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第一章 总 则 11.1编制依据 11.2 编制范围 11.3 编制原则 2第二章 工程概况 22.1 工程简介 22.1 技术标准 52.2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条件 62.3 工程环境条件 7第三章 施工总体方案 73.1 总体施工思路 73.1.1.准备工作 73.1.2.材料开采和运输 83.1.3.路基工程 83.1.4.桥梁工程 93.1.5.隧道工程 93.1.6.排水工程 93.1.7.桥涵工程 103.1.8.交叉工程 103.2.施工组织机构及任务安排 103.2.1 施工管理 103.2.2 施工队伍任务划分 113.3.施工总体规划及施工组织措施 113.3.1.总体规划方针、总体措施 113.3.2 重点、难点工程的组织措施 14施工准备阶段组织措施 16施工阶段组织措施 17竣工验收阶段组织措施 193.4.施工总体平面布置 193.4.1.临时设施、过渡工程方案 193.4.2.临时设施布置方案 203.4.3.临时工程数量 213.4.4.施工总平面布置 253.5.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25第四章 施工进度安排 264.1.工期目标 264.1.1.总工期目标 264.2.总体进度安排 264.2.1.总体进度安排 264.2.2.重点工程工期安排 264.3.分阶段进度安排 264.4.主要工程项目进度安排 274.4.1.施工准备 274.4.2.涵洞工程 274.4.3.路基工程 274.4.4.隧道工程 274.4.5.桥梁工程 274.4.6.配合铺架及桥面系附属工程施工 284.4.7.配合联合调试 284.5.施工关键线路分析 284.6.工程进度网络计划图 294.7.进度横道图 29第五章 一般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305.1.总体施工方案 305.2.路基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315.2.1.工程概况 315.2.2.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325.2.3.路基工程施工方法 365.3.桥梁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565.3.1. 桥梁工程概况 565.3.2.施工组织及施工顺序 565.3.3.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595.3.4.桥梁工程施工方法 605.4.涵洞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775.4.1.涵洞工程概况 775.4.2. 涵洞工程施工安排 785.4.3. 涵洞工程施工组织和施工顺序 785.4.4.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785.4.5. 涵洞工程施工方法 795.5.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815.5.1.隧道施工方案 815.5.2.隧道施工方法 85第六章 重点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986.1.宋家河特大桥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98.宋家沟特大桥工程概况 986.1.2. 宋家沟特大桥施工方案 986.1.3. 宋家沟特大桥施工方法 1026.1.4.跨既有道路的施工防护措施 1296.2.石楼隧道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131第七章 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1317.1 冬季施工安排及措施 1317.1.1 冬季施工安排 1317.1.2 冬季施工措施 1317.2 雨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 1337.2.1 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337.2.2.雨季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357.2.3.防洪措施 137第八章 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 1398.1质量目标 1398.2 创优规划及创优保证措施 1398.2.1.创优规划 1398.2.2.创优保证措施 1398.3.质量保证体系 1408.3.1.质量保证体系 1408.3.2.质量体系职责分配 1418.4.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1498.4.1.组织措施 1508.4.2.管理措施 1508.4.3.资金保证措施 1588.4.4.技术保证措施 1598.4.5.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保证措施 1608.4.6.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1608.5.控制及防止常见质量通病的措施 1618.5.1.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628.5.2.浆砌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628.5.3.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628.5.4.隧道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648.5.5.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648.5.6.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658.5.7.无砟轨道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668.6.确保达到设计开通速度的具体措施 1678.6.1.人员、机械配备精良 1678.6.2.技术保证措施 1678.7.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 1718.7.1.桥梁墩台、涵洞保护措施 1718.7.2.钢筋、模板保护措施 1718.7.3.隧道保护措施 1718.7.4.桥面系等设备保护措施 1728.7.5.接地预埋件、贯通地线保护措施 172第九章 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739.1.安全目标 1739.2.安全施工原则 1739.3.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1739.3.1.安全保证体系 1739.3.2.安全组织结构 1749.4.安全管理制度 1759.4.1.安全事故申报制度 1769.4.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769.4.3.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769.4.4.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制度 1769.4.5.安全检查制度 1779.4.6.安全评比制度 1779.4.7.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779.4.8.跨越道路段作业安全制度 1789.4.9.施工现场保安作业制度 1799.4.10.用电安全制度 1799.4.11.防洪、防火、防风等制度 1809.4.12.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819.5.安全生产职责 1819.5.1.分部经理 1819.5.2.分部副经理 1829.5.3.总工程师 1829.5.4.安全总监 1839.5.5.安质质量部 1839.5.6.工程技术部 1849.5.7.设备物资部 1859.5.9.施工队长 1879.5.10.安全员 1879.5.11.技术员 188.班组长 1899.5.13.生产工人 1899.6.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909.6.1.安全教育保证措施 1909.6.2.做好安全交底 1919.6.3.安全生产检查措施 1929.6.4.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批 1939.6.5.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1939.6.6.设备、用电安全管理措施保证 1949.6.7.防火、防水安全措施 1949.7.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195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措施 195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969.7.3.桥梁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999.7.4.路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029.7.5.涵洞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039.7.6.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2039.7.7.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2039.8.跨越既有道路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2049.8.1.安全防护措施 2049.8.2.交通疏解 2059.9.保证人身安全的具体措施 2069.9.1.安全技术和意识教育 2069.9.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069.9.3.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从我做起观念” 2069.9.4.危险源识别和监督检查 2069.9.5.遵守国家劳保政策 2079.9.6.做好日常生活管理,确保人人健康 2079.10.施工风险评估方案及安全应急预案 2079.10.1.施工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 2079.10.2.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208第十章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及措施 21810.1.施工环境现状及环保和水保的主要特点 21810.2.方针和目标 21910.3.保证体系 21910.4.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 22010.4.1.管理机构 22010.4.2.主要职责 22210.5.宣传教育培训 22310.6.检查制度 22410.7.施工环境保护内容及措施 22410.7.1.施工环境保护内容 22410.7.2.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2510.8.水土保持措施 228第十一章 劳动力组织计划 23011.1.劳动力组织设计 23011.2.劳动力组织措施 230第十二章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配备 23112.1.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 23112.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23212. 3.主要施工机械、试验设备调配计划 232第十三章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 23313.1.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目标 23313.1.1.文明施工目标 23313.1.2.文物保护目标 23313.2.文明施工措施 23413.2.1.建立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23413.2.2.文明施工措施 23513.3.文物保护措施 238第一章 总 则1.1编制依据 1.1.1国家、交通部现行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则等。
1.1.2我单位现场调查报告、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和经验;国内外相关公路的施工工艺及科研成果;我单位为完成本管段工程拟投入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1.1.3根据有关设计资料1.1.4现场实地踏勘收集的相关资料1.2 编制范围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雅快速通道(雅安段)新建项目四工区管段,具体为K29~K39段10km和K54+065~K60+633.57段及连接G108国道新建0.877Km,共计约17.446米,由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成雅快速通道(雅安段)新建项目四工区承担路基、桥梁、涵洞、隧道、结构面层、交安绿化及附属工程依据成雅快速通道(雅安段)新建项目的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现场考察及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了解得情况和收集的信息、国家及交通部现行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定额和四川省有关法规条例,结合我单位公路工程的施工经验、管理经验以及施工能力、资源、技术特长、机械设备等情况,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1.3 编制原则1.3.1.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合同文件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目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建设单位的各合同目标均得到有效保证1.3.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在编制施组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1.3.3.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建设单位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程办事1.3.4.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充分应用“四新”成果,配备精干高效的技术骨干力量和专业化的施工作业队伍,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1.3.5.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把全标段建成环境优美的绿色样板工程1.3.6.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三体系在本合同段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本管段K29~K39段10km和K54+065~K60+633.57段及连接G108国道新建0.877Km,共计约17.446米管段内涉及两个施工段,施工组织管理战线长,跨国三工区管段(青衣江)和雅安市南外环,从南郊乡直通对岩镇,线路经二个行政区(雨城区、名山区)分段施工,途径6个乡镇及十多个村社,到对岩镇接G108。
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土石方、隧道、桥梁、通道、涵洞、路面结构、交安绿化、防护及排水工程和其他工程见表2-1-1、表2-1-2、表2-1-3)桥梁、隧道主要工程数量 表2-1-1名称中心里程长度(m)起讫里程前王庄1号隧道DK210+765.00430DK210+550.00~DK210+980.00前王庄2号隧道DK211+432.50625DK211+120.00~DK211+745.00前王庄3号隧道DK213+236.50157DK213+158.00~DK213+315.00谭庄隧道DK221+216.60433DK217+910.00~DK218+343.00石楼隧道DK227+820.0012800DK221+420.00~DK234+220.00塌底大桥DK211+051.951-24+3-32DK210+991.95~DK211+111.95王村1号大桥DK211+821.454-32DK211+757.45~DK211+885.45王村2号大桥DK211+110.656-32DK212+014.65~DK212+206.65王村3号大桥DK212+599.954-32DK212+535.95~DK212+663.95王村4号大桥DK212+865.204-32DK212+801.20~DK212+929.20后王村中桥DK213+076.603-32DK213+028.60~DK213+124.60跨石前公路大桥DK213+608.981-24+6-32DK213+500.98~DK213+716.98龙台沟大桥DK215+800.7512-32DK215+608.75~DK215+992.75宋家沟特大桥DK217+578.764-24+13-32+(32+48+32)DK217+266.76~DK217+890.76小桥、涵主要工程数量 表2-1-2序号名称中心里程孔径1盖板涵DK212+3601-62小桥(线下设)DK212+6201-63小桥(线下设)DK212+8051-64盖板涵DK213+326.51-25小桥(线下设)DK213+5421-66小桥(线下设)DK213+620.61-67盖板涵DK213+9901-38盖板涵DK214+0401-39盖板涵DK214+2611-210盖板涵DK214+5201-411盖板涵DK214+7151-412盖板涵DK215+106.51-313盖板涵DK215+2001-214旅客地道DK215+4001-615盖板涵DK215+4301-616盖板涵DK215+471.81-317盖板涵DK215+5191-218小桥(线下设)DK215+6861-619小桥(线下设)DK215+8251-620盖板涵DK216+1661-621小桥(线下设)DK216+1661-622盖板涵DK216+4551-323盖板涵DK216+5951-224盖板涵DK216+636.751-225盖板涵DK216+7551-426小桥(线下设)DK216+7551-627盖板涵DK216+7901-328盖板涵DK217+073.71-329小桥(线下设)DK217+339.071-630小桥(线下设)DK217+4281×631小桥(线下设)DK217+5601×632小桥(线下设)DK217+7971×633盖板涵DK221+4002×6路基主要工程数量 表2-1-3序号里程长度(m)1DK211+885.45~DK212+014.65129.22DK212+206.65~DK212+535.95329.33DK212+663.95~DK212+801.20137.254DK212+929.20~DK213+028.6099.45DK213+124.60~DK213+158.0033.46DK213+315.00~DK213+500.98287.987DK213+716.98~DK215+608.751891.778DK215+992.75~DK217+266.7512749DK221+343.00~DK221+400.0057主要实物工作量包括:隧道五座,总长10.625公里,占线路总长62.9%。
其中的石楼隧道我分部负责主洞8.98公里及1#、2#、3#斜井的施工,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其余四座隧道—前王庄1、2、3#隧道、谭庄隧道分别长430m、625m、157m、433m桥梁9座,总长2.016公里,占线路总长11.93%其中宋家沟特大桥长624m,桥跨形式为4×24m+13×32m简支梁+(32m+48m+32m)连续梁,石楼车站范围内的龙台沟大桥,为四线桥,桥长384m 其余七座桥梁长度分别为120m、128m、192m、128m、128m、96m、216m我分部管段内大部分均为桥隧相连,主要路基土石方工程均集中在石楼车站内,其余地段分别有为30m~320m长度的短路基,车站及区间路基总长4.304公里涵洞工程:我分部管段内盖板涵共20座,1-6m旅客通道1座,共152横延米2.1 技术标准线路等级:公路一级;正线数目:双向六车道、双向四车道;限制坡度:4%;速度:80km/h、60km/h;2.2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条件本线路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境内,处于吕梁山西侧的黄土梁峁区,是吕梁山地向黄河峡谷的延伸部分地势总体由东向西倾斜上部覆盖的厚层黄土,受长期水流侵蚀和切割作用,形成以黄土梁、峁和深切冲沟为主的典型黄土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且凌乱破碎。
线路位于吕梁山区及晋南黄土高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受季风环流控制,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夏短冬长,秋季则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按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线路所经地区为寒冷地区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可分为一般地质条件和特殊岩土1. 一般地质条件沿线不良地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为坑洞、岩溶、黄土陷穴和窑洞、崩塌落石、有害气体、顺层等,施工中应加强地质监控,防止地质灾害情况的发生,及对施工产生的不利影响2.特殊岩土沿线特殊岩土主要分布有:新黄土、膨胀土沿线新黄土分布广泛,具湿陷性,多为坡洪积层,多属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一般厚度为5~10m,湿陷等级一般为Ⅰ、Ⅱ级地基应处理,边坡施工需防护并加强截排水工作膨胀土主要为第三系黏性土层,零星分布,具弱膨胀性施工时放缓堑坡并防护,堑顶外设天沟并防护,做好截排水工作填土主要为填筑土和杂填土,由于杂填土成分复杂,软硬不均,线路通过杂填土需清除换填,填土地段需做分层夯实处理本段沿线水系属黄河流域,主河流有朱家峪河等2.3 工程环境条件本标段附近无铁路线路,公路交通较为便利可利用的主要公路站南路、雅赵路和G108国道进入施工线路,进入施工沿线需要新建便道。
沿线路段水资源相对充足,施工用水较近,河流沟渠较多,山泉水系发达,可以就近使用路沿线燃料供应相对比较充足,施工所需燃料可由地方石油公司供应用电主要由变电站接引供电必要时考虑部分自发电本工程地处乡镇,通信网能全段覆盖,通讯条件较好主要施工材料地材运距约60~80km,距离较远第三章 施工总体方案3.1 总体施工思路 3.1.1.准备工作(1)征地拆迁征用土地及拆迁,按当地政府和业主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早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并作好拆迁安置工作2)临时工程便道、便桥、临时房屋、临时电力、电讯及生活用水等临时工程尽早安排,既满足工程施工现场内外的需要,同时修筑工地内外的临时便道、便桥及架设施工所需的电力、电讯线路和生活用水设施3)平整场地开工前作好砍树、挖根、除草、拆迁等工作3.1.2.材料开采和运输本项目沿线筑路材料,均应按照规定的材料品种、规格、质量要求,保证及时供应合格的筑路材料,达到设计和施工质量的要求材料运输一般采用汽车运输方式保持施工项目先后的衔接,保证筑路材料的及时供应材料采集运输,根据施工进展情况,按一年考虑材料设置专用场地集中堆放3.1.3.路基工程(1)由于本管段内桥涵结构物较多,过渡段工点多且距离短,过渡段是路基质量控制和沉降控制的重点,同时是影响路基作业面的关键。
2)本管段站场土石方所占比例大,站场土石方施工是本管段土石方施工的重点3)高填方路基边坡采用土工格栅加固,高填路基边坡稳定的关键,保证其施工质量4)路基基床底层顶面铺设“二布一膜”措施,克服基床水进入路基基床和路基的关键,必须保证施工质量5)本段在路基边坡防护中应用一些较新的技术和工艺,如三维柔性护坡、桩板墙等3.1.4.桥梁工程(1)全段特大中桥9座,上部结构主要以简支T梁为主,辅以特殊孔跨的连续悬臂箱梁及连续刚构梁2)桥梁墩台形式多样,且有较高的空心墩和实心墩,需采用翻模法施工,工艺较复杂,工程量大,任务艰巨,施工时需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3)桥涵主要承重结构混凝土结构采用耐久性砼3.1.5.隧道工程(1)本管段隧道较多,其中石楼隧道全长12810米,是全线的重难点工程,以Ⅳ、V级围岩为主,土石分界渗水地段采用径向注浆进行封堵,施工难度高2)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工程施工的重点,施工中将采用以钻探为主,地震波法、红外线等多种物探法远期与近期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进行判定,并根据地质变化制定工程预案和措施3)隧道弃碴量大,对弃碴场环保要求高3.1.6.排水工程路基排水主要由边沟、急流槽等项目组成。
排水边沟的开挖及整修,同路基土方工程施工一并进行,并注意与涵洞等排水构造物的衔接,尽量抢在雨季前基本建成路基排水系统,以减少雨水对已建成路基的浸泡和对边坡的冲刷中央分隔带内的排水系统与路面基层的施工同时进行3.1.7.桥涵工程本标段有特大桥1座、大桥7座、中桥1座,包含连续梁钢构桥1座,为充分发挥施工机具和人力的效益,使各道工序互相协调,合理安排,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期安排17个月完成3.1.8.交叉工程沿线有跨高速和民用桥涵,公路和桥涵是当地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的交通要道施工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不中断地方交道路交通,同时减小对施工的影响,因此,跨公路桥梁和通道桥涵尽早完成3.2.施工组织机构及任务安排3.2.1 施工管理进场后组建高效精干的项目部,选调优秀的施工队伍、有丰富经验的各类技术工人和有能力的技术干部,参加本项目的施工与管理进场后迅速做好水、电和“三通一平”工作,安设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梁板预制场等临时施工设施,并做好施工的技术基础工作、材料备料和设备试运转工作优先组织队伍进行隧道和桥涵的施工,为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打下夯实的基础成立“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成雅快速通道(雅安段)新建项目四工区”,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采用网络管理系统对工程进行管理。
项目部全面负责指挥现场施工,并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密切配合,搞好管理和协调工作项目部下设“七部两室”,即工程管理部、物资设备部、商务合约部、设计技术部、财务部、试验室、综合办公室、测量部和安全部 项目部下辖14个专业施工队,即二个路基施工队、三个桥梁施工队、三隧道施工队、一个交安作业队、一个绿化作业队、一个水稳施工队、一个沥青面层施工队、一个护坡及附属施工作业队和一个钢板梁专业作业队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见附录图3-13.2.2 施工队伍任务划分本管段下设项目部下辖14个专业施工队,即二个路基施工队、三个桥梁施工队、三隧道施工队、一个交安作业队、一个绿化作业队、一个水稳施工队、一个沥青面层施工队、一个护坡及附属施工作业队和一个钢板梁专业作业队任务划分见表3-2-1施工队伍配置及施工任务划分 表3-2-1队伍名称任务划分施工队驻地路基作业一队负责DK211+850~DK213+500段范围内1.06公里路基施工DK213+400线路左侧便道旁路基作业二队负责DK213+717~DK215+608段范围内1.89公里路基施工DK214+500线路左侧便道旁路基作业三队负责DK215+992~DK221+400段范围内1.35公里路基DK215+500线路左侧 便道旁桥梁作业一队负责塌底大桥、王村1#大桥、王村2#大桥、王村3#大桥、王村4#大桥的下部王村3#大桥右侧桥梁作业二队负责跨石前公路大桥、后王村中桥桥梁下部跨石前公路大桥左侧桥梁作业三队负责龙台沟大桥下部、龙台沟大桥右侧桥梁作业四队负责宋家沟特大桥下部宋家沟特大桥左侧隧道作业一队负责前王庄1#隧道的施工王庄1#隧道出口隧道作业二队负责前王庄2#隧道的施工王庄2#隧道出口隧道作业三队负责前谭庄隧道的施工谭庄隧道进口隧道作业四队负责石楼隧道进口的施工石楼隧道进口隧道作业五队负责石楼隧道1#斜井的施工石楼隧道1#斜井口隧道作业六队负责石楼隧道2#斜井的施工石楼隧道2#斜井口隧道作业七队负责石楼隧道3#斜井的施工石楼隧道3#斜井口3.3.施工总体规划及施工组织措施3.3.1.总体规划方针、总体措施3.3.1.1施工顺序安排1.总体施工顺序本管段分14个施工队施工,独立平行进行流水作业施工。
桥梁下部及现浇梁的施工分多个工作面,依据架梁顺序安排施工,有特殊孔跨梁的下部结构,优先组织施工;下部结构为在跨线位置,施工难度大,对整个桥梁的完成起关键作用的,优先组织施工路基工程按2个工作面同时施工隧道工程设3个隧道作业队 2.路基施工顺序本管段路基工程共划分为2个施工队,共安排2个路基作业队进行施工施工时优先安排隧道洞口地段路基作业,以便隧道尽早开工;地基处理、涵洞及中小桥桥台尽早施工,为路基大面积填筑创造条件;考虑为桥梁架设提供通道的需要,相应区段路基妥善安排根据铺架顺序,优先安排小里程方向路基施工地基处理作业人员上场后集中人员、设备突击完成附属工程作业队根据路基工程进展情况适时安排施工路基工程施工顺序见表3-3-1路基工程施工顺序 表3-3-1施工队伍施工范围施工顺序路基作业一队DK211+850~DK213+500本段路基分为两段,按路基施工工序,同时展开流水作业,其余桥隧结合处的小段路基,灵活合理安排,组织力量突击完成路基作业二队DK213+717~DK215+608 本段路基为石楼车站站场,其余桥隧结合处的小段路基,灵活合理安排,组织力量突击完成路基作业三队DK215+992~D221+400本段路基为石楼车站站场,其余桥隧结合处的小段路基,灵活合理安排,组织力量突击完成。
3.桥梁施工顺序桥梁工程施工顺序 表3-3-2施工队伍施工范围施工顺序桥梁作业一队负责塌底大桥、王村1#大桥、王村2#大桥、王村3#大桥、王村4#大桥的下部优先安排施工王村1号、2号、3号、4号、大桥桩基,施工完成后安排施工蹋底大桥桩基和王村1号、2号、3号、4号、大桥墩台身桥梁作业二队负责跨石前公路大桥、后王村中桥桥梁下部优先安排跨石前公路大桥桩基,完成后施工后王村中桥桩基和跨石前公路大桥墩台身桥梁作业三队负责龙台沟大桥下部、优先安排高墩施工桥梁作业四队负责宋家沟特大桥下部优先安排施工连续梁桩基及墩身施工,完成后施工连续梁和其它剩余桥梁下部结构工程4.隧道施工顺序 本管段隧道工程由三个隧道作业队负责四工区隧道工程的施工,以满足全线铺架工期为原则,采用部分串打的方式施工隧道施工顺序施工顺序安排详见表3-2-3隧道工程施工顺序 表3-2-3施工队伍施工顺序隧道作业一队前王庄1号隧道出口(由大里程向小里程方向施工)隧道作业二队前王庄2号隧道出口(由大里程向小里程方向施工)隧道作业三队谭庄隧道进口施工(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施工)隧道作业四队石楼隧道进口 (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施工)隧道作业五队石楼隧道1#斜井口 (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施工)隧道作业六队石楼隧道2#斜井口 (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施工)隧道作业七队石楼隧道3#斜井口 (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施工)3.3.2 重点、难点工程的组织措施3.3.2.1路基重、难点工程施工组织措施特殊地基施工、过渡段填筑、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是路基工程施工组织和技术质量控制的重点。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围绕总工期、分项分阶段计划进度安排和质量工艺要求,充分配置设备资源,并加强油料、零配件等物资材料的后勤保障,以先进、充足、高效的设备为路基施工提供要素保障2)选派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路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组织经验丰富的专业化队伍,分工种配备机械操作熟练的技术工人和责任心强的领工员投入本项目施工3)成立路基技术组,与中心试验室一起做好地质条件评价、填料质量评定、试验数据分析处理、沉降观测、工艺研究等基础工作,为路基施工组织和工艺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保障4)站场土石方工作量比较大,安排专业化队伍单独负责站场土石方的施工,为全线路基土石方按时完工打下基础5)制定科学方案,合理安排工序,加强施工协调,保证均衡有序3.3.2.2桥梁重、难点工程施工组织措施宋家沟特大桥全长624m,桥梁孔跨布量为4×24+13×32+(32+48+32 )m连续刚构),跨越省道321施工难度大,是本管段施工控制的关键和重点工程对此将采取如下的措施:(1)分别安排专业队伍,配备熟练的操作工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领工员以吸收引进先进技术装备为基础,以技术培训和操作演练为主要手段,以提高熟练程度和工作质量为目标,将先进技术与熟练操作紧密结合,将丰富经验与学习紧密联系,全面提高工作水平。
2)加强桥梁施工的技术力量,在桥梁技术组指导的基础上,现场成立QC攻关小组解决随时出现的技术难题3)加强组织管理,选派专业对口、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负责相关工程的施工管理上足机械设备,配足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生产要素4)确定合理有效、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并合理安排工序5)针对特殊地质、特殊结构、事故易发点,制定技术、质量、安全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设备、器材,保证各种条件下施工组织的正常有序6)成立专门机构,加强与公路交通、通讯、环保水保、水利等部门的沟通,创造和谐宽松的施工环境7)确保跨越既有公路交通安全和施工安全3.3.2.3隧道重、难点工程施工组织措施本管段隧道工程的重、难点是石楼隧道,该隧道长度12810米,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施工难度较大采取的施工组织措施如下:(1)隧道施工建立完善的隧道地质预报系统采用TSP203、超前水平地质钻探、地质素描和红外线探水等综合预报手段,准确揭示隧道掘进前方的地质状况,及时修正掘进参数,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高效2)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施工中坚持监控量测,在整体性较好的硬岩地段,优化钻爆掏槽与光面爆破设计,提高掏槽与光爆效果Ⅳ、黄土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黄土Ⅴ级围岩段采用带临时仰拱的三台阶法开挖,Ⅴ级围岩采用带临时仰拱的短台阶法开挖。
3)在软弱围岩地段采取开挖后,迅速组织初喷和锚杆、钢筋网、钢格栅拱架等的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复喷,确保及时支护4)由于隧道进口段为黄土地段,施工较困难,将在隧道拱部采用超前大管棚加强支护5)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国内外隧道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投入大型隧道施工专用机械设备,组成钻、装、运、支护、二衬等机械化作业线,实现机械化快速施工,以装备的技术进步促进施工的技术进步做好通风、排水、供风、供水等工作,确保施工进度6)采用湿喷工艺,控制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严格按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施工初期支护闭合成环后,采用探地雷达进行检测,发现空洞及时采取初支背后注浆进行回填未经检测的地段,不得进行二次衬砌确保初期支护背后密实7)完善隧道工程防水措施做好洞口、洞顶地表、浅埋段排水系统,减少或避免地表水渗入地层影响隧道;做好隧道纵、环向排水系统,确保衬砌背后的排水系统畅通;做好防水板铺设,处理好二次衬砌的自身防水和“三缝”防水;针对土石分界渗水地段采用径向注浆进行封堵3.3.3施工准备阶段组织措施建立精干高效的现场指挥机构组织具有丰富的大型项目施工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曾经参加过路基、特大桥梁、悬臂箱梁现浇、隧道施工等方面的主要技术力量和设备,以及曾参加过国内大型铁路项目施工的专业化队伍,并抽调整体素质高、施工能力强、有突出业绩的专业队伍担负重点工程的施工任务。
根据施工组织迅速组织人员和机械设备上场,全面展开征地拆迁工作,严格按照图纸所示,清理工地范围内妨碍施工的各种构筑物、障碍物,为临时工程和主体工程施工创造条件修建施工运输便道、拌合站等临时工程,做好各项施工准备,迅速展开施工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进场施工做到“三快”: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迅速掀起施工生产高潮,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通过各种宣传方式,积极宣传建设铁路建设的深远意义,使当地民众家喻户晓,从而赢得社会的理解、关注与支持自觉遵守与维护当地政府的有关条例、规定,规范行为、遵章守纪同有关行政单位、公益企事业单位保持较密切的联系,维护当地群众的利益,确保工程顺利完成3.3.4施工阶段组织措施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强化计划管理,明确阶段工期,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和生产要素,实现均衡高产,保证计划完成,确保各阶段工期目标的实现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布置队伍,科学配置机械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机械化作业程度,为工程施工赢得时间,确保工期建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收集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施工调度、施工进度、生产要素、工序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判定施工运行状态,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施工过程有序、可控。
严密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实行分段平行流水作业,加强工序衔接以获取时间的最佳利用对施工进度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当地气候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根据各项工程的进度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要素,保证全线均衡施工,稳产高产,以日进度保月进度,月进度保年进度,年进度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确保不出现任何安全质量事故,质量严要求,确保工程顺利进展强化管理,加强考核,加大奖惩力度,落实各项责任制积极推行“四新”成果的应用,采用先进设备,以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加快施工进度强化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定期检修,备足易损部件和零配件,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定期和及时对施工便道进行维修养护,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加快进度,为正常的施工争取时间路基附属工程、路基相关工程与主体工程同等重视,在施工安排上均衡同步跟进,做到路基成型一段,防护、排水工程紧跟一段路基工程尽早完成,作好架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路基不挡道,确保不影响铺架施工重点工地配备发电机作为自备电源,满足外部电源停电时施工用电需求,保证重点工程施工的连续性合理安排对施工时间有特别要求的项目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施工,通过调整生产要素,增强施工能力,保证按时完成。
工程所需各种物资和设备按计划提前组织进场,并有一定的储备量定期召开施工调度例会,强化施工调度指挥与协调工作,超前布局谋策,强化监控落实,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搁置延误3.3.5竣工验收阶段组织措施单位工程完成后,我单位将组织内部的检查和评定,符合验收标准后,向建设单位提交验收申请为确保验交一次成功主要做好以下几点:(1)对附属工程的有关预留、预埋项目按设计要求一次施作到位2)高度重视并搞好与线上、站后专业的配合工作,及时准确提供后续工程所需资料和数据3)保持后续工程场地清洁,维护既有施工进场便道4)加强内业资料的管理与完善,内业资料主要包含工程日志、自检资料、监控量测资料、检验及隐蔽工程检查资料等,各种资料真实、可靠、齐全,签字手续齐全3.4.施工总体平面布置3.4.1.临时设施、过渡工程方案3.4.1.1.施工便道本管段线路沿线主要公路有名草快速通道、G108、雅赵路和部分乡村干道,可利用这些公路作为运输主干线,修建通往各桥梁、路基、隧道工点的施工便道贯通便道重点工程引入线:单车道,泥结碎石路面,路基宽10m,单侧4%横坡排水全段需修建汽车运输便道(新建),共19.016km3.4.1.2.施工、生活用电本段所经地区电网较发达,施工用电以采用地方电源供电为主、自发电为辅的供电方法。
由地方变电站电网引到本管段,再沿铁路线局部贯通路基加固及防护工程的圬工、中小桥涵及其他比较分散的工点尽可能利用就近驳接的电源或采用自发电用电初步拟定3台500KVA+315KVA组合变压器,一台位于水井湾隧道出口(与雅西高速跨线桥同用和拌合站同用),一台位于邓家岩隧道进口(和附近桥梁共用),一台位于陈家湾隧道出口(设置钢筋加工场和搅拌站共用),1台315KVA发电机,用于项目部和试验室及就近施工道路范围内的用电在各个施工洞口配备250KW的柴油发电机组3台,组成自备电站,作为应急用电路基站场工程和一些零星的工点,就近驳接桥隧工程的变压器,另配备2台移动75KW发电机备用总变压器及发电机配置见表3-4-1生活用电由各变压器单独架线接入,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活供电系统 变压器及发电机配置一览表 表3-4-1区段变压器型号及数量发电机型号及数量备注S9-315kVA3250GF3S9-500kVA375GF2S9-315kVA13.4.2.临时设施布置方案施工、生活用水拟主要采用打井取水,管道送水,水池蓄水其他小型工点采用水车送水隧道工程根据周围地形设置无塔供水系统及在洞口附近设置蓄水池,满足洞内用水需要。
拟在各砼拌合站设置120 m3的蓄水池,临时设施本着“规划经济、永临结合、综合利用、便于管理、注重环保、服务施工”的原则进行布置施工便道修筑至各隧道洞口及弃碴场、混凝土拌合站、材料供应站点、主要路基及桥涵工点,满足重型车辆与工程机械通行要求,晴雨畅通;各生产区域场内道路和场地要求同上;生产和生活设施、电力、通风、供水等设施满足施工高峰期需求,一次建设成型,符合环保要求,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火工品仓库严格按照公安部门管理要求和安全标准建设,远离居民区和施工生产生活区域,专人看守;取土场、弃土场、弃碴场设在设计指定位置,按环保要求高标准做好相应防护;各场站用地使用期要精心规划,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确定经济合理的使用面积和使用期限,使用后及时做好恢复和复垦;信息管理和网络监控系统要体现高科技的优势,完全满足内外信息沟通传输和工程施工监控管理的需要3.4.3.临时工程数量3.4.3.1.生产、生活、办公用房根据本分部规模大,管区长的特点,为了便于对全线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对外沟通的便利,设在石楼县后王村各施工队伍设在施工现场,便于指挥与管理;各施工队临时工程数量见表3-4-2根据本管段工程量、施工特点、工期安排及劳动力组织计划,遵循方便生产、便于管理、租建结合的原则,共设置生活、办公房屋,生产用房,生产用房靠近各工点布置。
生活房屋采用便于安拆、利于环保的彩钢瓦活动板房,水泥库房等采用砖瓦房临时工程数量见 表3-4-2序号工点便道长度(m)便道宽度 (m)便道占地亩数临建亩数备注1前王庄1号隧道90079.45 7.50 2前王庄2号隧道95079.98 7.50 3王村1、2、3、4号桥 0.00 4跨石前公路大桥21672.27 0.55 桥梁贯通便道5龙台沟大桥38474.03 0.68 桥梁贯通便道6宋家沟特大桥62476.55 0.68 桥梁贯通便道7谭庄隧道200103.00 7.50 隧道施工生产用地长度为综合长度,综合考虑到所有生产用地后的长度(空压机房和生产场地长度与宽度以转换方式计算)8石楼隧道进口600109.00 12.70 9石楼隧道1#斜井16001024.00 11.10 10石楼隧道2#斜井4200744.10 17.40 11石楼隧道3#斜井1600716.80 18.20 12路基贯通便道3742739.29 2.29 车站路基贯通便道,3个路基施工队伍131#拌合站 38.2 142#拌合站 22.28 151#炸药库 6.76 162#炸药库 6.76 生活区统一规划、集中布置,营区周围采用铁丝网或波纹板设围护,并涂以明显色彩。
生活区垃圾集中堆放,定期用垃圾车运往指定处理点处理;生活污水排入污水收集容器处理并拉到指定地点排放3.4.3.2.混凝土拌合站设置原则:重点考虑桥隧等主要构造物施工安排,同时兼顾附近小型构造物和附属工程;结合交通条件、场地、电力供应、砼数量等条件统筹安排针对本管段特点,本段设置2座混凝土拌和站,其他均为120m3/h具体布置情况见表3-4-3混凝土拌和站设置一览表 表3-4-3序号拌和站名称位置拌和设备配备供应范围占地面积(平米)11号混凝土拌和站DK215+578.25右100m120m3/h拌和机DK210+500~DK221+400之间的所有的桥隧涵2546022号混凝土拌和站DK230+000左700m120m3/h拌和机供应石楼隧道2#斜井、3#斜井的隧道混凝土140003.4.3.3.取、弃碴场全线弃碴按设计就近弃土,弃碴前应对弃碴场原植被进行清除,底面进行平整(如为坡面,应挖成1m宽台阶),并根据碴场汇水流量修筑排水设施;施工完毕后做好取、弃土场的恢复和绿化,防止水土流失施工中按照设计土石方调配要求取弃土,在设计指定位置取土,取弃土场使用前清除原地面表层土,并集中堆放,及时做好防护工程。
取弃土完成后及时对边坡进行加固防护取弃土顶面用原表层土回填,并进行绿化处理3.4.3.4.污水处理设施本管段施工产生的固体废料由汽车运至指定地点处理在隧道洞口设污水处理池,钻孔桩施工设泥浆沉淀池,在各生活区设废水处理池,工程施工产生的废水、污水及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严禁将含有污染物质或可见悬浮物质的水随意排放3.4.3.5.消防设施根据消防要求,在办公区、生活区、油库、机械场、隧道口及其他各主要作业区域按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手持灭火器、防火砂等配套消防器材3.4.3.6.火工品库本管段设1处火工品仓库火工品仓库严格按照公安部门管理要求和安全标准建设,远离居民区和施工生产生活区域,并设专人看守火工品库包括炸药库、雷管库、发放室和看守房,按安全要求呈三角形布置,占地面积500m2,并报经当地公安部门核准沿线各区段火工品库布置见表3-4-4火工品库布置一览表 表3-4-4序号位置主要供应范围炸药库(m2)雷管库(m2)1DK215+800右侧DK210+500~DK217+500段隧道、桥梁80402石楼隧道2#斜井边石楼隧道2#斜井和石楼隧道3#斜井8040说明:1、每座火工品库设人工看守房20m2,库内设的10m2独立发放室;3.4.3.7.通讯沿线通讯条件较好,整个标段地方既有的通讯设施比较健全方便,可就近连接。
按照要求,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视会议系统和工程视频监控网络系统3.4.3.8.中心试验室项目部安全质量部下设中心试验室,中心实验室设2个工地试验室,各工地试验室就近负责相应区段试验任务3.4.3.9.主要临时工程数量表主要临时工程数量详见表3-4-5 主要临时工程数量 表3-4-5序号临时设施项目名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分部处14修建汽车运输便道km155水井座106蓄水池座108火工品库座210变压器台1611混凝土拌合站座2桥梁、涵洞、隧道混凝土施工3.4.4.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总体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2”3.5.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要求(1)在合同履行过过程中,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标准及现行的行业标准、规范2)在合同履行过过程中,工程实施所引用的标准或规范如有修改或新颁,除国家及交通部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外,其他新颁标准或规范是否采用应由发包人决定,承包人应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按发包人的决定执行第四章 施工进度安排4.1.工期目标4.1.1.总工期目标我单位计划工期:开工日期为2010年06月20日,竣工日期为2013年3月31日(不含石楼隧道),其中线下主体工程DK210+500~DK230+400段在2013年3月31日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