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如果在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能够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需要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这个拉力的大小为()A.Fsinθ B.FcosθC.mg- Fsinθ D.mg+ Fsinθ2、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位科学家设计了“冲淡重力”的斜面实验,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这位科学家是()A.牛顿 B.胡克C.伽利略 D.亚里士多德3、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为零时,物体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快,则加速度就大D.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大4、航天员王亚平在运行中的“天宫一号”内做了如图所示实验:长为L的细线一端固定,另端系一小球,在最低点给小球一个初速度,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绕定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将此装置带回地球,仍在最低点给小球相同初速度,则在竖直平面内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B.小球一定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C.细绳L足够长小球才可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D.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不一定要大于等于5、生活中有许多谚语和歇后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最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规律的是A.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B.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C.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D.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6、如图所示,一只可视为质点的蚂蚁在半球形碗内缓慢从b点爬到a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蚂蚁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大B.蚂蚁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变大C.地面对碗的支持力保持不变D.地面对碗的摩擦力逐渐变大7、如图所示,杯子置于水平桌面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F1和力F2是一对平衡力B.力F1和力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力F2和杯子的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D.力F1的大小大于力F2的大小8、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1和B、C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2有可能是( )A., B.,C., D.,9、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已知斜面倾角为30°,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三个作用力B.本块所受斜面的摩擦力等于零C.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为2mg,方向竖直向上10、下列有关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可以为零C.曲线运动有可能加速度不变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化的二、实验题11、(4分)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以初速度从左向右水平滑上长木板。
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的过程中,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等于__________m/s2,方向为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12、(10分)如图甲,为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实验过程中,调整定滑轮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1)如图乙为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运动带动纸带打出的一部分点迹,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电源的频率为50 Hz从纸带上测出x1=3.20 cm,x2=4.52 cm,x5=8.42 cm,x6=9.70 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若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用g、M、m、a表示)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9分)一质量为100kg的货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搬运工直接搬动它比较困难,于是他采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拖动货箱。
当绳子的拉力F=500N,与水平方向夹角为时恰能匀速拖动货箱,已知sin=0.6,cos=0.8,g=10m/s2求(1)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为多大?(2)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14分)如图所示,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如果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斜坡的倾角θ=37°(sin37°=0.6,cos 37°=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2)若由于场地的限制,水平滑道的最大距离BC为L=20.0m,则人在斜坡上滑下的距离AB应不超过多少?15、(13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6kg的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然后用两根绳分别系在物块的A点和B点,A绳水平,B绳与水平面成37°,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m/s2求:(1)逐渐增大B绳的拉力,直到物块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则此时A绳和B绳的拉力分别是多大?(2)将A绳剪断,为了使物块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改变B绳方向的情下,B绳的拉力应为多大?(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B【解析】根据受力可知F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为Fcosθ,为了使物体能够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应该在水平方向上施加一个大小等于Fcosθ方向水平向左的力,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C【解析】A.牛顿发现了牛顿第一定律,A错误;B.胡克发现了胡可定律,B错误;C.伽利略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并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C正确;D.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错误;故选C3、C【解析】A.加速度为零,物体可能不为零,比如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时刻,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C.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物体的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故C正确;D.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4、A【解析】分析在太空中和地面上物体的受力情况,明确在太空中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而在地面上时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在最高点时需要满足临界条件才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同时注意明确匀速圆周运运动的性质.【详解】A、B、把此装置带回地球表面,在最低点给小球相同初速度,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则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速度的大小发生改变,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故A正确,B错误;C、D、若小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则小球可以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若小于此速度,则不能达到最高点,则不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故C错误,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绳﹣球模型到达最高点的条件,知道在运行的天宫一号内,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给小球一个初速度,小球能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在地面上时需要考虑重力的作用.5、D【解析】“秤砣虽小,能压千斤”利用的是杠杆原理,A错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重力作用,B错误;“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是指力的作用效果,C错误;“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正确故选D。
6、BC【解析】AB.蚂蚁缓慢上爬,可以认为蚂蚁处于平衡状态,则合力始终为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平衡有:f=mgsinαN=mgcosα因为A点的α比B点的大,所以在a点碗对蚂蚁的摩擦力大于在b点的摩擦力,在a点碗对蚂蚁的支持力小于在b点的支持力,则A错误,B正确;CD.对碗和蚂蚁的整体分析,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则地面对碗的支持力等于碗和蚂蚁的重力之和,保持不变;水平方向受力为零,碗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BC7、BC【解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详解】A、力F1是杯子对桌子的压力,力F2是桌子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错误,B正确;C、力F2和杯子的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力F1和力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故选BC【点睛】(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不受力或者受力,如果受力,受到力一定是平衡力;(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只有一个,那就是否作用在同一个受力物体上,作用在同一个受力物体上的是平衡力,作用在不同受力物体上的是相互作用力8、CD【解析】先以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运动,合力为零,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A不受摩擦力,否则水平方向上A合力不为零,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可能为零,也可能不为零;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地面对B一定有摩擦力,则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一定不为零。
故选CD9、AB【解析】弹簧竖直悬挂物体时,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m g=kL物体放在斜面上时,假设物体受斜面的摩擦力方向向上,再次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f-2mgsin30°=0,其中F=kL,由以上解得:f=0,故A、B正确,C错误;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即为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选项D错误故选AB10、AC【解析】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时刻刻在变化着,所以速度一定变化,A正确,因为速度一定变化,所以一定存在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合力一定不为零,B错误,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其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恒定不变,合力恒定不变,C正确,D错误故选AC考点:考查了对曲线运动的理解点评:本题关键是对质点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考查,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等都是曲线运动,对于它们的特点要掌握住二、实验题11、 (1). (2).水平向右【解析】[1][2]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的过程中,木块对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提供加速度,有解得木块对长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长木板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12、 ①.1.3 ②.【解析】(1)[1]由可知,带入数据可解的(2)[2]以砝码和砝码盘为对象可得对小车可得联立解得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 (1)700N;(2)0.57【解析】(1)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竖直方向有解得(2)水平方向滑动摩擦力,解得14、(1)2.0 m/s2;(2)50m【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人从斜坡上下滑的加速度。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结合水平轨道的最大距离求出B点的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AB的最大长度详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2)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μg=5m/s2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B点的速度为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点睛】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基本运用,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本题也可以结合动能定理进行求解15、 (1)80N,100N;(2)27.3N【解析】(1)以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有FA=mg/tanθ=80NFB=mg/sinθ=100N(2) A绳剪断后,以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水平方向f= FBcosθ ①竖直方向FBsinθ+N= mg ②f=μN ③得FBcosθ=μ(mg- FBsinθ)联立解得:FB=27.3N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