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文人教版教案文案教学设计的书写形式,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表格的,还可以将文本和表格二者结合纯文本形式的教学设计内容较具体,信息量大,但不会直观反映教学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1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文人教版教案文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1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文人教版教案文案1[教学内容]精打细算(第2-3页)[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1.5÷512.6÷6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想一想,并且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3、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指名学生板演4、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学生可能会将11.5元转换为115角进行计算,老师应追问:为什么要化成115角进行计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思想和方法也可能有学生直接运用竖式进行计算,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5、理解算理:师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引导将11.5元平均分成5份,先将1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还剩1元,再将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平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单位是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3应该写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数点在3的前面,正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或个位上的1是10个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5,总共是15个十分之一,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分之一,因而小数点应在3的前面教师视学生回答角度进行引导阐释6、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7、学生尝试计算乙商店牛奶价格,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2、我是小小神算手20.4÷496.6÷4255.8÷31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小数除法在竖式计算中有什么要注意的?[板书设计]精打细算甲商店:11.5元=115角11.5÷5=2.3(元)乙商店:12.9元÷6=2.15(元)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021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文人教版教案文案21、通过“打”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数是小数除法去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3、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个性调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环节问提问生活中有哪个同学一、创设情创设“打”的情境,有打长途的经验境1、出示文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讨论如何解决“谁打的时间长”的问题二、自主探2、组织学生探索如何计算4.83÷0.7和45÷7.2的究,创建数得数时,在探索之前,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算式和前面学习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学模型如果除数变成整数就好了,引导学生把新的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但都是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照小数除以整书的方法进行计算1、试一试:其中3753和856被除三、巩固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后,被除数末尾需要补0,与应用25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后,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整数部分需要补0,在练习后反馈时要引起学生的注意2、练一练/1,2,3——补充练习:1、把下面各题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4.68÷1.2=□÷122.38÷0.34=□÷□5.2÷0.325=□÷325161÷0.46=□÷□2.笔算6.84÷0.91225.84÷1.799.6÷41.5220.5÷14734一、创设情境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三、巩固与应用呈现中国银行2003年3月公布的关于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比率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解答由于货币的最小单位一般是“分”,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所以一般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因此学生将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1、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根据得数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2、练一练:P71/1,2,3,4第1题:这是人民币和港币的兑换,12.5÷1。
07,四、总结超过了11元港币;也可以用兵1×1.07,不到本世纪末2元,因此11元港币不够第2题:这是人民币和日元的兑换,要注意的是:5000×7.09所得到的近似值还需要去乘100.第3题:这是欧元换人民币,5000×9.15=45750(元)不需要近似值.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2021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文人教版教案文案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际,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体积.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3.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不同.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1米、1分米、1厘米,这是什么计量单位?2.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这是什么计量单位?二、探究新知.我们学习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面积和面积单位.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概念:.4.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实物比较:字典和大词典 桌子和椅子 水桶和茶叶桶 课本和练习本1.认识1立方厘米(出示一块1立方厘米的体积模型)这就是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分组观察,然后汇报:你知道了什么?看一看:1立方厘米的体积比较小,是正方体.量一量: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说一说: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比较小.议一议:哪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厘米比较恰当?2.认识1立方分米.(出示一块1立方分米的体积模型)这就是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分组观察,然后汇报:你知道了什么?看一看:1立方分米的体积大一些,是一个正方体.量一量: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说一说: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物体比1立方厘米的物体大.议一议:哪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分米比较恰当?3.认识1立方米.思考:什么样的物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四)反馈练习.1.看图说出物体的体积.2.用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都是12立方厘米.不论物体是什么形状,含有几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四、随堂练习.1.填空.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是20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2.连线:学校主席台的体积 24立方厘米书包的体积 24立方米碳素墨水盒的体积 24立方分米3.说说身边的物体的体积大约是多少?五、课后作业 .下面的图形都是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说出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六、板书设计.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体积就是多少.2021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文人教版教案文案4课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2.熟记20以内的质数.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例1.写出下面各数的所有约数:1的约数: 2的约数: 3的约数: 4的约数:5的约数: 6的约数: 7的约数: 8的约数:9的约数: 10的约数: 11的约数; 12的约数:二、探究新知.(一)引导学生归纳.1.按这些约数个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2.分组讨论后汇报.3.引导学生说明:有一个约数的.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3.教师提问:1是质数还是合数?学生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1只有一个约数,既不符合质数的特点,又不符合合数的特点.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五)按约数个数的多少给自然数分类.1.按照能否被2整除可以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偶数,那么,按照约数个数的多少,自然数又可以分为哪几类?(三类:质数、合数和1)2.教师提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找什么?(关键:找约数的个数)(六)教学例2.1.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7 22 29 35 37 87(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教师强调:熟练运用找约数的方法,这种做题法是做对题的关键.2.反馈练习: 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19 21 43 67(七)介绍100以内的质数表.1.除了用找约数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还可以用查质数表的方法.2.用质数表检查例2检查方法;表中有17、29、37,说明是质数;22、35、87表中没有,又不是1,说明是合数.3.教师提示:要熟记20以内的质数三、全课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四、课堂练习1.下面是2到50的数,下话画掉2的倍数,再依次画掉3、5、7的倍数(但2、3、5、7、本身不画掉),剩下的数都是什么数?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教师提示:古希腊的数学家就是用这种方式找质数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这种方法找100以内的质数.2.检查下面各数的约数的个数,指出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分别填在指定的圈里,再用质数表检查.3.填空题.①质数有个约数,合数至少有个约数.②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③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4.判断.①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②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③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④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5.在整数1~20中:①奇数有: 偶数有:②质数有: 合数有:五、板书设计有一个约数的有两个约数的有两个以上的数的1的约数12的约数1、23的约数1、35的约数1、57的约数l、711的约数1、114的约数1、2、46的约数1、2、3、68的约数1、2、4、89的约数1、3、910的约数l、2、5、1012的约数1、2、3、4、6、12l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2021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文人教版教案文案5教学目标1.联系长方体表面积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2.在摆、算、想象、猜想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合理分类、化繁为简的思维方法,并发展空间观念.3.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策划选择包装样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思考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师:生活中,常把几个长方体物体包成一个大长方体.这样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包装.学生间相互交流了解的情况.师:前几天,我曾让大家去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谁来说说你带来了什么?生:火柴盒、香烟盒或药盒等.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研究问题.(揭题).二、展开.1.师:下面我们研究两个相同情况.想一想: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包装,会有几种不同的包法?2.试一试:要求摆得出,还要说得明白.交流:有哪几种?为了方便表达,面用字母A表示,次大面用字母B表示,最小面用字母C表示.归纳:三种不同包法:A面重叠(上下叠);B面重叠(前后叠);C面重叠(左右叠).3.师:现在研究6个相同情况.2个有三种不同摆法,6个有几种呢?你能很快猜出有几种吗?生:6、7、8、9、10、12种等.师:那么,究竟有几种呢?想试试吗?(生:想!)师:两人一组,边摆边思考,怎样说才能让大家明白你的摆法?合作学习:(1)小组摆、交流.教师在巡视时及时向同学们推荐了同学中作记录的学习方法.并问:为什么要记呢?生:包装方式多,记一记,不会重复.(2)大组交流、汇报.两人一组汇报,要求一位同学边说边摆,另外一位同学选择相应的直观图贴在黑板上.学生汇报:总共有9种不同的包法.(见下图)师生归纳:按接触面思考:A、B、C各一种;AB、AC、BC各两种.师:这种方法怎么样?它是按什么思考的?生:按接触面来思考;这样思考有序,不容易漏掉.师:还有其他思考方法吗?能不能将问题简化,比如以两个一组作为一个整体,将两个A面重叠(上下叠)的长方体看作一个大长方体,这样就转化为3个长方体的包装问题了,可以有几种包法?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摆,有3种包法.师:大家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还可以怎样考虑?.生:哦,我明白了!还可以将两个B面重叠(前后叠)的长方体看作一个大长方体,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摆,又有3种包法.生:还可以将两个C面重叠(前后叠)的长方体看作…….生:(抢着说)对,对!它也有3种包法.因此6个长方体共有3×3=9种不同的包法.师:这种方法怎么样?生:这种方式很好,很清楚.师:先把2个小长方体看作一个大长方体,那么6个小长方体就可以看作3个大长方体.2个小长方体间的位置不同,就得到了3个不同长方体的包装问题.这种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简单问题,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很重要.4.师:现在我们来猜猜,哪些样式的表面积较大、较小?说理由,并算算.生:都是C面重叠的包装样式的表面积较大,因为重叠部分面积最小;上图第一列中的A面重叠、AB、AC面重叠的包装样式表面积较小,因为重叠部分面积较大……师:哪个表面积更小些呢?生:可以算一算.师:假设A面面积为6,B面为3,C面为2.生:6×2+3×12+2×12=72,6×4+3×6+2×12=66,6×4+3×12+2×6=72.这几个表面积都比较小.三、讨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包装.教师取一种物品(火柴),先请大家猜可能的包装样式,再说说理由,结合实际谈想法.学生打开一包火柴观察后说,(见图)这种样式表面积小,也就是材料省.师:是不是厂商对商品的包装都考虑节省材料呢?生:不一定.师:分小组,互相观察带来的其他物品,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纷纷举例说明:有的考虑经济、实用,有的考虑美观、大方, 有的考虑方便……不同的需要就有不同的标准.四、小结.师:这节课对你有什么启示?生:生活中有许多事,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包装这一小问题,学问可不小;我们可以用一定的标准选择方案……探究活动设计包装盒活动目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活动题目某工厂生产A、B、C、D、E五种产品.厂方要设计师设计一种通用的包装盒子,能包装这五种产品中任一种.设计师按要求设计了如下图中所示的包装盒子.五种产品:包装盒子:厂方负责人看了设计师设计的包装盒后,不满意,认为太浪费了,根本不需要设计成十二格的长方体,只要放得下产品就可以了.于是设计师改进了方案,设计了最少体积的盒子.同学们,你们知道盒子的体积有多大吗?(即由几个小立方体组成)形状是怎样的?活动方法学生利用学具分小组拼摆参考答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文人教版教案文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