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井冈山 井冈山往事

枕***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05KB
约5页
文档ID:137640574
井冈山 井冈山往事_第1页
1/5

井冈山 井冈山往事   火  1  播火者欧阳洛首先是一名年轻的农民,她从小生长在江西永新的一个叫田南阳家村的只有三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庄里她家有七亩薄田,好歹也算是有田产的家庭,可是她家人口众多,共有九人,七亩薄田自然就不是大产穷困理所当然地成了她们一家的命运  青年农民欧阳洛出生于1900年她在乡村度过了20多年的时光像全部的农民那样,她遵守古老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熟悉田地里的一切活计,也和无数大到牛羊小到昆虫之类的生灵保持天然友好的亲属关系像全部农民那样,她对乡村谈不上热爱也说不上憎恨她完全能够像全部农民那样活着,娶亲生子,没日没夜地劳作一生,老了找村庄后面山上的一抔黄土埋掉拉倒没有些人说这么的生活有什么不对  然而欧阳洛同时也是一个她的父亲是一名教经馆的秀才,欧阳洛10岁开始跟随父亲读书写字相比村里同龄的大家,欧阳洛自然有了一个不一样的文字世界她除了是农民的后代,还是孔子的门生文字有了让她对外面的世界张望的勇气和能力她渴望求索,渴望用自己的学识换得比农民更加好部分的生活,渴望走出大山的围困,跟着水流去寻求人生新的可能读过书的欧阳洛常常在农事间隙发呆在田野中,山麓下,溪水旁,她孤独的样子让人不解。

她在想些什么呢?  1922年,22岁的欧阳洛上路了那是8月,天气酷热走出家门的欧阳洛应该带着一个书箱,里面有她的换洗衣服和部分类似于《稀世贤文》《论语》之类的书籍那是她的父亲的经馆教材,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她考学的工具可能还会有部分在路上应急的干粮,这里按下不赘8月的欧阳洛应该穿着短衫像那时候每一个出门远行的乡村人那样,她的手上可能绑着一条毛巾太阳暴烈,她不停地用毛巾擦汗可是汗水不停地爆出来,她的毛巾早已经根本湿了她的身体似乎要浸在汗里她的汗衫已经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汗馊味,可她毫不认为意梦想中的前途在鼓舞着她,她已经走得很累了仍然不愿停下来歇息这个懵懂无知的乡村青年,对自己的未来心怀期待,对马上抵达的城市多少显得好奇而惶恐她的未来,是要做一名传道授业的教书先生,还是到衙门里当一名公差?  经过数日的行走,她来到了江西省会南昌凭着她父亲教给的文化基础,欧阳洛考入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成了省城名副其实的一名学子  2  然而,上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川、滇、黔军阀战争爆发直皖军阀大战爆发今天穿黄色军装的军爷占领了城池,明天穿灰色服装的兵哥扬言要血债血还北洋军阀吴佩孚扬言要武力统一中国——类似的杀气腾腾的声音在中国此起彼伏。

整个中国军阀混战,硝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内战不已,列强趁火打劫日本就山东问题向中国发出通牒英美等势力国家在中国天津、上海等地盘踞人祸不已,天灾也来助兴宁夏海源地域发生级大地震,数十萬人成为死难者水漫浙江,数萬人无家可归……  混乱不堪、积贫积弱的中国需要拯救,不停告急的国势呼叫挽狂澜于即倒的英雄几年前的五四运动余温依在,反帝反封建的声音已经深入民心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即把反帝反封建作为本党纲领,其结果是快速得到全中国知识青年的热烈响应马克思主义像个幽灵,开始徘徊在中国大小城市的街头,《向导》《新青年》《中国青年》《红灯》这些新思想的杂志在各校园之间秘密流传城市的偏僻角落或郊区地带,大学的隐秘据点,带有显著政治意图的集会在剧烈进行争论历来没有休止,因为很多理论需要厘清,很多事件的真相没有头绪而门外的路灯下有些人形迹可疑,那假如不是闻风而动的特务,就是集会安排的假装若无其事的放哨的人……  满口永新方言、就读于南昌省立第一师范的欧阳洛在课堂上显得魂不守舍讲台上穿长衫的老师满口之乎者也,而讲台下的欧阳洛以书本为掩护在读着刚刚出版的《新青年》而她的行李箱里从家里带来的《论语》还在,那其实是以《论语》封面作掩护的《共产主义宣言》译本。

她开始热衷于参与多种秘密的集会,在会上开始小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她的永新方言听起来有些口齿不清她参与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聆听有着“江西三杰”之称的江西青年领袖方志敏、赵醒依、袁玉冰的演讲,用学校的作业本记下她们演讲的出色部分她们和她同龄,其中弋阳人方志敏和她同年,全部出生于1900年,南丰人赵醒依要大一岁,李大钊的北大弟子袁玉冰最长,生于1899年,却是兴国人氏,和她同是相距不到百里的邻居她是不是借助和袁玉冰的近乡之谊和这些青年精英靠近?方志敏、赵醒侬出版的《青年声》周报,欧阳洛是不是帮助刻写过钢板?她们领导的反对江西军阀的斗争中,欧阳洛是不是在白天的街头游行的人群中高呼过口号,在午夜的路口偷偷张贴过口号?  欧阳洛像被一束奇异的光给攫住了灵魂她常常感觉到自己全身像炭火一样烫早年在田间地头的思索似乎全部有了答案,她的视野再不是如在家乡永新被群山围困,而是无比坦荡,一望无际她预感到一个大的时代正在到来,而她必需参加其中,成为推波助澜的一员1924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精神上找到了自己的父亲南昌两年的学习时光,她并没有长高,似乎更瘦了些,但她的精神海拔,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两年前显得村相的平头,现在换成了中分式,那似乎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时髦的发式,隐藏着经典的革命者的决绝信号。

两年的师范学习,这个永新山旮旯里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已经蜕变成了做梦全部喊着救国的愤青,出没于南昌街头的革命派,共产主义的狂热信徒,完全成了一名新人了  1925年6月,欧阳洛走在回乡的路上名义上她是毕业返乡的省立第一师范学生,实际上她是一名接收了秘密使命的中共党员她仍然带着当年的行李箱,只是里面早期的《稀世贤文》《论语》早已不知去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新青年》《红灯周刊》《中国青年》杂志6月的天气已经很热,欧阳洛全身全部浸在了汗水里而她脸上已经不再像两年前初去南昌那样显得惶恐窘迫,而是无比的成熟、刚毅和自信她知道,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到来。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