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股东利益分析股东利益分析 u普通股每股收益u其他与股东利益直接相关的财务比率 普通股每股收益u一般地,普通股每股收益可按下式计算:u净收益 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u之所以扣除优先股股利,是因为它从税后利润中支付;u“流通在外的含义是:要扣除库藏股;普通股每股收益续1u分母之所以要取加权平均值,是因为,分子利润是“全年实现的;u同时,分母流通在外的股份数那么在年内可能有变化如:因形成库藏股而减少,因新股发行而增加普通股每股收益续2 u 例如,某公司某年实现净收益为100000元,优先股股利为10000元,该年年初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有10000股,并分别于7月1日和10月1日新增发行普通股2000股和3000股,那么,该公司当年流通在外的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即为:u1 0 0 0 0 股 6 个 月/1 2 个 月 +10000+2000 3个月/12个月+12000+3000 3个月/12个月=11750股 普通股每股收益续3u那么,普通股每股收益为:u100000 10000/11750=7.66u如果发生股票分割和/或分发股票股利,就会导致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的增加;这时,就必须对以往所有可比的每股收益数字进行追溯调整。
普通股每股收益续4u例如,续上例,假设该年12月31日发生2:1的股票分割,那么,分母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就比原先增加1倍,即变成23500股=11750 2调整计算以前年度每股收益时,分母也应该为23500股那么,该年的EPS即为:3.83元=100000 10000/23500普通股每股收益续5u以上讨论的是“简单资本结构即除普通股之外,只有一般的优先股,没有其他更多的股东权益内容情形下的EPS计算问题u在有些企业,资本结构可能要更“复杂些,即在普通股和一般优先股之外,还包括: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优先股、股票选购权通常给予员工的按预定价格购置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购股证 普通股每股收益续6通常给予债券购置者的按预定价格购置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等以上这些证券都可能增加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因而都是潜在普通股目前可以算是“准普通股,因为这些证券的发行条款允许其持有者成为普通股股东因此,这些证券的存在,就意味着导致普通股EPS的稀释当这种潜在的稀释作用相当显著时,就有必要调整计算每股收益普通股每股收益续7u原始每股收益u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 1、关于“原始每股收益u 所谓原始每股收益,是指只有当发行在外的那些“准普通股可能增加普通股股数,并将导致前述“简单每股收益下降时,才认定稀释确实发生的EPS调整计算方法。
u先考虑股票选购权和购股证,步骤如下:u1确定当期普通股的平均市价;u2假设所有股票选购权和购股证都已兑现成普通股,计算为此发行的普通股数;“原始每股收益续1 3计算由于股票选购权和购股证兑现成普通股票而使公司获得的收入;4计算第3步所获得的收入按年度平均市价能够购置的普通股股数;5将第2步的股数减去第4步的股数,计算两者的“差额股数注:如果“2减“4为负,那么该年原始每股收益计算中就不包括选购权和购股证,因为这时假设包括它们,就会计算出更高 “原始每股收益续2而不是更低的EPS而稀释性因素是不可能使EPS提高的续上例,假设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选购权约定,其持有人以每股10元的价格购置普通股票2000股,再假设当年普通股票的平均市价为每股16元,那么,如果股票选购权兑现成普通股,其所导致的差额股数计算如下:“原始每股收益续3 股票选购权约定可购置股数:2000按当年平均市价可购置股票数:所获收入/年平均股价=200010/16=1250 差额股数 750将差额股数计入分母,即可计算出原始每股收益为3.71元=10000010000/23500+750原始每股收益续4u 再考虑可转换债券和可转换优先股u 如果还有发行在外的可转换债券和可转换优先股,那么须通过“实际收益率测试来确定是否应将它们的潜在稀释性包含在原始每股收益的计算中。
原始每股收益续5u续前例,假设还包括债券50000元,年利率10%,这些债券面值为1000元,共50张假设债券的发行收入为50000元,可转换成普通股票5000股;每年支付利息5000元=50000 10%如果所得税率为25%,公司用于支付利息费用的净值就是3750元=5000125%原始每股收益续6u 实际收益率测试的方法如下:如果发行债券的实际收益率 发行AA级公司债券的平均收益率66.67%,那么,该可转换债券就是“准普通股票u 在上面的例子中,假定发行AA级债券平均收益率为16%,实际收益率为10%,那么,实际收益率测试如下:u 10%16%66.67%=10.67%“原始每股收益续7u 测试结果说明,实际收益率低于发行AA级债券的平均收益率的66.7%,这说明投资者为购置可转换债券放弃了可观的利息收入u由此可以推论:既然投资者为获得“可转换性而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就应该“假设可转换债券已经转换成普通股票发行在外,因此,在计算原始每股收益时,就应该将这些“准普通股考虑在内原始每股收益续8u这样假设的结果便是,原始每股收益计算式中的分子增加了相当于税后利息费用的数额,分母增加了债券可转换成普通股票的股数。
u那么,在上例中,考虑了可转换债券的稀释性之后的原始每股收益即为3.21元(90000+3750)/(23500+750+5000)原始每股收益续9 u注:在上例中,因为实际收益率低于发行AA级债券的平均收益率的66.7%,故在可转换债券发行当年就将其视为“准普通股,在原始每股收益计算中予以考虑;u如果测试结果说明实际收益率“高于发行AA级债券的平均收益率的66.7%,那么自债券实际转换成普通股的那年起,才将其包含在原始每股收益计算之中原始每股收益续10u在后一种情况下,将会使债券转换当年与其上年的原始每股收益出现较大的差异转换当年与上年原始每股收益计算式中的分母差异所致u可转换优先股的考虑类似于可转换债券2、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u 这与原始每股收益的计算根本类似与原始每股收益计算上的差异主要有二:u1股票选购权与购股证根据普通股的年末市价区别处理u 如果年末市价低于年平均市价,那么其计算与原始每股收益计算无异;u 如果年末市价高于年平均市价,那么在计算中使用年末市价,所计算出的完全稀释每股收益将比原始每股收益更为保守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续1u接上例,假设普通股年末市价低于平均市价,从而完全稀释的EPS与原始EPS相同 如果年末市价高于平均市价,比方为20元,那么差额股数那么为1000股=2000 200010/20。
这样,完 全 稀 释 的 每 股 收 益 即 为 3.6 7 元=90000/23500+1000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续2u2对于可转换债券,不进行实际收益率测试u 除非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股票会提高EPS,否那么,在计算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时,总是要将可转换债券包含在内u 在上例中,由于可转换债券已经包含于原始每股收益的计算中,故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与原始每股收益相同,即也是3.21可转换优先股亦然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续3u在计算EPS时,如果发现公司净收益中包含了较大数额的非常工程及一次性工程,应考虑调整计算二、其他与股东利益直接相关的财务比率u市盈率(价格/收益比率)u留存收益率u股利支付率u股利率股利/市价比率u每股帐面价值 1、市盈率(价格/收益比率)u 市盈率=每股市价/完全稀释后的每股收益u应该排除一次性工程的影响u通常用于衡量公司未来的获利前景该指标值高,一般意味着公司开展前景较好;反之,那么反是这不一定十分可靠u当公司的资产利润率奇低时,或者公司发生亏损时,该比率将失去意义2、留存收益率u 留存收益率:u 净收益 全部股利/净收益u该比率反映留存收益占经常性收益之比如果排除一次性工程。
u如果将收益误认为等同于现金,那么该比率很容易被误解u通常,成长中的企业该比率会较高3、股利支付率u股利支付率:u 普通股每股股利/完全稀释后每股收益u该比率与留存收益率一般是此消彼涨的关系;但是,当公司发行大量优先股时,优先股股利对留存收益率的计算有重要影响u分母中也应排除一次性工程股利支付率续1u如果将分母中的收益误认为等同于现金,那么该比率很容易被误解u关于什么是适中的股利支付率水平,没有定论u同行业的股利支付率通常具有可比性4、股利率股利/市价比率u 股利率:u 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u关于合理的股利率标准,缺乏经验证据u理论上,股利支付少,留存利润再投资多,股价会涨,那么,股利率就可能很低;如果与此同时的权益报酬率较高,那么股东对较低的股利率仍会满意u股东对较低的股利率是否满意,还取决于其对当前股利的偏爱程度5、每股帐面价值u 每股帐面价值:u 股东权益总额 优先股权益/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u该比率是否以及有多大的分析意义,主要取决于资产的帐面价值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或市场价值每股帐面价值续1u通常,当股票市价高于帐面价值时,投资者会认为该企业有潜力;u反之,当市价低于帐面价值时,投资者就会认为该企业没有开展前景;u但是,在作此判断时,须注意到各该企业资产帐面价值反映的特点或者说会计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