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大桥上的蓝脚印》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大桥上的蓝脚印》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对动作的体验,了解不同的声音效果,尝试用不同的物体表现不同的声音,感受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并学习用肢体动作加以表现,分享创造和成功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大桥上的蓝脚印》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物体表现不同的声音,感受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并学习用肢体动作加以表现 2、通过对动作的体验,了解不同的声音效果 3、分享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1、巨人、小狗、蓝老鼠的脚印PPT动画 2、脸盆、茶杯、响瓶各五个 3、幼儿对各种脚印的识别常识 【活动过程】 1、展示PPT,故事导入 T:PPT上展示的是什么?(大桥) T:桥下住着一只灰老鼠,他在等他的好伙伴蓝老鼠,这时--播放PPT,出现巨人的脚印 T:谁来了,你知道吗? S:蓝老鼠 T:是蓝老鼠吗?(是人) T:你怎么知道是人的?(那个是人的脚印) T:是一个大巨人呢还是一个小矮人? S1:小矮人S2:大巨人。
你的理由是什么?)(巨人用了四步就走过了这座桥) 2、感受声音与动作的关系 T:大巨人走路是怎么样的,谁来试一试?(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模仿大巨人走路,按照四分音符的节奏嘴巴里发出咚咚的声音) --继续讲述故事 T:课时灰老鼠不开心,他的好伙伴还没有来咦!又有人过来了! --操作PPT,出现小狗的脚印 T:巨人用了四步就走过了桥,小狗却用了八步,这是怎么回事? S:(巨人走路是咚咚,那小狗走路呢?)--引导幼儿表现小狗走路的动作用手拍腿,以八分音符的节奏表现) T:现在大桥上有巨人和小狗的脚印,如果他们俩一起出来,会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表现巨人,幼儿表现小狗,陆续走过大桥 --最后蓝老鼠终于出现了,灰老鼠高兴的拍起手来,用拍手的动作表现蓝老鼠的声音(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幼儿分三组表现巨人、小狗、蓝老鼠的声音,陆续过桥,然后三组小朋友交换角色再进行表演 3、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物体给动画伴奏 T:刚才动画播放的时候有没有声音?(没有) T:我们来给它配音怎么样?(配音需要工具,用什么呢?)--出示:脸盆、水杯、响瓶 T:巨人的声音用哪样东西表现比较好?(脸盆)--最小的响瓶表现蓝老鼠的声音。
T:我们的工具准备好了,在配音之前呢,我们先来练习一下 --物体分发到幼儿手中,进行指导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分组表现巨人、小狗、蓝老鼠陆续过桥,给他们配音进行三次) 4、表演三重奏 T:刚才我们配音的时候,是一个一个表现的,如果他们一起过桥,发出来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 --播放PPT第二页 T:我们给这一段动画配音,看看效果怎么样!我们来尝试一下! --三组小朋友同时表演 5、活动延伸:寻找不同的配音工具 T:如果我们不用今天我带来的东西配音,还可以用什么来配音? --幼儿想象回答一起去寻找其他配音工具并且尝试配音小百科:脚印,脚踏过的痕迹多喻走过的道路,留下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