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小古文——小古文《芦花》教学案例 魅力小古文——小古文《芦花》教学案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430074) 王继红一、创设情景,激发情趣上课开始,我先播放了一段视频:旧式的学堂里,几个身着古代服饰的学童正在摇头晃脑地吟诵古文学生们被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说:“我知道他们读的是古文,他们读书的样子多有趣啊~”我告诉学生:“他们读的古文也叫文言文,今 天我们也要学一篇小古文学生兴趣盎然二、初识小古文,启蒙感悟师:今天我们学的这篇小古文叫《芦花》师(范读):“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你 们喜欢吗,喜欢就试着读读吧~(生自由朗读)生 1:老师,我能像古代的小书童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吗,生 2:老师,我能像他们一样唱着读吗,师:当然可以,看谁读得最有味道此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小古文的韵律美接着,我 采用了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的形式)师:读了这么长时间,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生 3:小古文读起来很有节奏,朗朗上口我发现小古文每句话都很短,有好多都只有四个字 生 4(学生的感受能力很强,通过反复的诵读,他们很快领悟到了小古文的特点我告诉他们文言文用词准确、精妙,句子短小,所以读起来有节奏,朗朗上口。
)三、品词析句,体会美妙师:再读这篇小古文,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 1:我看到了一大片芦苇师:芦苇长在哪儿,生 1:芦苇长在水边师:你从哪儿知道的,生 1:“水滨”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水边师:“水边”可称“水滨”,那么“湖边”呢,“江边”呢,(其他学生迫不及待地说:湖滨、江滨、海滨)师:你们还看到了什么,生 2:我看到了一大片白色的芦花开了生 3:一阵风吹来,白色的花漫天飞舞,就好像白雪一样师:真美啊~真是一幅美丽的——你们能给这幅图取个名字,生 4:我给它取名《秋之韵》,因为文中告诉了我们“秋日开花”师:谁来把这幅《秋之韵》描绘得具体一些,生 5:湖边长满了密密层层的芦苇秋天到了,芦苇开满了白色的花,一阵西风 吹来,白色的花在风中飘舞着,好像下起鹅毛大雪师:瞧,这篇小小的文言文,用短短的句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绝美的《秋之 韵》这就是文言文用词的精妙啊~师:短短的句子中既有静态的描写,又有动态的描写你认为该怎样读,生 6:“秋日开花,一片白色”是静态的,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儿;“西风吹 来、花飞如雪”是动态的,要读得重一点,悠长一点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四、合作交流,妙笔生花学到这儿,学生们被文言文那独特的语言风格吸引了。
趁此良机,我引导学生:“这篇短文写的是芦花,你们想写其他的花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争先恐 后地举起了手于是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一篇小古文作品交流:生 x:校园多迎春春日开花,一片黄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金师:还记得这句诗吗,“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句诗写的是孩 子们在春天里放风筝的事春天的风是什么风,生(齐):春天的风是“东风”生 1:迎春花是春天开的,所以马越写的《迎春》里,应该把“西风吹来”改为 “东风吹来”生 2:我认为把“花飞如金”改为“花飞似金”更顺口些师:文言文用词讲究,给同学们这么一改,马越的这篇小古文就更有味了生 3:我写的是桂花路边多桂树秋日开花,一片黄色,西风吹来,花飞似 金生 4:桂花的花朵很小,藏在绿叶丛中所以用“一片黄色”不恰当生 5:风吹来的时候,桂花都落到地上我觉得用“花飞似金”也不恰当师:同学们的发言真精彩小古文虽短小,但用词讲究、精炼看来你们也懂 得推敲了谁来给他们改改呢,生 6:桂花的特点小,花香很浓,所以我认为把“秋日开花,一片黄色”改为 “秋日开花,花藏叶间,香味浓郁”合适师:“秋日开花,花藏其间,香味扑鼻写出了桂花的特点不过,你们再 读读,又有什么感受,:读起来,我感觉有些不顺口。
生 7生 8:我发现这句话中,“花”字重复了,把“秋日开花”改为“秋日盛开”不 仅避免了词语的重复,读起来也朗朗上口生 9:既然桂花不会飞起来,我认为“西风吹来,满地铺金”更恰当些听了学生的精彩发言,我心中暗暗称绝经过学生的品析和推敲,一篇篇关于 “花”的小古文就这样出炉了迎春路边多迎春春日开花,一片黄色,东风吹来,花飞似金桂花校园多桂树秋日盛开,花藏叶间,香味扑鼻,西风吹来,满地铺金 荷花池塘多荷花夏日开花,一片粉色,宛如彩霞;亭亭玉立,好似少女,南风吹 来,花摇叶动,美也接下来,我采用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的方式让学生边欣赏边表演在轻松的 氛围中,一堂课就这样结束了教学反思:《小古文》是朱文君老师近几年精心编选的,是特别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言文教材开学伊始,我尝试着给学生开设这门课程,没想到,第一堂课就激发了学生 对文言文的兴趣,也给我的语文教学拓宽了一个新的天地一、诵读感悟,体会文言文语言的优雅虽是五年级的学生,但学生所用的教材中还未出现过文言文,所以我选了篇幅 短小、内容浅显的《芦花》上课开始,我播放了一段学生诵读小古文的视频,使学生产生了“要读”的冲动接下来,我采用了范读、个别读、齐读、小组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领悟了文意,在读中感受到了文言文的节奏和音律,在读中体会到了语 言的优雅。
二、合作、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芦花》的学习,仿佛给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创作之门当我提出“你们能模仿《芦花》写写其他的花吗,”语音未落,学生便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他们分组讨论、交流,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或侧耳倾听,提出意见……看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三、品词推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芦花》的节奏、用词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仿写一篇小古文,但肯定存在一些不恰当的地方于是,我引导学生品读推敲例如,当学生读《桂花》中的一句“秋日开花,一片黄色”时,立即有学生提出“桂花很小,根本看不到一片黄色”学生陷入沉思一位学生说:“秋日开花,花很小,躲在绿叶丛中其他同学都笑了:“这不是文言文,是现代文我也笑了经过反复推敲,最后确定为“秋日盛开,花藏叶间”在这样的品读、 推敲中,学生领悟到了文言文语言凝练,用词精妙的无穷魅力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