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李白文中戴十五为何人

ba****u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48KB
约3页
文档ID:157755451
李白文中戴十五为何人_第1页
1/3

李白文中戴十五为何人《李太白全集》卷二七《送戴十五归衡岳序》一文提及李白崇拜者戴氏,文曰:白上探玄古,中观人世,下察交道海内豪俊,相识如浮云自谓德参 夷、颜,才亚孔、墨,莫不名由口进,实从事退,而风义可合者,厥惟戴 侯戴侯寓居长沙,禀湖岳之气;少长咸、洛,窥霸王之图精微可以入神, 懿重可以崇德,谟猷可以尊主,文藻可以成化兼以五材,统以四美,何往 而不济也其二三诸昆,皆以才秀擢用,辞翰炳发,升闻天朝而此君独潜 光后世,以期大用鲲海未跃,鹏霄悠然不远千里,访予以道国之秀,有 廖侯焉人伦精鉴,天下独立每延以宴谑,许为通人独孤有邻及薛诸公, 咸亦以为信然矣属明主未梦,且归衡阳憩祝融之云峰,弄茱萸之湍水轩 骑纠合,祖于魏公之林亭笙歌鸣秋,剑舞增气况江叶坠绿,沙鸿冥飞,登 高送远,使人心醉见周、张二子,为论平生鸡黍之期,当速赴也自来注家于此文笺解都有阙疑之处,尤其是关于写作时间与戴十五其人的 说明,多难有确论,其因就在于文内信息不明确,文外又少旁证资料,如岑 仲勉《唐人行第录》言:“据文,戴为长沙人,但名未详岑仲勉《唐 人行第录(外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82页)笔者最近检读 唐人墓志,发现贺知章所作《唐故朝议大夫给事中上柱国戴府君墓志铭并序》 (开元O—O),可为解读本文提供一些佐证,以下述之。

一关于戴十五其人收于《唐代墓志汇编》的贺知章撰《唐故朝议大夫给事中上柱国戴府君墓志 铭并序》(开元O—O)曰:府君讳令言,字应之,本谯郡谯人也自微子启宋,乐甫匡周,垂裕后 昆,代载厥德圣公汉之铜竹,若思晋之牙爪,初自九江东介,因徙吴兴武 原,迨府君大父为湘乡令而寓居长沙,故今为郡人也曾祖俨,陈南台侍御 史、南康王国侍郎;祖集,隋衡阳王国侍郎,转湘乡令;父开皇朝明礼,授 文林郎代积儒素,专门礼学,侍御之风格,侍郎之敏惠,并秉灵江汉,流 闻湘潭,祉羡和,实钟秀杰府君生而岐嶷,宗党欣庆,甫及数岁,有若 成童垂髫能诵《离骚》及《灵光》《江》《海》诸赋,难字异音,访对不竭由是乡人皆号曰 先生,敬而不名也年十四而容体魁岸,性颇侠烈,每自称曰:吾不能为小 人儒好投壶、挽强、击刺,虽江乡耆宿、郭解季心之徒,咸敬惮焉十五, 首读两《汉》,遂慨慷慕古,手不释卷未盈五旬,咸诵于口十七,便历 览群籍,尤好异书,至于算历卜筮,无所不晓味老庄道流,蓄长往之愿, 不屑尘物州乡初以孝秀相屈,府君傲然便曰:“大丈夫非降玄,不能诣京师, 岂复碌碌从时辈也既家近湘渚,地多形胜,每至熙春芳煦,凛秋高节,携 琴命酌,棹川藉墅,贵游牧守,虽悬榻入舟,不肯降志。

天授岁,爰降丝 纶,来旌岩穴府君乃饬躬应召,竭见金马夫出处者君子之大节,进退者 达识之能事,天地闭而贤隐,王涂亨而代工,懿哉若人,有足尚者自是时 论推美,屡纤延辟,而府君素尚难拔,犹怀江湖,因著《孤鹤操》以见志, 名流高节者多和之尔后复归江潭,涉五六载,重下明制,令驰传入□于是 进对宣室,不言温树,解褐授右拾遗屡竭忠说,成辄削藁,外莫之知爰 除口补阙府君志求闲退,朝廷使宰长社,字人有声,邑氓颂德,为廉察者 所荐,玺书尉勉景云岁,皇帝龙兴,重张寰寓,俄有恩命,拜左台侍御 史任气强直,不避权右求出莅人,因转为三原令郊墅之富,郑白之沃, 人安物阜,绩尤王畿迁起居郎韬坟典之精,有南董之直,密谋岁益,便 宜日奏,固非所闻也俄迁库部郎,再为水陆运使萧何之饷关中,邓禹之 发河内既简在帝念,遥授给事中,而身居洛阳,未拜灵陛方当调兹汤鼎, 克亨虞庠,天弗辅仁,奄归长夜,以开元二年岁次甲寅正月廿日,终于洛阳 审教里之私第,春秋五十有六夫人吴郡张氏,早殡令族,夙有风懿,举案 皋庑,惊辙莱门,爰在长沙,奄先朝露以其年十二月甲寅朔七日庚申,合 葬于洛阳清风乡之原礼也后夫人颍川韩氏,亦庇垄阴有子乘阳等四人,栾 容藁貌,哀毁骨立。

呜呼!戴侯今不亡矣!故人识之,敢作铭曰:橘洲浮兮昭 潭无底,沙如雪兮泉味犹醴楚人秀兮地灵所启,旌弓招兮载笔灵陛,饷馈 给乎含香建礼彼君子兮如王之,人之云亡潜焉出涕彼达人兮何必故乡,树 粉槚兮封兹北邙篆幽石兮志夫阴堂,岁遒尽兮烟墅微茫周绍良编《唐代 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156—1157页)贺知章所叙戴令言远祖“本谯郡谯人也自微子启宋,乐甫匡周,垂裕后 昆,代载厥德圣公汉之铜竹,若思晋之牙爪,初自九江东介,因徙吴兴武 原”戴若思即戴渊,在东晋为王敦所害,其弟戴邈袭其名位《晋书》卷六 九记:“戴若思,广陵人也,名犯高祖庙讳祖烈,吴左将军父昌,会稽 太守邈字望之,少好学,尤精《史》《汉》,才不逮若思,儒博过之…… 而若思遇害,邈坐免官,敦诛后,拜尚书仆射卒官,赠卫将军,谥曰穆 子谧嗣,历义兴太守、大司农戴令言是戴渊之后,其家族由广陵移九江再 入吴兴武原《元和姓纂》卷九言:“(谯国)戴逵之后逵弟邈,大司农、 广信侯吴兴长城)晋有戴洋,入《方术传》林宝撰,岑仲勉校, 郁贤皓、陶敏整理《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九,中华书局,1994,1270 页)《晋书戴洋传》记:“戴洋字国流,吴兴长城人也。

……庾翼代亮,洋 复为占候少时卒,年八十馀所占验者不可胜纪这个戴洋或是戴渊同宗, 也是戴令言之先人稍晚一点的戴叔伦也是吴兴戴氏,权德舆《朝散大夫使持 节都督容州诸军事守容州刺史兼侍御史充本管经略招讨制置等使谯县开国男赐 紫金鱼袋戴公墓志铭并序》历述吴兴戴氏世系:“本谯国人其先在宋为公族, 于汉为儒宗,东汉则有司徒涉,西晋则有司农后南渡,始居丹徒,八叶至 宋临湘侯明宝,明宝曾孙梁左丞嵩,嵩元孙皇德州司士好问,公之曾王父也 王父修誉,父慎用《全唐文》卷五0二)《宋书戴明宝传》言:“戴 明宝,南东海丹徒人也……升明初,年老,拜太中大夫,病卒可能在 刘宋时丹徒戴氏与吴兴戴氏已分枝了戴令言的世系是:“曾祖俨,陈南台侍 御史、南康王国侍郎;祖集,隋衡阳王国侍郎,转湘乡令;父开皇朝明礼,授 文林郎代积儒素,专门礼学,侍御之风格,侍郎之敏惠,并秉灵江汉,流 闻湘潭,祉羡和,实钟秀杰”自戴集后这个家族移居长沙,“大父为湘乡 令而寓居长沙,故今为郡人也”墓志叙及了戴令言的仕宦经历,则天天授时 入京待诏,“天授岁(690—692),爰降丝纶,来旌岩穴府君乃饬躬应 召,竭见金马”未果返潭,五六年后再被授为右拾遗。

戴令言五十六岁卒于 开元二年(714),天授时约三十四岁,出仕年纪不算大睿宗即位,迁侍 御史,三原令,其后短短三年里,迁起居郎、库部郎中、转运使、给事中,仕 途颇顺,应是玄宗集团看重的人物墓志言戴令言“以开元二年岁次甲寅正月 廿日,终于洛阳审教里之私第”戴令言入仕后在京洛地区任职二十二年,其 家亦移居于此了,故在洛阳审教里有私第,并将先亡之夫人由长沙移葬,“合 葬于洛阳清风乡”,先夫人当先居于长沙,戴令言应在南北皆有家室李白《送戴十五归衡岳序》言戴十五“戴侯寓居长沙,禀湖岳之气;少长 咸、洛”且归衡阳”,此人应出生于长沙,在长安、洛阳长大,他在长 沙与长安、洛阳都有家,这与戴令言情况是符合的,墓志言戴令言前夫人吴郡 张氏,先故于长沙,“爰在长沙,奄先朝露”表明戴令言出仕后,其家仍 在长沙又墓志言:“有子乘阳等四人戴令言有四子,李白文中言:“其 二三诸昆,皆以才秀擢用,辞翰炳发,升闻天朝戴十五有兄三人,戴十 五是最小的,这两处情况也是相合的据此推断所谓戴十五应就是戴令言的小 儿子,只是名字尚不知晓戴令言墓志仅叙有子四人,未提及四人仕职,或 许他们尚未出仕,至李白作文时,其中二、三子已经科举得仕了,唯馀戴十 五一人尚未及仕。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