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 施工现场概况 ............................................... 2二、 雨季临时排水总体规划设计 ................................... 2三、 雨季临时排水管网系统布置 ................................... 3四、 雨季排水的重点、难点 ....................................... 6五、 现阶段满足临时排水需解决的问题 ............................. 6六、 所需主要设备及材料 ......................................... 7七、 雨季排水总体平面布置图 ..................................... 8一、 施工现场概况1.1 工程概况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机电安装工程是由门诊医 技楼及住院楼组成其中医疗综合楼是门诊、医技、手术部于一体,主要包括 主楼与裙房两部分,地下 2 层,住院部地上主楼部分 24 层,医技、门诊楼裙房 部分 4 层,地下部分 2 层。
总建筑面积约 307381 平方米,住院部建筑高度: 98.7m门诊、医技楼 1-28/A-R 轴,建筑汇水面积约 3 万平米;住院部 1-28/R- (1/Y )轴,建筑汇水面积约 1.4 万平米本工程设计雨水排放方式为:门诊楼 首层局部空中花园部分和阳台部分采用重力自排方式;其它部位大屋面及大堂 屋顶均采用虹吸雨水系统排放;住院部主楼采用重力流雨水;住院部配楼采用 虹吸雨水系统排放重力流雨水排放为直接排至室外市政排水井;1.2 施工现场工程现阶段进展情况门诊楼门诊大堂钢结构屋面待完成施工,其它部位结构已完成至屋面层,医 技楼结构屋面已经完成,所有屋面防水工程均未施工;住院部主楼结构施工至 22-24 层,配楼结构施工已经完成东侧地下部分与二期相连接的部位为施工 基坑, 3# 、4# 坡道正在施工二、雨季临时排水总体规划设计2.1 门诊医技楼地面以上部分雨水排放门诊、医技楼现阶段结构基本完成,现阶段由于虹吸雨水系统未形成,屋面 部分尽可能利用屋面雨水天沟将雨水汇集至东西两侧,安装临时雨水斗接临时 管线排至东西两侧室外地面自然散流门诊楼和医技楼之间在 -5.4 米层庭院部 位的露天部分,在接近门诊楼 F 轴和医技楼 J 轴结构部位边缘做挡水墙,以 14-15 轴为分水线向两侧自然排放至建筑外。
正在施工的 3# 、4# 坡道由于坡道入口和室外标高相差不大,可在坡道口设 挡水墙防止雨水倒灌至室内门诊楼空中花园屋面的排水,每个部位做一处临 时雨水斗连接临时管线,在 -5.4 米层排至室外2.2 住院部地面以上雨水排放住院部主楼结构正在施工,在不影响正常结构施工的情况下,在屋面下雨时 临时铺设防水塑料布将结构内的洞口封盖,将屋面雨水尽可能引至结构以外结构内电梯井、管道井及较大空洞在其周边设挡水台主楼北侧部分散至配楼 的雨水,在配楼东西两侧分别设置 2 处临时雨水斗,连接临时雨水管线排至室 外在住院部与医技楼之间 R-U 轴首层路面,在靠近结构部位做挡水墙,以 14-15 轴为分水线向两侧自然排放至建筑外2.3 门诊医技楼地面以下部分雨水排放由于结构正在施工阶段,屋面雨水排放系统尚未形成,故部分雨水会沿结构 空洞进入地下部分,地下一层为车库层,现地面防爆地漏未安装完成,地下一 层利用预留洞口流至地下二层人防层,地下二层为车库兼人防层,人防分区为 多处结构隔断,根据地下二层实际情况需设置多处排水点需在每个人防隔断 区选一个排水点,设两台排水泵排水利用临时管线连接至室外与(建工集团) 原工程临时排水点相连。
2.4 住院部地面以下部分雨水排放住院部地下部分排水分地下一层和 -5.4 米层分别排放实施,地下一层主要 排放主楼结构孔、洞流至地下的积水,主要积水部位在电梯基坑部位的周边, 在东西塔楼各设一处排水点,分设 2 台水泵,连接部分临时管线排至室外住院部地下部分 -5.4 米层主要排放配楼部分结构孔、洞流至地下的积水, 主要积水部位 -8.5 米层 11-15 轴部位房间地面在积水坑部位的设一处排水 点,分设 2 台水泵,连接部分临时管线排至室外2.5 室外部分雨水排放门诊楼南侧分别在 10-11 轴、 22-23 轴沿线,距结构约 40 米处现有建工集 团原施工雨水排放点 2 处,从地下室排至室外的雨废水经跌水井与之相连排至 市政管网门诊医技楼东侧现有结构施工基坑雨水的排放,在基坑南端安装两台排水 泵,将水排至室外跌水井2.6 已完成结构的屋面雨水排放虹吸雨水系统尽快施工,在未完成系统前,可适当的安装临时雨水口及 PVC 排 水管收集雨水,安装临时雨水管排至室外雨水井或散水点为减少费用雨水口 安装一部分,为防止大暴雨时雨水存量过大,不能及时排除可在女儿墙上安装临时泄水溢流排水管,超出楼板承载时通过雨水溢流管排除,保护楼板面承载 安全。
三、雨季临时排水管网系统布置3.1 施工现场雨季临时排水采用废水提升泵加临时管网系统,排水泵采用 JYWQ50-17-22-1200-3 ,排水流量 Q=40m3、扬程 22m、功率 3KW 排水提升泵,临 时管线采用镀锌钢管沟槽连接或(焊接钢管、焊接)3.2 门诊医技楼各排水管线在 A 轴/5-6 轴(10-11 轴);A 轴/23-25 轴部位,利 用地下一层预留孔洞排至室外跌水井,在室外砌筑 3 个 1000*1000*1500 跌水 井,将各路压力排水管汇合,在结构外埋地敷设 DN300 管径的 UPVC 加筋塑料管 与 1 标段原排水点相连排至室外3.3 门诊医技楼地下 2 层设置排水点及临时管网3.3.1 人防区域 N-R/1-10 轴,利用 PS-08 污水坑安装 2 台 JYWQ50-17-22-1200-3 雨水提升泵, DN100 临时排水管线与水泵相连,管道自 N/9 轴集水坑沿结构墙 体临时敷设至 A/5-6 轴,引至地下 1 层出结构外墙排至跌水井临时管线长约 150 米3.3.2 人防区域 G-P/1-10 轴,利用 PS-18 集水坑安装 2 台 JYWQ50-17-22-1200-3 雨水提升泵, DN100 临时排水管线与水泵相连,管道自 1/G(9)轴集水坑沿结 构墙体临时敷设至 A/4-5 轴,引至地下 1 层出结构外墙排至跌水井。
临时管线 长约 110 米3.3.3 人防区域 A-G/1-10 轴,利用 PS-27 集水坑安装 2 台 JYWQ50-17-22-1200-3 雨水提升泵,DN100 临时排水管线与水泵相连,管道自 A/(4-5 )轴集水坑沿结 构墙体临时敷设至 A/5-6 轴,引至地下 1 层出结构外墙排至跌水井临时管线 长约 20 米.3.3.4 人防区域 A-G/10-19 轴,利用 PS-33 集水坑安装 2 台 JYWQ50-17-22-1200-3 雨水提升泵, DN100 临时排水管线与水泵相连,管道自 A/(11 )轴集水坑沿结 构墙体临时敷设至 A/10 轴,引至地下 1 层出结构外墙排至跌水井临时管线长 约 20 米.3.3.5 人防区域 F-R/10-20 轴,利用 PS-90 、PS-93 、集水坑分别安装 2 台 JYWQ50-17-22-1200-3 雨水提升泵,DN100 临时排水管线与水泵相连,管道自集水坑 F/(12 )、K/17 轴集水坑沿结构墙体临时敷设引至地下 1 层 H/15 轴、E/12 轴,利用地下 1 层已完成的压力废水管线自 A/11-12 轴出结构外墙排至跌水井。
临时管线长约 70 米.3.3.6 人防区域 A-G/20-24 轴、A-G/24-29 轴,利用 PS-68 、PS-69 集水坑分别 安装 4 台 JYWQ50-17-22-1200-3 雨水提升泵,DN100 临时排水管线与水泵相连, 管道自集水坑 D/24 轴集水坑沿结构墙体临时敷设引至地下 1 层 A/23-24 轴压力 废水管线出结构外墙排至跌水井临时管线长约 80 米.3.3.7 人防区域 R-U/20-29 轴,利用 PS-38 集水坑安装 2 台 JYWQ50-17-22-1200-3 雨水提升泵, DN100 临时排水管线与水泵相连,管道自 R/(23 )轴集水坑沿结 构墙体临时敷设地下 1 层 A/23-24 轴压力废水管线出结构外墙排至跌水井临 时管线长约 190 米.3.3.8 人防区域 G-P/18-26 轴,利用 PS-53 集水坑安装 2 台 JYWQ50-17-22-1200-3 雨水提升泵, DN100 临时排水管线与水泵相连,管道自 H/(23 )轴集水坑沿结 构墙体临时敷设地下 1 层 A/23-24 轴压力废水管线出结构外墙排至跌水井临 时管线长约 90 米.3.3.9 人防区域 G-P/18-26 轴,利用 PS-50 集水坑安装 2 台 JYWQ50-17-22-1200-3 雨水提升泵, DN100 临时排水管线与水泵相连,管道自 M/24 轴集水坑沿结构墙 体临时敷设地下 1 层 A/23-24 轴压力废水管线出结构外墙排至跌水井。
临时管 线长约 150 米.3.4 住院部设置排水点及临时管网3.4.1 住院部地下一层 U-Y/3-14 施工区地面排水,利用 11-12 轴/X 轴污水坑安 装 2 台 JYWQ80-40-23-7.5 雨水提升泵, DN125 临时排水管线与水泵相连,管道 自 11-12 轴/X 轴集水坑沿结构墙体临时敷设至 (1/Y)/(20-21 ),引至地下 -5.4 米层出结构外墙排至室外地面临时管线长约 110 米.3.4.2 住院部地下一层 U-Y/15-26 施工区地面排水,利用 17 轴 /X 轴安装 2 台 JYWQ80-40-23-7.5 雨水提升泵,DN125 临时排水管线与水泵相连,管道自 17 轴 /X 轴集水坑沿结构墙体临时敷设至 (1/Y)/ (20-21 ),引至地下 -5.4 米层出结 构外墙排至室外地面临时管线长约 65 米.3.4.3 住院部-5.4 米层 Y-b/9-14 轴施工区地面排水,利用 a/14 轴集水坑安装2 台 JYWQ80-40-23-7.5 型雨水提升泵, DN100 临时排水管线与水泵相连,管道 自 a/14 轴集水坑沿结构墙体临时敷设至上层 (1/Y)/ (12-13 ),出结构外墙排 至室外地面。
临时管线长约 35 米.3.5 室外东侧施工基坑排水门诊楼南侧分别在 10-11 轴、 22-23 轴沿线,距结构约 40 米处现有建工集 团原施工雨水排放点 2 处,从地下室排至室外的雨废水经跌水井与之相连排至 市政管网门诊医技楼东侧现有结构施工基坑雨水的排放,在基坑南端安装两台流量 Q=50m3/h 、扬程 25 米潜水泵, DN80 水龙带临时排水管线沿结构外墙敷设,将 水排至室外跌水井四、雨季排水的重点、难点4.1 施工现场雨季临时排水工作,重点是疏排结合,尽可能做到雨水少进入 结构内部,减少结构内部地面积水,将屋面临时孔、洞加强封盖,结构内电梯 井、管道井及较大孔、洞积水外溢散流,电梯基坑、集水坑积水外溢散流、疏 导、排放排水工作要加强组织,严格管理4.2 由于工程正在结构施工阶段,各处孔洞较多,从屋面散流至地下的雨水 面广点多,且合肥地区雨季降水时间长,降雨量较大,工地现状汇水面积广而 散,地下部分积水点多散乱,需多处设置排水点,室外能提供排水的点少,排 水设施缺乏临时排水管线的施工难度较大、地下二层地面积水严重,大部分 位置积水超过 100mm 施工过程中需使用电动工具,使用临时电源,给安全施 工造成很大难度,施工过程中需将工地工作面积水排除后施工,保证施工安全。
五、临时排水方案实施需要解决的问题5.1 虹吸雨水系统的施工,虹吸雨水系统抓紧进场施工,便于屋面雨水汇集排 放5.2 若使用工程正式排水泵请尽快设备到场临时排水用的阀部件等材料确认 5.3 室外排水点的确认,室外埋地临时排水管敷设5.4 临时排水管线系统的设置方式,材料要求的确认5.5 地下积水的排放,抽出安全临时电源的架设布置六、所需主要设备及材料序号123设备、材料名称 雨水提升泵 雨水提升泵潜水泵规格型号JYWQ80-40-23-7.5JYWQ50-17-22-3 流量 Q=50m3/h 、扬程单位台台台数量226225 米45678910111213阀门阀门止回阀止回阀 橡胶软接头 橡胶软接头 镀锌钢管镀锌钢管镀锌钢管 UPVC 加筋塑料管DN100DN80DN100DN80DN100DN80DN125DN100DN80De300个个个个个个米米米米262626451607580141516水龙带DN80米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