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福建师范大学22春“法学”《环境法学》期末考试题库易错、难点精编【C】(参考答案)试卷号:13

住在****帅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35KB
约16页
文档ID:150567469
福建师范大学22春“法学”《环境法学》期末考试题库易错、难点精编【C】(参考答案)试卷号:13_第1页
1/16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住在富人区的她福建师范大学22春“法学”《环境法学》期末考试题库易错、难点精编【C】(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关于境外废弃物的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经审批,为了倾倒的目的,可以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运送废弃物B.禁止为了倾倒的目的,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运送废弃物C.境外的废弃物经审批后可以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D.境外的废弃物可以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参考答案:A2.省级人民政府为实现区域水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的目标,而将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到工业污染源的法律规定是指()A.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制度B.超标排污收费制度等C.排污申报登记制度D.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参考答案:A3.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A.5dBB.20dBC.15dBD.10dB参考答案:C4.风景名胜区的主管部门是()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C.国土资源管理部门D.各级人民政府参考答案:B5.按污染源的种类可将环境噪声污染划分为()A.社会生活噪声B.施工噪声C.工业噪声D.交通噪声参考答案:ABCD6.可以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保护区的有()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国务院D.县级人民政府参考答案:ABC7.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的衔接主要表现为()A.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地位不同B.国际环境法不能干预国家按照主权原则所制定的国内环境法C.国内环境法是实施国际环境法的重要保证D.国内环境法可以改变国际环境法中所规定的原则参考答案:BC8.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A.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B.开发利用早,后备耕地少C.平地多、山地少,耕地比重小D.土地类型复杂多样,土地资源条件优越参考答案:ABD9.对于非自然人(我国原先称法人,现称为单位)能否成为危害环境罪的主体,我国刑法体现了()的观点。

A.肯定说B.混合说C.否定说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A10.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A.生产销售许可证B.排污许可证C.开发许可证D.建设许可证参考答案:B11.环境行政执法主体不包括()A.被授权部门B.环境行政主管部门C.各级人民政府D.公民参考答案:D12.与环境问题联系最为密切的因素是()A.资源B.社会状况C.环境D.人口与发展参考答案:ACD13.环境科学将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A.资源问题B.第二环境问题C.第一环境问题D.人口问题参考答案:C14.关于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的有关规定,正确的是()A.运输、携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出入境的,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B.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C.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等特殊情况,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D.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限制进出口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批准参考答案:ABCD15.人类向大气排放的氟氯烃造成()A.酸雨B.臭氧层变薄C.全球变暖D.三者都有参考答案:B16.生态规律的特征()A.等值性B.最小限制性C.整体性D.关联性参考答案:ABCD17.环境无过错原则的构成要件包括()A.违法性B.损害结果与因果关系C.损害结果D.因果关系参考答案:B18.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条款,开了污染防治立法上的首例A.淘汰制度条款B.污染监测制度条款C.奖励条款D.处罚条款参考答案:C19.我国环境标准在内容方面,可分为()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方法标准D.基础标准参考答案:ABCD20.环境行政执法的法律效力,有()A.拘束力B.执行力C.公定力D.不可争力参考答案:ABCD21.警告属于环境行政处罚的()A.财产罚B.能力罚C.申诫罚D.人身罚参考答案:C2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A.25dBB.20dBC.15dBD.10dB参考答案:C23.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包括()A.生活污染源B.工业污染源C.农业污染源D.交通污染源参考答案:ABCD24.以下各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的内容涉及到对该环境要素的全面保护B.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是环境法的一个子系统C.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保护法之间是互相协调与互相配合的关系D.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目前仅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这一具体法律参考答案:D25.我国的人文遗迹可以分为()A.作为民俗文化代表的人文遗迹B.作为文物的人文遗迹C.作为名胜古迹的人文遗迹D.作为历史名城的人文遗迹参考答案:BCD26.《水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于()的污染治理A.湖泊B.海洋C.江河D.水库参考答案:B27.对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正确的看法是()A.解决环境问题只能放弃发展B.无所作为C.可持续发展D.先发展后治理参考答案:C28.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有()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B.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C.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D.奖励综合利用原则参考答案:ABCD29.环境行政执法中最常用的执法方式()A.环境行政许可B.环境行政执法C.环境行政处罚D.环境强制执行参考答案:C30.根据国家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居民、商业、工业混合区的标准值是()A.昼间70分贝(A)、夜间65分贝(A)B.昼间65分贝(A)、夜间55分贝(A)C.昼间60分贝(A)、夜间50分贝(A)D.昼间55分贝(A)、夜间45分贝(A)参考答案:C31.规定污染源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最高限额的是()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方法标准D.基础标准参考答案:B32.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于()A.1973年B.1972年C.1971年D.1970年参考答案:A33.国际环境法最主要的渊源是()A.重要的国际环境标准、准则、建议B.国际公约C.国际会议与国际组织的重要宣言、决议、大纲D.国际习惯法参考答案:B34.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A.电磁波辐射B.污水C.有毒有害化学物质D.放射性物质参考答案:ACD35.环境民事责任的赔偿损失范围包括()A.间接损失B.精神损失C.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D.直接损失参考答案:C36.遵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原因有()A.部分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或影响严重B.经验的证明,从各国的情况看,如果“预防为主”,只需要投入国民生产总值1%或略高就能控制住环境问题,否则投入应当达到3%C.环境问题的影响具有潜在性,难以准确预测和评估D.治理污染成本极为高昂参考答案:ABCD37.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A.未利用地B.建设用地C.城市用地D.农用地参考答案:ABD38.“世界环境日”是每年()A.6月5日B.6月3日C.6月14日D.6月10日参考答案:A39.保护水资源的综合措施包括()A.计划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B.政府奖励C.加强水污染防治D.保护自然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参考答案:ABCD40.危害环境犯罪的行为可以分为()A.行为犯B.结果犯C.危险犯D.动机犯参考答案:ABC41.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A.珍贵的野生动物B.濒危的野生动物C.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D.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参考答案:D42.海洋石油钻井船、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的含油污水和油性混合物()A.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向海域排放B.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C.必须予以回收D.不得向海域排放参考答案:B43.属于事后阶段的环境法律制度有()A.限制治理制度B.许可证制度C.排污收费制度D.“三同时”制度参考答案:AC4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见于()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参考答案:B45.保护自然保护区具有许多功能,其中不包括()A.经济发展B.有助于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C.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其群体的天然贮存库D.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参考答案:A46.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的权属问题,正确的说法是()A.集体所有B.野生无主谁猎谁有C.国家所有D.国家与集体共同所有参考答案:C47.国际环境保护的第一次浪潮以()为其顶峰A.纪念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会议B.环境与发展会议C.回顾环境与发展会议10周年会议D.人类环境会议参考答案:D48.各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表现在()A.坚持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并重的原则,改变以往重污染防治轻自然保护的做法B.在环境保护内容上,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为环境保护中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C.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上,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去D.在污染控制战略上,由以往的“末端控制”向“源头控制”转移参考答案:ABCD49.水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A.节约用水原则B.综合利用的原则C.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D.全面规划的原则参考答案:ABCD50.影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A.烟尘B.氟化物C.二氧化硫D.一氧化碳参考答案:AC。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