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基础知识问答(二) 41.什么叫经络? 答:中医学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人体功能的网络经指经脉,络是络脉,人体通过经络系统有规律而复杂的交会,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脉等组织器官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和谐有序、正常进行 42.经络有哪些种类? 答:经络包括经脉、络脉及其连属组织经脉为纵行的主干线,络脉为经脉的分支网络,经络的生理功能临床上称“经气”经气除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组织、通行气血的功能外,还有濡养脏腑、感应传导、维持和调节机体平衡的作用 经脉部分可分为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两部分十二正经为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阳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三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组成奇经八脉由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组成 络脉部分由十五别络(十二经脉别出的走表里的经脉,加上任脉络、督脉络和脾大络组成)、孙络(别络之分支)、浮络(孙络之浮在肌表者)组成络脉连属部分包括十二络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十二经别。
43.经络学说在健身气功中是如何应用的? 答:中医认为经络不通,百病丛生,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血得热则行,遇寒则凝”得说法,所以在练功中要通过畅通经络来防治疾病具体来说,意守穴位或身体某个部位使之发热,从而畅通有关经络,保养相关脏腑此外,由于经络循行于四肢,通过练功可以对身体局部进行牵拉抻扯,旋拧缠绕和自我按摩来刺激有关的经络穴位,进而达到防治脏腑疾病的目的,四套健身气功都有这样的作用 44.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答:五脏六腑是中医脏象学说对人体内脏的概括其中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具有生化和储存精气神的作用,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系统而六腑则包括胆、胃、小肠、大肠、三焦和膀胱,均有传送、消化食物和排泄废物的作用 45.五脏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心脏:主一身血脉,主神志,为十二官之主,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其液为汗 肝脏:主藏血,主疏泻(疏达情志和协助消化吸收),又主一身之筋膜,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其液为泪 脾脏:主运化(运化水谷之精微和运化水湿之气),统摄血液,升布清气,又主一身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其液为涎 肺脏:主起司呼吸,为一身之华盖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开窍于鼻,其华在皮毛,其液为涕。
肾脏:肾藏精,主生殖发育,一身水液气化,又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肾为先天之本,气功家十分重视此脏肾中精又分为元阴、元阳 46.六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其中胆、胃、小肠、大肠属于消化器官,膀胱属于泌尿器官,三焦是包含多种功能的一个特殊的腑 胆:与肝相表里,附于肝内藏精汁,又称“中精之腑”胆主决断,胆气盛则人有勇,胆气虚则人怯懦胆又为奇恒之府 胃:与脾相表里上口称上脘,中间称中脘,下口称下脘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顺,又称“水谷之海”,与脾合称“后天之本”,有摄纳水谷精微,营养全身的重要作用 小肠:上接胃,下接大肠主泌别清浊,清者升于脾,由脾将精微传输全身,浊者下注大肠,渗于膀胱,变为糟粕小肠与心脏互为表里,心脏有病,可影响小肠 大肠:与肺互为表里,主传导糟粕传导失常则可以泻、痢、秘、结肺有病可影响大肠 膀胱:主水液代谢,贮尿排尿,与肺、脾、肾、三焦共司水液气化,与肾相表里 三焦:三焦是元气和水液的通道,它的功能一是运行元气,二是运行水液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通道运行不畅,会导致某些部位的气虚现象,三焦水道不利,会产生尿少、水肿等病变。
47.如何理解精、气、神的基本含义? 答: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身三宝人体内各种营养物质以及构成躯体内脏的基本物质,如血、津、精、液、皮毛、筋、骨、肉等都属精的范畴,其性质属阴气”是温煦濡养人体而具有活力的精微物质,其性质属阳,是推动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中医所讲的“神”是能驾驭精和气的,是生命的主宰和体现除了指人体精神活动现象外,还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等的全部活动功能及其外在的表现 48.如何理解气血、津液? 答: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气血是通过经络流行于人体各个部分,从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气属阳,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种生理功能,如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血基本是指血液,属阴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营养和滋润全身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津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滋润皮毛肌肤,滋润和保护眼、鼻、口等关窍,也是组成血液的基本物质,因此气血津液与人体健康、衰弱与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49.健身气功锻炼对气血、津液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健身气功锻炼,可以强壮腰肾,从而达到“炼精、养精、保精”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真气的化生与输布,使人体大脑和全身都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获得阴平阳秘的健康效果;还可以降低全身基础物质代谢,减少耗氧量,增加储能,从而改善神经、呼吸、循环、消化、运动、泌尿、生殖、内分泌等各个系统的功能活动,并使之由紊乱不协调,趋向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这对诱发、调动、聚集、增强人体内的正气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所以古人认为,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达到行气以祛病的目的 50.阳虚外寒与阴虚内热指的是什么?练习健身气功对阳虚外寒与阴虚内热有何作用? 答:通常人体是阴阳平衡、形神统一、全身协调的,一旦失去平衡,便会出现疾病症状 “阳虚”指命门火衰,元阳不足,机能衰退,出现怕冷畏寒现象,面色晄白,倦怠无力,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细弱气功健身应以习练动功为主,以动功化气生阳,导引以通百关 “阴虚”指阴液不足,水不济火,阴不胜阳而发生内热症见烘热、烦躁口干,大便秘结,心悸不安,失眠多梦气功健身应以练静功为主,增液养阴通过动静相兼的习练,协调机体阴阳,从而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51.中医中的“三焦”指的是什么? 答:三焦,是中医学说中特有的名词,为上焦、中焦、下焦的统称,六腑之一一般认为,三焦是包罗人体所有内脏的一个大腑,也是划分躯体部位的基本概念,即膈以上部位为上焦,包括心、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为中焦,包括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膀胱、大小肠等三焦的生理功能是总司人体气化,还是水谷、水液运行的通道 52.中医中的“六淫”指的是什么? 答:淫,有过度或过甚之意中医学把大自然中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在正常情况下的变化称作“六气”。
六气在异常急骤的变化下可成为致病因素,此时称“六淫”六淫侵袭人体,造成外感病,故又称六邪六淫致病的共同点是:(1)与季节有关如春多风病,夏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2)六淫致病可以互相结合,同时侵入如风寒致感冒,风湿致痹痛,湿热易泄泻3)六淫致病可以互相转化如寒邪入里可化热,暑湿日久可化燥伤阴4)六淫致病的共同途径是由肌表或口鼻而入所以,我们要注意根据不同季节对身体进行养护,以避免“六淫”的侵害 53.人有哪“七情”? 答:中医将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类精神情志的活动,总称为七情一般来说,正常状态下的情绪变化属于精神活动范围,不会致病只有突然的、强烈的、持久的劣性情绪刺激,超过人体生理活动正常调节的范围,才会成为精神致病因素,此时称“七情”致病 不同的情绪变化对内脏有不同的影响,《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由于七情致病直接伤及脏腑,故又称“内伤七情” 54.七情伤五脏的主要机理是什么?健身气功锻炼对其有何作用? 答:中医理论认为主要是影响脏腑的气机,使气的升降出入失常,气血运行紊乱1)“怒则气上”过于愤怒使肝气疏泄失常,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蒙蔽清窍,引起昏厥。
2)“喜则气缓”过度大喜导致心气涣散,精神不能集中,神志失常3)“思则气结”忧思或思虑过度致中焦气阻滞,引起脾胃失运,食积湿停,饮食睡眠不佳4)“悲则气消”过度悲伤、哀愁,致使意志消沉,肺气耗伤,言语行动无力5)“恐则气下”过度惊恐,以致肾气不固,气陷于下,二便失禁理状态,心情平静,思想开朗,精神愉悦,从而排除七情干扰,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突然受惊,神无所附,亦可致气下气乱,神志失常健身气功锻炼可以使练习者保持健康的心理 .55什么叫“五劳七伤”? 答:所谓“五劳”,就是《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的“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五劳”有时还指人的肝劳、心劳、脾劳、肺劳、肾劳五种劳伤,而这“五劳”与人的七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所谓“七伤”,一般认为就是《诸病源侯论?虚劳侯》提到的“一曰大饱伤脾……,二曰大怒气逆肝……,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四曰形寒、寒饮伤肺……,五曰忧愁思虑伤心……,六曰风雨寒暑伤形……,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当然,也有“七伤”是因为“七情”太过伤五脏的说法56.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提高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有什么作用? 答:长期有规律地进行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以降低体脂百分比和血脂,降低血压和心率,使其维持在正常水平,增强心肺功能;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强迷走神经张力,有助于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同时,坚持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还可以提高练习者运动素质,缓解焦虑,改善心境,提高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另外,长期坚持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以增强中老年人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改善性激素水平,缓解智能生理年龄的衰退,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功效因此,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中老年人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一种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