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节水灌溉技术》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705)

可乐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03KB
约5页
文档ID:147258705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节水灌溉技术》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705)_第1页
1/5

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节水灌溉技术》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705)一、问答题1 .渠道防渗工程中防冻胀设计的原则是什么?如何进行设计?答:防冻胀设计应贯彻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经济合理3分)设计时要按照以下要求进 行:(1)调查、收集防渗渠道沿线的土质、地下水位、冻深和已有工程运行等资料,按图纸、地下水深度 和渠道走向基本相同的原则,划分不同的渠段3分)(2)在各渠段选择1〜2个具有代表性的横断面, 通过计算或必要的试验观测,确定断面上各代表性计算点的设计冻深和冻胀量,判定地基土的冻胀性类别3分)(3)根据渠道各计算点的冻深和冻胀量,选择适宜的渠道断面形式、防渗材料与结构3分)(4) 验算渠道各部位的冻胀位移量,确定必要的防冻胀措施3分)2. 作物的需水量和哪些因素有关?作物生长期的需水规律和日需水量有什么变化规律?答:作物的需水量的大小及其主要变化规律,主要受气象条件(2分)、作物种类和品种特征(2分)、 土壤性质(2分)以及农业栽培管理措施等的影响2分)作物生长期的需水规律,一般的情况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作物需水量比湿润地区大;(1分)干旱年 比湿润年份的大;(1分)作物生育期长的比生育期短的大;(1分)耕作粗放、管理水平低的比精耕细作、 管理水平高的大。

1分)作物的日需水量,随着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也有明显的变化规律1分)一般生长前期需水量小, 由小逐渐增大,到生长盛期需水量最大,后期又逐渐减小2分)3. 水稻节水灌溉模式选择的一般标准是什么?答:水稻节水灌溉模式选择应根据土壤质地与肥力、地势、地下水埋深、气象、稻类、水稻品种、稻 禾生长情况以及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地选用3分)一般,土壤质地为粘土或壤土,肥力较高、地下水 位较高的平原地区,宜采用重度间歇灌溉模式,或浅、湿、晒模式,但有水层时水层较浅、湿润的历史较 长,并用重晒(2分);相反的条件,可用轻度间歇灌,或浅、湿、晒模式,但水层稍深,湿润历时较短 并用轻晒2分)对于盐渍型、冷浸型等特殊类型稻田,应采用一些特殊节水灌溉方式2分)如对盐 溃型稻田要求长期淹灌2分)对于冷浸型稻田,为有利于解决其长期土壤过湿、通气不足、水温土温 低和有毒物质积累的问题,应在田间排水的基础上采用间歇灌溉,(2分)但每一周期的淹水天数宜短,干、、晒的无水层天数宜长,以改善土壤通气性,提高水温、土温2分)4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中的管道系统布置的原则与要求是什么?答:(1)管道系统的布置应与排灌、道路、林带、供电等系统紧密结合,统筹安排,并充分利用原有 水利和其他工程设施。

3分)(2)根据当地的交通、能源、材料供应等条件及经济、技术、劳力等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管材3分)(3)管网布置力求管线总长度短,控制面积大,并做到管线平顺,减少拐弯、起伏等现象3分)(4) 支管(田间末级地埋管道)走向应与作物种植方向及地形坡度相适应3分)(5) 当地面坡度大于1/2000、毛沟一侧分水时,支管上出水口间距约50m左右,地面坡度小于1/2000、毛沟是双向分水的,支管上出水口的间距可为100m左右3分)5. 与地面灌溉和喷灌相比,微灌有哪些优点?答:与地面灌溉和喷灌相比,微灌的优点有:(1) 节约用水2分)它比一般喷灌省水15%〜20%,比地面沟、畦灌溉省水30%〜50%1分)(2) 节省能源2分)微灌要求的工作压力比较小且用水量小,从面降低了能耗,节省了能源1分)(3) 适应各种地形和土壤2分)微灌采用压力管道输水,适应任何复杂的地形由于灌水强度低,可以适应透水性低的粘性土壤;由于采用小定额的浅浇勤灌方法,对于砂性土壤也不会产生深层渗漏1 分)(4)提高作物产量2分)微灌实施精量灌溉并结合施肥,最有利于保持作物生长的水、热、气、肥 等状况,所以能提高作物产量1分)(5)便于自动控制。

2分)微灌的灌水量小,灌水时间长,完全在微灌系统控制下工作,可采用自动 控制设备运行也可采用人工手动操作1分)6. 简述水稻节水灌溉的节水机理答:水稻采用节水灌溉模式,稻田的节水潜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主要是降低渗漏量(2分),一般可减少30%-40%,高的可达6026—7026(2分);(2) 其次是降低棵间蒸发量(2分),一般可减少25%-35% (2分);(3) 降低最少的是蒸腾量(2分),一般可降低20%左右2分)如果再加上节水灌溉提高降雨利用率的作用,一般,采用节水灌溉模式,节水的潜力可达总耗水量的 30%—45%o (3 分)7. 根据毛管在田间的移动与否或出水口的位置,微灌系统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答:(1)固定式地面微灌系统2分)优点是安装、拆卸清洗毛管和灌水器等比较方便,但缺点是它 们易受自然人为的损害1分)(2) 固定式地下微灌系统2分)优点是免除了毛管在作物种植和收获前后的安装与拆卸工作,便于 管理,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缺点是灌水器堵塞时不易发现和维修2分)(3) 半固定式微灌系统2分)系统的干管固定于地下,支管、毛管则可随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微灌设备投资成本较低,提高了设备使用率,便于实施计量用水管理。

2分)(4)移动式微灌系统2分)它是将化肥注入装置和过滤设备都集中安装在水泵、动力机组上,干、 支、毛管等全部采用快速管件连接灌溉时将动力机组和各种管道全部移动到待灌的土地上;灌完后,再 移动至下一块土地上这种全移动式微灌系统的设备利用率高,降低了投资成本2分)8. 合理的地面灌水技术必须满足哪几方面要求?答:合理的地面灌水技术必须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1) 保证将水按拟定的灌水定额灌到田地里,使全部灌溉面积上的土壤湿润均匀,计划层土壤有足够 的水分,并根据需要调节土壤的通气和温度状况3分)(2) 保证灌溉水有最高的利用率,严格防止田面跑水,串灌、流失和废泄现象,并尽可能地避免深层 渗透3分)(3) 做到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或使其降低到最小程度,使灌水后土壤保持疏松状态,以减少地面蒸发3分)(4) 选择的灌水技术应该适应于新的农业技术措施,并紧密地与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在机械化耕作 情况下,还应与农业机械化相适应,保证灌后能及时进行中耕等作业2分)(5) 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并有可能逐步使灌水工作机械化和自动化2分)⑹做到简便、经济,投资费用少,便于普及推广2分)9. 水稻稻田水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我国传统的水稻灌溉方法,就是在稻田内维持一定的水层。

稻田水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1) 调节温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如遇到低温时,可采取日浅夜深的水层,以提高水温和土温,高温 则相反3分)(2) 以水层来调节肥料养分状况,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即通过水层的变化来调节稻田土壤中养分的积 累、分解和利用,以促进水稻合理吸收3分)如落干和晒田,促使水气交换,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 可以减少有毒物质的产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养分的分解和吸收3分)(3) 水层可以起到淋洗土壤中盐分和有毒物质的作用3分)(4) 水层有抑制和部分消灭田间杂草的作用3分)10. 根据不同地区农作物对灌溉的不同要求,可把全国分为哪几个不同地带?各地区年降水量和灌溉 特点是什么?答:(1)常年灌溉地带1分)年平均降雨量少于400mm; (1分)主要灌溉特点是灌溉需要指数(即 灌溉水量与农作物需水量的比值)一般都大于50%〜60%、除作物生长期灌溉需水外,为使春季播种时肴 足墙保证如苗,还常用大定额的水量进行冬灌储水3分)(2)不稳定灌溉地带1分)年平均降雨量大 于400mm小于1000mm; (1分)由于受季风的强烈影响,降水时空变化都很大,因而农作物对灌溉排水的 要求很不稳定,注意灌排结合。

3分)(3)水稻灌溉地带1分)年平均降水量大于1000mm; (1分)这 一地区雨量充沛,是我国水稻的主产区,由于降水在年际和季节分布不均,往往出现伏旱和秋旱,水稻一 般都需要进行补充灌溉,双季水稻需要进行灌溉补足水量,灌溉需要指数在30%〜60%之间3分)11. 微灌系统的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微灌系统的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用水管理2分)根据灌水器的流量大小、出流方式等,决定灌水的延续时间及灌水周期并在 每次灌水后认真做好记录2分)(2)工程运行管理2分)包括管道运行管理、过滤器的运行管理、施 肥设备的运行管理等2分)(3)设备维修与保养2分)包括管道系统的维修养护、灌水器的维修养护、 过滤器的维修养护、施肥装置的养护等1分)(4)经济与组织管理2分)主要包括选择优良品种、对 农民使用微灌意识的培养、使用技术培训及政府的引导等2分)12. 简述水稻稻田水层的作用答:我国传统的水稻灌溉方法,就是在稻田内维持一定的水层稻田水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1)调节温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如遇到低温时,可采取日浅夜深的水层,以提高水温和土温,高温 则相反3分)(2)以水层来调节肥料养分状况,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即通过水层的变化来调节稻田土壤 中养分的积累、分解和利用,以促进水稻合理吸收3分)如落干和晒田,促使水气交换,增加土壤中 的氧气含量,可以减少有毒物质的产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养分的分解和吸收3分)(3)水层可 以起到淋洗土壤中盐分和有毒物质的作用3分)(4)水层有抑制和部分消灭田间杂草的作用3分)13. 喷灌系统采取轮灌方式有什么优点?确定轮灌方案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一般情况下,喷灌系统都是采取轮灌方式,即每次只灌溉总灌溉面积的一部分这样可以充分利 用喷灌设备,降低工程造价3分)确定轮灌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1)轮灌的编组应有一定规律,以方便运行管理3分)(2)各轮灌组的工作喷头总数应尽量接近, 从而使系统的流量保持在较小的变动范围内3分)(3)轮灌编组时,应使地势较高或路程较远的组别喷 头数略少;地势低或路程较近的组别喷头数略多,以利于保持增压水泵始终工作在高效区3分)(4)制 定轮灌顺序时,应将流量分散到各配水管道,避免流量集中于某一条干管配水3分)14. 作物需水量和哪些因素有关?作物生长期的需水规律如何?答:作物的需水量的大小及其主要变化规律,主要受气象条件、作物种类和品种特征、土壤性质以及 农业栽培管理措施等的影响。

5分)作物生长期的需水规律,一般的情况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作物需 水量比湿润地区大;(2.5分)干旱年比湿润年份的大;(2. 5分)作物生育期长的比生育期短的大;(2.5 分)耕作粗放、管理水平低的比精耕细作、管理水平高的大2.5分)15. 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是什么?答:(1)利用农村已有的农用动力机,兼作灌溉动力机械,大大降低了灌溉成本2分)(2)增加流 动灌溉的适应性,使农村灌溉事业实现专业化2分)行走式灌溉不要求田间工程设施,只要有水源就 可实现灌溉1分)(3)采用先进的局部灌溉技术和非充分灌溉技术2分)只浇灌、湿润作物生长处附 近的土壤,减少了田间土壤蒸发损失水量2分)同时,抓住作物对水最敏感的播种、出苗期和对丰产 具有特别作用的关键生育期进行灌水,节水效果特别显著将局部灌溉和非充分灌溉结合成一体2分)(4)使旱地农业实现灌水机械化2分)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不仅使旱地农业的挑水点播和灌水工作全部 实现机械化,而且可与各种农艺技术密切结合,做到一机多用,一次同时完成多种农艺过程。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