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二中校本课程《健美操》开发方案 康平二中体音美组 袁媛 一、课程的拟定: ﻫ1、背景分析: ﻫ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一定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校本课程资源,补充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局限性的地三级课程这种课程也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课程载体之一开设校本课程是目前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体育校本课程是校本课程的一部分,健美操校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增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ﻫ2、学校方面: 我校有四名体育专职教师,21个教学班,多种体育器材基本齐全,有300米环形运动场近几年,在学校领导的注重下,在体育教师的努力下,我校的体育成绩获得了骄人成绩,特别是学校健美操社团成员组队参与县市各级比赛都获得了优秀成绩基于以上学校背景,结合我校健美操特色学校的建设,我们确立开发健美操校本课程 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变化学生的学习措施,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3、学生方面: ﻫ 随着国内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增强,对国民素质的规定将会越来越高而目前学生普遍体质下降,自我积极活动意识不强,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动手能力较差。
加上目前一种家庭只有一种孩子,家长对子女的文化成绩追求过高,忽视对子女身心健康的发展,很大限度上克制了学生的课余活动 ﻫ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生相对比较内敛,而这些学生家庭生活条件一般,相对而言,家长在支持子女参与投资较大的学习项目就少 基于以上客观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体育特色初具趋形的基本上,我校以由点到面再到尖为出发点,充足发挥学校既有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的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这在大力推动素质教育的今天,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校确立了以健美操为基点的校本课程开发将富有时代气息和节奏感强的健美操运用并在我校开展,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体现力、丰富想象力及集体意识二、课程开发的指引思想: 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引思想,增进学生健康成长 ﻫ 健美操校本教程应以增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健康水平的提高为重要目的,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和谐、友善氛围,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馨和情感的愉悦;通过克服体育运动中的障碍和经历并战胜挫折,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与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ﻫ2 、激发运动爱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ﻫ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本,运动爱好和运动习惯是增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措施的更新,都应关注学生的运动爱好,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爱好和运动爱好,才干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主线上解决学生学习和运动的枯燥感3、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ﻫ 健美操课程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增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教程建设、设计、研究到评价的各个环节,都应始终把学生积极、全面发展放在中心位置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应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足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ﻫ4、关注个性需要,保证每一种学生受益 ﻫ 在健美操校本教程过程中,应充足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爱好爱好和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别根据这种差别在拟定教程内容、学习目的和评价原则、措施时、应全面考虑、区别看待,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乃至全体学生完毕所学教程的学习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增进学生学习的爱好,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ﻫ三、课程目的: 1、学生方面: ﻫ1)发展学生协调、力量、敏捷、柔韧和耐力等身体素质使她们身体匀称协调生长,从而增强体质。
2)增进身体正常发育,培养学生对的的身体姿势,健美的体态,美的动作和美的气质,陶冶美的情操3)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ﻫ4)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具有一定的自我设计、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 ﻫ2、教师方面: ﻫ1)通过运用我校已有的教学资源,编制出能体现我校体育特色的健美操校本课程教材; 2)通过校本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措施、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行,锻炼培养教师,形成一批具有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教师群体,达到推动普及型课程、竞技型课程课堂教学的革新,努力形成开放、摸索、研究、综合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 ﻫ最后目的:充足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增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ﻫ四、课程内容: ﻫ 学生的爱好与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我校健美操校本课程内容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的办学思路和育人目的,以增进学生发展为前提,以学生爱好为动力,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为原则,充足发挥学校的师资、设施、场地、器材等优势,拟定以“大众类、竞技类” 为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 大众类教学 ) 教学时间教学模块重要内容基本规定第一至第四周健身操概述简介现代健身操发展状况、分类、特点、作用等。
结合录像资料观摩以概述形式对本项目作常识性简介,使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健身操有直观的理解第五至第七周1、节奏及基本动作结识节奏,简介基本步法和身体各部位的基本动作结识七种步法及常用动作的名称、术语,可以明确区别节奏的变化,如一拍一动、一拍两动、两拍一动第八至十一周2、热身操涉及身体各部位、多种步法、跳步、拉伸等练习重要有教师领操,增长学生对健身操练习素材及形式,后来可由学生轮流带操第十二至十五周3、健身操校园健身操、大众健身操这是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技术考核内容之一,成套中每个8拍都规定解说清晰,动作规范,并最后规定学生可以独立、纯熟地完毕成套动作第十六至十八周4、健身操考核学生自选校园或大众评价方面力量弹性动作幅度与否到位动作姿态优美节奏感体现力分数222222评分 评价总分 五、课程评价: ﻫ1、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 正面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体现出的闪光点学生参与、自我体现的态度 注重过程:注重在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参与,以及学生掌握动作的进展变化注重体验: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学生掌握技术的态度2、评价的重要方式(1)学生自评(2)学生互评(3)教师评价3、 对教师的评价: 对任教教师的评价目的不是为了评优劣,而是为了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提供具体、精确的反馈信息。
教师评价的内容重要涉及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对课程目的的理解、学生喜欢健美操课和参与健美操活动的限度、发明性工作能力、课程教学效果等对教师的评价重要强调教师对自己的体育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并规定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对于教师的评价应在充足肯定其成绩,结识其潜力基本上,指出被评者应改善的地方,并具体指明改善的措施 ﻫ4、 对课程建设的评价: 课程建设的评价是根据学校教育目的和体育课程目的,对课程开发和实行的状况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理解和掌握课程开发与执行的具体状况;及时总结课程开发实行过程中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通过反馈改善课程教学质量课程建设评价重要内容涉及:课程规范性文献;课程管理制度;课程体系;教材建设;课程实行保障课程目的的达到限度等课程建设评价规定建立以学校自评为主,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在评价过程,应充足注重学生的反映和社会有关方面特别是家长的评价意见 ﻫ六、课程实行及保障: ﻫ1、健美操校本课程在各年级开设,将本课程纳入课程筹划,每周1学时;重要以学生自己选择为主,作为社团活动。
规定任课教师认真制定方案,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ﻫ2、成立以校长为首,以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以实验教师和校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制定活动方案,编写教材,指引实验教师进行活动 ﻫ3、定期开展研讨活动,理解课程实行状况,不断提高课程实行水平 ﻫ4、充足运用学校已有的微机室、图书室、舞蹈室并进一步完善,为校本课程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5、设立校本课程管理专项基金,用于样本课程实行与开发,以及教师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