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无名湖水质监测方案环境1001罗珊10130201242012-3-12一、监测对象和目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无名湖作为景观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的日常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因此通过制定对无名湖水质的监测,实时了解人工湖水质变化情况,从而达到科学性的水体管理,同时提高我们的环境监测设计和实施方面的能力二、基础的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1、水体的气候、水文和地貌资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所处地带夏季多为东南风和偏南风,冬季多为北风和偏北风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年水面蒸发量在700mm至800mm之间当中,枯水期为1月~4月,丰水期为5月~10月,平水期为11月~12月我们相关资料中了解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无名湖无进水口和出水口,地形平缓,地势较低河道湖泊内相对水位为1-2.5m不等,其径流多由降雨产生,平均潮差较小,没有明显的洪水区2、 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处1) 无名湖作为一个人工湖,水体更新速度慢,水体流通不畅,易造成水质腐败,水中微生物增多,进而导致溶解氧减少2) 湖边绿化草皮和树的的水土流失,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3) 个别同学及外来人员从岸边或桥上向湖里随意丢弃垃圾4) 从希贤岭上的人工喷泉上流下的水里枯枝败叶及垃圾也较多3、 边环境以及水体用途 人工湖周边植满了绿化植物,观赏性花草等,水体主要用于观赏用水4、历年的水质监测资料由于无名湖并未设置监测站点,无法获得历年的水质监测资料三、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参考湖泊、水库监测垂线的布设以及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因为无名湖没有出水河道和进水河道,只需设置监测网点因为人工湖面积较小,采用网格法均匀设置9个监测垂线其中1点为希贤岭上人工泉水入口处无名湖监测断面监测垂线布设图监测垂线水面宽/m设置中泓垂线数(涨潮)水深/m垂线采样点1水面以下0.5m处23456789四、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1、每月采样监测一次,全年12次,在水体污染比较严重的时候酌情增加采样监测的次数2无名湖水体受到降雨的影响,因此我们采集应该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时分别监测五、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 (1)水样的采集 1、我们在各采样点可通过简易采水器采集水样,由于无名湖的水体交换和污染物浓度比较稳定,因此我们只采集瞬时水样,并且在中原楼与希贤岭排污出水口交汇处采集综合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2、测定悬浮物、pH、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又累、硫化物、余氯、放射性、微生物等项目需要单独采样,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水样必须充满采样容器,pH、电导率、溶解氧等项目宜在现场测定。
另外,采样时还需同步测定水文参数和气象参数 3、采样时必须认真填写采样登记表,每个样品瓶都应贴上标签(填写采样点编号、采样日期和时间、测定项目等),要塞紧瓶塞,必要时还要密封(2)采样(含样品保存)、检测方法和技术执行《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根据相关标准,再结合实际,从中所选取的测定项目以及方法如下表: 序号项目分析方法最低检出限(mg/L)有效数字方法来源1水温温度计测量法0.1℃3GB/T 13195-19912pH值玻璃电极法0.1(pH值)2GB/T 6920-19863溶解氧碘量法0.23GB/T 7489-19874化学需氧量重铬酸钾法53GB/T 11914-19895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23GB/T 7488-19876氨氮蒸馏和滴定法——4GB 7478-877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0.013GB/T 11893-19898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0.053GB 11894—89 9粪大肠杆菌滤膜法————(1)1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电位滴定法0.124 GB 13199—91 11总有机碳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0.53GB/T 13193-1991另外,采样器材与现场测定仪器的准备。
采样器的材质和结构应符合《水质采样器技术要求》中的规定项目容器材质保存方法保存期采样量(Ml)容器洗涤pH值*P/G4℃12h250Ⅰ溶解氧*/**溶解氧瓶(G)加MnSO4和 碱性KI,4℃避光24h250Ⅰ化学需氧量G加硫酸,使pH<2,4℃48h500Ⅰ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瓶(G)4℃,避光6h250Ⅰ氨氮P/G加硫酸,使pH<2,4℃24h250Ⅰ总磷P/G加硫酸,使pH≦224h250Ⅳ总有机碳G硫酸酸化至pH<2,并在2~5℃冷藏24h250Ⅰ粪大肠杆菌**灭菌G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除余氯,4℃12h250Ⅰ注:(1) *表示应尽量作现场测定; **表示单独采样 (2) G为硬质玻璃瓶;P为聚乙烯瓶(桶) (3)Ⅰ,Ⅱ,Ⅲ,Ⅳ表示四种洗涤方法,如下: Ⅰ: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三次,蒸馏水一次; Ⅱ: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 HNO3荡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一次; Ⅲ: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 HNO3荡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去离子水一次; Ⅳ:铬酸洗液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一次 如果采集污水样品可省去用蒸馏水、去离子水清洗的步骤。
(4) 经160℃干热灭菌2h的微生物、生物采样容器,必须在两周内使用,否则应重新灭菌;经121℃高压蒸气灭菌15min的采样容器,如不立即使用,应于60℃将瓶内冷凝水烘干,两周内使用细菌监测项目采样时不能用水样冲洗采样容器,不能采混合水样,应单独采样后2h内送实验室分析 (3)监测方法1、 水温:利用水温计法,水温计是安装于金属半圆槽壳内的水银温度表,下端连接一金属贮水杯,温度表水银球部悬于杯中,其顶端的槽壳带一圆环,拴以一定长度的绳子测温范围通常为-6~41摄氏度,最小分度为0.2摄氏度测量时将其插入预定深度的水中,放置5min后,迅速提出水面并读数 2、pH:直接用pH计或pH试纸测定3、溶解氧: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溶液和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来的碘,可计算出溶解氧含量 4、化学需氧量:在强酸性溶液中,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红棕色即为终点,记录标准溶液的消耗量,以蒸馏水作空白溶液按照同样的方法测定空白溶液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量。
根据水样实际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消耗量,最后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CODCr浓度(以O2计)(mg/L)=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0——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V1——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V——水样的体积,mL8——氧(1/2O)摩尔质量,g/mol 5、生化需氧量: 取水样并做预处理,确定稀释的倍数,根据稀释倍数,用虹吸法把一定量的污水引入1L量筒中,再沿壁慢慢加入所需稀释水,用特制搅拌棒在水中以下慢慢搅匀(不应产生气泡),然后沿瓶壁慢慢倾入两个预先编号、体积相同的碘量瓶中,知道充满后溢出少许为止盖好瓶口并水封,注意瓶内不应有气泡用同样的方法配制另外两份稀释比水样另取连个有编号的碘量瓶加入稀释水作为空白将个稀释比的水样、空白个取一瓶放入培养箱内培养5d,培养过程中需要每天添加封口水用碘量法测定个水样和空白的剩余溶解氧量 计算公式为:BOD5浓度(以O2计)(mg/L)= 式中:D1——稀释水样培养前的溶解氧量,mg/LD2——稀释水样培养5d后残留溶解氧量,mg/LB1——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培养前的溶解氧量,mg/LB2——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经培养5d后残留溶解氧量,mg/Lf1——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f2——水样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6、 氨氮:在经过絮凝沉淀或蒸馏法预处理的水样中,加入碘化汞和碘化钾的强碱溶液(纳氏试剂),则与氨反应生成黄棕色胶体化合物,在410~425nm波长范围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7、 总磷:在酸性条件下,水样中溶解性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淡黄色的磷钼杂多酸,再与钒反应生成黄色的钒磷钼酸,于波长400~496 nm处测量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定量。
8、总氮:用过硫酸钾氧化水样,使有机氮和无机氮化合物转变为硝酸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或离子色谱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9、粪大肠菌群:(一)初发酵试验:以无菌操作将各盛有3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5毫升的5支发酵管内,各接种污水样10毫升,将各盛有单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约10毫升5支的发酵管内,各接种污水样1毫升,再将各盛有单料乳糖蛋白脏培养液约10毫升的5支发酵管内,各接种1∶10稀释的污水样1毫升(相当于原污水样0.1毫升)将此15支管已接种的发酵管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 (二)平板分离:经培养24小时后,将产酸产气及只产酸不产气的发酵管,分别接种于伊红美兰培养基或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置37℃恒温箱培养18~24小时,挑选符合下列特征的菌落,取菌落的一小部分,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1.伊红美兰培养基上的菌落色泽: (1)深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2)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3)淡紫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2.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的菌落色泽: (1)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2)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3)淡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三)复发酵试验:涂片、镜检的菌落,如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则挑取上述典型菌落1~3个接种于一支单料乳糖发酵管内,然后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产酸产气者(包括小量产气)即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 1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前,应将水样预先经中速定性滤纸过滤以除去悬浮物阳离子染料亚甲蓝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生成蓝色的盐类,统称亚甲蓝活性物质(MBAS)该生成物可被氯仿萃取,其色度与浓度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52nm处测量氯仿层的吸光度 11、总有机碳:将一定量的水样注入高温炉内的石英管,在900~950摄氏度下,以铂和三氧化钴或三氧化二铬为催化剂,使有机物燃烧裂解转化成二氧化碳,然后用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确定水样中的碳含量5) 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无名湖水适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的第V 类水体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序号标准值 分类项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1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2pH值(无量纲)6-93溶解氧≥饱和率90%(或7.5)65324高锰酸盐指数≤24610155化学需氧量(COD)≤15152030406五日生化需氧(BOD5)≤3346103氨氮(NH3-N)≤0.150.51.01.52.08总磷(以P计)≤0.02(湖、库0.01)0.1(湖、库0.025)0.2(湖、库0.05)0.3(湖、库0.1)0.4(湖、库0.2)9总氨(湖、库以N计)≤0.20.51.01.52.010铜 ≤0.011.01.01.01.011锌 ≤0.051.01.02.02.012氟化物(以F计)≤1.01.01.01.541.513硒 ≤0.010.010.010.020.0214砷 ≤0.050.050.050.10.115汞 ≤0.000050.000050.00010.0010.00116镉 ≤0.0010.0050.0050.0050.0117铬(六价) ≤0.010.050.050.050.118铅 ≤0.010.010.050.050.119氰化物 ≤0.0050.050.20.20.220挥发酚 ≤0.0020.0020.0050.010.121石油类 ≤0.050.050.050.51.02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0.20.20.30.323硫化物 ≤0.050.10.20.51.024粪大肠菌群(个/L)≤2002000100002000040000四、 结果表达 对监测中获得的众多数据,应进行科学地计算和处理,并按照要求的形式在监测报告中表达出来。
1) 以报告书的形式:1. 明确监测目的2. 进行调查研究3. 确定监测对象4. 设计监测网5. 安排采样时间和频率6. 选定采样和保存方法7. 选定分析测定技术8. 选定报告要求9. 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 (2)采样记录表采样点123456789备注气象参数水温(℃)气压(Kpa)风向相对湿度(%)现场测定记录水温(℃)PHDO(mg/L)感官指标描述(3) 监测结果年度统计监测站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度___________水域名称断面名称统计项目测定结果(单位)监测项目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超标率(%)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超标率(%)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超标率(%)注:监测项目据实测填写,必测项目与选测项目自左至右依次填写 填表人员:____________复核人员:__________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4)结果分析检测项目平均值标准评价(是否达标)水温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氨氮总氮总磷粪大肠菌群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有机碳(TOC)五、 质量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要求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而其内容包括采样、样品预处理、贮存、运输、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器皿的选择和校准,试剂、溶剂和基准物质的选用,统一的测量方法,质量控制程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以及编写文件的指南和手册等,由此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以便作出正确的结论。
为了完善本次的监测结果,应遵循以下计划与原则:1.水样采集合理布设采样点, 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规范野外采样技术, 合理保存、固定和运输, 同时取平行样、现场空白样等来检查此过程有可能发生的问题2.实验室供应的仪器设备和器皿应根据实验的需要进行选择和校准,并保证所选仪器设备的可操作性3.应根据完整的标准进行分析对照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方法, 选择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小的分析方法4.实验室里的管理严格规范, 包括监测仪器的计量检定和良好维护;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的管理;纯水和试剂的管理、空白的控制等等, 从实验过程所在的环境、设备和试剂等方面保证符合监测要求5.分析数据的正确处理、校对、审查以及分析报告的审核等6.合理进行数据处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提高监测的可信度为了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以及技术的完整性和追溯性,应对监测全过程的一切文件(包括任务来源、制订计划、布点、采样、分析、数据处理等)按严格制度予以记录存档和管理同时对所累积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 参考文献[1] 奚旦立、孙裕生等.环境监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4] 《水质采样-样品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12999-91)》 第 13 页 共 13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