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原来如此简单房县门古寺镇秦口小学 杨波 [摘 要]:教育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为构建小学高效作文课堂提供了条件,它从不同角度开启了学生思维,开阔了学生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了作文教学的质的飞跃[关键字]:信息技术 作文教学 提高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领域应用,这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之路小学作文水平是衡量小学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作文教学的一次质的飞跃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作文教学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教学心理学认为:思维的具体直接性形象性,想象的丰富性与创造性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所以,要想把儿童的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解放出来,必须遵从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作文这个重要有较难的环节,积极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及形象直观的学习情境,为激发学生极富创造想象力提供了条件,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的思维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让学生觉得:习作,原来如此简单!下面谈谈我在信息技术指导作文教学中的几点感受。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常言道“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说明要使学生乐学,必先激发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景、氛围中产生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形、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综合于一体而进行编排运用多媒体的卡通和虚拟现实的手法,再配以适当的音乐,可使作文教学富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习作兴趣,使学生的思维由被动变为主动农村的孩子,接触知识的渠道较少,因为年龄特征,形象直观思维他们更容易接受我把图片配合着文字制成多媒体课件,利用信息技术开启他们想象的空间,指导学生将画上的内容变成有外貌、有言谈举止的、活生生的人或物,让静止的画面更有生气思维被课件大大激活的学生对说话练习兴致盎然,练习的效果也非常明显如,在指导《家乡的春天》习作时,我让学生带上数码相机,亲自去校外春游,拍下所见到的美景,把拍摄的照片配上优美的乐曲,制作成幻灯片上课时,学生欣赏自己拍摄的连绵起伏的山脉,清澈的小河流水,自由翱翔的小鸟……通过观看图像,倾听旋律,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当学生沉浸在春天美景时,我相机导入:你愿意做一名小导游,把自己的家乡的春天介绍给游客吗?此时,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表现美的欲望油然而生,情由心生,有不吐不快。
《文心雕龙》中云:“情者,文之经文章之作,在乎情性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二、超越时空,收集素材课程标准提出:“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素材是写作的基础,而素材的来源就在于广泛的阅读和生活的积累 传统的作文教学,由于时空限制,小学生经历不丰富,作文教学多半只能借助教师语言和学生生硬的想象,这就致使材料贫乏,学生总感觉没东西可写,写不具体和写不清楚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把学生从枯燥的单调的教室中解脱出来,取得收集丰富的素材,尤为重要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后,这个问题从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多媒体的运用,就使这个过程打破时空阻隔,使学生无法亲眼看到的现象,印象模糊的事物,鲜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缩短认识与事物之间的距离,唤起强烈的真实感,激发写作的欲望在《我的理想》习作中,我制作了幻灯片,出示了非典时期医生救死扶伤的图片,教师耐心教导孩子的录像,科学家全神贯注实验研究的录像等,把学生的灵感从图文并茂中唤醒我还穿插播放了时政新闻,中国的现状,比如缺乏创新人才后来学生的作文中,有的说要当普通的老师,为国家培养出人才;有的说要当科学家,研究先进的军事武器,保护钓鱼岛;有的说要当维和战士,帮同学们维持一个和平的环境,帮助大家实现理想……学生的作文写得有血有肉。
三、方法引导,发展思维利用多媒体发散学生的思维利用信息技术与作文整合,教学时不仅能教给学生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指导学生写《美丽校园》时,看完视频后问,如果你是校园一角里的一株草、一朵花,微风吹过时,太阳照耀下,你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已被这种生动有趣的视频吸引住了,再通过图文的有机结合,学生的学习动机被充分调动起来,创造思维得到了培养,对这些思维性较强的问题充满兴趣,都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使学生的作文教学得到了最优化 根据例文总结出的写法,逐步演播声像媒体,显示学生喜爱的直观形象,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无话可说可写的难题;培养观察能力,从而让学生有序、细致的观察引起积极、活跃的思维如:指导学生练习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六一儿童节》时,“例文引路”后用录像展示活动的全过程,将学生带入节日盛况学生看着全校同学欢庆六一的情景,异常高兴,注意力非常集中,情感特别投入当我要他们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一连串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出活动全过程时,个个绘声绘色又毫不费力接着我又提出要求,重播录像,边播边指划,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怎样想,学生随着我的指点观察、回忆、分析、鉴别。
既而描述出活动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场面”选择“体现意义,突出中心”的材料,知道“记一次活动”要“按活动顺序”观察,来“写清楚”;还要“抓重点”细致观察“写具体”四、范文展示,积累经验再创作之先,“摹仿”是很有必要的教学开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分析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例文,边用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投影片将其重点片断、写作要点或写作提纲显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从作者写作思路的“原型”中得到启发,将例文中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直接迁移到作文中帮助学生降低写作难度,创造有利的心理条件,让学生主动投入写作活动之中例如:指导学生写《难忘的一个人》以《人物描写一组》为目标,引导学生边回忆、边展示,边在投影片上归纳出: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来表现人物性格指导写民俗风情类用范文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效果都还不错五、批改习作,改中收获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以往的作文讲评课常常是少数学生有面批面改的机会,典型材料有评讲的机会,更多数的学生的习作不能有详尽的批改多媒体信息容量大,出示快,交互性强,运用多媒体讲评作文,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修改作文的平台,学生参与面广,主动性强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每一个学生都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彼此的争论,比较,修改中,学生揣摩,品味写作方法,锤炼了作文基本功学生经过反复修改后,对自己的习作比较满意的,或还有疑难的,再交给我改我对学生的习作做出评价之后,展示在班级的习作专栏中学生有了成就感,信心倍增,写作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享受在互动交流中,发展个性,提高了写作水平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进步很快,学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习作,原来如此简单”感悟能力也增强了许多,分析能力也增强,指导看什么,怎么看,写什么,怎么写了,相当一部分同学都会写诗歌了总之,利用运用信息教育技术,创设作文情景,不仅给学生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还拓展了学生视野,丰富了课外知识,知识面拓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相信,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一定会逐步克服多媒体环境下的作文教学的不足,为信息技术下的作文教学开辟一条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