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涉江采芙蓉》阅读练习及答案(3篇)

痛***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78.49KB
约3页
文档ID:192124832
《涉江采芙蓉》阅读练习及答案(3篇)_第1页
1/3

本文为本文为 Word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6.旧乡:家乡7.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终点形容一望无际8.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涉江采芙蓉感情深厚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9.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方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1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芙蓉”对全诗在同心而离居,悲伤以终老营造意境上有什么用?【注】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非一时一人所为,一2从诗歌的内容上看,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有不连贯的地方,好般认为大都出自东汉末年文人之手像是表达的角度发生了改变你是怎样理解这种改变的?1.芙蓉:荷花的别名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参考答案3.遗wi:赠1因芙蓉花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所以诗4.远道:犹言“远方”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能营造素雅的意境,象征纯净的爱情,5.还顾:回顾,回头看第 1 页 共 3 页涉江采芙蓉阅读练习及答案(涉江采芙蓉阅读练习及答案(3 3 篇)篇)本文为本文为 Word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给人以美的联想。

2既可以把该诗理解为女子思夫之作,也可以把该诗理解为游子思归之作前一种理解,则诗歌的后半部分为虚写;后一种理解,则诗歌的前半部分为虚写二1、“芙蓉”是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之一试比较本诗与课文离骚节选中的芙蓉寓意的异同6 分)2、本诗构思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试做简要分析5 分)参考答案1、同:都寄寓了一种高洁、纯真的情感2 分异:涉诗重在表达一种亲情,思念远方亲人2 分离诗象征屈原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或修身养性2 分2、虚实结合或想象2 分 采芙蓉之人花无可送,进而想象远方亲人“还顾旧乡”的情景,1 分拓宽了诗歌意境,1 分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1 分三1本诗前两句采纳了诗经中的手法1 分2以下各项对诗歌划线句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开篇两句中“采芙蓉”、“兰泽”以及“芳草”以乐景衬托哀情B第三、四句以自问自答方式很自然地表达诗歌的情感转变C第四、五句之间空间转换,采纳对面着笔手法,一倍增其情感D最末两句中“离居”点明“同心者”境况,含蓄写出离居之因3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最末两句所包含的情感4 分参考答案1.起兴兴第 2 页 共 3 页本文为本文为 Word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2.D3.诗歌写思妇采芳草赠所思而不得,游子望旧乡而路漫漫,可见其是一位漂泊异地失意之人 1 分,“同心”形容的是夫妻生活的和谐美妙,“离居”呈现的是现实的凄苦境况1 分,两句话表现了诗人对同心人的深厚情感和思念之情1 分,同时也表现了他坎坷失意漂泊无为的愁苦心境1 分。

译文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家乡,路途显得那么一望无际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悲伤以至终老异乡第 3 页 共 3 页。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