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隍庙讲解词

菲***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3.58KB
约3页
文档ID:170014187
城隍庙讲解词_第1页
1/3

城隍庙讲解词 **立县之前,在镇西约 6 里处的淡井里,有一座华亭城隍行殿,俗称淡井庙建县后经过一百五十余年,明永乐年间 (1403—1424) 才将方洪北岸原金山神庙加以扩大,改为**县城隍庙相传,城隍是道家保护城池的神,同时也庇佑着市民,城隍庙是地方神的祭祀之地,城隍神则多为生前有惠于民的清官良吏,以期其殁后也能为民“御大灾、捍大患”城隍庙其前身原为金山神主、西汉大司马霍光神祠,故今庙内前殿仍由霍光坐镇,后殿供奉**城隍神秦裕伯,民间俗称“一庙二城隍”,国内罕见 沉香阁 位于城隍庙西北面的沉香阁,原由豫园主人潘允端所建潘允端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年)督办漕运疏浚淮河打捞沉船时觅得一尊精美观音佛像,甚为喜欢,又于当夜梦见其母嘱托,即派人护送佛像回**建阁供奉因佛像由名贵海琼水沉香木雕制,芳香十分浓郁,故名“沉香阁”(据考,该佛像系隋代大业年间南洋赤土国回赠隋炀帝之礼,在淮河中遇风浪沉没,已卧伏河底近千年)明代之后,沉香阁迁址重建,曾改名为“慈云禅寺”,拥有丛林寺院规模,与龙华、静安、玉佛三大名刹齐名今沉香观音虽非原像,但仍形神兼具、仪态万方,为佛中珍品,香火终日兴盛。

阁内现还开设尼众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比丘尼寺院之一 豫园花园 明代豫园为沪上重要的传统旅游胜地,享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该园由明代进士、曾任**布政史的**籍人士潘允端于 1559年(明嘉靖 38年)始建,有“愉悦双亲”之意初占地 70余亩,曾盛极一时,后几经战乱,现尚存 30余亩园中布局精致、景色宜人亭台楼阁参差错落,曲经回廊交相掩映,池水萦绕与假山怀抱,名贵花木与奇石争辉,尽显“江南名园”之风范,并留有清代**著名“小刀会”起义的遗址 大假山是豫园景色的精华所在,也是江南园林中***假山的典范之作,由明代最具权威的叠山名家张***精心设计,并亲自参与建造,用数千吨**武康的***堆砌而成 玉华堂前的“玉玲珑”是江南三大名石之一,也是豫园中的瑰宝古人品评石之高下,有“皱、漏、透、瘦”四个标准,玉玲珑则四者俱佳,而以“透、漏”论之,更是冠盖全国,称誉海内外豫园中有许多砖雕、泥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十分精美 豫园中的名树古木也为数众多,百年以上的古树就有三十余棵园中最古老的树是万花楼前的`银杏树,高寿已四百余年 当代大诗人郭沫若一九六一年参观豫园时,写下了“玲珑玉垒千钧重,曲折楼台万姓游。

坐使湖山增彩色,豫园有史足千秋”的诗句 湖心亭、九曲桥 典雅、别致的九曲桥,与湖心亭相依相伴成为**的标志之一人们行走在桥上弯来拐去、斗折蛇行、移步换景而曲桥为什么以“九”为数呢?按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九是阳数最高的数,具有吉利之意,故取名“九曲桥”,实有取其吉祥如意之意民间更是流传着“儿童走九曲,幸运久久久;学子走九曲、考分九十九;情侣走九曲,***而地久;老翁走九曲,活到九十九”的民谣。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