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井史填写规定刖言〈井史>是一口井重要的工程原始资料九五”期间,钻井工程技术资料为钻 井生产和科研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起到了保障作用但 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钻井工程技术资料是依据〈钻井工程技术资料验收标准〉 进行验收的,其可操作性不强,并且随着钻井工艺技术的进步,对资料的要求更 高,因此,按照相关标准结合冀东油田的生产实际制定本规定望各钻井施工单 位遵照本规定执行1. 引用标准及参考书SY/T5313—93钻井工程术语SY5089—92钻井井史及班报表格式SY5090—85钻井取心岩心收获率计算方法SY5088—93评定井身质量的项目和计算方法SY/T5234—91喷射钻井水力参数计算方法SY/T5841—93钻井技术经济指标及计算方法SY/T6056—1994钻井时效计算方法石油工业生产勘探建设统计指标解释---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89年10月 钻井工程事故预防与处理---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年5月2. 有关要求:2.1. 在没有特殊要求的地方,数据一律采用小数点后取两位有效数字2.2. 必须内容齐全、真实、数据准确2.3. 数据单位一律以SY5089—92<钻井井史及班报表格式〉规定的为准,严禁使 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3. 首页:3.1. 填清井号(一律用汉字)、构造名称、井别和钻机编号(钻井单位和队号)、 填写人、队长、审查人及上报日期等4. 基础数据;4.1. 开始搬迁日期:是指从外井场开始搬运主要部件,即:天车、游动滑车、大 钩、水龙头、绞车、钻井泵、柴油机搬到井场的日期4.2. 开始安装日期:是指主要部件开始安装就位的日期4.3. 第一次开钻日期:安装完全部部件、准备工作做完后,钻头下到圆井底(或 地面),转盘开始转动的时间对于老井开窗侧钻井暂将开窗时间定为一开时间4.4. 第二次开钻日期:钻穿第一次固井的水泥塞,开始继续钻进新地层的时间4.5. 第三次开钻日期:钻穿第二次固井的水泥塞,开始继续钻进新地层的时间4.6. 第四次开钻日期:钻穿第三次固井的水泥塞,开始继续钻进新地层的时间4.7. 完钻日期:按地质设计的完钻原则钻达设计(包括加深设计)井深后,钻头起 出至转盘面的时间,(不包括为下套管前打口袋的时间)4.8. 完井日期:指完成了设计规定的全部工序,经检验质量合格或者经补救质量 合格的时间(常规井一般为测完声幅合格的时间)对于先期裸眼完成井或者地 质报废井,在结束全套完井测井之后,以接到上级通知完井的时间为完井时间, 如果需要打水泥塞,则以打完水泥塞起钻完的时间为完井时间。
4.9. 钻井周期:从第一次开钻至完钻为止的全部时间(不包括中途测试、原钻机 试油、设备进厂大修时间),精确到时特殊情况必须注明4.10. 完井周期:从完钻至完井的全部时间精确到时4.11. 建井周期:从开始搬迁到完井为止的全部时间(包括搬迁安装时间、钻进时 间和完井时间,不包括完井总结、中途测试、原钻机试油、设备进厂大修时间, 精确到时特殊情况必须注明4.12. 设计井深:按设计(补充设计)书填写,定向井要填写设计斜深4.13. 实际井深:按实际完钻井深填写(包括为下套管打口袋的深度)4.14. 完钻层位:完钻时实际钻达地层的名称,写清层段如果地质有特殊要求 的以地质为准4.15. 完井方法:填写实际的完井方法,如套管(尾管)、裸眼(先期、后期)、筛 管完井、尾管筛管、砾石充填完井等4.16. 钻机月:自第一次开钻始到完井为止的全部时间(钻井总时间:小时)除以 720小时(一个钻机台月为720小时)所得的商,单位是台月4.17. 钻机月速:全井钻井进尺(包括取心进尺)除以钻机月的商单位是米/台月4.18. 平均机械钻速:钻井进尺(包括取心进尺)除以纯钻进时间(包括取心钻进时 间)的商,单位是米/小时。
4.19. 平均行程钻速:钻井进尺(包括取心进尺)除以纯钻时间加起下钻时间之和, 单位是米/小时4.20. 井身质量:依据井身质量验收标准验收后,根据验收标准填“合格”或“不 合格”4.21. 固井质量:按验收的通知填写“合格”或“不合格”需要补救的井,以补 救后的质量鉴定为准4.22. 定向井造斜深度、全井最大井斜角、全井最大水平位移、靶心距、闭合方 位(靶点闭合方位)按定向井提供实际数据填写4.23. 取心进尺、岩心长度、岩心收获率、平均单筒进尺:采用石油行业标准 SY5090—85<钻井取心岩心收获率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和填写5. 地质简介5.1. 构造名称、井型、井别、井位、地理位置、构造位置、测线位置等按设计书 相应栏目内容填写,其中井别在施工中途有变动的,则按实际井别填写5.2. 井口坐标、目的层坐标依据地质设计填写5.3. 转盘面海拔(补心海拔):海上井指转盘顶面至海平面的垂直距离,陆地井指 转盘顶面至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补心高+地面海拔)5.4. 生产套管联顶节下入深度(联入):转盘顶面至生产套管顶部的长度5.5. 钻井目的、磁偏角按设计书填写5.6. 地层及岩性描述:必须按实钻情况填写。
填至“系”,如“第四系”、“上第三系”、“下第三系”等填至段,如“明上段“”“沙三段”等,如果设计有更细要求,须按要求填写 主要岩性描述:相应地层中,对该地层有代表性意义的岩石的岩性描述如果确实无法填写,必须注明原因)6. 设备情况:6.1. 设备型号(代号):凡有国际、部标或行业标准的,一律按标准填写6.2. 运转情况、零部件更换情况:简明扼要填清相应设备在本井的工作情况及另 部件更换情况7. 井身结构7.1. 示意图,可以只划井身轴线及右半部分标清基准线距自然地面的高度(转盘顶面距自然地面的高度)双级注水泥的井要有分级箍位置及各级固井的水泥返深、人工井底,定向井要 有造斜点、垂深、水平位移、闭合方位等技术数据对于裸眼完井的井要注明水 泥塞位置7.2. 井身结构数据表8. 井口装置8.1. 基础数据和内容:,下列数据必须填写:园井或方井尺寸、深度;导管直径、深度;钻井液出口高 度;转盘顶面距自然地面的高度装防喷器的井下列数据必须填写:防喷器型号规范、试压结果(压力值、时间 及结果)、控制系统、套管头型号规范下列数据必须填写:装采油树的井要填写采油树规范、试压结果(压力值、时 间及结果)、套管头型号规范。
8.2. 示意图:示意图必须真实准确,与实际对应数据标注按照机械制图尺寸标 注方法进行符合GB4458.4-4的规定标清各部件的名称、长度及其与转盘顶 面的距离、放喷管线的流向和长度、各次开钻的套管顶部深度(联入)及套管直径 等数据9. 钻具9.1. 钻具组合,不得遗漏稳定器的外径有效长度及间距,弯接头及弯马达的度数等,如果有无磁钻铤, 要注明是无磁钻铤9.2. 钻铤及钻杆:按每种钻具组合的实际下井顺序填写,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 钻具要分开填写9.3. 稳定器:按下井顺序,填清楚使用稳定器的各类钻具组合中各稳定器的型号、 下入外径、起出外径、棱长中心与井底的距离,必须逐项填写,同时填清楚使用 井段10. 钻井液10.1. 取样日期、取样深度、立管泵压、钻井液类型必须按实际情况填写清楚10.2. 备注栏必须详细填写钻井液处理剂名称、配方及需说明的情况10.3 .其它数据项:按实际测量值填写,对未做测量的项目划横线“一”表示未 做10.4. 在备注栏中要写清加药前后的泥浆性能改善情况在泥浆总结报告中也应 反映出来)10.5. 取点以每个层位2-3个点为宜11. 钻头:指本井使用的全部钻头,包括钻进钻头、扩划眼钻头、侧钻钻头和取 心钻头。
11.1 .序号:钻进钻头(包括取心钻头)在本井第一次使用的,按下井顺序编号, 本井重复使用的,其编号要与该只钻头第一次下井编号相一致曾在其它井使用 过的钻头,在本井使用时不必编号(用△表示),但必须在备注栏注明曾使用过的 井的井号、累计使用时间、进尺及本次使用是第几次下井开表层的钻头编号为“0”11.2 .尺寸:单位为毫米,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11.3. 类型:填写钻头类型全称(如SH22、J22、H517等)11.4 .厂家:填写钻头厂家简称11.5 .喷嘴:所装喷嘴必须填写喷嘴直径对于三牙轮钻头,实际装几个喷嘴就 写几个喷嘴,是加长喷嘴、中长喷嘴、脉冲喷嘴、中心喷嘴、盲眼的用小字注明 未装喷嘴和盲眼的水眼,应在相应栏内直接填写水眼直径对于只有两个水眼的 牙轮钻头,要在备注栏内注明“双水眼”以表明其特殊性11.6. 钻进井段:开表层的钻头钻进井段要从自然地面开始填写(预先下导管的, 从导管底端水平面填写),但必须以转盘顶面为基准点,即:井段上限填写自然 地面(或导管底端面)相对转盘顶面深度,下限填写实际钻达井深其它钻头钻进 井段则填写该钻头钻进的起止井深扩划眼钻头和侧钻钻头也按钻进钻头一样填 写,只是必须在备注栏内注明是扩划眼钻头或侧钻钻头。
11.7 .所钻地层一律用油田分层代号填写11.8 .进尺工作时间:指与钻井进尺直接有关的所必须消耗的时间,包括纯钻进 时间、起下钻时间、接单根时间、扩划眼时间(包括短起下钻)、换钻头时间、起 钻前循环和下钻中途打通时间、定向作业时间等包括取心钻进时间,不包括扩划眼时间从上提方钻杆开始到下完最后一根立柱,接上方钻杆为止的全部连续时间,不 包括换钻头、中停保养、中间打通、修理等时间为改善井下情况而进行的短起下钻时间也应列入划眼时间;扩眼时间一般是指 取心后的扩大井眼时间,也包括按设计(或补充设计)进行的对原井眼扩眼所占用 的时间11.9. 钻井参数(钻压、转速、排量、立管泵压):取本井钻头有代表性的数值, 不取加权平均值11.10. 水利参数:计算依据应取本钻头有代表性的数值,不取加权平均值11.11. 磨损情况:只分析牙轮钻头磨损情况其它钻头磨损情况用汉字描述填写 在备注栏牙轮钻头的磨损分牙齿磨损、轴承磨损、直径磨损和其它部位磨损 四个方面共为四级,代号为“Y”镶齿的磨损分级用该牙轮钻头上断、掉齿数与此牙轮 钻头上镶齿总数的比值作为定级标准,分四级,代号为“Y”,若没有断、掉齿现 象,只有齿磨损,则按铣齿分级方法评定。
它分为密封轴承与普通滚动轴承二类轴承磨损分四级,代号为2”密封轴 承(Z1密封完好,牙轮用手不易转动;Z2密封尚好,牙轮用手容易转动Z3密 封失效,牙轮径向旷动2—3毫米,轴向圹动2—3毫米Z4轴承严重磨损,牙 轮掉或快要掉落)普通滚动轴承(Z1牙轮转动灵活,轴承不旷Z2牙轮转动灵 活,轴承己旷,径向旷动1—2毫米,轴向旷动1毫米Z3牙轮明显旷动,径向 旷动3毫米,轴向旷动2毫米Z4滚珠、滚柱掉或破碎,牙轮卡死,轴承完全 不能用在代号的右下角填写钻头直径磨损的毫米数,如“J2”表示直径磨损2毫米 ,牙轮有轴向或径向裂纹、偏磨等现象,用简略文字描述填写在备注栏,没有损 坏时不填写12. 钻时12.1. 岩性:按地质手剖面上描述的岩性一一对应填写,如“砂岩、砂泥岩等12.2 .井深、钻时、钻井参数、钻井液性能必须逐项认真填写,其中钻时必须与 地质录井、自动记录仪卡片核准12.3. 对于未进 行钻时录井的井,要在第一张表标题右侧注明“未录井“12.4. 注意钻时数据应是每一进尺间距的总钻时13. 测斜:计算项目和方法依据SY5088—93V评定井身质量的项目和计算方法〉 进行13.1. 所有井(直井和定向井)测斜数据均以多点测斜为准。
13.2 .测斜时间、测斜方式在每一数据行均应填写13.3. 取点间距以定向井公司所给实钻剖面为准13.4 .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测斜时,按次序,每次都要填全实测的全部数据,井 段重复部分也要如实填写发生侧钻时,侧钻前和侧钻后两个井眼数据均要填写13.5 .填完各测点数据后,要在下面注明实钻靶点数据:斜深、垂深、闭合方位、 水平位移、靶心距、中靶半径等数据(以定向井公司所给数据为准,若从钻井数 据库中导出,需将“数据编辑”中的“设计靶点”数据输入后进行校验方可导出)13.6. 定向井井身轴线垂直和水平投影图均以定向井公司所给图为准,若想从钻 井数据库中导出,应先将“数据编辑”中的“设计轨迹”数据输入后校验方可导 出14. 井径14.1. 填写电测井径数据14.2 .地质探井(参数井)要填写全部电测井径数据(测几次填几次,包括重复 检测)其它井只填写所测井段的有效井径数据14.3 .平均井径:填写各测量点处之间的平均井径,计算平均井径用圆柱体积计 算,不许加权平均14.4 .填写完各测量点的数据后,在相应的各格内填写最大井径、最小井径及其 所处井深,补填目的层平均井径扩大率14.5 .取点间距以井眼的规则程度为依据,不规则井段取点要相对密一些,规则 井段可相应少一点。
14.6. 未测井径时要注明15. 钻井取心15.1. 无取心的井要注明无取心15.2 .以筒次为单位,按实际取心顺序进行编号填写15.3 .取心井段、进尺、纯钻进时间、岩心长、收获率、岩心直径等计算按 SY5090—85V钻井取心岩心收获率计算方法〉执行有密闭取心的要填清取样 数、密闭微浸块数、密闭率15.4 .地层及岩性:地层名称填写实际地层简称,岩性以岩样分析结果为准15.5 .收获率高低的原因分析:必须简明扼要并且与实际相符15.6. 取心工具类型、取心钻头类型和厂家都必须填写15.7 .合计项目包括取心进尺、岩心长、收获率、单筒岩心长度;取样筒数、密 闭微浸块数、密闭率16. 地层压力测试和检测(设计未要求或设计虽有但由于某些原因未做必须注 明)16.1. 地层孔隙压力测试,井深与地质分层实际数据应一致如“DC”指数法、RFT、MDT测井等16.2 .地层破裂压力测试:,井深与地质分层实际数据应一致按点填写的压力曲线上要标清漏失压力点、破裂压力点及值要做瞬时停泵操作测出瞬时停泵压力值,并在图上注明延伸压力和瞬时停泵压 力值17. 中途测试:未做测试的,要注明17.1. 起始日期:钻进到预定井深后,开始做测试准备工作的时间,计到时。
17.2 .终止日期:对于测试完成后继续钻进的井,测试全部完成后,钻进的钻头 下到原井深的时间为测试终止日期;对于测试完成后继续完井工作的井,测试全 部完成后,主管部门通知做完井工作的时间为测试终止日期;对于测试完成后不 再继续做完井工作就交井的井,测试工作全部完成之时就作为测试终止日期,计 到时17.3. 地层:填写被测地层简称17.4 .其它内容由测试队提供,填写齐全18. 固井18.1. 注水泥:,对于下小钻杆通井的井,指通井后再次测声幅时仪器遇阻的深度,数值必须小 于或等于阻流环深度按实际压力降低值填写,未试压的在相应格内填写“未试压”,确实无法填写的地方,必须注明原因,有充足的理由对于多级注水泥、尾管 完井、筛管完井等特殊情况要在备注栏给予说明18.2. 套管强度,要分段填写指填写栏本段套管的长度和重量只计算井口处抗拉安全系数和抗内压安全系数、井底处抗挤安全系数同层次 套管钢级或壁厚不一致的,各段(按钢级和壁厚分段)安全系数要分别计算18.3. 套管记录,都必须填写套管记录数据除填写套管数据外,还要填写套管附件数据(如套 管鞋、回压凡尔、分级箍、封隔器、悬挂器等)注明联顶节下入深度和长度。
19. 井下复杂情况:包括:井漏、井塌、划眼、溢流、气侵、井涌、扭方位等19.1. 序号:按复杂情况发生次序编号则分别计算复杂次数复杂和事故次数另算19.2. 复杂时间,精确到分钟精确到分钟到解除复杂恢复到复杂发生前原有状态时止的时间在处理井下复杂过程中进 行的一切工艺措施所占用的时间,都应列入复杂损失时间如处理井漏过程中的 起下钻、倒换钻具、研究处理复杂措施和具体方法等时间均应列入复杂时间而应分别计入组织停工时间和修理时间如等材料和上级指示而影响的时间应 计入组织停工时间在处理复杂过程中机械设备损坏后的修理时间应列入修理时 间其新复杂和事故的“损失时间”计算是自新发生复杂和事故时开始至恢复 到原来复杂状态为止的时间,直至全部处理完为止,计到原复杂“损失时间”内19.3 .当时井深:复杂发生时的井深19.4 .复杂发生经过及原因:复杂发生的具体过程及引发复杂的原因必须有复 杂发生时的井深、层位、钻井参数、钻井液性能、漏失量、溢流量及其它与复杂 有关的数据、参数等19.5 .复杂处理情况:处理复杂的基本情况,包括处理复杂的方法、措施、各种 材料用量及实施结果和有关数据、参数的记录等19.6. 直接损失金额:复杂发生至复杂解除后恢复到复杂前原有状态全部过程的 直接经济损失。
20. 井下事故:井下事故包括以下各种类型的事故:井喷事故:进入井筒的地层流体(油、气、水)一旦失去控制,就会导致井喷, 如果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加强管理,强化主人翁责任感,一场恶性井喷事故就 可避免钻具事故:由于钻杆、钻铤、方钻杆和钻具配合接头等钻具发生刺钻具、折断、 滑扣和断扣等造成的事故,包括钻具的地面事故和井下事故卡钻事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钻具在井内不能自由旋转或不能上提下放的事故 固井事故:指固井注水泥、下套管等与固井相关的事故如卡套管、掉套管、固 实心套管、挤水泥等测井事故:指测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如电缆被卡、断、测井仪器落井等钻头事故:指钻头落井、断刮刀片、掉牙轮等事故其它事故:包括井下落物事故、溜钻、顿钻事故等各种其它类型的井下事故20.1. 序号:按井下事故发生次序编号则分别计算事故次数事故次数另算如处理断钻杆中又将下入的打捞工具卡住,则应计为断钻杆一 次、卡钻一次必须填写井下事故具体名称如:发生粘附卡钻,则填“粘附卡钻”,不能笼 统地填写为“卡钻”或“粘卡”等;20.2. 事故时间,精确到分钟如:指重表悬重下降、钻速突然降低、泵压突然下降、有异常声响等情况,或 钻头下入井底后操作时间不长,尚未到起钻时间而发生异常,从判断为事故之时 起就暂时定为事故发生时间(待起钻证实)。
起钻时或起钻中途发生事故,则发现时间即为事故发生时间,恢复正常后又继 续起钻的时间仍计入正常的“起下钻”时间精确到分钟到解除事故恢复到事故发生前原有状态时止的时间在处理井下事故过程中进 行的一切工艺措施所占用的时间,都应列入事故损失时间如打捞过程中的起下 钻、倒换钻具、测落物位置、研究处理事故措施和具体方法、加工制作特殊打捞 工具等时间均应列入事故时间而应分别计入组织停工时间和修理时间如等一般的打捞工具、等原油浸泡处 理卡钻、等器材、等上级指示而影响的时间应计入组织停工时间在处理事故过 程中机械设备损坏后的修理时间应列入修理时间由于对事故处理不当,事故解 除后在钻井过程中仍影响正常钻井,必须停钻处理时,这部分时间应列入事故时 间其新事故的“损失时间”计算是自新发生事故时开始至恢复到原来事故状态为 止的时间,直至全部处理完为止,计到原事故“损失时间”内但在以后的钻进中经常停工处理,其处理时间亦应包括在原事故“损失时间” 之内20.3 .当时井深:事故发生时的井深20.4. 落鱼或被卡钻具:填写落鱼钻具组合或被卡钻具组合必须包括各种钻具、 工珍的具体长度和组合长度20.5 .事故发生经过及原因:事故发生的具体过程及引发事故的原因。
必须有事 故发生时的井深、事故地层、钻井参数、钻井液性能及其它与事故有关的数据、 参数(如卡点位置、鱼顶深度及钻头深度等等)记录20.6 .事故处理情况:处理事故的基本情况,包括处理事故的手段、措施及实施 结果和有关数据、参数的记录20.7. 直接损失金额:事故发生至事故解除后恢复到事故前原有状态全部过程的直接经济损失20.8 .表中所列内容确实无法填写的地方,必须注明原因,有充足理由21. 地面重大事故:包括机械事故、人身事故、和其它地面重大事故其它事故 指顶天车、拉倒井架等各种事故21.1 .序号:按地面重大事故发生的次序编号地面重大事故包括地面工程、地 面设备、人身伤亡等所有的地面重大事故21.2 .事故名称:填写地面重大事故的具体名称21.3 .发生时间:填写发现地面重大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计到分钟21.4 .事故发生经过及原因:事故发生的具体过程及引发事故的原因必须附有 有关的数据、参数记录21.5 .处理概况:处理地面重大事故的基本情况,包括处理手段、措施及实施结 果21.6. 直接损失金额:事故发生至事故解除后恢复到事故发生前原有状态全部过 程的直接经济损失21.7 .表中所列内容确实无法填写的地方,必须注明原因,有充足理由。
22. 钻井施工进度分析图表:22.1. 钻井周期表:,所填写实际施工作业项目必须与计划的对应一致;实际未进行的,则不必填写 但下述工作项目必须填写:钻井设计书中没有而实际施工中的重点项目,如:取 心、中途测试、处理事故和复杂、组织停工等等凡改变钻具结构的工作项目, 如:造斜、增斜、稳斜、降斜、纠斜、扭方位,使用刮刀钻头、吊打、满眼钻具,则以通知为准22.2. 钻井施工进度分析图:,采用的比例必须一致必须完全按照钻井周期表作图23. 主要材料消耗统计:包括套管、钻头、油料、钻井液材料及其它主要材料注意同一类型材料规格型号不同的要分别填写24. 钻井日志:24.1. 钻井日志自开钻至完井必须一日一填(工作内容从搬迁开始填写)24.2 .数据准确、内容齐全,当日工作内容和时效必须与自动记录仪卡片、工程 班报表相吻合技术措施和钻井液性能正常情况下填写加权平均值,特殊情况下 填写有代表性的数据24.3. 生产时间:指正常的钻井工艺各种作业所需的时间可分为:进尺、固井、 测井、辅助工作时间固井下事故或复杂情况需要侧钻时间不得计入生产时间内 ,包括正常钻进时间、取心钻进时间、定向作业造斜钻进时间未取得钻井进尺 的时间不得计入纯钻进时间,如:扩划眼时间、重钻井身时间(地质原因除外、 为处理事故而下入取心工具套取的时间等,均不得计入纯钻进时间。
为处理事故复杂进行的起下钻时间,为划眼、通井进行的起下钻时间,为钻具 探伤、试泵等辅助工作而进行的起下钻时间等)均不入起下钻时间起钻时间:停止泥浆循环后,从上提方钻杆开始到钻头提出转盘面为止的时间 下钻时间:从钻头进入转盘面起,到下完最后一根钻杆,接上方钻杆为止的时间 ,即自上提方钻杆始至接上单根后又接上方钻杆为止的时间定向作业中的摆工 具面时间暂定为接单根时间不包括与钻进无直接关系(如为处理井下事故复杂)而进行的扩划眼时间 短起下钻时间现暂定为划眼时间即从卸旧钻头始换装好新钻头开始下钻为止的全部时间,不包括检查和测量钻 头的时间非钻进过程中发生的换钻头时间不得计入定向作业中的井口接动力 钻具时间暂定为换钻头时间不包括电测、固井、下套管、处理井下事故或复杂所需的钻井液循环时间以及为保证这些作业的顺利而进行的通井起下钻、循环钻井液、电测绘解、资 料验收和测井温等工作所占用的时间钻井作业中的测单点时间,由于相关标准中未作明确规定,暂时定为测井时间 下列时间不得计入测井时间:;;;,即为固井所进行的一切正常工艺措施所占用的时间,计时从下套管(筛管)前通 井下钻至安装好井口装置(指完井)或者钻完水泥塞(指继续钻进)为止的时间。
固井时间包括以下12项内容:,;,从压入空心胶塞(开始注入水泥)时起,至泵入实心胶塞(碰压胶塞)为止的时间从压入实心胶塞(碰压胶塞)后开始替入泥浆时起,至碰压为止的时间一般固井需24小时,低密度水泥固井最少需48小时到仪器起出转盘为止的时间包括试压准备和作业时间安装下一次开钻的井口装置;完成井,安装完井井口装置所占用的时间;,指自下钻起至钻穿全部水泥塞为止的时间,对于只进行钻水泥塞的井,指自下 钻起至钻穿水泥塞后起完钻为止的全部时间特殊工艺固井施工所必须占用的时间固井时间不包括以下内容:,自补救措施开始起至结束为止的时间,应计入固井事故时间自判定为固井质 量有问题需要进行补救至补救措施开始时止的时间,应依实际情况分别归入与其 相应的非生产时间应计入固井事故时间应依实际情况分别归入与其相应的非生产时间由于设计变更需要的准备工作时间,钻到油(气)前需要观察油、气显示及钻井 液变化情况所占用的时间,停工休整、处理事故复杂等停钻情况结束之后中,恢 复钻进之前的通井、划眼、循环、调整、配置钻井液等工作所占用的时间,开窗 侧钻井开窗之前所进行的准备工作时间等把井下钻具定期倒换上、下位置,起钻前配立柱或钻至一定深度时,由于钻机 负荷限制,需要更换不同直径钻具所需要占用的时间。
但利用固井候凝时间和处 理事故复杂期间所进行的倒换钻具时间,均不得计入辅助时间及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对设备、钻具、工具进行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整改 所占用的时间调整、更换、配置钻井液所占用的时间但是处理井漏、溢流等井下复杂情况 所进行的配置泥浆时间应计入处理复杂情况时间24.4. 非生产时间:在钻井过程中影响钻井工作正常进行的时间包括:事故、 设备修理、组织停工、复杂情况和其它停工时间不影响钻井生产的修理时间、 事故时间不列入非生产时间至解除事故恢复到事故发生前原始状态时止的时间包括处理井喷事故、井下 事故、机械事故、人身事故和其它事故所进行的一切工艺措施占用的时间都应列 入事故时间如:打捞过程中的起下钻、倒换钻具、测落物位置、研究处理事故 措施和具体方法、加工制作特殊打捞工具等时间均应列入事故时间其它事故指顿钻、溜钻、井下落物、顶天车、拉倒井架等事故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发生的组织停工和修理时间不计入事故时间,而应分别计入组 织停工和修理时间如等一般的打捞工具、等油浸泡处理卡钻、等器村、等上级 指示而影响的时间应计入组织停工时间在处理事故过程中机械设备损坏后的修 理时间应列入修理时间由于事故处理不当,事故解除后在钻井过程中仍影响正常钻井,必须焦钻处理时, 这部分时间应列入事故时间。
包括机械动力修理和钻具修理机械动力修理包括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循环净化系统、提升系统不属于上述 范围的,均列入钻具修理,如修理吊卡、吊钳、卡瓦等在修理过程中发生的组织停工,应列入组织停工时间那些不占用钻井时间(进行交叉作业)的修理作业不计入修理时间物资供应不及时、或者劳动力缺乏等原因造成的停工时间表层套管未下入,因地下因素影响,使导管落井或者井架基础爱到影响(下沉) 进行处理的时间而应分别计入修理时间、组织停工时间和事故时间24.5 .时间总计:生产时间与非生产时间之和24.6. 钻杆测试时间:包括中途测试和原钻机试油时间,因未见到其它标准和规 定暂规定不计入钻井工作时间,但在井史中应写明24.7. 本日主要工作: ,但不计入时效合计填写主要工作和重要的交叉并行工作电测项目要剽有测井内容下列工作必 须在工作项目后注明施工起止时间:*各次固井的下套管、下套管后循环钻井液、注水泥、替泥浆、候凝;*完井电测、中途完井电测;*捞电缆、捞仪器等电测事故;*扭方位;*井口试压和套管试压填写举例:0: 00下套管16: 00循环20: 00注水泥21: 20候凝24: 0014: 30扭方位钻进17: 15循环20: 00起钻24: 00,不但要记录工作内容,同时必须做进度记录。
25. 钻井月志:钻井月志中各月的数据必须与其相应月的日志中的有关数据对应 一致合计数据中的机械钻速、钻机月速应与基础数据中数据一致26. 技术总结:对施工井所进行的各道工序都应该有深入详细的总结分析,特别 是重点工程项目及重要事件要认真总结经验,为今后的生产起指导和参考作用26.1. 技术总结中的重点内容如下:,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取得的经验教训26.2. 技术总结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不要面面俱到,更不要将设计对钻井的要求照抄照搬对机械钻速的影响,对钻井周期的影响)必须在技术总结中做出必要的总结描述实施特殊作业如固完井后井口打水泥 帽,技术套管根据注水泥要求需射孔的内容应专项说明原来井眼情况也要详细地总结出来,如侧钻的原因、发生经过、侧钻井段、层 位及岩性、详细处理情况、取得的经验教训井漏情况:现象、发生工况、井漏类型、漏失井段、层位、漏速、漏失量、压力 激动数据、钻井液密度、粘度、油气侵情况与钻时变化情况钻井液性能和钻井 参数变化情况、井内静止时间、钻井过程、堵漏材料的选择、数量、配方、立压 套压情况等卡钻情况:现象、发生工况、卡钻类型、判断分析过程、钻井液性能和钻井参数 变化情况、处理过程。
井喷情况:现象、发生工况、钻井液性能变化情况、钻时变化情况、压力激动情 况、井段层位、是否油气侵、是否应用除气器除气、压井钻井液密度计算数值及 实际应用数值、压井泵速、立压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