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小测(参考答案)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基础知识 1.《我的叔叔于勒》作者 莫泊桑 ,是 法 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 《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褴褛(lán lǚ )---- 形容衣服破烂不堪 栈桥(zhàn )---- 岸上连接海上船只的小桥 拮据(jié jū )-----一般指经济困难,手头紧3、写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A.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心理描写 )B.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 ( 外貌描写 )C.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 语言描写 )D.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 ( 神态描写 )E.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景物描写 )F.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神态描写 )G.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心理描写 )H.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钱给这个流氓!”( 语言描写 )4、请你根据小说的情节,给课文划分段落并给每部分概括出小标题开端( 第1-- 4 ):盼于勒 发展( 5-- 19 ):赞于勒 高潮( 20--47 ):见于勒 结局(48--49 ):躲于勒 (有人认为没有结局) 5、课文中“我”叫若瑟夫本文为什么要用第一人称来写?答:因为:1、第一人称给读者亲切和真实的感受2、用孩子的眼光来看社会,更加深刻透彻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金钱关系 所以要用第一人称来写6、于勒一生中的经济情况有三大变化,菲利普夫妇一家对于勒的态度也有三次变化,而菲利普夫妇也有始终不变的方面,请用简洁的话分别概括这些变化。
⑴于勒经济的变化:(挥霍家产)——(经商发财)——(衰败穷困)⑵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惧怕憎恨)——(奉为福星)——(深恶痛疾]⑶菲利普夫妇不变的方面:(金钱至上) (词语可以不同,意思一样就行)7、课文最后一段:“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这样写有什么深刻含义?答:反映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和冷酷,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8、语序变动后,基本意思不变的一项是(B )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B.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清,当局者迷C.屡战屡败――屡败屡战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A.在班委改选中,王华德高望重,当选为班长B.初三年级法律知识竞赛正虚张声势地进行着C.今天是班主任的家访日,一早,我就叫妈妈买好水果,准备迎接老师莅临我家D.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确实技高一筹,我们输得心服口服10、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段的内容和写法,仿写一个语段1)友谊其实很随便,但有的人却以为很难寻觅那一天,他只是为一个陌生的小朋友拾回一只鞋子,并给他穿上,谁料,友谊便在某一角落盯上了他2)友谊其实很随便,但有的人却以为很难寻觅。
那一天,他只是与一位不熟悉的老人下了一盘棋,谁料,友谊便在阳光下发芽了仿写的语段: 信任其实很简单,但有的人却很难得到 那天,他大方地借给一位陌生的客人10元,谁料,信任就在不经意中慢慢滋长了老师写的,仅供参考) 二、课文阅读理解(一)阅读课文第5—10段,完成下列问题1.为什么于勒由“全家的恐怖”变成了“全家惟一的希望”?________答:因为接到于勒的两封信后,全家人认为他一回来就能改变家里生活困难的情况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家里人“怎样的心理?_______答:表现了“家里人”对尽快过上富裕生活的热切期盼和向人夸耀的虚荣心3.最后一段中“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这句话,有照应上文的作用,它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答: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二)阅读课文第38—44段,完成下列问题1.文段中“我”、他、父亲、母亲的名字依次是________答:若瑟夫;于勒;菲利普、克拉丽丝2.本段文字中对“我”的刻画,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描写,对“他”的刻画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描写。
答:动作、心理;外貌、语言3.“我又看了他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一句中“狼狈”一词的意思与下列选项的哪一项相同?[ ]A.父亲神色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B.他们狼狈为奸,作恶多端,其下场必定是可悲的C.从贫困山区走来的李华,衣衫褴褛,神情狼狈答:C4.我心里默念的话有什么深刻含义?答:这句默念的话,属心理描写,它反复强调了于勒和菲利普之间亲兄弟的血缘关系,表现了“我”对处于贫困之中的于勒叔叔的同情和对父母冷酷做法的不满,与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