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软件工程综合实习报告

沈***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0KB
约18页
文档ID:135498643
软件工程综合实习报告_第1页
1/18

软件工程综合实习报告实习任务名称: 小组成员姓名: 班级学号: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系20XX年 XX 月目录1.系统概述 11.1 系统背景 11.2 系统目标 11.3 里程碑计划 11.4 系统可交付成果 21.5 人力计划 21.6 人员计划 21.7 测试计划 31.8 开发环境与工具 32.需求分析 42.1 现有系统概述 42.2 系统需求概述 42.3 功能性需求 42.4 非功能性需求 42.4.1用户界面 42.4.2硬件考虑 42.4.3性能特征 52.4.4错误处理 52.4.5系统接口 52.4.5质量要求 52.4.6安全问题 52.4.7系统变更 52.5 系统模型 62.5.1用例模型 62.5.1.1参与者汇总 62.5.1.2用例汇总 62.5.1.3顶层用例图 62.5.1.4用例描述 62.5.2对象模型 62.5.3动态模型 73.概要设计 83.1 系统总体设计 83.1.1逻辑结构设计 83.1.2软件架构设计 83.2 系统功能设计 83.2.1总体结构 83.2.1功能设计说明 83.3 数据库设计 83.3.1建库设计 83.3.2数据库表存放关系 93.4 界面设计 93.4.1主界面 93.4.2子界面A 94.详细设计 104.1 模块接口设计 104.1.1接口A 104.1.1.1功能描述 104.1.1.2数据结构 104.1.1.3输入项与输出项 104.1.1.4算法与程序逻辑 105.单元测试 116.系统测试 126.1 模块测试 126.1.1模块A 126.1.1.1模块简述 126.1.1.2测试结果 126.2 模块缺陷数量统计 126.3 测试评价 136.3.1 充分性评价 136.3.2 缺陷与不足 136.3.3 改进建议 137.实习体会 14参考文献 151.系统概述1.1 系统背景[对综合实习选题内容进行说明,可给出对当前研究问题或现有系统的现状分析]1.2 系统目标[概述系统要完成的内容或建设目标,可采用条目描述或表格形式给出]序号目标内容12341.3 里程碑计划序号项目阶段阶段完成标准(里程碑)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工作量(日)1项目启动项目启动会议2项目计划项目计划核准3项目实施需求分析完成4项目实施与监控概要设计完成5项目实施与监控详细设计完成6项目实施与监控系统代码完成7项目实施与监控系统测试完成8项目实施与监控交付软件成果合计1.4 系统可交付成果序号里程碑可交付成果交付日期责任人主要工作1需求分析完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2概要设计完成概要设计说明3详细设计完成详细设计说明4系统代码完成单元测试问题追踪表5系统测试完成系统测试报告6交付软件成果系统软件/演示数据1.5 人力计划序号阶段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人力数量备注1项目启动2计划核准3需求分析4概要设计5详细设计6编码及单元测试7系统测试8系统提交序号姓名进入日期期望结束日期承担角色和职责1项目经理2配置管理员3业务分析师4需求分析5系统架构与功能设计师6系统界面设计师7研发人员8研发人员8数据库设计人员,DBA9测试负责人10质量保证员1.6 人员计划1.7 测试计划序号测试产品测试类型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负责人1模块A单元测试2模块B单元测试3…..单元测试4模块A+模块B集成测试5…..集成测试6交付系统系统测试7系统提交最终产品验收测试合计1.8 开发环境与工具序号类别具体需求备注1硬件2软件2.需求分析2.1 现有系统概述[描述现有系统的状况,包括系统中的数据情况以及业务运作情况。

如果设计的新系统将取代现有系统,这一部分就可以描述新系统所支持的任务现在是怎样完成的同时,描述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2.2 系统需求概述[对待实现系统做一个概要的高层描述]2.3 功能性需求[列出待实现系统的功能性需求]2.4 非功能性需求[此处可根据待实现系统的自身特点,对下列条目进行裁剪或补充]2.4.1用户界面[在这里要分析系统潜在的用户使用系统的情况要考虑下面的问题:哪些类型的用户将使用本系统(专家,新手,等等)?将会有多种类型的用户使用本系统吗?对每一种类型的用户将要提供什么样的培训?容易学习是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防止用户出错是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人机接口会用到哪些输入/输出设备,它们的特性如何?]2.4.2硬件考虑[在这里考虑系统面对的硬件问题考虑下面的一些问题:建议的系统将使用什么样的硬件设备?设备的特性如何?包括内存大小、硬盘容量等等]2.4.3性能特征[在这里考虑系统的性能要求要限制考虑下面的一些问题:在系统中是否有任何关于速度、吞吐量、响应时间等性能要求或限制?系统所处理的数据是否有容量的限制?等等]2.4.4错误处理[在这里要关注系统如何处理可能发生的错误考虑下面的一些问题:系统对输入错误如何响应?系统对一些极端条件如何响应?等等]2.4.5系统接口[在这里考虑系统的I/O。

考虑下面的一些情况:输入是否有来自于外部系统?输出是否有到外部系统?对输入输出是否有要执行的限制格式或者中间格式?等等]2.4.5质量要求主要质量属性详细要求正确性可靠性健壮性兼容性[在这里关注可能的质量增强或者妥协情况考虑下面的一些问题:对可靠性的需求是什么?在一次失败后重起系统的时间是否有限制?每24小时,能够接受的系统当机的次数是多少?]2.4.6安全问题[在这里关注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考虑:访问任何数据或者系统本身是否必须受控?是否需要物理上的安全性?等等]2.4.7系统变更[考虑系统需求的哪些部分可能会在以后更改?可能会有什么类型的更改?]2.5 系统模型2.5.1用例模型2.5.1.1参与者汇总[列出系统的所有执行者,并且对其进行简短描述]参与者参与者说明2.5.1.2用例汇总[列出系统中的所有用例,说明其优先级,实现难度等信息建议此处的用例名通过超链接技术与具体的用例描述关联起来如果用例非常多,可以对其进行分类,分类为多个表格分类的依据可以是按照参与者、按照开发组、按照主题等等]用例编号用例名称优先级复杂度2.5.1.3顶层用例图[把顶层用例图(UML图,一个或者几个)放在这里。

在顶层用例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系统所有的参与者,系统的主要用例,参与者与用例的关系,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系统的边界等,配合上面的2小节,可以给读者在整个系统的层面上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2.5.1.4用例描述[对系统中的用例,逐一进行描述用例的格式有多种,根据情况进行选择]2.5.2对象模型[利用UML中的类图,对系统中的类,类之间的关系建模此处不涉及设计的考虑,只是对问题域进行分析,得到一个或者多个类图]2.5.3动态模型[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利用UML中的状态图、顺序图、活动图等手段对系统的动态模型进行建模模型的画法可以参考UML相关书籍]3.概要设计3.1 系统总体设计[说明待实现系统的总体框架、系统逻辑结构和软件结构架构等]3.1.1逻辑结构设计[说明系统拟采用的逻辑体系结构,例如C/S、B/S、三层体系、N层体系、J2EE 等常用体系架构]3.1.2软件架构设计[根据系统所采用的逻辑结构,结合系统自身的业务特点,说明系统拟采用的软件架构,例如常见的四层架构:数据存储、应用服务、Web发布、用户层]3.2 系统功能设计3.2.1总体结构[说明系统按照功能划分的总体结构可用结构图来描述系统的子系统划分情况;如果待实现系统比较简单,则可以直接描述系统中模块间关系的层次。

结构图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模块,模块用来标识一个功能,在结构图中表示了系统的层次关系和调用关系]3.2.1功能设计说明[按照系统的子系统划分情况,或者单个系统的模块划分情况,依次给出各个子系统或模块的详细的功能描述,及其设计的说明此处设计说明可采用UML包图、构件图、部署图、细化的模块图进行辅助说明]3.3 数据库设计3.3.1建库设计[对系统中需要管理的各种数据,用什么方式进行管理进行设计对放到数据库中管理的数据,要描述出表、表之间的关系、视图、触发器、储存过程接口等设计此处可以使用下列表格形式直观地描述数据表的定义]序号字段名称类型宽度(字节)说明123.3.2数据库表存放关系[说明本文件各个表空间与各张表之间的存储关系等等;可以用实体-联系图(ERD)来建立模型,包括数据实体、数据实体的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4 界面设计3.4.1主界面[1、绘制主界面的视图,或给出系统原型界面抓图,说明主界面中所有对象的功能与操作方式]3.4.2子界面A[若系统可以下分若干子系统,则依次给出各个子界面的视图或界面抓图,说明其中所有对象的功能与操作方式]4.详细设计4.1 模块接口设计[对照概要设计中的系统功能设计,依次给出各个子系统中各个模块的接口设计详细说明。

可以按照如下章节进行组织,也可以采用UML类图加上程序逻辑描述的形式给出][若待实现系统功能较为简单,那么只需给出其中若干关键模块的详细设计说明即可]4.1.1接口A4.1.1.1功能描述[此处加入接口A功能的描述]4.1.1.2数据结构[此处加入接口A使用的数据结构]4.1.1.3输入项与输出项[此处加入接口A的输入/输出参数的定义]4.1.1.4算法与程序逻辑[此处加入接口A的程序逻辑描述,可以采用流程图或者伪码形式描述]5.单元测试[给出编码阶段的单元测试追踪记录,由编程人员填写并汇总,以如下表格形式给出]序号所属单元问题描述所用时间是否解决填写人126.系统测试[对照概要设计中的系统功能设计,依次给出各个子系统中各个模块的测试结果,包括测试用例设计和测试结果;并给出系统基于模块划分的缺陷数量统计][若待实现系统功能较为简单,那么只需给出其中若干关键模块的测试结果即可]6.1 模块测试6.1.1模块A6.1.1.1模块简述[此处对该模块的功能、接口输入输出参数等作简单介绍]6.1.1.2测试结果[此处按照测试用例、测试结果的形式成对给出若多条测试用例,则依次按照编号给出;测试结果可以采用系统运行界面抓图的形式]【测试用例1】【测试结果1】【测试用例2】【测试结果2】6.2 模块缺陷数量统计[此处给出各个功能模块在测试中发现的缺陷数量。

模块缺陷可以按照其严重程度从高到低划分成1-4级;1级缺陷是指直接导致系统死机或模块功能失效之类的严重错误,4级缺陷是指对系统运行影响不大、但如果改正可完善模块类的错误(如增加提示信息)测试人员可以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级别划分标准]功能模块1级缺陷2级缺陷3级缺陷4级缺陷缺陷总数功能模块1功能模块2功能模块3功能模块4功能模块5合计6.3 测试评价6.3.1 充分性评价[对测试的充分性进行评价,指出未被充分测试的特性或特性组合]6.3.2 缺陷与不足[指出经过测试证实的产品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说明缺陷和不足对软件产品性能的影响]6.3.3 改进建议[针对测试中发现的产品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7.实习体会[给出综合实习过程中各小组人员实习体会的汇总,可以按照人员姓名依次组织]参考文献[在文中使用上标格式标出引用的文献]。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