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的梦想舞台 广州高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加方法的中心步骤,着力打造一流的当代化科技园区 记者有幸参观了在广州市郊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这里是广东省最大的技术智力密集区,是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自邓小平同志1991年3月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以来,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历经了16年的连续探索和建设发展广州高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加方法的中心步骤,着力打造一流的当代化科技园区,成为广州市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近几年来,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吴官正书记等国家领导人前后视察广州高新区,对广州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成就给予肯定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广州高新区人把小平同志的期望和要求变成了现实 经过16年的发展,广州高新区现已聚集各类科技企业2741家,已认定的各类高新技术企业1672家,其中营业总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00家,超出10亿元的有18家,超出100亿元的有2家。
16年来,全区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200多亿元,完成工业产值3100亿元,累计全区年上缴的税费从1991年的900万元增加到30亿元2021年,广州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估计超出1150亿元,完成工业产值估计超出800亿元,协议利用外资达成亿美元,出口总值21亿美元2021年全区单位面积营业总收入及工业总产值分别为亿元/平方公里和亿元/平方公里,达成全国高新区的中上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假如把这些数字套用到全国去,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产生多大的效益!当然,不是全部的土地全部能像广州高新区这么“值钱”在其飞速发展的背后广州高新区管委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记者在对广州高新区进行采访后找到了答案 高新区飞速发展的设计者 走进广州科学技术开发区,林立的高楼大厦,整齐宽广的街道,大面积的绿化,笔直的马路使记者耳目一新记者亲身感受了高新区生机勃勃的开放气氛和区内企业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也亲眼目睹了政府推进在高新区建设中的作用 广州高新区在组建早期就确定了搭建我国顶级高新园区平台的目标,在园区建设上花了大力气,下了大功夫从广州高新区的基础硬件设施投入来看,截至2021年底,广州科学城的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已超出122亿元。
从配套生活环境来看,高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大大提升,并建造了一流公寓给科技人员舒适的生活环境,兴建了日本人、美国人等学校妥善处理境外人士儿女的上学问题另外,广州高新区管委会还牵头组建了科学技术协会、跨国企业联谊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科技企业孵化器联席会议等,加强高新区创新要素的交流、互动,主动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广州高新区党委、管委会依据“十一五”期间新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形势,结合实际,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提出了“五转”工作思绪,大大促进了政府职能的发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转变思绪”、“转换战略”,即从关键依靠外向带动转向外源和内源带动并重,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加方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中心步骤,逐步使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进力,努力实现产业分工向国际分工跃升;同时实施“转移资源”、“转化优势”、“社会转型”的三转方法,实现高新区关键竞争力的提升,为企业搭好经济大舞台 集群:高新区产业升级的助推力 记者一行来到广州高新技术展示厅,高新区管委会讲解员利用全自动可控制平面直观图,认真具体地介绍了高新区的计划布局记者了解到,广州高新区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列为关键发展领域,采取多个方法加强扶持、引进和培育,高科技产业集群优势不停增强。
广州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2021年以来,广州高新区主动申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新材料产业基地、优秀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有较大规模和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主动扶植民营科技企业尤其是留学人员科技企业的发展,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021年实现电子信息工业产值超出509亿元,涌现出一批以建兴光电科技有限企业、广东威创日新电子有限企业等为首的电子信息产业领头企业;实现生物医药产值242亿元,一批医药研发企业实现了科技结果的转化新材料产业也形成了快速发展的局面,达成494亿元 中小企业:高新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广州高新区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培养和扶植中小企业才是市场的主体,一定要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植 高新区计划科技局领导对记者说,我们努力做到为中小企业服务到位,为我国外在区内发展的企业家营造一个回家的感觉 在扶植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广州高新区经过主动推进中小企业孵化器、中介服务平台等五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实现对中小企业的大力帮扶现在,广州高新区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个,孵化面积达80万平方米。
广州高新区还依靠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开放试验室,为中小企业建立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平台该区经过部分优惠激励方法,将多种优秀的试验仪器、设备纳入共享平台,方便中小企业使用;组织技术测评服务、优良资质的分析测试中心和行业检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面的、系统的、质量可靠的行业检测和专业测试服务另外,该区还为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查新和专利、商标申报等服务广州高新区管委会牵头组建了合作研发平台,形成了一个大学、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开放式的网络平台现在,广州高新区已前后和5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科技项目合作双向互动机制,和10多家国家和省级关键试验室建立了研发资源共享机制现在,广州高新区有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中介支撑服务机构为孵化企业提供优质、快捷、周到的中介服务,其中风险投资企业10家,资本总额达30亿元;有10家民营科技企业实现上市 创新:高新区发展的动力源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高新区管委会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建设上,进行了大胆探索,不惜投入重金建设科技创新基地,为高新区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广州高新区将根据国家“自主创新、关键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支点,打造龙头企业,高投入、大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连续发展。
2021年该区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度提升,达成3000万元,是2021年的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加20%以上,专利申请增加20%以上,其中创造专利增加25%以上广州高新区将充足利用广州“留交会”、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跨国企业研发中心、科研院所、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等平台,引进更多的创新型高端人才,现在,高新区正逐步成为高技术发展的“人才高地” 走过广州高新区,记者深深被高新区管委会的扶持力度所折服,也从中找到高新区开发10余年来所取得日新月异的改变和巨大经济和科技成就的答案高新区副局长朱平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是到2021年实现单位产值翻一番 链接: 广州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成立的首批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的管理模式,由广州科学城、天河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民营科技园、南沙资讯园组成,经国家同意的总体用地面积为平方公里建区13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精心打造发展平台,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结果,很好地发挥了高新区的功效作用 广州高新区以建设世界一流的当代化科技园区为目标,紧紧抓住改进科技创新的环境、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培育科技创新的主体、聚集科技创新的人才这四个关键步骤,不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