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无线系统掉话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且无线系统掉话率还是考核 网络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所以如何降低无线系统掉话率,提高网络运行质量是当务之急, 是用户衡量企业运营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无线系统掉话分为SDCCH掉话和TCH掉话TCH掉话是指在分配了话音信道(TCH) 后,由于某种原因,使呼叫丢失或中断,正常通话无法进行的现象SDCCH掉话是指在独 立专用控制信道上进行切换等请求时,由于信号弱或小区忙造成请求失败产生掉话的原因:1、 由于切换而导致的掉话在移动过程中,进入无线覆盖盲区请求切换不成功产生掉话① 在基站做分担话务量的切换时,一些切换请求会因为切入小区的信号强度太弱而失 败,即使切换成功也经常会因为信号强度太弱而掉话原因是在BSC中我们对用户的 接收信号强度设有最低门限(RX_LEV_ACC_MIN=-105dBm),当低于此门限值时,无 法建立呼叫② 有一些小区由于相邻小区都很繁忙,造成忙时目标基站无切换信道,致使用户 在进行切换时无法占用相邻小区的空闲话音信道,此时BSC将对此进行呼叫重建(Direct Retry),若主叫基站的信号此时不能满足最低工作门限或亦无空闲话音信道,则呼叫重建失 败导致掉话。
当小区之间存在着漏覆盖或者盲区时也会导致切换失败而掉话③ 小岛效应如果服务小区A由于地形的原因产生的场强覆盖小岛C,而在小岛1C周 围又为小区B的覆盖范围,如在A的邻近小区的拓扑结构表中未添加小区B,那么当用户在 C中建立呼叫后一走出小岛C,由于无处可切换将产生掉话④ 越区切换不成功产生掉话上行电平切换门限(L-RXLEV-ULH)、上行质量切换门限 (L-RXQUAL-ULH)、下行电平切换门限(LRXLEV-DLH )、下行质量切换门限 (L-RXQUAL-DLH)、以及切换功率控制参数(U-RXLEV-DLP、URXLEV-ULP、L-RXLEV-ULP、L-RQUAL-ULP、U-RQUAL-DLP、U-RQUAL-ULP、L-RXLEV-DLP、L-ROUAL-DLP)、切换余量 (H0-MAGIN)等定义不合理,致使越区切换失败,产生掉话2、 由于干扰而导致的掉话干扰主要包括同频、邻频及交调干扰当在服务小区中收到很强的同频或邻频干扰 信号时,会引起误码率恶化,使无法准确解调邻近小区的BSIC码或不能正确接收移动 台测量报告基站在通过SDCCH为分配好应使用的话音信道后,由于没有临近小区BSIC码而无 法判断该使用哪个小区的话音信道,从而产生掉话。
交调干扰主要是指数模共站的基站由于模拟基站发射机的影响而产生的干扰,这种干扰 的直接后果是时隙分配不出去造成基站资源的浪费3、由于天馈线原因而导致的掉话''远端孤岛效应〃产生掉话由于天线较高(或其它原因)使小区覆盖范围较大,导致频 率复用的距离缩小或有小区覆盖交叠,产生同频及邻频干扰,造成掉话天线实际发射方向偏离数据定义方向,使得无线覆盖范围发生变化,出现信号特弱甚至 盲点的地方,进入该小区时就会发生掉话① 由于两副天线俯仰角不同而产生的掉话在基站安装过程中每个定向小区均有两副收发天线,当小区的 DATABASE中参数 CCCH_CONF=0时,小区的SDCCH和BCCH采用NO-COMBINED MODE,这样,该小区的 BCCH和SDCCH就有可能分别从两副不同的天线发出当两副天线的俯仰角不同时,就会 造成两副天线的覆盖范围不同,当用户在某一区中,能收到BCCH信号,但产生呼叫时却因 无法占用SDCCH而掉话② 由于天馈线方位角原因而产生的掉话在基站安装过程中每个定向小区均有两副天线,当两副天线的方位角不同时,在A小区 中的用户可以收到控制信号SDCCH,但用户一旦被指定为由另一副天线发射出的TCH时就 会造成掉话。
在C小区中的用户将无法收到信号③ 由于天馈线自身原因而产生的掉话天馈线损伤、进水、打折和接头处接触不良,均会降低发射功率和收信灵敏度,从而产 生严重的掉话④ 由于两副天线之间的距离原因而产生的掉话两副天线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以实现分集接收,否则将会降低收信灵敏度产生掉 话两副天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经验值)应为垂直距离的十分之一,至少应大于3m4、Abis接口失败产生的掉话Abis接口的失败,包括BSC未收到来自BTS的测量报告,超过TA极限,切换过程的一 些信令失败以及一些内部原因,此外还有Abis接口的误码率的影响5、 A接口失败产生的掉话A接口失败出现的较少,主要是切换(BSC之间或MSC之间的切换)的失败,原因是切 换局数据不全或目的基站不具备切入条件6、 基站软硬件故障而产生的掉话系统的硬件故障或软件不完善,程序或数据差错等原因都会造成掉话7、允许的网络色码(NCC PERMITTED)参数设置不当导致掉话允许的网络色码参数定义了移动台需测量的小区的NCC码的集合,为切换提供可行 的目标小区如果该数据定义错误将引起越区切换不成功和小区重选失败,产生掉话掉话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在实际的网络优化工作中,可通过CQT呼叫质量拨打测试、DRIVE TEST (电测)、无线 场强测试等技术手段得到网络实际运行情况及无线覆盖情况,从MSC部分的ATOM及BSS 部分的0MC-R上得到系统运行指标如接通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每信道话务量等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对网络进行分析,找出掉话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1、切换的分析和解决切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① 上下行接收电平RX_LEVEL原因引起的切换;② 下下行接收质量RX_QUAL原因引起的切换;③ 上下行干扰引起的切换;④ 功率预算(PBGT)引起的切换;⑤ 呼叫重建;⑥ 话务原因引起的切换如果掉话率高涉及到切换问题,可先用测试车进行较大范围的测试,因为切换是在小区 及基站之间发生的,本小区的掉话有可能是因为其与相邻小区之间的切换设置不合理造成 的对于一些与该小区有切换拓扑关系而拥塞率又较高的小区应作为测试的重点,并需要检 查小区周围是否有盲区存在,如果是这种原因应及时修改相关频率并增加新基站或扩大原有 基站的覆盖范围对于因切换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掉话可根据实测情况适当修改切换参数 对那些由于话务量不均衡,造成忙时因目标基站无切换信道而产生的掉话,解决的办法是进 行话务量的调整2、干扰的分析和解决① 上行干扰上行干扰主要来源于同频干扰,也可能是外部干扰,同频干扰与同频小区的话务量有关, 话务量高则干扰大,外部干扰主要是交调干扰对上行干扰可通过分析DRIVE_TEST中的 相关报告,修改同频小区的同频频率,增加两个同频小区间的间距(实际统计表明信号强度 随距离以近似4次幕指数的规律衰减)或利用频谱分析仪对交调干扰加以定位,通过分集接 收和有效的功率控制也可减少干扰。
② 下行干扰下行干扰主要是由于频率规划不当而造成部分基站的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发现的方法 是通过在OMC中取得切换测量报告来加以判断,下行干扰会引起频繁切换通过测量报告 和现场实测如发现存在同频和邻频干扰,需对蜂窝系统的频率规划重新进行优化调整对无 上述情况但有干扰的小区可用频谱分析仪寻找干扰源③ 使用不连续发射(DTX)和跳频技术DTX分为上行DTX和下行DTX,是采用话音激活检测(VAD)技术,在不传送话音信号 时停止发射,限制无用信息的发送,减少了发射的有效时间,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干扰电平, 并能延长电池寿命跳频可有效地改善无线信号的传输质量,特别是慢速移动体的传输质量, 这是由于跳频使得发射载频以突发脉冲序列为基础进行跳变,能明显地降低同频干扰和频率 选择性衰落效应3、天馈线的分析和解决①对因天线方位角或信俯仰角不正确而形成的掉话,首先应到基站现场进行观测如 不能发现问题可以通过对特写故障小区的拨打测试(CQT)或通过分析从OMC中得到 的相关统计参数(RF_LOSS_RATE、SDCCH_CONGESTION_KEY、TCH_CONGESTION_KEY 等)来发现故障原因,并及时调整天线方位角和俯仰角以降低掉话率。
②对由于天馈线损坏或接头接触不良致使发射功率和收信灵敏度降低而产生的掉话, 可采用天馈线测试仪对天馈线进行测量来判断故障原因及故障点,并及时更换故障天馈线和 接头4、 软硬件故障的分析和解决对因硬件原因而产生的掉话,可通过OMC_R察看到相关硬件的告警如果OMC_R中 无硬件告警信息,则可能是信道盘的某个时隙或压缩编码器中的某个信道损坏这可以通过 关闭掉小区内其它信道盘,对怀疑有问题的信道盘进行拨打测试或关闭掉压缩编码器中其它 XCDR板,对怀疑有问题的XCDR板进行拨打测试来发现故障点一旦发现故障硬件后,应 及时更换,如无备件,也应先闭掉故障板以免产生掉话现象影响网络运行质量对于由于软件原因而产生的掉话应及时通过对软件进行打补丁或版本升级来解决5、 检查允许的网络色码(NCC PERMITTED)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各小区是否已包含其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正修订总之,不管是因何种原因产生的掉话都应及时通过各种测试手段以及分析从OMC中取 得的各种测试报告来发现故障现象的原因,并建议做定时定量的CQT和DRIVER_TEST测 试,特别是对热点地区,以便能够尽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个小区内发生SDCCH拥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一般来说,无线网拥塞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话音信道的拥塞即TCH的拥塞,另一类是信令 信道的拥塞即SDCCH的拥塞。
TCH拥塞会造成话音信道的难以占用,同时用户切换时也会因为切入小区的信道堵塞, 在进行切换时无法占用相邻小区的空闲话音信道而失败;SDCCH拥塞会造成本业务区用户 接收信号时断时续,一些切换请求也会因为目标小区无空闲SDCCH分配而无法进行位置登 记拥塞产生的原因:1、 由于TCH话务量过大导致的拥塞对于一些O/1站,由于只分配7个TCH,而每TCH承载的话务量有限,当忙时话务量 很大,一般达到0.3erl/TCH以上时,导致瞬间无空闲的TCH分配而拥塞,同时4个SDCCH 也因用户试呼次数太多(一般达到400-500次)而拥塞对于市区站来说,一般是5/5/5配置,三个小区都拥塞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三个小区 话务分配不均衡,则可能某一个小区会拥塞2、 地理位置原因一些乡镇基站位于交通要道,因本地话务量很小,一般都是0/1配置,但是来往车辆人 次较为频繁,漫游用户较多,两相邻小区间多属于不同的位置区域(LAC),这时用户的切换 请求、LOCATE UPDATE请求较为频繁,也会造成SDCCH的拥塞3、 硬件的原因由于PA或TPU工作不稳定导致部分TCH、MBCCH闭塞,天馈线损坏或接头接触不良 致使发信和收信不正常,HPAG与PA25混用,ACOM/FICOM驻波比过高等等。
4、 BSC数据库的参数设置不合理相应的解决方案1、故障查找首先查看BSC的logfile报告,检查有无硬件告警信息或话务溢出,再利用话务统计软 件找出拥塞率比较大的小区,列出其平均每TCH、SDCCH的话务量,TCH、SDCCH的拥塞 率,同时还要参考Setup Failure值,对有问题的载频进行拨打测试等等获取BTS的SCAN后,TCH的拥塞率由计数器counter 20 (AALTCHTI)计数SDCCH 的拥塞率由计数器counter 27(ATSDCMBS)、counter 26 (NATTSDPE)计数AALTCHTI:TCH全忙总时长ATSDCMBS:SDCCH 试呼次数NATTSDPE:SDCCH 阻塞次数另一个方法是用BSC的SCAN计算拥塞率:TASSATT : Traffic or Signaling channels "分配请求"总次数,此值在"BSCMEAS-counter (15)"中定义TASSSUCC: Traffic or Signaling channels 成功分配的总次数,此值在"BSCMEAS -counter(16)"中定义这个值相对来说更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例如无为BSC用话务统计软件统计的SDCCH 和TCH总的拥塞率值都是0或0.1,但是用BSC的SCAN计算拥塞率统计的却是0.57,所 以不能认为没有拥塞2、 话务量过高引起拥塞的分析和解决话务量过高,TCH拥塞率大,一般平均每TCH的话务量在3.0以上,SDCCH的话务量 也不低,并且都有较长的全忙总时长,可考察扩容或调整载频,临时调整载频时应注意新增 载频的频率的选取,不能引起干扰而造成对网络的负面影响3、 地理位置原因引起拥塞的分析和解决通过SCAN报告可看出该小区TCH话务量很小,而SDCCH话务量却很高,有全忙时长, 此外可看出SDCCH的占用次数是TCH的占用次数的好几倍(一般达5倍以上),这时由于 用户在小区边缘,受无线环境影响频繁做小区重选,造成SDCCH的拥塞,因此可将小区重 选滞后参数CELLRESH值设的大一些,CELLRESH在PKG: : BTSB中定义4、 硬件原因引起拥塞的分析和解决首先,无论何种拥塞的解决都要在保证硬件模块完好的前提下进行如果是天馈线问题可检查电缆连接头、Abis接头、ACOM/FICOM驻波比是否告警如果是PA、TPU等模块工作不稳定引起的,首先观察PA是否有告警现象,并检查钢性 电缆连接是否正确,端口处是否断裂。
日常维护中经常发现到:有些TPU有问题导致PA退 出服务,经过TEST后又恢复到ENABLE状态,但不久后PA又DISABLE,这种情况可LOCK 其他载频再作拨打测试,发现是否有"CALL END"或掉话现象,有则更换TPU5、 BSC数据库参数设置不当引起拥塞的分析和解决首先检查BSC DATABASE中有无错创、漏创,另外可通过调整一些参数来实现话务量的 均衡,例如开启UPLINK方向的DTX功能,(DTX在PKG: : BTSO中定义)DTX是采用话音 激活检测(VAD)技术,在不传送话音信号时停止发射,限制无用信息的发送,减少了发射 的有效时间,从而减轻了网络负荷,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调整CELLRESH值缓解SDCCH 拥塞(CELLRESH在PKG: BTSB中定义),关闭小区的呼叫重建(CREEALLW),呼叫重建 允许用户在无线链路连接失败后尝试重新建立连接,这势必影响网络的信令负荷,由于大多 用户在呼叫重建前就挂机,所以最好不采用CREEALLW(CREEALLW在PKG:: BTSO中定 义)总之,不管是因何种原因产生的拥塞都应及时通过各种测试手段以及分析从BSC取得的 各种测试报告来发现故障现象的原因,建议定期作话务统计,以便能够尽早地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