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统的设计流量确定包括总流量,各管段流量确定连续性方程的应用,流量分配与叠加,设计流量与实际工作流量,干管汇流,系统流量损失2.系统的设计扬程确定 (2-9) 式中:H——系统设计扬程(m); Zd——典型出水点的地面高程(m); Zs——水源水面高程(m); hs——典型出水点灌水器至地面的高度(m); hp——典型出水点灌水器的工作压力水头(m);∑hf——由水泵吸水管至典型点的灌水器进口处之间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m);∑hj——由水泵吸水管至典型点的灌水器进口处之间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m)系统的设计扬程由三大部分构成,即位置差,总水头损失,灌水器工作压力水头3.管道水头损失计算公式(1)水头损失计算是管道水力计算的主要内容由于节水灌溉系统所采用的管道大都是水力长管,管道水头损失中局部水头损失占的比重较小,所以重点是计算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按照一定的比例估计沿程水头损失 (2-10)其中 式中: λ——沿程水头损失系数; ξ——沿程水头损失系数; d——管径(m); l——管长(m); v——管道中的流速(m/s);k——局部水头损失与沿程水头损失的比值,k一般取5~10%;hf ——沿程水头损失(m);hj ——局部水头损失(m)。
2)串联管道与并联管道水力计算1)串联管道由管径不同的管段依次连接而成的管道,称为串联管道串联管道内的流量可以是沿程不变的;也可以是沿程每隔一定距离有流量分出,从而各段有不同的流量因为各管段的流量、直径不同,所以各管段的流速也不同这时,整个管道的总水头损失等于各管段水头损失之和 (2-11)式中: 为串联管道总水头损失,m;为串联管道各管段的水损失,m;n为串联管道管段数2)并联管道凡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管道从同一点分叉而又在另一点汇合所组成的管道称为并联管道在汇合点,管道的流量等于各分支管道流量之和,而各分支管道的水头则相等因此,按下列公式计算水头损失 (2-12) 4.《喷灌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喷灌中使用的管道,按管材不同来确定流态的分区,选用不同的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作简单分区可以使设计、计算变得简单,而且误差一般不会太大《喷灌工程技术规范》中计算沿程水头损失hf的基本公式如下: (2-13)式中:Q——管道中流量(m3/h);L——计算管长(m);d——管道内径(mm);f——摩擦损失系数;m——流量指数;b——管径指数。
该公式中摩擦损失系数f只是简单的数值,没有待定系数摩擦(阻)损失系数f、流量指数m、管径指数b由选定的公式确定,见表2-3:表2-3 沿程水头损失公式中的f、m、b值管 材流 态fmb砼管、钢筋砼管n=0.013粗糙区1.34×10625.33n=0.0141.56×10625.33n=0.0151.79×10625.33旧钢管、旧铸铁管过渡区6.25×1061.95.1塑料硬管光滑区0.948×1051.774.77铝管、铝合金管光滑区0.861×1051.744.745.微灌中管道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微灌中管道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和喷灌是一致的,但是由于选用材料略有不同,因此在分区和取值上有所不同 (2-14)式中:Q——管道中流量(L/h);其它同喷灌表2-4 沿程水头损失公式中的f、m、b值管 材fmb硬塑料管0.4641.774.77微灌用聚乙烯管d>8mm0.5051.754.75d≤8mmRe>23200.5951.694.69Re≤23201.7514注:①Re为雷诺数。
②微灌用聚乙烯管f的取值相应于10℃水温其它温度时应修正在计算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可按沿程水头损失的一定比例估算,支管为k=0.05~0.1,毛管为k=0.1~0.26.多口系数计算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管道喷灌系统的支管,以及大型喷灌机(平移式、时针式)的支管、滴灌出流等一般都属多口出流管道在喷洒支管上,每隔一定距离有一个喷头分流,支管内的流量是沿程减小的在计算管道的沿程损失时,可以逐段计算两喷头之间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相加后即为该支管的沿程水头损失但这样计算相当繁琐,可采用简化方法进行计算多口出流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Hf,与同一管道但全部流量只在管末出流时的沿程水头损失hf之比,称为多口系数,以F表示,即: (2-15)因此,按非多口出流沿程水头损失hf,在乘以多口系数F,就可求得多口出流管道(如喷灌支管、微喷灌和滴灌毛管)的沿程水头损失Hf,即:(1)固定管道(包括喷灌支管和微灌支管、毛管)的多口系数公式: (2-16) (2-17)式中: F——多口系数; N——支管等的孔口数; m——所采用的沿程水头损失公式中的流量指数; X——第一出水口至支管等进口距离(l1)与出水口口间距(l)的比值。
X= l1/l2)大型喷灌机支管的多口系数公式 (2-18)在喷灌系统规划设计中,用到多口系数计算的场合,绝大多数是半固定式或固定式的移动支管(大型喷灌机的多口系数公式很少用到),一般都是用塑料管或铝管,而且在多数情况下,支管上所布置喷头数在5~12个,为设计方便,在表2-5中给出这两种管道的常用多口系数,设计时可直接查用表2-5 塑料管或铝管的多口系数开口数567891011121314∞X=10.470.450.440.430.420420.410.410.400.400.36X=0.50.410.400.400.390.390.390.380.380.380.387.管径及长度确定由于每一条管道,以及同一条管道的不同管段在轮灌过程中流量有变化,一般应取各管或管段中通过的最大流量为该管或管段的设计流量有时最大流量通过的时间在设计灌水周期内所占总过水时间比例很小,可取次大流量作为设计流量 (1)喷灌支管管径的选择支管是指直接连接竖管和喷头的一级管道,有时亦称喷洒支管支管的管径的选择除与支管的设计流量有关外,还应力求使同一支管上的各喷头喷水量均匀,同时又较为经济、合用。
管径选得越大,管道沿程水头损失越小,同一支管上各喷头的压力差也越小,各喷头的喷水量也就越接近但若管径取得过大,则会增加支管的投资造价,对于移动支管来说还会增加拆装、搬移的劳动强度管径选得越小,管道沿程水头损失越大,各喷头压力差和喷水量的差别就越大,影响喷灌质量为了保证同一支管上各喷头实际喷水量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0%,《喷灌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同一支管上任意两个喷头之间的工作压力差应在喷头设计工作压力的20%以内”若支管在平坦的地面铺设或逆坡铺设,其首末两端喷头间的工作压力差应为最大;但是当支管顺坡铺设或铺设在地形起伏的地面上时,其最大的工作压力差不一定发生在首末喷头之间,此时需要绘出压力水头线和地面线,从中找出压力差最大的两个喷头的位置,再进行计算对支管喷头工作压力差的控制要求,在考虑地形高差的影响后,可用公式表示为: (2-19)式中:△Z——两喷头的进水口高程差(m) ——喷头设计工作压力(m)hW——同一支管上任意两个喷头间的水头损失差(m),一般情况下可用支管段的沿程水头损失代替;喷头设计工作压力可从喷头性能表中查得。
两喷头进水口高程差(实际上就是两喷头所在地的地面高差)可以由系统平面布置图中查得利用公式2-19,在其它参数已知的情况下反求管径D,D就是该支管可选用的最小管径的计算值,按照管材的标准将计算管径取整另外,支管管径选择还应考虑到施工和管理运行的方便,对半固定、移动式喷灌系统的移动支管,力求使各支管采用统一的规格,对于较大的喷灌系统,若不能全灌区支管管径一致,至少也需做到在一个作业区内统一,最大管径一般不超过90mm对固定的地埋支管,管径可以变化,但规格不宜太多[例] 某铝合金喷灌支管,全长120m,共带有PY120喷头(喷嘴直径7mm)8个,喷头工作压力为0.3Mpa,喷头间距16m,第一个喷头距支管入口处8m支管逆坡铺设,首末端喷头高差1.8m,试确定其管径解:① 从喷头性能表查得喷头流量为:q =2.96m3/h② 多口出流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用式2-13计算: 铝管:f=0.861×105,m=1.74,b=4.74③ 第一个喷头到末端的支管管段长 L = 7×16 = 112(m)相应管段的入口流量 Q = 7×2.96 = 20.72(m3/h)由孔口数N = 7及X = 0.5,查表2-5得多口系数F = 0.439将L、F、Q代入式(2-13)式,得: ④ 已知 △Z = 1.8(m),hp = 30(m)将△Z,hp,及上式代入公式(2-19)并解方程得 d ≥56.2(mm) 按铝合金管规格,采用Φ=65mm的管,其内径d =62mm(2)微灌支管管径、管长的选择微灌以小区为计算范围,按照《微灌工程技术规范》,灌水器允许流量偏差不大于20%,按照此要求校核和计算管道直径和长度。
(2-20) (2-21)hv可按下式计算 (2-22)以上公式中:x——灌水器流态指数,约为0.5;qv——灌水器的流量偏差率;hv——灌水器的工作水头偏差率;qmax——灌水器的最大流量;qmin——灌水器的最小流量;hmax——灌水器的最大工作水头;hmin——灌水器的最小工作水头;qd——灌水器的设计流量;hd——灌水器的设计工作水头实际计算时: (2-23) (2-24)△H支——支管上的最大压力差,用首末端的水头损失代替△H毛——毛管上的最大压力差,用首末端的水头损失代替3)干管管径的选择干管是指支管以上的各级管道干管管径是在满足下一级管道流量和压力的前提下按年费用最小的原则选择的,这种管径称为经济管径年费用包括年投资和年运行费,确定经济管径,需要分别计算出多种管径的年投资和年运行费,然后再求得使两种费用之和为最低。
由于喷灌管道系统年工作小时数少,所占投资比例又大因此一般在喷灌所需压力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选用尽可能小的管径是经济的,但管中流速应控制在2.5~3 m/s以下计算出的管径应该按照规格取整 对于规模不大的喷灌工程,也可用如下经验公式来估算干管的管径当Q<120m3/h时, (2-25)当Q≥120m3/h时, (2-26)式中:D——管径(mm)[例] 有一喷灌干管,拟采用铸铁管,设计流量为80m3/h,试用经验法确定其管径解:,因Q=80 m3/h<120 m3/h,故按公式(2-25)计算 mm查铸铁管规格表,选定与计算值接近的D=125mm的管子8.管道系统各控制点压力的确定管道系统各控制点的压力是指支管、分干管、干管的入口以及其它特殊点的测管水压在这些控制点处通常设有调节阀门和压力表,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计算各控制点在各个轮灌组时的压力水头,一方面为选择水泵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给系统运行提供基础数据支管入口压力的计算是系统中其它各控制点计算的基础。
根据《喷灌工程设计规范》,系统中任何喷头的实际工作压力不得低于喷头设计工作压力的90%,而且同一支管上两喷头间最大压力差不超过喷头设计工作压力的20%,支管入口压力应保证任一喷头的实际工作压力在喷头设计工作压力的90%~110%范围之内而且,支管入口压力还应使支管的实际流量等于设计流量,也就是支管上喷头的平均流量等于设计流量确定支管入口压力常采用下面介绍的近似计算方法:(1)按支管上工作压力最低的喷头计算 (2-27)式中: H支——支管入口的压力水头(m);△Z——支管入口地面到工作压力最低的喷头进水口的高程差,逆坡时为正值,顺坡时为负值(m);——支管相应管段沿程水头损失(m);hp ——喷头设计工作压力(m)2)按降低0.25hf来计算 (2-28)式中:hf——支管首末两喷头间管段的沿程水头损失(m)此方法适用于支管沿线地势平坦且支管上喷头数较多(N>5)的情况3)按离支管总长1/4位置的点的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点计算 (2-29)式中: h″f——支管入口地面到入口处约为支管总长1/4处喷头进水口处的沿程水头损失(m),;△Z——上述两位置的高程差(m);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此方法适用地形平坦或一面缓坡的情况,在微灌的毛管水力计算中也常采用[例] 某铝质移动支管,全长180米,内径为62mm,安装有PY120型喷头10个,设计工作压力03.Mpa,喷头间距为18米,首端喷头到支管入口18米竖管高1米,内径为25mm支管沿线地势平坦,试确定支管入口压力支管入口的压力确定后,即可根据系统在各轮灌组运行时的流量,分别计算各分干管、干管的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最后计算出各控制点在各轮灌组作业时的压力将各轮灌组作业时各控制点的压力算出之后,应将结果按轮灌组顺序列成表格,作为运行时的依据与此同时,可以得到系统的流量范围和干管入口的压力范围,作为选择水泵所必需的数据根据系统流量和压力的变化范围选择水泵保证实际的工况点始终在高效区9.管道水锤计算水锤计算:应用,控制关阀历时,关键点水锤(或称水击),是指在有压管道中,由于流速急剧变化而引起管道中水流压力急剧升高或降低的现象常见的水锤包括水泵起动时产生的起动水锤、充水水锤、关闭阀门产生的关阀水锤、以及突然停泵时产生的事故停泵水锤,其中事故停泵水锤危害最大通过水锤计算,可以确定是否要采取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管道的安全。
1)水锤计算用参数1)水锤波传播速度a对于匀质圆管有: (2-30)式中:a——水锤波传播速度(m/s); d——管径(m); e――管壁厚度(m); k——水的体积弹性模数(Pa),一般k=2.025Gpa; E——管道材料的纵向弹性模数(Pa)对于钢筋砼管有 (2-31)式中:Ec——钢筋砼的弹性模数,Ec=20.58Gpa; α0——管壁内环向含钢系数,α0=0.015~0.05;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几种主要管材的E值(GPa)如下: 表2-6 管材的E值管材E值GPa管材E值GPa管材E值GPa钢管206铸铁管108铝管70聚氯乙稀管2.8~3聚乙烯管 1.4~2聚丙烯管0.00008根据喷灌中常用的不同管材E值和d/e值可得到不同管道水锤波传播速度,见下表表2-7 不同管道中水锤波传播速度a值管材a(m/s)管材a(m/s)钢管1100——1200钢筋砼管1000——1100铸铁管1200——1300聚乙烯、聚氯乙烯管350——400铝管900聚丙烯<32)水锤相时μ 水锤相时μ表示水锤波在管道中来回传播一次所需时间(s),用下式求出: (2-32)式中: L——计算管长(m); a——水锤波传播速度(m/s)。
3)管道中水柱惰性时间常数TbTb=Lν0/gH0 (2-33)式中:ν0——关阀前管道内的流速; H0——关阀前管道内的压力; g——重力加速度,g=9.81m/s2)水锤压力计算1)瞬时完全关闭阀门时,阀前产生的最高压力水头为Hmax=H0+αν0/g (2-34)一般喷灌的主干管道内压力在40~60m水头,流速在1.5~2m/s,据此可求出不同管道内瞬时关闭阀门,阀前的最高压力值见下表:表2-8 瞬时关闭阀前水锤压力管材水锤压力(m水头)管材水锤压力(m水头)钢管200~300钢筋砼管190~260铸铁管220~320聚乙烯、聚氯乙稀管90~140铝管170~220聚丙烯管增加值<1从表中可以看出,除聚丙烯管外,其它管材在瞬时关闭的情况下,其水锤压力均较原管道中的压力增加1倍以上,根据《喷灌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水锤压力超过管道试验压力(一般为管道工作压力的1.5倍)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2)缓慢关闭阀门时,阀前产生的水锤压力为 (2-35)式中: Ts——关阀历时,s;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根据公式μ/Tb=2LgH0/αLν0=2gH0/αν0,一般情况 H0=40~60m水头,α=300~1300(m),ν=1.5~2(m/s),可知:μ/Tb=0.3~2,基本是同数量级 按照《喷灌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当关闭历时满足Ts≥20μ时有:Hmax≤(1.14~1.03)H0,自然可以不必验算水锤压力3)水锤防护由前面分析可知,正常运行(包括缓闭阀门)时都不会产生过大的水锤压力,管道一般时可以承受,但在瞬时关闭或水泵突然停泵时,管道内可能出现较大的水泵压力,此时需要靠水锤防护措施消除水锤的破坏一般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安全阀,在首部枢纽的后部,系统干管、分干管上低凹处和上坡的坡脚处,设置安全阀,其作用是在水锤发生时可以急速打开,释放出管道的部分水,消除水锤压力相当于将瞬时关闭状态变为状态2)空气阀,在系统的若干高处,安装一定数量的空气阀,既可在正常运行时排除管道中的空气,保证系统内是单相流,不致出现有完全分隔时更为严重的水锤,同时还可在管道内出现负压时补气,防止产生负压水锤。
3)逆止阀,在系统的一些重要设施部位后部设置逆止阀,可以防止出现水锤时对这些设施造成破坏 [例] 某喷灌系统中采用铝合金管,管径d=104mm,壁厚e=2mm,通过流量Q=50m3/h,系统正常工作压力水头H0=44.22m,管道长L=230m,设阀门(下游末端)在Ts=0.5s时间内瞬时完全关闭,试求水锤压力解:(1)计算水锤波传播速度a已知d=104mm,e=2mm,E=69.58GPa,K=2.025GPa,代入公式(2-30)得(m/s)(2)判断水锤种类水锤相时(s)Ts=0.5s<μ=0.512s,所以关闭阀门产生的是直接水锤3)计算水锤压力(m/s)将v0代入公式()得阀门前管内最高压力水头为(m)由可知,直接水锤产生的压力水头为正常工作压力水头的4.39倍,应采取措施避免直接水锤的发生第四节 喷灌工程设计要点一、喷头选型和组合间距选择喷头和确定组合间距应满足喷灌质量和经济合理等要求,同时便于操作、管理按照《喷灌工程技术规范》规定,选择喷头和确定组合间距的具体要求如下:1. 喷灌强度不超过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值2. 组合均匀系数不低于规范规定的数值3. 雾化指标不低于作物要求的数值。
4. 有利于减少喷灌工程的年费用喷头的选择包括喷头型号、喷嘴直径和工作压力的选择在选定喷头之后,喷头的流量、射程等性能参数也就随之确定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如果组合间距和运行方式也确定下来,则喷灌强度、组合均匀度和雾化指标都可确定一)喷头的基本参数、喷洒方式和组合形状1.喷头的基本参数(1) 喷头的进水口直径(D)喷头的进水口直径指喷头空心轴或进水口管道的内径,单位为mm我国常以进水口公称直径命名喷头型号,对旋转式喷头,国标GB5670.1-85《旋转式喷头类型与基本参数》规定的进水口公称直径为10、15、20、30、40、50、60、80mm八种2) 喷嘴直径(d)喷嘴直径指喷头出口直径,即喷嘴流道的等截面段的直径,单位为mm对非圆形的异形喷嘴,用当量喷嘴直径(按其流量折算的喷嘴直径)来表示3) 喷射仰角(α)喷嘴出口射流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喷射仰角,单位为度目前我国常用旋转式喷头的喷射仰角多为27°~30°,为了提高抗风能力,有些喷头采用21°~25°喷射仰角;对树下喷灌、温室喷灌或防霜等特殊用途的喷灌,可采用喷射仰角小于20°的低仰角喷头,为了适应工矿企业除尘要求,我国还研制了仰角大于30°的高仰角除尘喷头。
4)工作压力(hP)喷头的工作压力是从指喷头进水口下20cm处的竖管上测取的静水压力,通常用符号hP表示,单位为kPa(或m)5) 喷头流量(q)喷头流量即喷水量,指单位时间内喷头喷出水的体积,单位为m3/h喷头流量可用体积法、重量法、堰法、流量计法等测定,也可用管嘴出流量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为: (2-36)式中:μ——流量系数,取0.85~0.95;A——喷嘴过水断面面积(m2);g——重力加速度(m/s2);hP——喷头工作压力(m);q——喷头流量(m3/h) (6) 喷头射程(R)喷头射程是指在无风情况下,喷头正常工作时喷洒湿润圆的半径,即喷射水所能到达的最远距离,单位为m7) 喷头的喷灌强度()喷头的喷灌强度是指单喷头全圆喷洒时的喷灌强度,是一种计算喷灌强度用单位时间内喷洒到单位面积上水的体积或单位时间内喷洒湿润圆的平均喷洒水深表示,单位为mm/h,计算公式如下: (2-37)式中: ρs——喷头的喷灌强度(mm/h); q——喷头流量(m3/h); S——喷头喷洒控制的面积(m2)。
8) 喷头的雾化指标(ρd)喷头的雾化指标指射流的碎裂程度,反映了喷头喷洒水滴的大小、水滴降落的速度以及水滴的密度主要作物的雾化指标可参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