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正常与异常心理分类诊断及名词解释

d****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6.36KB
约3页
文档ID:167137053
正常与异常心理分类诊断及名词解释_第1页
1/3

系统分类诊断及若干名词解释顺序:由重到轻, 由粗到细(从大类到小类)一、 判断病与非病(是精神病性障碍还是非精神病性障碍):三原则/ 特异行为表现/ 求医行为/ 自知力(一)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同一性或统一性标准) 幻觉/妄想/自知力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知、情、意内在协调一致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二)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重性精神病的核心症状1、认知方面的症状① 体感异常、某些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② 思维障碍:A、 思维联想方面障碍:思维迟缓、奔逸、贫乏、病理性赘述、强制性思维、强迫观念B、 思维逻辑障碍:思维松弛、破裂性思维、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C、 思维内容的障碍:妄想、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嫉妒妄想、疑病妄想、钟情 妄想、内心被揭露妄想等③ 注意障碍:不正常的注意增强、涣散、减退或转移④ 记忆障碍:不正常的减退或增强、错构、虚构、似曾相识或熟悉感2、 情绪方面的症状:不正常神情绪高涨、低落、淡漠、倒错和病理性激情3、 意志方面的症状:不正常的意志增强、意志减退、意志缺乏。

4、 行为方面的症状: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精神运动抑制、违拗症、刻板动作及作态等三) 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四) 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 所谓对症状的“自知”是指求助者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以及对这些异常做怎样的解释 具有一般心理问题的人也可以出现失眠、不安、不思茶饭、情绪低落等心理行为异常但自己能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解决患有神经症的求助者,对自己的症状也很了解,能非常详尽地诉说自己的“痛苦”和“不幸”,有时能找出问题发 生的原因并推论其与症状之间的逻辑关系,甚至夸大其症状的严重程度.特别害怕会不会转成“精神病”.简单地说, 就是“承认自己有病”;而重性精神病患者则常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妄想是真实的,坚持那些对自己有明显伤害的行为而不感到痛苦,他 们对别人说自己精神有问题特别敏感而且坚决予以否认,对症状毫无“自知力”五)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范畴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包揽一切对求助者问题确认的大致程序是基本术语解释: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 “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① 健全的认知能力;② 适度的情感反应;③ 坚强的意志品质;④ 和谐的人格结构;⑤ 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障碍,又称“精神障碍” 它泛指人类在心理或精神以及行为方面的一切异常神经病” 一般指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大脑、脊髓与周围神经所发生的器质性病变,通常用肉眼或显微镜检查可发现有神经组织、细胞(神经元)或神经纤维的破坏、坏死与退化变性的证据精神病 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和反应性精神病等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不包括神经症、人格异常、心身疾患和智力发育迟滞等所谓轻性精神障碍神经症 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心理障碍,属于轻性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癔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抑部性神经症、神经衰弱等在美国的DSM系统中,已取消了神经症术语:在 WHO 的 ICD-10 中,神经症已名存实亡;而在我国的CCMD--3中,则大部分保留了神经症的框架和内容.心身疾病亦称“心理生理疾患” 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躯体疾病或病理生理过程心身疾病有广义与 狭义之分.广义的心身疾病是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包括某些神经症狭义的 心身疾病仅指那些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

精神病性症状 是指精神病所特有的一类症状,主要指严重意识障碍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这些症状的共同特点是严重脱离现实并缺乏症状自知力,使社会功能严重受损非精神病性症状 即除精神病性症状以外的各种心理症状,亦可称之为“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如神经症、人格障碍和智力低下,以及焦虑、恐惧、强迫、疲劳等心因性心理障碍与反应性心理障碍 “心因性心理障碍”与“反应性心理障碍”大致可作为同义语使用,是特指 某一类由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直接引发的心理障碍,但不包括其他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心理障碍阳性症状 阳性症状有时也叫做“代偿性症状”由于抑制或功能代偿或神经细胞受刺激而出现的症状为阳性症状如夸大,妄想,虚谈症是阳性症状;阴性症状 阴性症状有时也叫做“缺损性症状”,脑的某处损害导致该处所司功能丧失为阴性症状,将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分为五组:情感平淡、注意削弱、言语贫乏、意志减退(指动机作用削弱)、无快感和非社交性.,精神分 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之分,对诊断、治疗护理康复和预后都有价值但是阴性症状不一定是疾病过程的直接产物,它们可以是与世隔绝和监禁式的长期住院的结果,也可以是病前已 存在的人格特性。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