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1-2022年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参考教案

xt****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KB
约9页
文档ID:89876550
2021-2022年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参考教案_第1页
1/9

2021-2022年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参考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顺序.教学难点:  掌握笔算时乘的顺序,正确进行计算.设计思想:  讲解例题从直观图入手,说出口算过程,在进一步巩固算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探索出写竖式的正确过程,注意让学生明确算理.教学例2时重点放在用乘数乘被乘数的首位数字时,积写在什么位置上,所采用的教法是放手与重点指导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出示口算:                                                                               2.竖式笔算:                                 这四道题全班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把4名同学写的打在实物投影上,并让这4个同学说一说是怎么想的.二、进入新课:1.教师出示图:(或出示课件1)□□□□□□□□□□  □□□□□□□□□□□□  □□□□□□□□□□□□  □□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   (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口算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3)教师说明: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今天我们就以 为例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5)向同学展示正确算式.  教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6)设疑引思:教师出示提纲学生讨论: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顺序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教师可让学生思考问题时联系图说明.学生可能答出:先算出图右边少的部分,用 (块)也就是用个数2乘3得6.再算出图左边整十的方块数,是用 (块)然后再把两部分乘积加起来.  学生边回答,教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

或演示课件1)并板书:  (7)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中间过程可以简化,直接写成:  (8)再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计算时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9)反馈练习:做一做P6                                              2.教学例2:  (1)教师出示   提问:被乘数是几位数?乘的顺序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全班试做.  (2)让一学生到黑板边板书边叙述乘的过程演示课件2)  (3)反馈练习,书P7做一做                                            3.比较例1和例2的异同点:  (采取学生先讨论,最后交流达成共识)  相同点:算理与算法相同,都是从个位乘起.而且都是不进位的乘法.  不同点:例2比例1被乘数的位数多,例1被乘数是两位,例2被乘数是三位.4.验算的方法.  师:如何检查做的对不对呢?  生:可以再乘一遍  师:我们要养成随时验算的好习惯,无论题目要不要求验算,都要在草稿上重新乘一遍,看看两次结果是否一样,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正确率,又培养了我们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5.反馈练习:P6—做一做-2二、  (1)一个因数是233,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2)342乘2,积是多少?  (3)3乘331,积是多少?  这3道题都要学生验算笔算下面题:                                           应用题:  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有多重?学生写在练习本上板书设计     例1  计算          例2         附送:2021-2022年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参考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

初步掌握笔算中的进位法则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教学难点:  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设计思想:  针对进位的重点难点“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我们让学生先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胆尝试积累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动态展示,使学生理解进位的基本原理,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全班口答):                                                 2.用竖式计算: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做,4名同学板演                         (二)指导探究:1.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位数乘法  板书:一位数乘法2.师生共探讨 的算理算法   (1)学生自己探索:教师在黑板上写出 的算式,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相互商量一下怎样计算都可以,不限制方法  a.汇报结果  学生汇报:有可能得92,有可能得72,还有可能得612……等等,让学生充分汇报,教师把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  b.师:究竟哪一个答案对呢?先请大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各自发表见解,讨论得92或612的同学答案对不对,然后让得72的同学说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可能)生1:我是这样想的,3乘4得12,3乘20得60,60加上12得72  教师板书过程:                                      (可能)生2: , ,所以 (教师板书)因为 表示3个24连加所以我把3个24连加就可以算出 的积可能)生3:我是想:   教师板书:   (可能)生4:我是笔算的,先用3乘被乘数千位上的4得12,写2进1,再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得6,6加1得7,十位上写7   教师板书:  c.这时4种方法都摆在黑板上,大家讨论哪种方法好,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第4种方法好具有普遍性而前3种方法有局限性,这时大家把共同的学习目标转向笔算竖式  d.操作演示:  师:那么个位满十为什么要向前一位进一呢?我们不妨用小棒图来帮帮忙  教师边说边演示课件1  师:现在图中应该有几捆?为什么是7捆?  生:因为原来有6捆小棒,3个4根是12根其中的10根又可以扎成1捆,6捆加进上来 的1捆,共7捆  多媒体演示课件2  师:进上来的1捆就相当于这里的“1”(教师手指笔算竖式中个位满十进上来的1)所以应该用2乘3再加上进来的1  师:为了避免漏加1,我们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教师用彩粉笔写)3.尝试练习。

  教师出示 ,同座互相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动笔计算反馈练习:                            订正时,重点提问第3题的计算过程4.进一步探究算理,明确算法:(十位满几十向百位进几)  (1)教师出示例4,   (2)全班动手试做:  (3)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  重点提问:90乘4得多少?该怎样写?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完整的竖式    (4)反馈练习:                              (5)观察对比:  师问:例4与例3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  反馈共同归纳:  相同点都属于进位的笔算乘法,都从个位乘起,用乘数依次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  不同点:例3被乘数是两位,例4被乘数是3位;例3在计算时是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例4是十位满几十,向百位进几  (6)师生共同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先由学生说,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教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最后总结出: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三)巩固练习a.用竖式计算:                          b.改错练习:                        板书设计。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