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域咨询/婴幼儿配方乳粉功能基料项目ERP分析婴幼儿配方乳粉功能基料项目ERP分析目录一、 项目简介 2二、 公司简介 5三、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 6四、 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对运营管理的影响(1920~1970年) 8五、 运营战略正在并越来越受重视 14六、 企业社会责任归位 15七、 运营系统的运行与控制 16八、 运营系统的更新与改善 17九、 从ROP到ERP的演化过程 18十、 从闭环MRP到MRPI 19十一、 ERP的定义 20十二、 建设进度分析 2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26十三、 经济效益 2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2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2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3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3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35一、 项目简介(一)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占地面积约87.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8000.00㎡(折合约87.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09539.75㎡。
其中:主体工程67823.46㎡,仓储工程21058.18㎡,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2962.96㎡,公共工程7695.15㎡四)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项目提出的理由1、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轻工业增加值增速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平均水平一致,重点行业利润率和主要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基本稳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较快增长,重点行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高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每年增加一批升级和创新消费品六)建设投资估算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0075.2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2067.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02%;建设期利息732.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3%;流动资金7274.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15%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2067.83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6768.5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480.36万元,预备费818.96万元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68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2609.01万元,纳税总额7269.00万元,净利润11646.0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1.88%,财务净现值11911.0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83年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8000.00约87.00亩1.1总建筑面积㎡109539.75容积率1.891.2基底面积㎡35380.00建筑系数61.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47.262总投资万元40075.222.1建设投资万元32067.832.1.1工程费用万元26768.51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4480.362.1.3预备费万元818.962.2建设期利息万元732.722.3流动资金万元7274.673资金筹措万元40075.223.1自筹资金万元25121.643.2银行贷款万元14953.584营业收入万元68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52609.01""6利润总额万元15528.10""7净利润万元11646.07""8所得税万元3882.03""9增值税万元3024.08""10税金及附加万元362.89""11纳税总额万元7269.00""12工业增加值万元24449.97""13盈亏平衡点万元22160.98产值14回收期年5.83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1.88%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1911.08所得税后二、 公司简介(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杨xx3、注册资本:79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3-5-237、营业期限:2013-5-23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三、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工厂大规模化生产取代工厂个体手工作业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19世纪又扩展到美国和其他国家之前农业一直都是世界各国的主导产业;制造业采取的是手工作坊方式,产品是由手工艺人和其徒弟在作坊里加工出来的这种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直到19世纪初才发生变化许多发明创造改变了生产方式,机器代替了人力其中,最具重大意义的是蒸汽机的发明、劳动分工概念和标准化生产方式的提出1765年,英国人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为制造业提供了机械动力,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劳动分工是指让每个劳动者专门从事生产活动的某一部分工作亚当•斯密认为:(1)分工可重复单项操作,提高熟练程度,进而提高效率;(2)分工可减少变换工作所损失的时间;(3)分工有利于工具和机器的改进1801年,美国人伊菜•惠特尼提出了标准化生产方式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且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正是采用了标准化,才实现了零件的可互换性,零件才无须定制,才能快速批量生产,才能以标准化的方式生产上万支滑膛枪,才使得后来福特汽车装配线的大量生产成为可能尽管发生了这些巨大的变化,但管理理论与实践并未获得长足的发展,这时人们迫切需要更系统、切实可行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指导生产四、 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对运营管理的影响(1920~1970年)科学管理十分强调运营系统规划和设计以及运行与控制的技术因素,而人际关系学说则强调人这一因素的重要性1、数量模型与管理科学20世纪20~70年代,以美国和欧洲的学者为代表的大师们创建了运筹学与管理科学,使运营管理真正建立在定量分析基础之上数量模型的提出和应用推动了工厂的发展早在1915年,F.W.哈里斯提出了第一个模型:库存管理的数学模型20世纪30年代,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三个人,H.F.道奇、H.G.罗米格和W.A.休哈特提出了统计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理论20世纪20~70年代,以美国和欧洲的学者为代表,包括众多数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相继提出了各种数量模型,如数学规划、对策论、排队论、库存模型等,促成了运筹学的创立与发展这些数量模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勤组织和武器系统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也在工业生产组织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战后,研究和改进数量方法的工作仍在进行,人们相继提出了预测技术、项目管理中的计划评审技术和关键路线法、MRP等2、行为科学(1)梅奥霍桑实验霍桑实验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主导,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霍桑工厂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都比较完善,但生产效率不高,工人情绪低落为了找出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家开展了实验研究整个实验分为四个阶段,即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群体实验第一阶段:照明实验照明实验从1924年11月开始到1927年4月结束实验通过改变照明条件来验证提高照明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实验结果表明: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影响第二阶段:福利实验福利实验从1927年4月开始到1929年6月结束从福利实验开始,梅奥开始参加霍桑实验实验通过改变福利条件来探究福利条件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①包括工资、休息时间、工作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均不会影响工厂的产量;②被重视的自豪感对工人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三阶段:访谈实验访谈实验从1928年开始到1931年结束实验的最初目的在于就工厂的管理制度、工人的态度、工作条件等拟定好的访谈问题征求工人的意见。
然而,工人对已经拟定好的访谈问题的兴趣并不大了解到这一点后,访谈者将访谈计划更改为事先不设定访谈内容,不设定访谈时间整个访谈实验进行了两年多在此期间,工厂的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工人的情绪和对工厂的认同感是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第四阶段:群体实验群体实验从1931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该实验的具体做法是选择14名男工人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并在这个班组实行计件工资制,以此来验证通过此类激励办法可以让工人更加努力地工作实验结果表明:该班组的产量只保持在整个工厂的中等水平同时,实验发现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以及它对人的行为所起的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总结起来,梅奥霍桑实验得出了以下三个重要结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有更大的影响;•组织应重视工作团体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其作用这些成果为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运营管理注入了新的元素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1943年,亚伯拉罕•马斯洛在《调动人的积极性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人对不同层次的需求虽然可以同时存在,但只有低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注重高一层次的需求,即只有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能起到激励作用;•同一时期内,总有一种需求占主导、支配地位,这种需求称为优势需求,人的行为主要受优势需求驱动;•对同一个人来说,环境变化会让人的需求层次发生变化。
3)其他行为科学理论1957年,麻省理工学院的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教授在《企业的人性问题》一书中提出人性假设的X理论与Y理论X理论坚持消极的一面,假定工人都不喜欢工作,必须经过管制——奖与罚,才能使他们干好工作这一看法起初在汽车业及其他一些行业得到普遍认同后来,全球竞争威胁的加大迫使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一看法Y理论与X理论的观点正好相反,假定工人很乐意工作,认为工作使他们身心得到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威廉•大内提出了Z理论该理论集成了日本的诸如终生雇用、关心雇员及协同一致的观点,以及西方的诸如短期雇用、专门人才以及个人决策与职责的传统观点1959年,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在《工作的激励》一书中又进一步发展了激励理论,提出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双因素理论”3、运营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出现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不同于工业工程和运筹学领域的研究,专家们开始专门研究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1957年,爱德华•鲍曼和罗伯特•费特的著作《生产与运作管理分析》出版1961年,埃尔伍德•布法的《现代生产管理》一书面世这些专家注意到了生产系统所面临问题的普遍性及把生产作为一个独立系统的重要性此外,他们还强调了排队论、仿真和线性规划在运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自此以后,运营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4、日本制造商对运营管理的贡献(1970~21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石油危机加之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提高和需求多样化,给丰田公司提供了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生产方式的机会丰田生产方式震慑性地冲击了美国引以为豪的福特生产方式极具戏剧性的是,福特汽车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初险些破产,只好反过来向过去的学生——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学习生产管理日本汽车公司之所以后来居上,至今仍在全球汽车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其制胜法宝是精益生产方式5、21世纪初的运营管理(21世纪初~2015年)进入21世纪以来,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快速多变,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高质量、低成本地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摆在了企业组织的面前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大规模定制应运而生,并呈现出勃勃生机大量生产是对手工作业的革命,实现了低成本生产;精益生产是对大量生产的革命,实现了高质量生产;而大规模定制则是精益生产方式的升华,实现了定制化生产这种生产方式综合了大量生产的低成本和精益生产的柔性化的优点实现大规模定制的策略是模块化与延迟化这两项核心技术使本来相互对立的大规模生产与满足顾客定制化需求统一在了一起:大规模生产的是模块化设计的组件;通过延迟策略,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顾客定制化的需求。
而使大规模定制真正落到实处的是:(1)以顾客需求深度调查为基础的客户关系管理;(2)以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电子商务;(3)以价值链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4)基于流程优化或流程再造的精益六西格玛从管理者关注点的变化上,又可以把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分为三大阶段,即关注成本、关注质量和关注定制化关注成本就是通过管理理论的应用从根本上降低成本福特汽车公司通过组建汽车装配线对关注成本做了最好的诠释关注质量就是通过管理理论的应用,从根本上提高质量水平关注定制化就是通过管理理论的应用,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定制化需求需要说明的是,企业把管理重点放在质量上并不是不再管控成本,而是其成本管理已经非常到位,有实力把管理重点转移到质量上同样地,企业把管理重点放在定制化上并不是不再提高质量,而是其质量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五、 运营战略正在并越来越受重视20世纪70年代初,哈佛商学院的威克姆,斯金纳提出了运营战略的概念运营战略可总结为如何通过运营管理赢得组织的竞争优势其构成要素包括低成本、高质量、准时交货现在,越来越多的组织认识到了运营战略对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运营战略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和对运营策略的引领作用。
可以预见,在21世纪以后的年代里,运营战略将越来越受管理层的重视通用电气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服务性公司,同时也是高质量、高科技工业和消费产品的提供者通用电气致力于通过多项技术和服务为顾客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众所周知,通用电气通过四大战略获得了数十年的高速增长:全球化战略、服务战略、六西格玛质量要求和电子商务这四大战略有的涉及服务管理,有的涉及质量控制,有的涉及流程变革通用电气已经把运营战略提升到公司战略的层次从这点上,已足见其对运营战略的重视六、 企业社会责任归位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涉及方方面面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会计丑闻、天价医疗费、非法食品添加剂、某些股票经纪人散布有关股票的误导信息、侵犯网络信息的隐私性和安全性、行业欺诈、在金融和电信等企业中传播顾客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社会责任问题这些问题已招致公众的强烈反对和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关注从企业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更多地关注公众和社会的利益、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虽然短时间内会牺牲企业的经营业绩,但从长期看,会改善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可通过吸引大量人才、提高客户的忠诚度等方式弥补短期的损失。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做出了准确的定位:企业首先应该是遵纪守法的公民,然后才是盈利的组织今天,低碳运营模式日益受到社会和各类组织的重视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从企业层面,应对企业的碳源进行分析,跟踪碳足迹,测算其排放量,以企业内部小循环为支撑,创新技术和管理,实行低碳运营模式像惠普这样的世界顶尖级公司已经把对全球公民责任的承诺与公司运营联系起来在全球范围内,惠普根据对业务、技术和社会的重要性确定了其社会责任的三个战略重点:环境可持续性、隐私和社会投资每年,惠普都会评估客户需要和发展趋势,据此制定全球社会责任战略计划创新、管理、社会责任、产品与服务构成了惠普这一品牌的四大支柱,社会责任已经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七、 运营系统的运行与控制运营系统的运行与控制的对象可概括为质量、费用和进度1、质量控制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质量控制的任务就是采用先进实用的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识别质量问题、分析质量问题、解决质量问题如果说从早期的质量检查到后来的统计过程控制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事后质量检验到事前质量控制、定性质量描述到定量质量分析、产品质量检验到过程质量控制,那么,从统计过程控制到全面质量管理和6σ则贯彻了“顾客满意、持续改进”的新理念。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有效运行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要求,是质量保证活动成功经验的总结,是质量管理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贯彻实施“顾客满意、持续改进”的必然选择2、费用控制费用控制就是保证产品的价格既为顾客所接受,同时又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费用控制既涉及土地、人、物料、设备、能源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还涉及企业资金的运用和管理,归根结底是努力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运营管理从库存费用控制的视角,说明库存的功能、介绍库存控制的手段与有效方案以及经济订货/生产批量3、进度控制所谓进度控制,就是把运营中涉及的人员、物料设备、资金等资源在需要的时候组织起来、筹措到位,以保证适时适量地将产品投放到市场上也只有控制好进度,才能及时地交付顾客所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才能更好地应对顾客在产品种类、数量和交货期上的变化八、 运营系统的更新与改善任何一个运营系统,不论其规划与设计如何科学,也不论其运行与控制如何精准,都免不了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即使当时看来已经是最好的,也要不断进行更新这就提出了运营系统的更新与改善问题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应采用特殊的方法对其时间、费用、质量、范围等进行规划、建设、运营、更新与改善。
企业总是某一供应链的一个节点,毫无疑问,企业的运营管理应是基于供应链的近年来,在供应链管理中涌现出了众多新理论和新方法,企业应积极应用这些新理论和新方法管理运营系统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大规模定制、收益管理越来越焕发出勃勃生机,已经从传统的制造业延伸到服务业,并尝试在非营利性组织中找到应用互联网运营不但是运营管理新的发展方向,而且为有效运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九、 从ROP到ERP的演化过程让我们回顾一下库存管理中的再订货点管理模式虽然解决了何时订、订多少的问题,但是没有考虑物料的相关需求事实上,大部分物料恰恰表现出与其他物料的相关性当考虑了一大类物料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相关性时,就从ROP演化到开环MRP,即Inputs—Process—OutputsMRP当把能力需求加入到物料需求计划,同时引入了包括更新周期和权限设置在内的反馈机制后,就从IPOMRP进化到CLMRP不过,CLMRP的局限性在于,没有考虑运营系统中其他职能的集成当立足于各项职能的集成时,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其结果不再是单纯的物料需求计划,而是制造资源的集成解决方案但是仅限于此,仍然有其局限性资源的整合仅限于企业内部,没有站在价值链的高度实现内外部资源的集成。
考虑到内外部资源的集成,也就走上了ERP的正确轨道总结起来,从ROP到ERP是物料管理逐步提升的过程十、 从闭环MRP到MRPI在闭环MRP基础上,如果以MRP为中心建立一个生产活动的信息处理系统,则可以利执行MRP用MRP的功能建立采购计划生产部门将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紧密配合来制订、修订主生产计划表,并将其不断细化设计部门不再孤立地设计产品,而是将改良设计与以上生产活动信息相联系进一步,将以上一切活动与财务系统结合起来:将库存记录、工作中心文件和物料清单用于成本核算的依据;根据由MRP得到的采购信息,建立应付账,根据销售信息,建立合同和应收账,把应收账与应付账同总账相关联,在此基础上产生各种报表在上述过程中,系统的信息共享程度和业务范围不仅超越了开环MRP的物料计划范畴,也超越了闭环MRP的生产管理范畴,使生产、销售、财务、采购和工程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包括销售、制造和财务等功能的全面生产管理集成优化系统,这就是制造资源计划为了避免名词的混淆,物料需求计划称作狭义MRP,而制造资源计划称作广义MRP或MRPII在MRPII逻辑流程图中,包括了决策层、计划层、执行层等企业经营计划及生产中物料需求和生产能力需求的基础数据和主要财务信息。
其中,经营计划是MRPI的起点,它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现有条件,确定企业的产量、品种、利润等指标根据经营计划制订包括产品销售计划,各种物料、资金、人工等在内的需求计划,进而制订出企业的具体生产计划,确定生产何种产品及生产产量和投产时间在制订生产计划的同时还须对生产能力进行平衡,以保证生产计划能够实际完成然后,根据生产计划制订产品生产计划,规定每种产品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时间流程图中的业绩评价,是对MRPI系统绩效进行评定,以求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业绩十一、 ERP的定义ERP是通过数据库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查询语言、客户/服务器结构、网络通信、可移植的开放系统等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实施高效、统一的受理,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集成管理方案定义中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通过ERP,新的管理理念得以实现,这种新的管理理念体现为以下三个过渡:•“基于企业内部资源”向“面向供应链集成资源”过渡;•从“面向职能配置资源”向“面向流程配置资源”过渡;•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过渡ERP所集成的专业管理功能包括:经营预测、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管理、物料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计划与调度、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等。
二、ERP系统的特点归纳起来,ERP系统有以下四个特点1)集功能之大成ERP系统把企业内部的各项专业管理职能集成于一体2)可对市场做出快速响应由于坚持了面向市场、面向销售的管理思路,借助最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市场做出快速响应3)面向供应链ERP系统对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客户等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4)适用范围广不但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还支持项目类型和大批量流水生产类型从生产模式上说,不但支持按库存生产模式,而且支持按订单制造模式、按订单装配模式、按订单设计模式三、ERP的功能模块ERP集成了企业各项职能管理,如营销管理、生产计划、产品研发、采购管理、车间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任何一个企业的基本业务或职能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厘清这些逻辑关系有助于从全局观点实现企业的有序、高效经营四、ERP系统建设的基本步骤ERP几乎成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标准配置企业在规划建设或改造升级ERP系统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步骤1)企业主要业务关系描述必要时抽调主要业务部门的骨干,以图形方式描绘企业主要业务的逻辑关系,确定核心业务的起点、终点,识别并确认企业的管理重点此外,还要摸清企业生产系统和管理业务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造成问题的原因。
2)确定项目预算如果项目预算充分,可考虑一步到位,实现各项功能的集成如果预算不充分,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描准核心业务及管理重点同时,考虑系统的扩展性3)系统选型在进行系统选型时应处理好先进性与专业性的关系世界知名品牌的供应商的系统固然好用,但是,如果企业的业务比较特殊,就应选择那些专门为本行业开发的系统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次开发;另一方面,有典型的企业应用实例可以借鉴事实上,最合理的是选择那些在与本企业非常相似的企业中有实际应用的软件系统4)系统开发与数据上线运行任何一个企业的ERP系统,均需要进行二次开发系统开发的关键是业务或工艺设计为顺利完成系统开发,应营造一个能够充分沟通、交流的环境,以使各主要业务部门的参与者能够站在全局观点进行业务或工艺设计数据上线运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数据上线和数据核对,按照规定的格式上传数据,并核对数据是否错误;•数据运行性能分析,主要是分析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即数据上线后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是否会出现各种错误,如逻辑上的问题,当前的软硬件能否满足系统运行的需要;•错误监控能力测试,即分析系统对人工操作错误或系统设计错误的检出能力;•数据读写、运算、传递,即通过数据的读写与处理来验证ERP系统能否满足实际需要。
5)系统的维护与完善ERP系统的维护包括例行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例行的维护是指包括软硬件在内的维护以及系统对应用环境和流程改变的适应性维护ERP系统的完善是指扩大系统应用的功能,提高系统安全等级,提高运行效率,最终提升系统总体目标五、ERP系统的新发展今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公司运营的国际化,ERP系统有了新的发展,其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纳入产品数据管理功能PDM是指将企业产品实现全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文档组织在一个统一的环境中,以实现设计数据、产品结构信息、工艺方案等的共享其最大效果是减少了系统在新产品投产时的准备工作量2)增加了工作流功能EDI要求把电子计划文件、电子订单或电子工程更换文件等在要求的时间按要求的路线传递给指定的人员为实现这一功能,需要采取工作流技术同,时,新的管理模式也要求将重构后的业务流程用计算机软件控制起来工作流技术的应用使ERP的功能扩展到办公自动化和业务流程控制中去3)增加了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功能所谓数据仓库是指为企业所有级别的决策提供相应类型数据支持的战略集合联机分析处理是指按照管理人员的要求,快速、灵活地进行大数据量的查询与处理,以使他们准确地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SAP公司已与其他公司联合开发出集综合查询、报表管理和OLAP为一体的决策支持系统十二、 建设进度分析(一)项目进度安排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单位:月序号工作内容246810121416182022241可行性研究及环评▲▲2项目立项▲▲3工程勘察建筑设计▲▲4施工图设计▲▲5项目招标及采购▲▲6土建施工▲▲▲▲▲▲7设备订购及运输▲▲▲8设备安装和调试▲▲▲▲▲9新增职工培训▲▲▲10项目竣工验收▲▲11项目试运行▲▲12正式投入运营▲(二)项目实施保障措施为了使本项目尽早建成投产并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尽快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并落实建设资金,同时,要积极做好设备考察和订货工作为确保工程进度和投产后达到预期效益,应科学合理地安排工期,做好市场开发和人员培训工作十三、 经济效益(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
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2年(24个月),运营期8年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三)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685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47950.0054800.0068500.002增值税0.002334.122667.573024.082.1销项税0.006233.507124.008905.002.2进项税0.003899.384456.435880.923税金及附加0.00280.09320.11362.893.1城建税0.00163.39186.73211.693.2教育费附加0.0070.0280.0390.723.3地方教育附加0.0046.6853.3560.48(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达产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3024.08万元。
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达产年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52609.01万元,其中:可变成本45009.37万元,固定成本7599.64万元达产年项目经营成本50182.49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原材料、燃料费0.0029995.2034280.2342850.292工资及福利费0.002159.082159.082159.083修理费0.00949.30949.30949.304其他费用0.004223.824223.824223.824.1其他制造费用0.00366.43366.43366.434.2其他管理费用0.00307.99307.99307.994.3其他营业费用0.003549.403549.403549.405经营成本0.0037327.4041612.4350182.496折旧费0.001642.021642.021642.027摊销费0.0051.7751.7751.778利息支出0.00732.73732.73732.739总成本费用0.0039753.9244038.9552609.019.1其中:固定成本0.007599.647599.647599.649.2可变成本0.0032154.2836439.3145009.37(四)税金及附加本期项目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纳税金及附加362.89万元五)利润总额及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润总额(PFO):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综合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15528.1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5.00%计征,根据规定本期项目应缴纳企业所得税,达产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5528.10×25.00%=3882.03(万元)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该项目达产年可实现利润总额15528.10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3882.03万元,其正常经营年份净利润:净利润=达产年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15528.10-3882.03=11646.07(万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47950.0054800.0068500.002税金及附加0.00280.09320.11362.893总成本费用0.0039753.9244038.9552609.014利润总额0.007915.9910440.9415528.105应纳所得税额0.007915.9910440.9415528.106所得税0.001979.002610.243882.037净利润0.005936.997830.7011646.078期初未分配利润0.000.005343.2911856.599可供分配的利润0.005936.9913173.9923502.6610法定盈余公积金0.00593.701317.402350.2711可供分配的利润0.005343.2911856.5921152.4012未分配利润0.005343.2911856.5921152.4013息税前利润0.0010627.7213783.9120142.86(四)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系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为零时的折现率,本期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1.88%。
本期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1.88%,高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表明本期项目对所占用资金的回收能力要大于同行业占用资金的平均水平,投资使用效率较高五)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系指项目按设定的折现率,计算项目经营期内各年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FNPV)=11911.08(万元)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财务净现值11911.08万元(大于0),说明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六)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是财务上投资回收能力的主要静态指标;全部投资回收期(Pt)=(累计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现金净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本期项目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Pt)=5.83年本期项目全部投资回收期5.83年,要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说明项目投资回收能力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这表明项目的投资能够及时回收,盈利能力较强,故投资风险性相对较小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现金流入0.000.0047950.0054800.0068500.001.1营业收入0.000.0047950.0054800.0068500.002现金流出16033.9216033.9242699.7642660.0157092.582.1建设投资16033.9216033.922.2流动资金0.005092.27727.476547.202.3经营成本0.0037327.4041612.4350182.492.4税金及附加0.00280.09320.11362.893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16033.92-16033.925250.2412139.9911407.424累计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16033.92-32067.84-26817.60-14677.61-3270.195调整所得税0.002656.933445.985035.726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16033.92-16033.923271.249529.757525.397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16033.92-32067.84-28796.60-19266.85-11741.46计算指标1、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29.56%;2、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21.88%;3、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ic=14%):25385.01万元;4、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ic=14%):11911.08万元;5、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5.18年;6、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5.83年。
七)债务资金偿还计划本期项目按照“按月还息,到期还本”的模式偿还建设投资借款计算,还款期为10年借款偿还资金来源主要是项目运营期税后利润八)利息备付率测算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利息备付率系指在借款偿还期内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应付利息(PI)的比值,它从付息资金来源的充裕性角度反映出项目偿还债务利息的保障程度,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息备付率(ICR)为27.49本期项目实施后各年的利息备付率均高于利息备付率的最低可接受值,说明本期项目建成正常运营后利息偿付的保障程度较高九)偿债备付率测算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偿债备付率系指在借款偿还期内,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EBITDA-TAX)与应还本付息金额(PD)的比值,它表示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的保障程度,本期项目达产年偿债备付率(DSCR)为24.50根据约定的还款方式对本期项目的计算表明,在项目实施后各年的偿债率均高于偿债备付率的最低可接受值,说明项目建成后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保障程度较高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单位:万元序 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借款1.1期初借款余额7476.7914953.5814953.5814953.581.2当期还本付息183.181282.27732.73732.73732.731.2.1还本1.2.2付息183.181282.27732.73732.73732.731.3期末借款余额7476.7914953.5814953.5814953.5814953.582利息备付率27.493偿债备付率24.50(十)级标题经济评价结论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68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2609.01万元,税金及附加362.89万元,净利润11646.0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1.88%,财务净现值11911.0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83年。
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综上所述,本期项目从经济效益指标上评价是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