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

d****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98KB
约7页
文档ID:158043273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_第1页
1/7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一、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工作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今年的“教育管理年”活动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 学习市、区两级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 明确学校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把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与进 一步加强教师素质、提高业务能力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要给 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长流水”的新型教师观、“敬业爱生” 的新型学生观以及“以人为本,依法执教,文明执教,廉洁从 教”的新型育人观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上,我们关注每一位 教师的发展,努力探索规范管理和人文关怀的最佳结合点,创 建“东边出太阳,西边圆月亮,千秋万物安康,人人有方向” 的和谐有为的工作氛围今年先后派出十余名教师外出参加各 学科的教育年会,外出学习教师返校后将所学教育理念和教学 艺术以及自己的心得,在学校教研活动时间向全体教师分享, 力求把学习成果最大化学校在全体教师中树立终身学习观, 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今年我们还安排两位市级骨干 教师参加市教育局在洛阳师院举办的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此外 学校还组织绝大部分教师参加了第三轮继续教育培训;并组织 部分教师参加了区教委组织的各学科教学培训我校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提高他们的业务 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学期教导处以青年 教师的培养为工作重点,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 修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新上岗教师培 训,提高青年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针对我校教师严重缺编, 青年代课教师多,变动频繁的校情,学校不等不靠、不怨天忧 人,而是积极想办法,为了更好的调动一切力量投入对青年教 师的培养,学校认定了一批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好的有一定 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为校级骨干教师,同时聘请了学校的一 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担任学校的教学顾问,动员这些骨干教师 和教学顾问共同参与到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中来,形成对青年 教师的培养合力同时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让这 些骨干教师和教学顾问担任指导教师,青年教师采用自己拜师 与学校分配相结合的方式,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师傅”为 了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我们继续开展“拜师结队传帮 带”活动,并积极发挥学校指导教师团队的作用,由教导处组 织、教研组则负责从学科教学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教学中的常 见的难点问题、学生及班级管理中的问题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加 以指导,指导教师则从备课、上课、作业、学生、教学实 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等细节方面对青年教师给予指导。

在教 学能力的培养上,教导处坚持对青年教师采用听推门课与自己 申报课结合的培养制度,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每月至少要申报上 两次汇报课,听指导教师及同学科教师8节课,并写出听课点 评,每月上交一份学习心得在工作中我们、加强分析F 和反思、认真参与督导,适时调整,使年轻教师在做中学,在 实践中领悟,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 长历程他们都深深地体会到平时“练兵”的好处,都不同程 度地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每月还抽出时间组织青年教师座谈 会,了解青年教师的情况同时给青年教师明确思路和方向,帮 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的成长二、以教研组为校本教研单位落实教研促教在校本教研方面,学校推进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课程实施 过程中各学科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建设学习型 学校”工作为重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 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 为重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 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最基层的组织,是教师成长的摇 篮,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主阵地我校分设语文、数学和 科任三大教研组,各组有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其他教师共同 组成,由教导处引领组长主抓各组教研活动。

每期各组围绕学 校的中心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教研及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期初把好计划关,期末把好总结 关我校建立校本教研的三定制度,即定时间、定地点、定议 题,本学期仍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周二下午第三节 为固定研讨时间;本期我们组织教师继续深入钻研教材,要求 教师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 重、难点,搞清疑点,把握关键同时我们要求各教研组针对 教学中热点问题确立研究专题,进行了教学经验转项交流传递 活动同时我们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读书交流“三分享”活动,即内容、感想和实际应用的分享,并组织教 师人人参与,“终身学习”的观念已深入每位教师心中,教师 的知识得到长进,理论得到提升,不同程度地做到了学以致 用,学有所长在教研组工作方面,我们还十分重视交流学 习,先后三次派出组长学习、培训教研组工作理论和经验,并 结合我校实际及时调整工作在教育教育科研方面,我们牢固确立“科研兴教”、“科 研兴校”、“科研兴课”的思想,以“研究促质量,研究求效 益,研究创特色”为宗旨,兴科研强校之风,以教育科研为先 导,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明确教育科研工作的定位,壮大教育 科学研究队伍,加强教育科研交流,充分认识教育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教学科研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进一 步确定教科研在当前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强化了科研意 识,目前我校已结项课题7项,其中一项获省教科研成果一等 奖,立项正在研究课题10项,基本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的良好氛围。

有十余名教师的论文获省级奖励;有五名数学教 师获“中国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三、以教学常规为中心规范教学管理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的根本我校一贯重视对教学常规管 理工作,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如组织教研活动、听课、评课 活动、教学比赛、学生竞赛、作业检查、教案检查、资料归档 等工作,一贯认认真真、从不懈怠在今年市教育局要求各学 校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的新形势下,我校结合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学常规手册》文件精神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学校的教 学常规管理制度,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加 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在宏观上体现管理的 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微观上,对学校 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复习、考试、成绩评 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本学期学校 对备课、作业等进行严格要求和检查两次检查各有重点,每 次都及时小结反馈,指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 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 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 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 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因此教导处对教师进行了不定期地 随堂听课,并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了解反馈教 师课堂教学等各方面的情况本学期教导处还组织了偏重于单项技能的教学抽测调研, 使校内调研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同时进行了体卫艺术工作 的自查和迎检工作,以及一年级的招生分班工作和毕业班的前 期工作本学期我们组织参加了市区的各项教育教学业务活 动,师生都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在市教局十月份的“规范化学校验收”和十二月的“常规 教学调研”中,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均受到了好评四、以校内教学比赛为载体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我校每学期一次的教学比赛已初步形成特色,它为广大教 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技能技巧的舞台,他 们互相学习切磋,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更新思想,转变观 念,推动教学工作向前发展本学期教导处组织进行了“示范 课观摩”和“四十岁以下教师公开课比赛”活动,成立了比赛 评委小组,并制定比赛方案,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下,力求突出两个特点:新:授课教师观念新,落实新课程标 准,教学有创新;实:教学过程要真实,体现老师教学真功 夫评出了一、二、三等奖,鼓舞了老师们的教学热情教导 处及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以后的调整建议五、 以参与学生竞赛为形式促进学生综合发本学年教导处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比赛活动,在活动中 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尤其是在“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 校”读书活动中,我校有一百多学生获得国家、省、市级一、 二、三等奖;十几名教师获得奖;学校获得省集体二等 奖在市“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获得二等奖在省 市“小学生计算机比赛”中,我校宋景芸、陈佳雯同学分别获 得省一、二等奖,另有五名学生分别获得市一、二、三等奖 在市第三届牡丹杯才艺大赛中,我校有十八名学生分别获得 一、二、三等奖;在市“奥体花城”杯书画大赛中我校又有九 名学生获奖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市教育局、区 教育局的领导下,把握机遇,营造明天,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迈 上新的台阶六、 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以现有的名师、骨干教师 辐射带动,培养更多的名师及骨干教师;在现有特色教育的基 础上理思路,深化特色教育,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内涵;在新课 程形势下,努力探索德育、教学、家庭教育三结合,形成教育 合力的模式。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