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治理政策措施

ba****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49KB
约5页
文档ID:171951369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治理政策措施_第1页
1/5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治理政策措施作者:樊虹来源:《商业经济》2013年第 12期[摘 要 ]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破坏国家经济运行,导致物价总水平失衡通过分析产 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得出治理政策措施思路是,有效控制和治理通货膨胀,政府应出 台紧缩性的经济政策、收入政策、价格管理政策和增加有效供给政策以改变人们的通货预期、 抑制价格上涨治理通货紧缩则应采用扩张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价格管制政策、调整产业结 构、刺激投资于消费[关键词 ]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治理;政策措施[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近些年来,通货膨胀在一些国家多次发生,破坏了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将经济拖入 了危机的泥潭各国政府都将治理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政策,因此,必须结合各 国政府对通货膨胀的实践,分析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效应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也是物价 总水平失衡的另一种表现,总需求的萎缩造成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普遍下降,使企业的债务负担 加重,失业增加,消费需求萎缩,经济被拖入萧条与衰退的境地一、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与治理政策措施(一)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它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贬值,在不兑换的 信用货币制度下,通货膨胀才开始成为商品经济社会中的经常性和普遍性的现象。

它破坏物价 总水平的稳定,使商品市场和劳务市场中相对价格的波动程度加大,使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 素增加治理通货膨胀必须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按其产生原因的性质,可分为内生性的 通货膨胀和外生性的通货膨胀前者是由经济体系内部的因素造成的,即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后者是政府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造成的货币供求失衡而带来的, 也称为货币冲击引发的通货膨胀反通货膨胀的重点在于治理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或货币失 衡引起的通货膨胀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从根本上治理通货膨胀所以,追求宏观经济总量 均衡,即总供求均衡和货币均衡是反通货膨胀政策总体目标二)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1. 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一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出售政府债券,减少流通中的货币存量二是提高再贴现率, 使银行借款成本上升,减少非借入性基础货币投放,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市场利率的上升使企 业和消费者个人的借款成本增加,以抑制过旺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利率管制的国家,货 币当局一般会直接提高利率以紧缩信贷三是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缩小货币乘 数,通过减少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抑制其货币创造能力四是收回再贷款或压缩再贷款规 模。

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效果较好紧缩性财政政策是削减政府支出, 使总需求下降;或增加税收,抑制企业的投资冲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通过降低总需求 以减缓通货膨胀压力的,但是它同时减少了对劳动的需求,产生了更多的失业,又使工资增加 的压力减小,使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发生的可能性减小,因此,以降低总需求为目的的紧缩性 宏观经济政策可有效的反通货膨胀2. 紧缩性的收入政策紧缩性的收入政策也是一些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紧缩收入能抑制过快增长的消 费支出,也会起到抑制总需求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措施:一是确定工资一物价指导线指导线”是政府在一定年份内允许货币收入增长的目标数值 线,政府根据它相应地采取控制各行业工资增长率的措施二是管制或冻结工资这是一种强 行把职工工资总额或增长率固定在一定水平上的措施三是运用税收手段通过对工资增加过 多和过快的企业或行业的工资超额增长比率征收特别所得税的办法抑制收入增长速度3. 价格管理价格管理一般是通过法律形式进行的,为了控制垄断高价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美国政府通 过公用事业委员会对公用事业的价格进行管理全面的物价管制一般伴随着工资的管制从管 制的范围上讲,物价管制分为全面的物价管制和局部的物价管制;从形式上讲,物价管制分为 行政性调控和物价冻结。

其中,全面的物价、工资管制和全面的物价、工资冻结是物价管制的 极端形式物价管制能有效地控制物价总水平的大幅上涨,同时会对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负作 用物价管制是人为地压低商品价格,商品的短缺仍然存在,若取消物价管制,价格会出现 “补偿性”的猛涨所以,物价管制仅为治理通货膨胀的应急手段,不可长期运用4. 有效供给政策有效供给政策也被一些国家用于治理通货膨胀,此政策通过增加有效供给缩小总需求和总 供给之间的差距,以实现平抑物价的目的主要的有效供给政策为产业政策,它是政府通过一 定的经济政策措施促使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有选择的重点配置以调节供给结构的经济政 策此政策适用的条件是通货膨胀是由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的总供求缺口引发的此措施改善了 供给结构,增加了社会有效供给,效果较好,而此方法却见效较慢5. 指数化政策指数化政策的含义是收入指数化,它是按物价变动情况自动调整收入的分配方案指数化 的范围包括工资、政府债券和其他货币性收入实施办法是使各种收入按物价指数滑动或根据 物价指数对各种收入进行调整其效果:一是可消除政府制造通货膨胀的动机,收入指数化剥 夺了政府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收益二是能抵消和缓解物价上涨对个人收入水平和现有生活水 平的影响,克服通货膨胀导致的分配不公;能借此稳定通货膨胀环境下的微观主体的行为,防 范抢购商品、贮物保值等使通货膨胀加剧的现象。

此方法对面临世界性通货膨胀的中小国家有 积极意义6. 改变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是适应性的还是非适应性的,一般影响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例如, 政府的高就业目标使政府在总供给下降的过程中要刺激总需求的上升,这种适应性的政策会出 现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企业员工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使他们不断要求增加工资相反,如果政 府采取非适应性的政策,企业员工就不会产生通货膨胀预期,也不可能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 产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可能就会降低二、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与治理的政策措施(一)通货紧缩的判别标准及负面影响在经济运行实践中,判断一段时期是否出现通货紧缩:一是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负;二 是物价的持续下降是否经历了一段时限,例如我国以一年为界,通货紧缩以其发生的期限长短 为界可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使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降低,因这种价格下降并非是技 术进步、效率提高造成的成本下降,必然减少经营部门的收入并减少从业人员的收入;企业被 迫缩小经营规模,大量从业人员失业;收入增长变缓,消费水平下降,消费的萎缩又使物价下 降通货紧缩的发展使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预期变坏,民间投资萎缩虽然物价下降能使名义收入 水平不变的人们从中得到一些实惠,而收入下降的预期使消费者不愿进行当期消费,经济不景 气的预期使企业失去投资意愿,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使经济陷入衰退。

二)反通货缓缩的政策目标政府反通货紧缩的目标一般是刺激总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和保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货币供给量通货紧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总量的不平衡,总需求萎缩造成物价总水平 降低,货币供给总量下降;货币供给结构中强流动性部分的紧缩也造成物价水平的下跌;产品 结构性供给过剩也会造成物价水平的下降有的制度性的因素也影响消费需求水平,例如收入 制度、福利制度和教育制度改革的不确定性,使人们预防性货币需求动机增强,减少当期消 费三)反通货紧缩的措施1. 扩张性货币政策要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利率、进行公开市场购买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 量在实行利率管制的国家,中央银行要直接下调存贷款利率,刺激企业投资和人们对耐用消 费品的消费需求在通货紧缩时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经济不 景气的预期抑制了企业的投资动机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经济不景气抑制了银行的贷款增加, 各方因素均阻碍总需求的增长,使经济很难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2. 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进行一些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能在相当程度上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相关产 业的投资需求,同时能还可增加就业和部分人的收入,促进消费需求。

政府应通过减税的方式 鼓励企业投资,减税能增加企业的可用资金,减少由于财务困难陷入破产的企业数量,也可防 范由于企业破产而出现的失业政府应通过增加转移支付的方式增加一部分人的收入,这是刺 激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3. 调整产业政策政府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压缩供给过剩的产品生产以抑制此产业的扩张,支持适销对路 的、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产品的生产,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对重点产业要给予优惠政策,解 决因结构性供给过剩导致的消费需求下降和投资需求下降,抑制通货紧缩的持续4. 价格管理政策政府要对一些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直接或间接管制,如:禁止某些产品的不正当 价格竞争,对违反规定者依法罚款或通过道德教育让厂家放弃降价促销等做法此政策仅可在 短期内奏效,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参 考 文 献 ][1] 刘庆华,等•正确判断和认识通货紧缩J].市场与发展,2000[2] 赵全新•通货紧缩的内涵界定[J].价格辑刊,2003(8)[3] 刘儒,等•当前通货紧缩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 (15)[4] 张文锋•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和对策J].管理观察,2009(3)[责任编辑:刘玉梅]。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