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昆虫学资料

jin****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03KB
约12页
文档ID:176439770
昆虫学资料_第1页
1/12

1:植物保护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2: “3R”原则:抗性 resistance 再猖獗 resurgence 残害 residue3:虫害发生条件:(1)虫源(2)害虫要有一定种群密度(只有当害虫的种群密度发展 到足以造成农作物产量或质量的虫口数量,才能造成虫害)3)适宜的寄生植物及其生 育阶段内因:害虫的生物学潜能和生态学外因:环境因素适宜的寄主植物是害虫 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4: r-类害虫:其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很少能达到环境容纳水平超过生境容纳量是不致造 成进化上的不良后果,一个世代不影响下一个世代的资源如棉蚜,小地老虎,褐飞虱, 朱砂叶螨基本上属于r-害虫使用农药防治,收效快,灵活性好,易于对付r-类害虫的大 发生5: K-类害虫:K-类害虫又称K-对策者,在长期稳定的生境中,其种群密度比较稳定,经 常处于环境容纳量水平,对于占有这类生境的害虫,过度繁殖超过生境容纳量,会恶化 生境使K值降低,并对其后代有不利影响同时许多其他物种会侵占这种稳定的生境, 因而形成各种形式的种间竞争,包括捕食等现象可能会很激烈,它们的进化方向是使种 群保持在平衡水平上和增强种间竞争能力如17 年蝉,华北蝼蛄,云杉天牛,许多农林 害虫属于 K 类害虫。

根除这类害虫遗传防治是最适宜的,最适当的对策是栽培防治和抗 虫品种的应用种间类害虫最适宜生物防治比较:项目:繁殖力 扩散力 寻找群能力 害虫类型 食性 对密度过高的反应 种群竞争 力重要害虫举例r-类害虫强强强小广简而短强激烈粘虫蚜虫k-类害虫弱 弱 弱 大 窄 复杂而长 弱 松弛 飞蝗 星天牛6:经济损害水平(EIL):由防治措施增加的产值与防治费用相等时的害虫密度引起经 济损害的害虫最低密度7:害虫防治经济阈值(ET):指害虫的某一密度,在此密度下应采取措施,以防止害虫 密度达到经济为害水平惯称经济经济阈值为防治指标8:昆虫田间分布型:随机分布型.核心分布型.嵌纹分布型9昆虫和环境的关系:温度>变温动物在温带,一般为8〜40°C在此温区内,昆虫的 生命活动都可正常进行最适温度22C-30C起点温度8-15C停育温度0C左右致死温度 -20---30C.致死高温35-40C湿度〉一般相对湿度70%--90%湿度小,植物汁液浓度高, 刺吸害虫繁殖快,为害重,阴雨连绵,高山冷湿气候致使害虫感病,虫口减少光>昆虫 的生命活动和行为与光的性质,光强度和光周期(滞育)有密切关系风>风对环境的温 湿度有影响,可以降低温湿度,从而对昆虫的体温水分发生影响。

风可以影响昆虫的活 动:迁移和扩散土壤>土壤的温度,湿度,机械组成,有机质成分及含量,酸碱度食 物链>植物 植食昆虫捕食性昆虫食虫鸟类猛禽鸟类中间三样 寄生性昆虫昆虫食性的专 门化:昆虫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对食物的一定要求食物对昆虫的影响:昆虫取 食最喜欢的植物时,发育较快,死亡率低,生殖力高,抗虫性:植物具有的免受害虫为 害的特征抗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人类活动对昆虫的影响>通过栽培措施改变园田面 貌,使之不利于害虫发生,引进害虫消灭害虫滥用农药10 有效积温:昆虫和其它生物一样,完成其发育阶段(如卵、各龄幼虫、幼虫期、蛹、成 虫产卵前期或一个世代)需要积累一定的热能,即所需要的热能为一常数以发育天数(n) 与发育期的平均温度(T)的乘积表示所需的热能,称为积温常数(K)单位为日度,即K'= NT但昆虫各发育阶段只有达发育始点的温度才开始发育,积累在发育姑点以上的温度, 称为有效积温常数(K),即:K=N(T—To)K=(T-C)V V=1/V K=Z VT-Z VZ T/N 除以工 v2- (Z v2) /Z v C=TA-kvA'11 防治害虫要求;(1)不要求彻底消灭害虫,(2)在防治技术上,不仅强调各种防治方法 的配合和协调,而且还强调高度重视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

3)在防治效益上不能单看 害虫效果,同时还强调重于生态平衡,经济效应和社会安全12:植物检疫:根据国家,对调处和调人的职务及其产品进行检验和处理,以防止病虫, 杂草等有害生物人为传播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预防措施过去称之为“法规防治” 13:地下害虫 危害特点:( 1)种类多,优势种群因地而异 2)寄主范围广( 3)生活 周期长一般少则1 年1 代,多数种类2-3 年发生 1 代4)与土壤关系密切5)为害 时间长,春秋两季危害严重( 6)防治比较困难 危害方式:长期生活在土壤中,主要为 害植物地下部分,幼虫白天生活在土中,夜出近地面危害作物地上部分成虫幼虫对作 物的地上地下均为害 蝼蛄:危害特点:喜食种子,咬食幼根和嫩茎造成缺苗断垄,在土 壤表层窜行造成种子架空,幼苗吊根,导致种子不能发芽,幼苗缺水而死故有不怕蝼 蛄咬就怕蝼蛄满地跑的说法1)华北蝼蛄:3 年完成一代,成若虫均可越冬主要习性: 活动规律昼伏夜出,趋性趋光性,趋化性趋湿性强初孵化若虫群集一起,稍 大后才分散为害产卵习性,乱聚产多粒产于一个卵窝中2)金针虫危害特点:多 食性,但以禾谷类作物受害严重,为害幼苗的显著被害状是主根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位 不整齐,呈丝状。

成虫一般不取食或危害不重生活史2-5 年完成 1代,如 沟金针虫一 般3 年完成1代,细胸金针虫大多2年1代;褐纹金针虫3年1代宽背金针虫 5年1代 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中越冬主要习性;成虫一般昼伏夜出,有趋光性;褐纹金针虫白 天活动细胸金针虫 对新鲜而略萎蔫的杂草及作物枯枝落叶等腐烂发酵气味有极强的趋 性沟金针虫雄性不取食,雌性偶尔咬食少量麦叶,卵散产于土壤中,单雌平均产卵200 余粒地老虎:为害特点多食性,寄主范围广, 12 龄幼虫昼夜为害作物心叶和嫩叶3 龄后昼伏夜出,幼虫切断作物幼茎叶柄,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3)小地老虎,从北向 南1 年 1-7 代,以老熟幼虫和蛹在土壤中越冬习性昼伏夜出趋性(趋光性趋化性) 交配:羽化后1-2 天开始交配 5.6 天后产卵盛期.产卵 4-5 天历期 1000-2000粒,卵产于土 块枯草及植物上,黄地老虎产于须根上或叶背300-600粒 迁飞性季节迁飞性,越冬代由 南方迁飞来,幼虫6 龄个别7-8 龄假死性1-2龄栖息在土表昼夜活动,3 龄以后白天潜入 土中夜间出土为害.对泡桐花有趋性.耐饥饿力强,自残性蛹 干燥处筑土室化蛹14 蝗虫成灾原因:1、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于旱灾引起的。

2、从其生活习性上看, 主要是:(1)它有群居的习性2)它有很强的繁殖力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 吃很多种植物4)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5)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 坏飞蝗属丝角蝗科(即斑翅蝗科)全世界已知有 10 亚种,广泛分布于东半球的温带 和热带地区二、生活史与习性(一)各地均以卵在土下4〜6mm处的卵囊内越冬在2 代区,4 月底至5月中下旬越冬卵孵化,5月上、中旬为盛期6 月上中旬至7 月上旬羽 化成虫,7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期约20天,7月中旬至8 月上旬孵化为秋蝻8 月 上中旬至9月上旬羽化为秋蝗,盛期为8月中、下旬二)主要习性1、取食 当干旱季 节,食量大,危害重2、产卵 成虫产卵多选择植被覆盖度25%〜50%, 土壤含水量10%〜 22%、含盐量0.2%〜1.2%,且结构较坚硬的向阳地带每雌一般产卵4〜5块,每块平均 含卵约65粒,一生产卵300粒左右3、群聚迁移或迁飞4、飞蝗的变型 群居型和散居 型(二)稻蝗 属斑腿蝗科生活史与习性以卵块在 1.5〜5cm 的表土层和带有土块的 稻茬中越冬越冬卵 5 月上、中旬开始孵化, 5 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7 月中旬成虫开 始羽化, 8月上、中 旬为盛期。

9月中旬至10 月上旬为产卵盛期成虫寿命59 〜 1 07 天, 多为65〜70天, 10月下旬至1 1 月上中旬陆续死亡低龄若虫多集中于越冬场所取食禾 本科杂草, 3-4 龄后陆续迁入稻田边缘, 5-6 龄大量扩至全田成虫一生交配多次,多选 择潮湿、有草、向阳和土质松软处单雌平均产卵4.9块,有卵60-160粒蝗蝻和成虫 白天活动具趋光性,以闷热的夜晚趋性较强取食具趋嫩绿性,所以上部叶片受害最 重15 :检索表:(1 )前翅中脉二分叉---麦二叉蚜前翅 中脉三分叉 (2)(2)腹管短圆 筒型 禾缢管蚜 腹管长圆筒型---(3)(3)端部有网状纹 麦长管蚜 端部无网状纹---无网长管蚜常见麦蚜形态特征:麦二叉蚜体长:1.5—1.8 mm,淡黄色至黄绿色、背中 线深绿线;中脉:2分叉;腹管:短圆筒形.麦长管蚜体:长1.6一2.1mm,绿色、橘红; 中脉:3分叉;腹管:黑色,长圆筒形、端有网状纹禾缢管蚜体:长.3--1.8mm,深绿、 后端有紫色斑;中脉: 3 分叉;腹管:短圆筒形,端部缢缩如瓶口无网长管蚜体:长 2—2.4mm,淡绿;中脉:3分叉;腹管:长圆筒形,绿,端无网状纹16:蚜虫为害:蚜类俗称腻虫,属于同翅目,蚜科。

蚜虫的危害主要表现在3 个方面: (1) 刺吸汁液,造成植物营养损失,发育受阻,出现畸形生长、早衰、甚至死亡; (20排泄蜜 露,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同时,蜜露是众多植物病原菌的 培养基,极易导致植物病害的流行3)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病,由它传播的病毒病带来的 为害甚至超过蚜虫本身所造成的为害寄主:麦蚜主要为害小麦,也为害大麦、燕麦、 高梁、粟等禾本科作物以及禾本科、莎草科等杂草麦蚜习性:繁殖力强,有趋黄性, 耐寒性和耐干性,迁飞习性17 小麦吸浆虫:二、吸浆虫危害情况两种吸浆虫主要危害小麦,亦危害大麦、青稞、黑 麦、燕麦等均以幼虫钻入麦壳内吸食嫩粒浆液,造成瘪粒减产一般一粒小麦只要2— 3头幼虫加害,就会造成瘪粒麦红吸浆虫:橘红色早产卵管申出为腹长1/2麦黄吸浆虫成虫姜黄 色为腹长2倍卵:长卵形,末端无附属物香蕉形,末端有卵柄 幼虫:橘黄色,体表鱼鳞状突起;腹末突起2 对,尖形姜黄色,体表光滑;腹末突起1 对,圆形蛹:头部1 对白毛,短于呼吸管 1 对白毛,长于呼吸管18 水稻害虫::螟虫危害方式::稻螟均以幼虫钻蛀稻株为害,取食叶鞘、穗苞、稻茎内壁 组织等;灰飞虱为害方式:刺吸汁液。

成、若虫群集在植株下部刺吸植物汁液雌虫产 卵时,刺破茎秆组织,被害部位表面呈现许多不规则的棕褐色斑点,影响稻株生长发育 传播病害水稻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和玉米的粗缩病等,钻心虫:以幼虫 钻蛀稻株为害稻水蝇:为害情况:稻水蝇以幼虫为害,其为害方式:(1)蛀食刚萌动露 白的稻种,造成烂秧缺苗2)咬食或钩断水稻初生根和次生根,造成漂秧3)幼虫 常夹在稻根上化蛹,蛹:淡黄褐色,长10mm (包括呼吸管)前端尖而扁,向背面翘起, 保留 8 对伪足, 9-11 节上的伪足合成环状,用以固定在水稻根上或其他漂浮物上伪足 退化,仅留小爪的痕迹幼虫:长12mm (连呼吸管),土灰色,共11节,头尖,内有一 对口钩;第 4-11 节腹面,各有 1 对突起的伪足,足末端有钩状小爪三排,体末端呼吸管 成叉状19 玉米螟:分类地位:鳞翅目,螟蛾科危害方式(1)幼虫取食植物的幼嫩部分;(2) 初孵幼虫啮食叶片、叶鞘;心叶期集中在心叶内为害,被害叶长出喇叭口后,呈现不规 则的半透明的孔洞或排孔;(3)抽穗后危害穗上花部,咬断花枝或钻入花柄,使雄花折 断影响授粉 4)雌穗膨大或开始抽丝时,幼虫害花丝、子粒、雌穗着生节。

破坏营养 输送,影响子粒发育灌浆,此时是蛀茎盛期,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最严重时期生活史: 我国北一南1年1—6代,各地均最后1代老幼一寄主秆内越冬宁夏2代/年,老幼--玉 米、高、苍耳秆内越冬越冬代幼生活习性 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化性,羽化后即可交配 产卵,卵块---叶背中脉附近, 1 雌产卵量 14—25 块以越冬代成虫产卵量较多 产卵时 1)对植物有选择性---玉米、大麻多,高粱其次 2)对植物高度有严格选择性---50cm 上 才产卵, 70-160cm 较适宜幼虫:有趋糖、趋湿、背光等习性可吐丝下垂,田间被害 株连成一片---点片发生幼虫最喜取食幼嫩部位(含糖多)形态特征:成虫:体黄褐色, 前翅淡黄色内、外横线---波状暗褐色亚缘线---黄褐色锯齿状中部---2 个灰褐色斑点前 后翅展开或飞翔时---外横线波纹连成一线卵:卵粒扁平椭圆形,表面网状,排成鱼鳞 状卵块幼虫:灰白略红,节背横皱,前毛片 4 个,后 2 个较小蛹:细长黄褐色,腹 5-8 节腹面多有腹足痕迹 1 对生活习性: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化性,羽化后即可交配产卵, 卵块---叶背中脉附近, 1 雌产卵量 14—25 块以越冬代成虫产卵量较多。

产卵时 1)对 植物有选择性---玉米、大麻多,高粱其次 2)对植物高度有严格选择性---50cm 上才产卵, 70-160cm 较适宜幼虫:有趋糖、趋湿、背光等习性可吐丝下垂,田间被害株连成一 片---点片发生幼虫最喜取食幼嫩部位(含糖多) 20:粘虫:鳞翅目,夜蛾科危害方式:幼虫---食叶性害虫, 1、2 龄小幼仅食叶肉 --- 叶片呈小孔 3 龄后蚕食叶片,还在心叶中边吃边拉,使心叶全无,虫粪充塞还会咬断 穗部,造成严重减产形态特征:成虫:前翅黄褐色,内横线往往只现几个黑点,环纹 与肾纹褐黄色,界限不显著,肾纹后端有一个白点,其两侧各有一个黑点;翅顶角有 1 条向内伸的斜线 卵:馒头形,表有六角形网状脊纹,产于枯叶内幼虫:体色多变 头盖有网状纹,中央有一黑褐色八字形纹体背 5 条纵线,背中线细白,两侧各 2 条黄 褐或黑褐宽带另外发生少---体色较浅,大发生时---体呈浓黑色蛹:褐色,腹 5—7 节 前缘有横列刻点,尾刺 1 对强大生活史:粘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滞育现象,只要 条件适合,终年可以繁殖,因此在我国各地发生世代因地区纬度而异,纬度越高世代愈 少,我国由北---南,年发生 2—8 代;约 33°N 以北,不能越冬。

粘虫在宁夏不能越冬, 早春虫源由外地迁飞而来发生2—3 代粘虫习性:成虫:白天伏于草丛,傍晚出来活 动,交尾、产卵、取食等 1)吸食花蜜以补充营养;2)趋化性;3)趋光性;4)繁殖 力强,1000--2000 粒;5)趋枯产卵习性幼虫:1)取食习性初孵幼先食卵壳,后分散 活动幼龄只食叶肉残留表皮,白天潜伏,晚出来取食3 龄后食量增加,5 龄后食量大 增,昼夜都取食 2)迁移性---.3)易成灾---如遇到多雨等有利气候条件,常在短期内爆 发成灾4)假死性---3 龄以上幼虫受惊后,有卷曲落地的假死习性 21:甜菜象甲:形态:成虫:体黑色,全体密鳞--斑纹特点:头部呈象鼻状,口在前端 触膝状;鞘翅中央及两端各有黑色斜条纹,末端各有1 个白色疵状突起 卵:乳白色, 卵圆形,幼虫:乳白色,无足体弯曲呈“C”形,体表多横皱纹蛹:裸蛹,乳白色, 体节背面后缘有横列背刺,生活习性:甜菜象甲在宁夏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 15--30cm 深的土中越冬,次年春天当土温升到8--10°C时出土活动,以灰条、苜蓿等为食料成虫 羽化后即在土内越冬,当年不出土成虫喜暖但畏强光,在干旱炎热时为害较重,成虫 耐饥力强,有假死性,飞行力不强,为了采食可作短距离低空飞行。

22:草地螟:形态:成虫:前翅灰褐色,外缘 1 条淡黄色条纹,中央斑块呈长方形,后 翅灰色,外缘有2条平行的黑色波状纹(反面)卵:乳白色,珍珠光泽,椭圆形,分散 或排成复瓦状卵块幼虫:灰绿色,头黑有白斑,体上有明显的纵条纹,周身有毛疣,黑 色,有两层同心黄白色圆环蛹:淡黄色,土茧生活史:草地螟在我国每年发生 1—4 代,随地区而不同,宁夏2 代/年,以老熟幼虫在土内吐丝作茧越冬习性:成虫: 1、远 距离迁飞的习性,种群数量可急剧变动,蛾群同期有突增、突减现象 2、成虫有较强的 趋光性,有时一架黑光灯下一夜可诱到数千头蛾子 3、有群集性 4、成虫羽化后,需补 充营养, 5、产卵时,多选择光滑的阔叶植物茎叶上幼虫:初孵幼虫先在杂草上取食, 后移作物上为害 1、有吐丝结网的习性;2、性情暴烈,很活泼稍一触动,前后跃动 3、盛发时大批迁移为害,幼虫老熟入土作袋状丝质茧,与土相似在茧内化蛹茧竖立 于土中)23:菜蚜;三个种甘蓝蚜-为害叶上多腊少毛的甘蓝,花椰菜萝卜蚜-为害叶片少腊多毛 的萝卜和白菜为主桃蚜-食性杂,出十字花科蔬菜外还为害马铃薯,烟草,大豆,瓜类 主要习性:趋黄性:有翅蚜均有趋黄性,对银灰色有负趋性。

趋嫰性:集中幼嫩的部位 为害 发生条件:菜蚜喜温暖干旱气候条件,春秋两季大量发生夏季为害较轻防治: 清洁田园,诱杀蚜虫,采用黄板诱杀或银灰色薄膜忌避,利用天敌,瓢虫,草蛉,蚜茧 蜂等,药剂防治24:白粉虱:为害以成,若虫在寄主叶背吸食汁液,受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至枯 死同时分泌蜜露传播病毒病越冬:成虫有趋黄性,飞翔能力差,喜群集在植株上部嫩叶 背面,有趋嫰产卵习性,幼虫孵化后,寻找适宜部位刺吸为害,脱皮后,足与触角均退 化,大发生原因:1.寄主广泛据资料介绍,白粉虱寄主达 23 个目,47 个科,213 种 植物这些作物又是全年种植,该虫可安全越冬2.日光温室、大棚面积逐年扩大日光 温室、大棚在繁峙县发展较快,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温室面积不断扩展,有利的 繁殖场所导致白粉虱发生愈来愈严重3.环境条件适宜白粉虱的发生与温度有密切的关 系,近几年气候变化异常,冬暖、夏旱给白粉虱带来有利的繁殖气候环境4.防治不力 白粉虱的卵、若虫虫体小,不易使人察觉菜农、花商往往忽视其存在,待成虫狂飞乱 舞时,才急于用药防治,并随意加大药量或盲目施药,尤其是大量使用拟除虫菊脂类农 药,使该虫对某些农药产生了很强的抗性。

25:大豆食心虫生活习性:飞翔能力弱,成虫有趋光性,成虫产卵对部位豆荚大小,品 种特性都有非常明显的选择性,多产于豆荚上,少数叶柄,侧枝和主茎上产卵,在3-5cm 唱的豆荚产卵多,幼嫩绿荚上产卵多,荚毛多的品种产卵多,极早熟超过晚熟品种比一 般品种多,幼虫蛀入荚后,食害豆粒并不完全吃光,常吃成缺刻状,可与豆荚螟区别, 豆荚螟会将整个籽粒吃光26:豆荚螟:生活习性:昼伏夜出,趋光性不强,可短距离飞翔,可转荚为害,转荚时 蛀入孔处有丝囊,但脱荚孔处无丝囊,先为害株上部,渐至下部,幼虫老熟后咬破荚壳入 土作茧化蛹,越冬场豆田及周围晒场豆荚螟幼虫的蛀入孔和脱荚孔多在豆荚中部,脱 荚孔圆而大,大豆食心虫,蛀入孔和脱荚孔多在豆荚车边近合边缝处,脱荚孔长椭圆形, 很小27:豆天蛾:鳞翅目,天蛾科幼虫黄绿色,20-90mm腹1-7节,每节两侧各有一向背 后方倾斜的黄白色斜线,腹第8节有一尾角向后,1年-2年以末龄幼虫在土壤8-12cm深 处越冬,昼伏夜出,飞翔力强,喜食花蜜趋光性强,成虫寿命7-10 天,卵散生于叶背, 初孵化幼虫自然死亡率高幼虫5龄初孵化幼虫有背光性(白天潜于叶背)3-4龄转主为 害,食量大增,气候干旱不利于豆天蛾发生。

28:美洲斑潜蝇与豌豆斑潜蝇的区别:(1)美洲斑潜蝇虫道中留有黑色粪便形成的断续 黑线,而豌豆潜叶蝇无此粪线(2)美洲斑潜蝇在土中或叶表面化蛹,而豌豆潜叶蝇在叶 背虫道端部表皮下化蛹29:玉米象;为害成虫蛀食小麦、玉米、稻谷、面粉、面包等多种植物贮藏物,属毁灭 性贮粮害虫此外该虫还能飞到田间危害幼虫只能在粮粒内危害,是一种重要的初期 性害虫30:麦蛾:为害:麦蛾属世界性大害虫,国内除西藏、新疆外,各地均有发生,以长江 以南发生最普遍,为害亦较重幼虫多在麦类、大米、高梁、玉米以及禾本科杂草种子 食害,使种子失去发芽能力此虫在仓内及田间都能繁殖为害,是一种重要的初期性害 虫31 仓储害虫:发生特点: 1.仓储害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许多都是世界性的种类这 是由于国际交通、旅游、贸易的发展,使许多仓虫随动、植物及产品的调运而传播到世 界各地 2.仓储害虫因长期生活在一种特殊环境,所以: 1)抗饥饿和抗不良环境的能力 强;2)食性广;3)有很强的繁殖力 3.仓虫的活动场所也十分广阔各种动、植物及产 品的仓库;各种动物巢穴如鸟巢;还有图书馆、博物馆等按取食习性分A、初期性害 虫:食害完整粮食粒;如玉米象、绿豆象、麦蛾、谷蠹、拟谷盗等。

B、后期性害虫: 食害损伤粮粒及碎屑粉末如锯谷盗、长头谷盗、扁谷盗C、中间性害虫:既食害完 整粮粒,也取食损伤粮粒及腐败尘芥杂物,如黄粉虫、螨类、皮蠹、珠甲、书虱等依 危害方式分A、蛀食:B、剥食:C、侵食:D、缀食:依危害场所分A、不能在仓内 繁殖,必须依靠自然界的食物在田间繁殖,但幼虫可随寄主带入仓内完成发育B、兼在 田间及仓内繁殖为害C、只能在仓内繁殖为害32:三种叶螨生活习性:(1) 山楂叶螨,1 年发生 5—9 代,在北方果区,均以受精雌虫在 枝干树皮裂缝内皮下,或树下 3cm 的土块缝隙越冬越冬雌虫第 2 年春天当苹果芽膨大 时开始活动,出蛰上树,当芽绽开后转到芽上危害,展叶后即上叶为害苹果展叶—初 花期是成虫出蛰期,约 4 月中旬,也是防治的第一关键时期出蛰雌虫为害嫩叶7—8 天 后就开始产卵,在盛花期前后产卵最多卵期 8—10 天,在落花 1 周左右,卵基本孵化 完毕,出现第一代幼、若,且发生比较整齐、集中,是该虫防治的第二个关键时期以 后各代重叠发生,随着气温的增高,发育速度也加快,在 7—8 月间繁殖最快,数量最多, 为害严重,且会形成全年的发生高峰,因此夏季高温季节来临前又是一个防治关键期。

8 —10 月产生越冬型雌成螨2)山楂叶螨行动不太活泼,常群集叶背危害,并吐丝拉网 除两性生殖外,雌虫亦可进行孤雌生殖,但所产之卵孵后皆为雄性全年为害期很长, 从 4-10 月 2)苹果全爪螨:在辽宁西部梨区1 年发生 6-7 代,山东河北1 年 7-9 代,以卵 在果或2年生枝条上越冬越冬卵发育起点温度4.4°C,至孵化的有效积温229.3日度 越冬卵的孵化期相当集中,约 10 天左右从物候期来看,基本上是梨树开花至落花后一 周内由于越冬卵孵化整齐,越冬代成虫发生也较整齐,成虫5 月上旬出现, 5 月中为高 峰, 5 月底基本死光 6 月后世代重叠,全年 6—7 月是严重为害期此后虫量渐消减, 出现冬雌产下越冬卵苹果全爪螨的幼、若、雄螨多在叶背活动,雌螨多在叶正面活动 一般无吐丝拉网习性,但在虫密度过高而营养条件恶劣时,常会吐丝下垂,随风飘荡, 扩散即可两性生殖,也孤雌生殖,后代雌雄皆有3)二斑叶螨:在北方一年发生 7 —15 代,以雌成螨越冬,部位在树皮裂缝、树根土下及枯枝落叶、杂草根际等来年气 温升到10C左右,越冬雌螨开始出蛰气温升到13C左右开始产卵,卵期15天4月底 —5 月初为第1 代卵孵化盛期。

二斑叶螨早期多集中在树干和内膛萌发的徒长叶片上取食6 月中旬开始逐渐向全树扩散 7 月初温度较高, 8—10 天完成 1 代,种群数量进入激增 期 7 月中—8 月为全年为害高峰期,严重时每片叶上有螨 100—200 头 9 月中旬后,种 群密度呈下降趋势,并出现越冬滞育型雌成螨,陆续开始越冬其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 为主,在无雄螨时也可进行孤雌生殖,其后代全为雄性 果树三种害螨区别越冬虫态、 场所习性生殖方式及后代性别33:卷叶蛾类 : 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幼虫春季啃食嫩芽,以后 将叶片纠结成团,并置身于其中啃食叶肉,影响光合作用;2.幼虫啃食果皮和果梗;3.幼 虫专食顶梢,使新梢生长受到抑制我国北方常见的卷叶害虫主要有苹小卷叶蛾、梨星毛虫、黄斑卷叶蛾、顶梢卷叶蛾、苹 果巢蛾等 苹果棉蚜无腹管,仅留痕迹34 几丁虫:鞘翅目,吉丁甲科宁夏地区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是金缘吉丁虫以金缘吉丁虫 为例一年一代,幼虫在树干木质部或皮下越冬5 月羽化,成虫取食嫩枝及树叶以补充 营养5 月底开始产卵,散产于树干翘皮处幼虫多食害树干韧皮部,亦可深入木质部为 害,形成弯曲隧道,隧道中塞满蛀屑。

幼虫老熟后在隧道中化蛹和羽化树皮上即形成 与成虫体等宽的扁圆形洞穴,成虫羽化后既由此爬出在银川沙果树上此虫普遍而严重 35:天牛:3、苹枝天牛:1 年 1 代,以老熟幼在枝条内越冬成虫5—6 月出现,于新稍 皮层内产卵成虫产卵部位有明显的选择性凡短于50mm,或粗于8mm,产卵少成 虫先咬嫩稍一环沟,再从环沟向枝稍上方咬1 纵沟,后将卵产于纵沟幼虫孵出后先在 纵沟上方蛀食,随后沿髓部向下蛀食,并隔一定距离咬一排粪孔 7—8 月,枝条蛀成空 筒状,上部叶片枯黄 2、梨眼天牛:2年1代,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成虫5月上开始 羽化,直到6中另成虫多选择直径15—20mm粗的枝条产卵成虫产卵前咬树皮呈“三 三”形伤痕,在其中产卵一粒每早产30—100粒,初幼取食韧皮部,2龄后蛀入木质部1.桑天牛成虫:体黑褐色,密生暗黄色细绒毛;触角鞭状;第1、2 节黑色,其余各节灰 白色,端部黑色;鞘翅基本密生黑瘤突,肩角有黑刺一个 卵:长椭圆形,稍弯曲, 乳白或黄白色 幼虫:老龄体长60mm,乳白色,头部黄褐色,前胸节特大,背板密生 黄褐色短毛和赤褐色刻点,隐约可见“小”字形凹纹 蛹:体初为淡黄色,后变黄褐 色。

发生规律 : 2-3 年发生1 代,以幼虫在树干蛀道中越冬幼虫经2个冬天,在第3 年6-7间化蛹,7-8月羽化为成虫成虫2—4年生枝上产卵较多,多选直径10—15mm的 枝条的中部或基部,产卵前在寄主表皮咬成“U”形伤口,然后产卵于其中,每处产1粒 卵,偶有4—5粒者幼虫孵出后,于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向枝条上方蛀食约1cm,然后 蛀入木质部内向下蛀食,稍大即蛀入髓部开始每蛀5—6cm长向外蛀1排粪孔,随虫体 增长而排粪孔距离加大,小幼虫粪便红褐色细绳状,大幼虫的粪便为锯屑状幼虫一生 蛀隧道长达2m左右,隧道内无粪便与木屑幼虫多在最下一排粪孔的下方35:介壳虫:介壳虫虫体上产生蜡质层,常规药物难以穿透触及虫体,随着虫体增长蜡 质增厚,若虫孵化时为最适防治时期36:桃潜叶蛾:鳞翅目,潜叶蛾科,幼虫取食叶肉,弯曲隧道,虫粪充满其中,表皮不 裂,清晰可见成虫:4mm外生黄褐色鳞片及长缘毛组成,沿前外后缘有7-8条由缘毛 组成的放射状斜纹,宛如孔雀翎,茧:白色丝质两端有3-4束白丝悬吊于叶面,形式吊床. 一年两代,以成虫越冬,落叶,杂草中37;苹果棉蚜:形态:无翅胎生雌蚜:红褐色,长1.8--2.2mm,腹部肥大,背面堆积白色 棉状物,揭去可见4条纵列的泌蜡孔,腹管仅留痕迹,位于5--6腹节的泌蜡孔之间。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