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

ba****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90KB
约2页
文档ID:176425402
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_第1页
1/2

从第一次看《人间四月天》到看了张清平写的《林徽因传》和拜读了她的诗集,再到后来看 了梁思成写的关于建筑的书籍《大拙至美》等林徽因是我迄今最欣赏的一位女性:集才气、 集美质、集傲骨,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的旷世才女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心里存留着我们这一代人难以理解的爱国精神幼年在李庄时, 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问母亲:“如果日本人打到这你们怎么办?”徽因特别平静的说,“中 国读书人不是有条老路吗?咱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然后小从诫惊恐的说,“那我怎么 办?”徽因一字一句的说:“国之不存,怎顾得了你!”在兵慌马乱的战争年代里,他们依 旧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继续做学问,为了心中的理想和爱哪怕忍受病魔、环境的恶劣和精 神的折磨也在所不惜,殚精竭虑看完最后一集,如鲠在喉,泪在翻转身后涌流而下为林徽因,为梁思成,为他们对建 筑事业的毕生付出,为他们想极力保护中国古建筑的行为梁林二人对于中国的建筑事业有 着功不可没的贡献关于建筑,梁思成奠基了中国的建筑学,写了《中国建筑史》,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和解 读了李诫的《营造法式》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 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没那本事。

他们俩事业上琴瑟和鸣!他们将自己的儿子命 名为“从诫”来表达对李诫的崇拜之情以及对建筑事业的热爱1944 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在太平洋战场,“地毯式轰炸专家”美国 的李梅将军指挥美军对日本本土实施了大规模轰炸时任“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 梁思成也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编制一份沦陷区的文物建筑表,并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其 位置对于一位建筑专家来说,恐怕没有比这个更令人兴奋的美差了他同学生罗哲文不分 昼夜地绘制地图在梁思成标记的地图中,有一份特殊的地图,上面划着两个圆圈,那便是 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当梁思成将这个地图呈递到盟军司令部时,盟军的布朗森上校十分困 惑,他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中国学者要保护敌国的古建筑梁思成解释说:“要是从我个人感 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像奈 良的唐招提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1953 年,一股要扫掉北京古建筑的思潮开始兴起,梁林等专家激烈反对,林徽因强撑 病体去找北京市领导:“你们拆去的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 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就是假古董!”梁思成面对他钟爱的城门和城墙被拆毁时,他说过一段 著名的话: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的一块肉,剥去一块城砖像剥去我的一层皮。

尽管如此, 对城楼、城墙和牌楼的拆除还是在随后大规模展开建筑大师梁思成拯救了日本建筑,但却“失守”了中国建筑!!真是令人心痛!!林徽因先生于1955年4月1日逝世,终年五十一岁也许是上帝对她的眷顾,让她躲开了后来残酷的十年林徽因葬于北京的八宝山的二号墓地梁思成先生于1972年1月9日逝世,终年七十岁梁思成文革中含冤去世,文革后平反,因其生前是全国人大常委,骨灰安放于党和国家 领导人专用骨灰堂,跟林徽因墓只一箭之遥从梁林二人可以看出那一代学人的理想和爱的风骨民国时代,战乱年代,那一代是多才多艺,有着"文艺复兴色彩",令人敬佩的,有着社 会责任感的学者可叹的是:此年代已经不复返了在缅怀他们,为他们叹息的同时,我们更要反思自己的这一生该如何活吧。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