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有物理性有害因素、化学性有害因素、生物性有害因素3、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皮肤、呼吸道、消化道5、粉尘按性质可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混合型粉尘6、职业中毒分别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亚急性中毒三种临床类型7、对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职工,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8、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9、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离岗后及应急健康检查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尘肺发生的机理是由于粉尘进入肺组织后引起肺泡的防御反应,成为尘细胞,尘肺发生的基本病变是矽结节的形成和弥漫性间质的纤维增生,主要引起肺(B )改变A、细胞化 B、纤维化 C、硬化3、( C )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A. 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 B.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C. 职业病病人 D. 工伤职工4、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 )方向疏散A. 下风 B. 上风 C. 顺风 D. 原地5、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C )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
A. 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B. 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C. 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D. 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及操作规程7、6.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不包括:( C ) A.铝尘肺 B.石墨尘肺 C.木工尘肺 D.电焊工尘肺8.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能引起接触粉尘的职工患( C )病 A.鼻腔癌 B.皮肤肿瘤 C.矽肺 D.食道癌 9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分为(B ) A.空气动力噪音和机械性噪音 B.空气动力噪音、机械性噪音和电磁性噪音 C.空气动力噪音和电磁性噪D.空气动力性噪音、机械性噪音电磁性噪音和气体排放性噪音10当发现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佩戴合适的( A )A防毒面具 B 眼镜 C手套 D口罩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1、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有权了解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并要求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3、粉尘危害行业的作业工人只需配戴一般卫生口罩就可有效防止尘肺病×)5、未成年人、女职工、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法中享有特殊的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6、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该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泻险区√)7、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经领导同意,用人单位可以解除或终止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8.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就是对听觉系统的暂时性或长期病理损伤 ×)9、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10、常用的工业毒物危害治理措施包括设局部排气罩及时排出厂外 ×)11、职业健康项目申报同时采取电子数据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 √)12、职业健康监护中出现新发职业病(职业中毒)或者两例以上凝似职业病(职业中毒)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安监部门报告 √)13、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后,不能再享受工伤待遇 ×)14、职业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实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15、建设单位及参加建设单位有关工作的专家,可以参与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审核,审查及竣工验收工作 ×)16、建设单位应当对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17、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8、劳动者查出患职业病或凝似职业病以及在进行职业病治疗和医学康复之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19、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20、患职业病属于工伤 √)四、简答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20分)1、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有哪些?(1)享受教育培训权、依法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2)享受健康服务权,依法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3)享受知情权、有权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危害后果、防护措施以及相关待遇等4)仅受卫生防护权,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预防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5)享受批评、检举、报告权,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享受拒绝违章作业权、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6)享受参与决策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7)享受工伤社会保险权8)享受赔偿权,对职业危害造成的健康损害有依法要求赔偿的权利1空气呼吸器按警哨响,使用者还可以工作2分钟后离开现场×2佩戴面罩要确保有效的保护效果,蓄有胡须和配戴眼镜的人不得使用呼吸器√3佩戴好呼吸几次,无感觉不适,就可以进入工作场所×4拉下肩带使呼吸器处于合适的高度,只要感觉舒服即可√5报警哨在5+0.5m之间不会发出声响×6佩戴空气呼吸器前不必进行报警检查×7天气较冷时,面罩刚戴在头上可能会有气雾在透视镜上产,生雾时不易使用√8不必将面罩头带拉得太紧,这样会使人感到不适×9用手心将面罩的进气口堵住,深吸一口气,如感到面罩有向脸部吸紧的现象,且面罩内无任何气流流动,说明面罩是密封的√10呼吸器的阻燃能力中,续燃时间不应超过5s √11空气呼吸器中的高压、中压、低压连接件不能互换使用√12带面罩并充满待气待用的空气呼吸器的整机重量应不大于18kg√13在氧气浓度16%的含苯气体环境中,可选配半面罩×14呼吸保护设备共分两种:过滤式呼吸防护设备、隔绝式呼吸防护设备,即一个依赖于环境空气,另一个不依赖于环境空气√15快速接头不可在管路中有气体时插拔,必须在无气压状态下插拔,否则可能引起突发状况,使人体受到伤害。
√16使用者在佩戴使用长管呼吸器前,无需按规定执行各项检查及准备工作,需要时便可使用×17消防器材的分类:即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水枪等√18二氧化碳灭火器不适用于扑救金属钾、钠、铝粉和铝锰合金等物资的火灾,因为这类物资性质活泼能夺取二氧化碳中的氧化学反应而燃烧√19消防器材及一切消防设施,均应涂以黑色,以便识别×20二氧化碳能够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达到5%时,人的呼吸就会发生困难,超过10%时就能使人死亡√2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着火源√22使用干粉灭火器时,一手握紧喷嘴的胶管,另一手握手提把,拔掉安全销,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用力下压-手提把√23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电器、精密仪器、电子设备、内燃机、文物档案、油类等发生的火灾×24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25使用移动供气源时要始终注意压力表指针和报警哨的信号,要及时更换气瓶√26、移动供气源正常使用时必须要有专人看守、及时更换气瓶使用人员与看守人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讯联系,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及时通知使用者逃离危险现场。
√27过滤式防毒面具应选配应与其相适应的面罩,检查橡胶罩体表面是否发黄、硬化、变形,观察有无砂眼裂缝,眼窗,阻水罩,阀门及通话器等部位是否完好,安装是否牢固√28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前应按供气阀上的泄压按钮,缓慢释放管路气体的同时观察压力表的变化情况,当压力低于8±0.5MPa时,听报警哨是否报警×29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时打开气瓶开关,将两手正抓气瓶背带,气瓶面向自己,背上背架气瓶,扣上腰部卡扣拉住肩带扣环,向上跳,拉紧肩带×30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佩戴面罩时,应挂上面罩带,将面罩由下颚部套入并贴合面部操作调节五点束带用手掌堵住供气接口,检查面罩密封是否完好将供气阀连接在面罩的供气接口处√31"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前将正压式空气呼吸器(6.8/30)气瓶总阀手轮左旋1.5-2圈,检查气瓶气压查看压力后,关上气瓶开关"√32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前检查高压软管、中压软管是否漏气,观察压力表是否有压降√33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前检查导气管有无孔洞、裂纹、螺纹接头是否变形√34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后会用称重法判断失效,滤毒罐超过原重的5g即停止使用×35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后会建立过滤件使用记录,记录内容为编号、型号、作业场所、毒剂、温度、毒剂浓度、使用佩戴时间等。
√36过滤式防毒面具过滤件使用后将过滤件的盖拧上,塞好橡胶底塞,保持密封√37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完毕后将面罩与供气阀脱离,扳开头带扳口,卸下面罩带,关上气瓶开关,排空整个系统√38致密型化学防护服使用前应检查防护服是否有破损及漏气,检查拉链是否正常√39致密型化学防护服使用后根据污染情况,只能用清水冲净,并放在阴凉通风处凉干后,倒挂收存×40致密型化学防护服卸装顺序为先拉开封闭拉链,脱下防化服,关闭气瓶开关,最后摘空气呼吸器的全面罩,卸下空气呼吸器×41一氧化碳滤毒罐连续使用二个小时应予更换,每次使用后应将滤毒罐底盖盖严,防止毒气侵入或受潮失效,并保持可靠密封√42使用空气呼吸器时,气瓶开关完全打开后,检查空气的贮存压力,一般应在18~30MPa×43防毒面具分过滤式和隔离式√44气体防护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抢救为辅”的方针√45一氧化碳滤毒罐连续使用3个小时应予更换,每次使用后应将滤毒罐底盖盖严,防止毒气侵入或受潮失效,并保持可靠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