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市政学v第七章第七章 城市公共事业管理城市公共事业管理v本章重点:v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及其效益关系;v中国城市教育与科技管理体制改革;v中国城市文化与体育管理体制改革;v城市公共卫生管理的内涵、意义及基本内容v中国城市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v一、课程内容v第一节v(一)城市公共事业管理概述v1、城市公共事业:是以满足全体城市居民的共同需要为基本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关系全体城市居民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城市公共服务v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重点)v城市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对城市公共事业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以保证实现社会公益目标,确保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v具体来说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包括:v(1)城市公共事业管理所适应和满足的是城市居民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维护和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及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v(2)城市公共事业及其管理所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在性质上属于公共物品v(3)城市公共事业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和单位,也允许一部分非国有企业和单位进入城市公共事业领域v(4)城市公共事业领域的资金投入以政府财政为主,其产权结构也以国家所有为主v(5)城市政府有必要对城市公共事业实行必要的管制。
v(6)城市公共事业的目标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v(7)城市公共事业主要涉及教科文卫、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三个基本领域,同时也涉及第一、二、三产业的部分领域v2、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益关系(理解综合应用)v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益,是指城市公共事来管理的目标、客观结果给城市居民带来的有益的效果和利益,包括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个基本组成部分v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益关系,是指城市公共事来管理所导致及所追求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v有必要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城市公共管理、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三个层面来考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不同层面来科学定位:v(1)在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层面,应追求环境效益优先、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的目标,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v(2)在城市政府的公共管理层面,三种效益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坚持环境效益优先、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v(3)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益关系,是环境效益优先、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v3、城市公共事业的基础管理(了解)v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分析:v(1)城市公共事业的规划管理v(2)城市公共事业的准入管理v(3)城市公共事业的价格管理v(4)城市公共事业的税收管理(注意选择题)v第二节 城市教育和科技管理v(二)城市教育和科技管理v1、城市教育管理的含义:v 是城市政府在上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执行国家的法律,对城市的各类教育进行必要的管制、指导和扶持,以促进城市教育健康而有活力的发展,提高青少年和市民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水平,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管理过程。
v城市教育管理的基本制度构成:v(1)学校教育制度v(2)义务教育制度v(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v(4)教育考试制度v(5)学业证书和学位制度v(6)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制度v城市教育管理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v教育预测v教育决策v教育计划v教育组织v教育评价v2、城市科技管理的意义及基本内容v加强和完善城市科技管理对于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具体体面在以下几方面:v(1)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v(2)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城市整体实力的重要手段v(3)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挑战的主要途径v城市科技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有:v(1)确定城市科技发展规划v(2)制定并实施城市科技发展计划v(3)城市科技活动的组织和领导v(4)城市科技活动的调控和评估v3、城市教育与科技管理体制改革v城市教育与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简答)v(1)政府对教育和科技管理的权力过于集中,教育和科研缺乏必要的处主性v(2)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僵化v(3)教育和科技管理缺乏充裕的条件保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v(4)教育和科技资源配置不均衡,结构不合理,资源使用效率低。
v中国城市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v转变政府教育管理部门职能,理顺政府与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和合理配置各种教育资源,发挥政府、社会和教育机构的优势,促进城市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v中国城市教育管理体制运行和管理的模式v(1)以财政拨款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模式v(2)多方投入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v(3)社会办学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模式v中国城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v实现“四个结合”v(1)有利于科技与经济想结合v(2)有利于科研机构与企业相结合v(3)有利于军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v(4)有利于发展科技事业与人才培养相结合v中国深化城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途径v(1)继续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全面提高企业创新能力v(2)继续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实行企业化转制,大力促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v(3)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和产业化基地v(4)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企业v(5)大力发展科技服力中介机构v第三节 城市文化和体育管理v(一)城市文化及城市文化管理的含义v城市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v(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v(2)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v(3)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v(4)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v城市文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v(1)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与制定v(2)城市各项文化基础工作的管理v(3)城市文化市场的管理和监控v(二)城市体育管理的含义、内容及职能v城市体育管理含义:具体参见教材P291v城市体育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v(1)有特色、有重点地发展城市的竞技体育。
v(2)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率v(3)积极扶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v城市体育管理有以下四项基本职能:v(1)城市体育管理的计划职能v(2)城市体育管理的组织职能v(3)城市体育管理的控制职能v(4)城市体育管理的决策职能v城市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了解)v参见教材P296页v城市体育管理体改革必须对城市体育事业进行分类管理和指导,分别设计以下下不同的城市体育管理模式:城市体育管理模式:v(1)城市体育组织的俱乐部管理模式v(2)体育场馆的有偿服务管理模式v(3)体育竞赛的社会化管理模式v第四节 城市公共卫生管理v一、城市公共卫生管理的内涵及意义v1、城市公共卫生及城市公共卫生管理的内涵(识记)v其实质是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其实质是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v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环境卫生、劳动卫生、生环境卫生、劳动卫生、生活卫生三个要素活卫生三个要素v2、城市公共卫生管理的内涵(识记)v城市公共卫生管理的社会意义:v(1)促时经济增长(表现三个方面了解)v(2)体现基本人权(表现三个方面了解)v(3)维护社会稳定(能过三个途径稳定)v二、城市公共卫生管理的组织机构与工作方针v1.组织机构具体包括以下三种类型v(1)卫生行政机构v(2)卫生业务机构v(3)政府协调性组织与群众卫生组织v2、城市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方针:v(1)面向广大城市剧居民。
v(2)预防为主v(3)团结中西医v(4)卫生工作与群众参与相结合v三、城市公共卫生管理的的基本内容v1、城市公共卫生的发展管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v(1)社会和经济体制v(2)制定城市公共卫生政策v(3)制定城市公共卫生规划与编制规划预算v(4)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v(5)评价与调整规划v(6)情报支持与法律支持v2、城市公共卫生的分类管理v具体内容:v(1)医事管理v(2)卫生防疫管理v(3)药政管理v(4)妇幼卫生管理v另外:还包括中医药管理、医学教育与科技管理、城市基层卫生站管理等v四、城市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v1、城市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简单应用)v2、改革的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2)坚持立足国情,建立中国特色城市公共卫生体制(3)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的根本结合(4)坚持统筹兼顾,把解决前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体系结合起来v2、城市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是:v(1)全面加强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v(2)进一步完善城市医疗服条体系v(3)加快建设城市医疗保障体系v(4)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v3 3、城市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城市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v(1)建立协调统一的城市公共卫生管理体制v(2)建立高效规范的城市公共卫生机构运行机构v(3)建立城市政府主导的多元公共公共卫生投入机制v(4)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公共卫生价格形成机制v(5)建立严格有效的城市公共卫生监管体制v(6)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共卫生科技创校报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v(7)建立实用共享的城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v(8)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卫生法律制度20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