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卷D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如果让六个月婴儿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这说明(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D.遗传素质决定人发展的最终结果2、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劳,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的是( )A.性格特征B.能力特征C.气质特征D.认知特征3、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
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斯基 B.乔姆斯基C.巴甫洛夫 D.弗洛伊德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个人修养法5、认为新的知识经验是从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来的理论流派是( )A.人本主义心理学B.认知心理学C.建构主义心理学D.发展心理学6、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生产力7、“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 )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8、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是( )A.综合课程B.选修课程C.学科课程D.活动课程9、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了教学应遵循( )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0、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 )。
A.智力因素B.非智力因素C.理性因素D.感知因素11、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原理》C.《论雄辩家》D.《论演说家的教育》12、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可以划分为( )A.人格型和行为型B.内向性问题行为和外向性问题行为C.行为型和情绪型D.情绪型和人格型13、张宏一次在乘坐高铁时偷偷躲在卫生间里吸烟,被乘务员发现后对其处以2 000元罚款,此后张宏不在高铁上吸烟了,上述情形属于哪种强化原理?(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14、汪娟最近有一个毛病,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又擦,反反复复她明知这样做没有必要,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现了( )A.抑郁症 B.焦虑症C.强迫症 D.恐怖症15、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学生课程D、教师课程16、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法 B、示范法C、锻炼法 D、说服法17、钱老师上课时经常先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一会儿,然后再叫学生回答,以使学生的心理活动更好地维持在教学活动中,钱老师所采用的课堂管理方式是( )A团体警觉 B.替代强化C最小干预 D处理转换18、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B.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D.玩走迷宫游戏19、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D、信息革命后20、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赞可夫 21、小红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总是从多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一题多解。
小红的思维方式属于(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具体思维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2、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协调的主要力量是社区教育机构3、总体而言,学校课程内容主要由间接经验构成4、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我国当前教育的方针的基本内容2、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3、简述费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4、简述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小美很喜欢唱歌,从小就希望自己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在她还没有确定是否报考音乐学院前,她在众人面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的歌声她确定报考音乐学院后,学习更加勤奋努力,希望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在音乐学院的专业课面试过程中,由于她极度渴望有完美的表现,结果事与愿违,但是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而且比平时更差,导致面试失利,这个结果让大家很诧异,她自己也无法接受 问题:(1)请运用动机相关知识解释小美专业课面试失利的原因2)假设你是班主任,你如何帮助小美在下次面试中发挥正常水平?2、齐白石先生幼年家境贫寒,没有上学的机会,长大后做了木工,四十岁以后才开始自学绘画。
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独树一帜,成为著名的国画犬师问题: (1)试述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2)在齐白石先生的成才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关键作用?对你有何启示?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A2、答案:A 3、【答案】A解析:题干中表述的观点是由维果斯基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4、【参考答案】D5、C6、D7、答案:B8、【答案】B9、【答案】C解析:“学不躐等” “不陵节而施”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中的“躐”“陵”为超越、越过之意;“孙”为按规律之意;整体意思是学习不能超越等级、次第,要遵循一定的顺序,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10、【答案】B11、D12、B13、D14、【答案】C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反复复地去做他并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倘若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惴惴不安15、答案:B16、A17、A18、A19、答案:A20、B21、B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参考答案】正确教学时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实施全面发展教育,而教学识其基本途径。
2、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班主任是协调校内外教育的主要力量班主任要对班级实施有效的教育与管理,必须要争取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配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班主任要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争取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3、【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总体而言,学校课程内容主要是由那些从前人所总结出来的系统的经验即间接经验所构成这样才能更加系统高效的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好的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但也要辅之以直接经验,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题干的描述是正确的4、错误理由:十三四岁到十六七岁是个体发展的少年期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搞得惊惶失措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对这一阶段的少年如果管教过严,会使他们出现逆反心理要尊重、支持和引导少年独立的要求,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理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3)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4)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2、答案:①直接经验的形式实现对现实生活文化的吸收、综合运用和创造②强调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和实际操作③经验课程是以各种活动为组织方式④经验课程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不仅有教师还有学生3、参考答案:弗洛伊德重视人格的发展阶段问题,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1)口唇期:0-1.5岁左右,婴儿从口腔刺激获得满足和快乐2)肛门期:2-3岁左右,幼儿通过肛门排泄获得满足3)性器期:3-6岁左右,儿童喜欢抚弄自己的性器官而获得快乐和满足4)潜伏期:7岁-青春期,儿童性与攻击的冲动开始进入潜伏期,不再通过躯体部位而获得快感5)生殖期:青春期-成年期,个体产生两性意识,心理上逐渐有了与性别相关的职业计划、婚姻理想等4、(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7)有效运用记忆术(8)适当过度学习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1)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提供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
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控制点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关稳定性维度与个体对未来成败的期望有关可控性维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成败预期有关 (2)材料里的小美,对自己期望较高,渴望成功,追求完美,在面试的时候动机水平处于较高水平,过于紧张和焦虑,以至于发挥失常,面试失败班主任老师要指导小美对这次失败进行合理归因,不要把这次失败归因于能力等内部稳定因素,让小美客观的认识到是因为自己紧张焦虑导致的,针对这个原因有计划的调整自己的认知,降低对考试的期望,学会放松,学会以平常心面对考试,把自己的动机水平调整到合理水平。
2、【参考答案】(1)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先天素质,也包括后天因素①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特点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②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第一,产前环境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胎儿生活在母体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第二,早期环境的作用在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智力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往往是先快后慢因此儿童期的发展对后期能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第三,教育条件的影响一个人能朝什么9-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③实践活动的影响实践活动是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所特有的积极主动的运动形式可以说,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④其他个性因素的影响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要想发展能力,除必须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之外,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即理想、兴趣及勤奋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力。
2)①齐白石勤奋、进取的人格特质及他的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的品质是他成才的关键因素 ②在外部环境不利时,要创造条件,勤奋努力,逆流而上,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同样也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