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本P41例1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了解比例各部分名称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一、情境导入1.什么叫做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0.5∶0.25和0.2∶0.4 2∶5和5∶224∶3和6∶1 0.2∶0.8和1∶4二、探究新知1.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1)查阅课本,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内项”、“外项”2)观察自己刚才举的比例,找出它的内项、外项3)引导学生观察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外项和内项的位置又是怎样的?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我们知道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板书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2)组织学生观察组成比例2.4∶1.6=60∶40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关系?学生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3)组织学生观察计算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看看能有什么发现?(自主、合作、交流)(4)验证其他的比例有没有这个规律5)引导学生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
归纳: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P41“做一做”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五、课后作业课本P43第5、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