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 (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 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现在,就来看看以下两篇特 种设备管理制度吧!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大全1、 设备进场前实行检验制度:每台设备进场均需提供本台设 备出厂合格证(在有效期内)或检测、检验证明,各工区必须组织 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进场设备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进场机械设 备验收记录”,对不满足使用、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坚决给予清退出 场2、 实行设备登记制度:对每台进场设备均登记并做好台账 调配设备做好折旧记录,租赁设备做好租金支付记录3、 实行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制度:设备进场对其操作人员进行 设备安全施工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安全操作,机械保养、故障识 别、施工现场的互相协调、统一指挥、高压线路周边的机械操作 等,培训后颁发培训合格上岗证,不合格的操作人员坚决给予清 退4、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如起重设备、锅炉等,须经过常州、 无锡两地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安检合格后方可使用5、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完全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每台设 备均在明显位置设立此设备的操作规程,挖机、铲车等可挂在驾 驶室内,便于司机学习掌握。
并定期对操作人员检查对不熟悉操 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培训6、 实行执证上岗制度:所有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均执证上岗, 上岗证必须是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在有效期内的证件,同时操 作证上的机械和实际的操作的机械应相符7、 实行维修保养制度:每一台设备的操作人员详细填写《设 备维修保养记录》和《司机交接班记录》将设备的管理责任到人, 增强设备管理的可追溯性,避免了由于相互推委造成的安全事故8、 实行机械设备施工前安全检查制度:根据机械设备隐含或 表现出的异常磨损、裂痕、变形、断裂等情况,联系机械设备的 结构、工作原理判断出设备的安全隐患,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 处理,使其更趋合理有效并可安全施工9、 既有线施工设备实行加固措施加固方式采用C16钢丝 绳做为缆风绳,缆风绳一端加固在设备顶距离地面2/3处,一端 加固在放置在地面的地锚上地锚埋入地下1.5米深,地锚混凝 土块或方木等按标准尺寸加工,保证地锚可靠性10、 既有线施工设备移位实施方式:当设备移动时松开固定 在地锚上的缆风绳,松开缆风绳一米后固定,设备可移动一米, 如此类推(此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不可无缆风绳固定而 移动设备)设备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在重新进行加固缆风绳。
设备移位应有工区副职以上领导在场,并做好记录11、 每台大型机械设备工区必须和操作人员签订“设备包保 责任状”对设备维修保养、安全使用等落实到个人12、 每台大型机械设备均喷涂字样及标识,并做好设备编号, 便于管理交接班制度1、 交接班制度是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严肃 认真,一丝不苟2、 接班人员应提前十五分钟进入施工现场,了解工作内容 及工作环境,并对设备进行检查,认真查阅运行日志,询问当班 人员设备的运行情况3、 交班者应主动向接班者介绍设备运行情况,必须实事求 是,不得隐瞒,否则发生事故由交班者承担4、 接班者在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由交班者处理,如接 班者愿意接受处理,可由接班者接班后继续处理,一时处理不好 的应在交接班记录本上作详细说明并报告上级相关领导5、 接班者不得扳弄不属于检查范围内的设备6、 在开、停机和处理事故以及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 接班者应主动离开现场,如交班者邀请接班人员帮助处理事故和 操作,在接班者愿意下可以协助交班者处理7、 交班者在交班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运行日志、工 具等物品摆放整齐以便接班人员的查验8、 交班者应在双方签字后离开作业现场。
9、 机械动力设备履历书、机械设备司机手册、司机交接班 记录必须及时如实填写定期检查制度1、 工区日常检查:工区现场旁站员、专职安全员、物资设备 部、工区总工程师、工区长根据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分工,对本项 目施工过程中设备实施日常检查考核2、 根据工区自身情况,组织定期检查和重点抽查,并进行 考核帮助整改设备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升工区设备管理能力3、 工区日常检查:(1) 工区施工现场旁站人员每天跟班作业,对现场施工设备实 施24小时不间断检查,检查及整改结果记入当班旁站员记录2) 工区专职安全员、每天对本工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进行 不定时随机检查,检查及整改情况记入安全质量检查整改记录本3) 物资设备部每周至少全面检查一次,检查情况记入设备检 查记录4) 工区长每半月必须组织本工区各作业班设备安全管理进 行一次检查考核评比,按检查考核结果实施工区奖罚规定4、 安全检查整改的要求(1) 每次机械设备检查考核后要召开总结会议,会议上公布检 查总结和检查发现问题,参加人员要签到2) 在机械设备检查中发现好的典型事例,要及时给予表扬奖励,总结推广,以点带面3) 对查出的事故苗头或隐患,要立即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 要填发《设备安全监察通知书》或《安全监察指令书》,做到边查 边改,做好跟踪验证。
4) 如果各级安全监察人员在检查中该说未说,该改未改,工 作不细致、不全面,今后凡发生事故,均要追究到个人5、 项目部每周不少于三次,对施工现场设备进行抽查,对 抽查发现的问题,以文件形式发到邮箱,并督促工区整改,并根 据整改情况复检6、 项目部每晚夜间巡查,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抽查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为了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有计划地做好机械设备的维 护和保养工作,保证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有效地延长 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设备的安全性,本着“定期检测、强制 维护、视情修理”的原则,制定本制度:一、认真执行设备使用与维护相结合和设备谁使用谁维护的 原则1、 单人使用的设备实行专责制2、 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包运转、包维护、包检修)3、 设备使用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4、 各种设备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达到本设备操作的技术等级“应知”、“应会”要求,经考试合格,领到合格证,方能上岗5、 设备司机都要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会”, 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6、 要严格执行日常保养(维护)和定期保养(维修)制度7、 日常保养:操作者每班照例进行保养,包括班前10-15分 钟的巡回检查。
8、 班中责任制,注意设备运转、油标油位、各部温度、仪表 压力、指示信号、保险装置等是否正常9、 班后、周末、节日前的大清扫、擦洗发现隐患,及时排 除10、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必须填写维修保养记录,交接班必须 填写交接班记录二、操作员负责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日常维护分为 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三种情况一)、出车前的日常维护工作:1、 检查冷却水、燃油、机油是否合乎规定数量,视需添加;2、 检查转向机,制动装置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3、 检查轮胎气压是否合乎规定;4、 检查和紧固轮胎、半轴、传动轴、钢板弹簧等部件的螺 栓、螺母;5、 检查灯光信号、喇叭、雨刮器的工作状况;6、检查手制动、脚制动及离合器的工作情况二) 、行车中的日常维护工作:1、 注意观察各仪表的工作情况,特别是气压表、机油压力 表和水温表,以及查听汽车各部位有无异响2、 注意检查安全部件是否正常,并检查轮毂、制动鼓、变 速器、主传动器的温度和轮胎气压剔除嵌入大车轮胎的石子及 其他杂物三) 、收车后的日常维护工作:1、 清洁车内外卫生,保持车容整洁;2、 检查转向,传动部件,制动系统等各部连接紧固情况;检 查紧固外露部分螺栓螺母;3、 检查轮胎气压,清除胎面石子杂物;4、 检查风扇皮带及空压机皮带的松紧度,必要时进行调整;5、 检查有无漏水、漏气、漏油、漏电现象;6、 清洁、检查蓄电池电液平面高度,以及调整油、电路。
7、 做好全车必要的紧固和润滑工作,排除行驶中所发现的 问题三、机械设备根据检修的要求可分为以下二级保养:(一)、一级保养1、设备一级保养的目的(1)使操作者逐步熟悉设备的结构和性能2) 减少设备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3) 消除设备的事故隐患,排除一般故障,使设备处于正常技 术状况4) 使设备达到整洁、清洁、润滑、安全的要求2、一级保养的主要内容(1) 保养前要做好日常的保养内容,进行部分零件的拆卸清洗2) 对设备的部分配合间隙进行调整3) 除去设备表面的油污、污垢4) 检查调整润滑油路,保持畅通不漏二)、二级保养1、 设备二级保养的目的(1) 使操作者进一步熟悉设备的结构和性能2) 延长设备大修期和使用年限3) 使设备达到完好标准,提高及保持设备完好率2、 二级保养的主要内容(1) 根据设备使用情况进行部分解体检查或清洗2) 对各传动、液压、冷却系统清洗换油⑶修复或更换易损件4) 检查电器,修整线路,清洁电动机5) 检修,调整精度,校正水平操作员应善于发现和及时排除车辆行驶中出现的一般故障对于解决不了的技术故障,操作员应及时上报工区物资设备部四、 机械设备维修由各保管及使用单位自修,指挥部车辆指 定修理厂维修,进场起重机械必须有安检证书,项目部会定期对 施工机械等检查,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应及时整改。
有安全隐患的 应马上停止施工对小型机具及厂内车辆各保管及使用单位自行 维修,有需要项目部配合应及时通知设备部,并做记录五、 大修后机械应注意磨合期,不宜长时间使用机械并指 定专人看护六、 各施工机械设备每日开工前要检查刹车、制动等,以保 证运转的安全性七、 维修过程中更换配件必须是原厂配件,有合格证及检验 证明,对每次维修做好记录,有可追溯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目的为规范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管理,杜绝设备作业过程中容易发 生的事故,保持公司生产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 管理及环节控制一、管理职责:公司设备科和安全科是公司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主管部门,(以设备科为主)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 理的具体工作二、管理内容与方法:1. 凡是在本公司承担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制作、 安装、修理、改造、化学清洗等施工的单位,必须取得省级以上 有关部门颁发的有关资格证书,并经设备科和安全科审查后方可 开工2. 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由设备科和 安全科审查后,报市技术质量监督局进行验收,颁发设备使用证 方可投入使用。
3. 使用单位要加强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管理,对 其要有专人负责,建立设备基础台帐,有关资料要齐全、存档4. 购置的特种产品、设备,必须是劳动部门颁发有制造许可 证厂家制造的质量合格产品5. 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操 作合格证方可上岗操作6. 认真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点检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附件, 安全装置、灵敏、准确、可靠7. 使用特种设备要按规定实行定期技术培训,检验要提前向 设备科和安全科报,监测、检验计划由设备科和安全科委托市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技术质量监督管理局认可的单位进行监测8. 特种设备按规定需要报废、改造、修理的,由使用单位向 设备科和安全科写出申请报告附则本制度由设备科、安全科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