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21秋《公共政策分析》作业一答案参考1. 等待别人提供以获得无成本消费,这种现象叫( )A.公共物品B.准公共物品C.搭便车参考答案:C2. ( )的作用贯穿于整个公共决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的过程之中,目的是使政策目标得以顺利实施,避免政策的变形走样,保持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A.执行子系统B.咨询子系统C.决断子系统D.监控子系统参考答案:D3. 整个政策评估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是( )A.确定评估对象B.实施阶段C.制定评估方案D.结束阶段参考答案:B4. 政策执行的特征有( )A、对象的适用性B、执行的有序性C、执行的坚定性D、过程的动态性E、执行的时限性参考答案:ABDE5. 政策方案的评估包括( )A.方案的价值评估B.方案的效果评估C.方案的风险评估D.方案的可行性评估参考答案:ABCD6. 从评估机构在政策活动中的地位来看,公共政策评估可分为( )A.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B.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C.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D.执行评估和非执行评估参考答案:B7. 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公共政策评估可分为( )A.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B.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C.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D.执行评估和非执行评估参考答案:A8. 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是指通过考察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及价值规范,并确定公共政策价值准则的过程和方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9. 经济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 )A.来自在受政策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中分配利益和成本时所必须考虑的限制B.某一备选方案占有和使用资源的可能性和实现政策目标的可能性C.是否具备实施某项政策方案的技术手段D.实施某一政策方案所花费的成本和取得的收益参考答案:ABCD10. 政策终结的形式有( )A、删除B、替代C、合并D、分解E、缩减参考答案:BCDE11. ( )最初是由鲍姆加特纳(F.Baumgartner)和布赖恩·琼斯(BryanJones)在《美国政治中的议程和不稳定性》(1993年)一书中提出的A.制度理性选择框架B.多源流框架C.中断——平衡框架D.倡导联盟框架参考答案:C12. 公共政策主体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3. 建议是针对政策制定部门的,不是面向政策执行部门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4. 第一部门是指( )A.市场B.政府C.社区D.志愿组织参考答案:B15. 公共政策周期的第一阶段是( )A.政策实施B.政策形成C.政策评估D.提案的提出参考答案:D16. 决定公共政策系统的民主化程度的是( )。
A.经济环境B.政治环境C.地理环境D.国际环境参考答案:B17. 通过( )人们不仅能够了解一项政策,说明哪些项目更可能达到政策目标,而且能够监督该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从而也就间接地监督了政府官员的行为A.政策评估B.政策终结C.政策执行D.政策制定参考答案:A18. 政治环境包括国内政治环境和国际政治环境,政治环境的稳定是推行任何一项政策的基本前提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9.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因素中政策执行主体的因素包括( )A.政策的可执行性B.政策执行组织结构的合理性C.政策执行组织权责的明确性D.政策执行人员的因素参考答案:BCD20. 按照政策监控的层次,政策监控可以分为( )A.事前监控B.自我监控C.逐级监控D.越级监控参考答案:BCD21. 政策取向所关注的是( )A.公共问题确立B.对有关问题提出方案的技术可信度C.公众对政策的关注程度D.方案得以实现的因素参考答案:BC22. 最早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的学者是托马斯·戴伊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3. 根据所分配的何种利益,公共政策可分为( )A.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B.实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C.公共物品政策和私人物品政策D.实体政策和程序政策参考答案:B24. 政策目标的可行性分析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定量分析方法B.定性分析方法C.综合分析法D.层次分析法参考答案:B25. 研究表明,中国县级政府决策过程的参与者主要有:( )A.中共县委B.县政府C.县人大D.县政协E.党的县纪委检查委员会参考答案:ABCDE26. 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应把握哪些要点?参考答案:(1) 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2) 行政执行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3) \r\n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性质很强的活动,是务实性的、付诸于实际的行动,它需要通过一定的具体步骤或实际行动来落实政策;(4) 行政执行是一种行政法律行为;(5) \r\n行政执行活动还具有强制性27. 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是( )A.政策问题建构B.政策方案规划C.政策方案颁布D.政策效果评估参考答案:A28. 政策方案设计的环节主要有( )A.政策目标确立B.有限方案的搜集C.内容的初步设计D.重要方案的精细设计参考答案:BCD29. 内部评估的优点,一是由于评估者可以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有利于评估活动的开展﹔二是评估者直接参与了政策的制定或执行过程,能使评估及时发挥作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0. 下列属于公共决策子系统的是( )。
A.决断子系统B.监控子系统C.信息子系统D.评估子系统参考答案:ABC31. 严强提出的中国政策范式转变包括( )A.创新发展激励型范式B.批判理性动员型范式C.经济理性引导型范式D.社会理性服务型范式参考答案:BCD32. 下列( )行业的市场属于寡头市场A.铁路B.服装业C.日常用品行业D.航空业参考答案:D33. 公共政策议程的类型:( )A.阶段议程B.系统议程C.正式议程参考答案:BC34. 信息的确立是政策评估的先决条件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5. 公共政策都有一个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继往开来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原则,即研究公共政策必须坚持历史的观点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6. 政策目标一般具有( )特征A.问题的针对性B.未来的预期性C.公平性D.可选择性参考答案:AB37. 公共政策的各项环节中制约或影响其他各环节的是( )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监控D.政策终结参考答案:C38. 政策活动者尤其是政府通过学习的方式,了解社会的知识和信息变化,引入新思想、新观念吸取政策实践的经验教训,重新界定政策问题,调整政策目标或技术,促使政策发生改变或变迁,实现政策创新,提高政策质量,以有效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活动。
这一过程称为( )A.政策创新B.政策变迁C.政策学习D.政策转变参考答案:C39. 公共政策必须体现( )A.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公共利益B.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C.精英领袖的利益D.第三部门的利益参考答案:A40. 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 )A.说服B.交换C.冲突D.强制参考答案:ABD41. 政策终结的所有内容中,以( )的终结最难A.机构B.政策本身C.项目D.功能参考答案:D42. 评估者在公共政策执行前后这两个时间点上,分别就有公共政策和无公共政策两种情况进行前后对比,然后再比较两次对比的结果,以确定公共政策的效果这种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属于( )A.简单“前—后”对比分析B.“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C.“有—无”公共政策对比分析D.“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参考答案:C43. 层次分析法就是用来确定政策问题发生原因的方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4. 常用的控制标准有实物标准、成本标准、资本标准和收益标准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5. 应付逆境的基础条件:( )A.对“政策范式”不断进行反思B.发展政策研究组织,培养政策研究人才C.对公众进行政策启蒙教育D.元政策制定与统治方式的变革E.建立政策案例库,提高政策制定系统的自学习能力参考答案:ABCDE46. 现代公共政策制定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应用( )。
A.硬技术B.软技术C.韧技术D.高新技术参考答案:C47. 张国庆称改革开放后为( )范式A.革命B.建设C.赶超发展D.单纯经济发展参考答案:B48.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何治理?( )A.从制度上解决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的问题B.加强政策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C.摆正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D.加强监督,从严治政参考答案:A49. 公共决策的择案规则,决策成本最高的是( )A.过半数规则B.简单多数规则C.绝对多数规则D.全体一致规则参考答案:D50. ( )是用来解释和预测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A.硬模型B.软模型C.描述模型D.规范模型参考答案:C51. 政策问题所涉及的目标团体人数的多少,不会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2. 公共政策学诞生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C.20世纪50年代初D.20世纪60年代初参考答案:C53. ( )方法把政策分析者的任务确定为对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状态”加以确定并论证A.逻辑实证方法B.参与方法C.规范的方法D.计量经济学方法参考答案:C54. 政策制定过程中进行的带有预测性质的政策评估叫做( )。
A.正式评估B.非正式评估C.前评估D.后评估参考答案:C55. 应用德尔菲分析方法要遵循如下原则:( )A.统计的原则B.是专家共识的原则C.循环往复的原则D.匿名原则参考答案:ABCD56. 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在人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权利,具体表现为( )A.选举权B.政治自由C.监督权D.申诉权和控告权参考答案:ABCD57. 中国政策研究组织由:官方政策研究组织、半官方政策研究组织和民间政策研究组织构成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8. 提出“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的是( )A、马克思B、达尔文C、孙中山D、韦伯参考答案:C59. 研究的基本方式包括( )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实地研究D.非介入性研究参考答案:ABCD60. 划分政策结构的要素不包括( )A.决策者人数B.备选方案数C.效用价值的异化性D.政策问题解决的结果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