10500元,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甲产品15公斤,乙产品12公斤。

产量:甲产品100件,乙产品50件要求】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答案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原材料定额消耗量:甲产品:10015=1500(公斤)乙产品:5012=600(公斤)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0500/(1500+600)=5 甲产品分配原材料费用:15005=7500 元 乙产品分配原材料费用:6005=3000 元 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定额成本比例法定额成本比例法 概念:概念:是按照材料定额成本为分配标准分配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优点:优点:当几种产品共同耗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时,采用该方法分配要比采用定额耗用量法简单习题二习题二【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共计624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220件,乙产品256件单件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甲产品120元,乙产品100元要求】采用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答案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答答 案案 原材料定额费用:甲产品:220120=26400(元)乙产品:256100=25600(元)原材料费用分配率=62400/(26400+25600)=1.2 甲产品分配原材料费用:264001.2=31680 元 乙产品分配原材料费用:256001.2=30720元 此例两种产品只共同耗用一种材料,比较简单。

下面举例说明两种产品共同耗用两种材料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例例 题题 资料资料 某企业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其中生产A产品300件,生产B产品200件共同耗用甲材料50000元,耗用乙材料32000元每件A产品消耗甲材料的定额为5公斤,消耗乙材料的定额为10公斤;每件B产品消耗甲材料的定额为20公斤,消耗乙材料的定额为15公斤甲材料的计划单价为4元,乙材料为10元要求按定额成本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答案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答答 案案 A A产品产品消耗甲、乙材料的定额成本:45300+1010300=36000元 B B产品产品消耗甲、乙材料的定额成本:420200+1015200=46000元 材料费用分配率=(50000+32000)(36000+46000)=1 A A产品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 36000=36000元 B B产品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 46000=46000元 此题如果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需要计算两个分配率,比较烦琐所以采用此方法较好习题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资料资料:某企业生产丙、丁两种产品,共同耗用C、D两种材料,实际成本总计66 480元本月投产丙产品200件、丁产品100件。

丙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5千克,D材料8千克;丁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7千克,D材料9千克C、D两种材料的计划单价分别是12元和14元要求要求:采用产品定额成本法分配每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答案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丙产品的C材料定额费用=200512=12 000元 丙产品的D材料定额费用=200814=22 400元 合计为:34 400元 丁产品的C材料定额费用=100712=8 400元 丁产品的D材料定额费用=100914=12 600元 合计为:21 000元 材料费用分配率=66 480(34 400+21 000)=1.2 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4 4001.2=41 280元 丁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1 0001.2=25 200元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重量比例法重量比例法 概念:概念:是以产品的重量为分配标准,将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适用范围:适用范围:产品耗用材料的多少与产品重量比较密切的情况例题见课本例题见课本P83 P83 例例3 3练习题三)练习题三)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产量比例法产量比例法 概念:概念:是按照产品产量比例为标准来分配费用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在企业不具备材料消耗定额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材料费用与产品产量关系比较密切,可用此法例题见课本P83 例4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标准产量比例法标准产量比例法 概念:概念:是以产品的标准产量为分配标准,将材料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标准产量的确定方法标准产量的确定方法 首先选出一种产品为标准产品,规定系数为1,其他产品均按确定的指标与标准产品的该项指标相比,求出各自的系数再分别乘以各自的产量,可求出系数,加总后可得出总系数,即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之和例题见课本P84 例5习题见补充习题一)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外购动力费外购动力费,是指企业从外部购入的电力、厂部照明、蒸汽等动力费用外购动力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的用于车间、厂部照明、取暖等直接用于某种产品生产的,可以直接计入其成本,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则需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分配方法分配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按实际耗用量比例分配 2、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 举例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资料】8月份某企业耗电40000度,每度电费的单价0.40元,应付电力费16000元,未付。

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3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3000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用7000度,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生产工时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24000小时要求】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作出分配电力费用的会计分录答案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基本生产车间电费:330000.40=13200(元)其中:照明用电费:30000.40=1200(元)A、B产品的电费分配率:(13200-1200)/(36000+24000)=0.2元 A A产品电费=0.2 36000=7 200元 B B产品电费=0.2 24000=4 800元 行政管理部门:70000.4=280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7200 基本生产成本(B B)4800 制造费用 1200 管理费用 2800 贷:应付账款 16000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 工资费用工资费用的分配一般通过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进行,并按工人的部门和作用进行分配,福利费福利费则是发生时直接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帐户对于同时生产几种产品的工人工资和福利费等,应该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

分配方法分配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按实际工时比例分配(举例)(2)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举例)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实用工时为:甲产品24000小时,乙产品31000小时,丙产品35000小时根据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225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5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2000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2000元要求】作出分配工资费用的会计分录,甲、乙、丙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按实用工时分配答案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工资费用分配率:22500/(24000+31000+35000)=0.25 甲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4000 0.25=6000元 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310000.25=7750元 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350000.25=875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6000 基本生产成本乙乙产品 7750 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 8750 制造费用 3500 管理费用 2000 销售费用 2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0000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资料】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48160元,管理人员工资1840元。

甲产品完工10000件,乙产品完工800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3.2小时,乙产品3小时要求】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作出工资分配的会计分录答案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定额工时定额工时:甲产品100003.2=32000小时 乙产品80003=24000小时 工资费用分配率为工资费用分配率为:48160 /(32000+24000)=0.86 甲产品生产工人工资:320000.86=27520元 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40000.86=2064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27520 基本生产成本(乙)20640 制造费用 184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0000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折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折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折旧费主要是按照固定资产的所属部门进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计入制造费用帐户;辅助生产车间的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帐户;专设销售部门的计入销售费用帐户;出租的计入其他业务成本帐户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其他支出的归集与分配其他支出的归集与分配 1、利息支出:短期借款利息支出一般采取预提的方式,期末计入“应付利息”帐户,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而长期借款的利息一般是每年支付一次。

2、其他费用支出:是指差旅费、邮电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运输费、办公费等,一般在发生时,按照费用的用途进行归集,分别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账户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是通过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是通过“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进行账户进行,主要核算辅助生产主要核算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材料、工资和其他费用车间发生的材料、工资和其他费用对于发生的制造费用的核算有二种方法:一是对于发生的制造费用的核算有二种方法:一是单独设置单独设置“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二是直接计入账户;二是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本书所账户本书所讲一般是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全部计入讲一般是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全部计入“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而不设账户,而不设置置“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课堂习题二)账户课堂习题二)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 概念:概念:是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是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

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优点:优点:简单易行简单易行缺点:缺点:没有对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没有对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进行分配,使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品和劳务进行分配,使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算不够准确算不够准确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这种方法比较简单,适用于只有一这种方法比较简单,适用于只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或各辅助车间相互提供产品和个辅助生产车间或各辅助车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不多的单位劳务不多的单位习题 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资料】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510元,提供修理劳务量26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4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2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792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75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5200吨公里,为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2000吨公里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作出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生产成本”账户列示明细账户)答案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1 1、对外分配劳务量:、对外分配劳务量:修理:修理:2600-400=22002600-400=2200(小时)(小时)运输:运输:7500-300=72007500-300=7200(吨公里)(吨公里)2 2、分配率:、分配率:修理:修理:4510/2200=2.05(4510/2200=2.05(元元/小时小时)运输运输:7920/7200=1.10(:7920/7200=1.10(元元/小时小时)3 3、对外分配金额:基本生产车间、对外分配金额: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修理费用应分配修理费用=2000=20002.05=4100(2.05=4100(元元)应分配运输费用应分配运输费用=5200=52001.10=5720(1.10=5720(元元)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修理费用应分配修理费用=200=2002.05=410(2.05=410(元元)应分配运输费用应分配运输费用=2000=20001.10=2200(1.10=2200(元元)4 4、会计分录、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借:制造费用 9820 9820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2610 2610 贷:生产成本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修理车间 4510 4510 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运输车间 7920 7920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顺序分配法顺序分配法 概念:概念:是指按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受益费用多是指按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受益费用多少的顺序依次排列,受益少的在前,受益多的少的顺序依次排列,受益少的在前,受益多的在后,后序车间费用不对前列车间进行分配。

在后,后序车间费用不对前列车间进行分配优点:优点:计算简单,并能有重点地反映辅助生产计算简单,并能有重点地反映辅助生产车间交互服务的关系,比直接分配法准确车间交互服务的关系,比直接分配法准确缺点:缺点:由于排在前面的辅助车间不负担后面辅由于排在前面的辅助车间不负担后面辅助车间的费用,导致费用归集不全,不能全面助车间的费用,导致费用归集不全,不能全面反映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反映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关系,影响了分配的准确性关系,影响了分配的准确性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较多,这种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较多,但各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量有明显的先后但各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量有明显的先后顺序的企业顺序的企业习题见课堂练习题三,课本例题的会计分录习题见课堂练习题三,课本例题的会计分录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只做一笔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22 000 供汽车间 25 400 制造费用一车间 130 525 二车间 81 895 管理费用 5 44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110 440 供水车间 97 240 供汽车间 57 580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做两笔分录做两笔分录 1 1、借: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供水车间 22 000 22 000 供汽车间供汽车间 25 40025 400 贷:生产成本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供电车间39 600 39 600 供水车间供水车间 7 8007 8002 2、借:制造费用、借:制造费用一车间一车间 130 525130 525 二车间二车间 81 89581 895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5 4405 440 贷:生产成本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供电车间 70 840 70 840 供水车间供水车间 89 44089 440 供汽车间供汽车间 57 58057 580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概念:概念:是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进行交互分配和是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进行交互分配和直接分配两次分配。

直接分配两次分配交互分配交互分配,是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是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率,在各辅助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直接分配直接分配,是将各辅,是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按照对外提供的产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按照对外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品和劳务的数量,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间进行分配步骤:步骤:交互分配(对内分配交互分配(对内分配: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直接分配(对外分配:将交互分配以后的费用对辅助直接分配(对外分配:将交互分配以后的费用对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对象进行分配)生产以外的受益对象进行分配)优缺点:优缺点:该方法分配的过程较繁琐,但计算结果比前两该方法分配的过程较繁琐,但计算结果比前两种方法准确种方法准确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较: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较多且不平衡的企业多且不平衡的企业习题三习题三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概念:概念:是指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按照是指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

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步骤:步骤:各辅助生产车间费用按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各辅助生产车间费用按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 计算各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计算各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 调整辅助生产成本差异:直接对外分配或者全调整辅助生产成本差异:直接对外分配或者全部转入部转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管理费用”账户优缺点:优缺点:该方法有利于对各车间成本费用的考核该方法有利于对各车间成本费用的考核和控制,但计划成本是否准确至关重要和控制,但计划成本是否准确至关重要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产品和劳务的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产品和劳务的计划成本比较准确、稳定的企业计划成本比较准确、稳定的企业习题四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概念:概念:是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是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根据根据“应分配费用应分配费用=按提供劳务量实际分配费按提供劳务量实际分配费用用”等式建立方程,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等式建立方程,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辅助生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产费用分配方法公式:公式:直接费用直接费用+其他辅助车间分入费用其他辅助车间分入费用=按提按提供劳务量实际分配费用供劳务量实际分配费用 优点:优点:采用该方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最采用该方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最准确缺点:缺点: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计算太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计算太麻烦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成本计算工作已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成本计算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习题五习题五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的归集 一般按生产分厂或车间设置明细账进行归集一般按生产分厂或车间设置明细账进行归集期末时再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除季节性期末时再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除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外,制造费用帐户月末应无余额生产的企业外,制造费用帐户月末应无余额归集时的会计分录如下:归集时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制造费用借:制造费用车间车间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现金、银行存款、辅助生产成本现金、银行存款、辅助生产成本习题六习题六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时比例法 概念:概念:是按照各种产品所耗用生产工人工时的是按照各种产品所耗用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可以是实际工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优点:优点:制造费用中的一般费用与产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中的一般费用与产品生产工时数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方法能够合理地反数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方法能够合理地反映劳动生产率与产品成本的关系映劳动生产率与产品成本的关系缺点:缺点: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与维修费在制造费用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与维修费在制造费用中占有较大比重,如果车间各种产品的机械化中占有较大比重,如果车间各种产品的机械化程度不同,以这种方法分配就显得不合理程度不同,以这种方法分配就显得不合理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产品生产工艺过程机械适用于各种产品生产工艺过程机械化程度大致相同的情况化程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习题六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机器工时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 概念:概念:是按照各种产品生产所用机器设备的运是按照各种产品生产所用机器设备的运转工作时数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转工作时数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优点:优点:在产品生产工艺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在产品生产工艺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生产单位,制造费用中的折旧费、动力费、维生产单位,制造费用中的折旧费、动力费、维修费等比重较大,且与机器设备的使用关系密修费等比重较大,且与机器设备的使用关系密切,因此比较合理。

切,因此比较合理缺点:缺点:车间存在不同的机器设备,且其使用和车间存在不同的机器设备,且其使用和维修费用相差悬殊时,用此方法不合理,因此维修费用相差悬殊时,用此方法不合理,因此必须采用系数法进行调整必须采用系数法进行调整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即制造费用: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即制造费用的发生与机器设备的使用有密切关系的单位的发生与机器设备的使用有密切关系的单位系数法习题见习题七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概念:概念:是以各种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作是以各种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作为分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为分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优点:优点:资料容易取得,计算手续比较简便资料容易取得,计算手续比较简便缺点:缺点:在各种产品的机械化程度不同、或加工在各种产品的机械化程度不同、或加工等级不同时,会使机械化程度低、加工等级高等级不同时,会使机械化程度低、加工等级高的产品负担较多的制造费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产品负担较多的制造费用,与实际情况不符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各种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的机械化程各种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的机械化程度和生产工人的技术等级大致相同的情况。

度和生产工人的技术等级大致相同的情况例题例题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某企业第二车间某企业第二车间7 7月份发生制造费用总额为月份发生制造费用总额为7182071820元,生产工人工资元,生产工人工资1330013300元其中,用于元其中,用于生产生产A A产品产品95009500元,元,B B产品产品38003800元则A A、B B产品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分别为多少?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分别为多少?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71820/13300=5.4=71820/13300=5.4 A A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500=95005.4=513005.4=51300元元 B B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3800=38005.4=205205.4=20520元元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直接费用比例法直接费用比例法 概念:概念:是以计入各种产品的直接费用的比例作是以计入各种产品的直接费用的比例作为分配标准,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的一种分配为分配标准,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的一种分配方法优点:优点:该方法的分配标准很容易取得,计算简该方法的分配标准很容易取得,计算简单从表面上看,把直接费用考虑在内,可以单。

从表面上看,把直接费用考虑在内,可以较全面地兼顾到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较全面地兼顾到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缺点:缺点:直接费用对制造费用的影响情况并不一直接费用对制造费用的影响情况并不一致,因此分配的结果可能不准确致,因此分配的结果可能不准确适用范围:适用范围: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的发生有关系,且各项直接费用对制造费用的影发生有关系,且各项直接费用对制造费用的影响程度大体一致响程度大体一致例题例题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某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某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9 9月份车间月份车间共发生制造费用共发生制造费用45.2245.22万元甲产品生产工人万元甲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工资为1414万元,直接材料费用为万元,直接材料费用为128128万元;乙万元;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2424万元,直接材料费用为万元,直接材料费用为100100万元请按照直接费用比例法分配制造费万元请按照直接费用比例法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分配率=45.22/=45.22/(14+128+24+10014+128+24+100)=0.17=0.17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0.17=0.17(14+12814+128)=24.14=24.14万元万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0.17=0.17(24+10024+100)=21.08=21.08万元万元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标准产量比例法标准产量比例法 概念:是以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为标准概念:是以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为标准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

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适用范围:适用于系列产品即同一产品适用范围:适用于系列产品即同一产品类别内各不同品种的产品之间,或同一类别内各不同品种的产品之间,或同一产品品种内各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之间产品品种内各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的费用分配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年度计划分配率法年度计划分配率法 概念:概念:是指无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是多少,每是指无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是多少,每月各种产品中的制造费用都按照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月各种产品中的制造费用都按照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分配率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步骤:步骤:1 1、年初、年初,根据年度计划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等分配标,根据年度计划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等分配标准的计划数,除年度计划制造费用总额,求得制造费准的计划数,除年度计划制造费用总额,求得制造费用的年度计划分配率;用的年度计划分配率;2 2、每月末、每月末,用计划分配率乘以根据本月各种产品实际,用计划分配率乘以根据本月各种产品实际产量计算的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等实际数,求得本月产量计算的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等实际数,求得本月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可能账户可能有余额(借方或贷方),但不做调整有余额(借方或贷方),但不做调整3 3、年末,、年末,集中调整实际发生额与实际分配额之间的差集中调整实际发生额与实际分配额之间的差异,少分配数用蓝字调整,多分配数用红字调整异,少分配数用蓝字调整,多分配数用红字调整1212月分配完,月分配完,“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没有余额即将借方或账户没有余额即将借方或贷方余额调整分配计入产品成本账户贷方余额调整分配计入产品成本账户其他其他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优点:手续简便,便于及时计算产品成本,并优点:手续简便,便于及时计算产品成本,并能均衡各期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还可以随时能均衡各期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还可以随时结算已完工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有利于考核结算已完工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有利于考核和检查制造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和检查制造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缺点:采用该法要具备较高的计划管理水平,缺点:采用该法要具备较高的计划管理水平,否则计划分配率与实际发生数的差异过大,会否则计划分配率与实际发生数的差异过大,会影响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导致最终产品成本的影响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导致最终产品成本的数据不实。

数据不实适用范围: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或车间适用范围: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例题例题 习题九习题九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计划为2340002340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产量为:甲产品1900019000件,乙产品件,乙产品60006000件,件,丙产品丙产品8000800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为: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为:甲产品甲产品5 5小时,乙产品小时,乙产品7 7小时,丙产品小时,丙产品7.257.25小时本月份实际产量为:甲产品小时本月份实际产量为:甲产品18001800件,乙产品件,乙产品700700件,丙产品件,丙产品500500件1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为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为2060020600元答案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计划分配率=234000/=234000/(19000190005+60005+60007+80007+80007.257.25)=1.2=1.2(元(元/时)时)甲产品本月应负担甲产品本月应负担=1800=18005 51.2=108001.2=10800元元 乙产品本月应负担乙产品本月应负担=700=7007 71.2 =58801.2 =5880元元 丙产品本月应负担丙产品本月应负担=500=5007.257.251.2=4350 1.2=4350 元元 本月分配合计:本月分配合计:2103021030元元 本月实际发生:本月实际发生:2060020600元元 差额为:差额为:-430-430元。

元1 1月份的余额暂时不处理,等到年末时集中处月份的余额暂时不处理,等到年末时集中处理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废品的概念:废品的概念: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返工修理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返工修理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和入半成品和产成品,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和入库后发现由于生产上的原因造成的废品库后发现由于生产上的原因造成的废品废品的种类:废品的种类:可修复废品与不可修复废品两种可修复废品与不可修复废品两种废品损失的概念废品损失的概念: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或入库后发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的报废损失和修复费用的各种废品的报废损失和修复费用注意注意:有四种损失应区别于废品损失:有四种损失应区别于废品损失:(1 1)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成本,作销售费用处理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成本,作销售费用处理2 2)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损失,作管理费用处理;损失,作管理费用处理;(3 3)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以后发现的废品所发)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以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计入管理费用;生的一切损失,计入管理费用;(4 4)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

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废品损失的核算 账户的设置:可在账户的设置:可在“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账户下设置账户下设置“废废品损失品损失”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也可直接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也可直接设置“废废品损失品损失”一级科目进行核算一级科目进行核算借方登记发生的各种损失数,贷方登记回收的残借方登记发生的各种损失数,贷方登记回收的残料价值以及责任人应赔偿的金额等使损失减少的料价值以及责任人应赔偿的金额等使损失减少的数额,净损失也从贷方转走,期末一般无余额数额,净损失也从贷方转走,期末一般无余额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将修复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归集将修复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归集到到“废品损失废品损失”账户的借方,最后,集账户的借方,最后,集中结转到中结转到“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的借方注意:其生产成本不是废品损失,不需注意:其生产成本不是废品损失,不需转入转入“废品损失废品损失”帐户习题习题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资料:某车间本月A产品发生5件可修复废品为修复这5件废品,共领用材料500元,应分配修复人员工资300元,应分配制造费用200元,责任人赔偿15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作出有关可修复废品损失的会计分录答案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 1 1、借:废品损失、借:废品损失A A产品产品10001000 贷:原材料贷:原材料 500 500 应付工资应付工资 300 300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 200 200 2 2、借:其他应收款、借:其他应收款 150 150 贷:废品损失贷:废品损失A A产品产品 150 150 3 3、借: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A 产品产品 850 850 贷:废品损失贷:废品损失 A A产品产品 850850管理成本会计讲义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首先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成本转入首先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成本转入“废品废品损失损失”账户的借方,然后,将报废时回收的残账户的借方,然后,将报废。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